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我国经济建设理论中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是怎么回事?

首页

我国经济建设理论中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是怎么回事?

我国经济建设理论中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是怎么回事?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8-07-09 23:13:43
      指分配方式的多种多样,即除了各尽所能、按劳分配这种主要方式和个体劳动所得外。还有债权利息、按股息分红、风险补偿、 私营企业的利润收人、外资企业的按资分配等分配方式的总称。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标志之一,是社会主 义特有的经济规律。
      但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 水平较低,不可能实现生产资料的单一全民所有制,而是以公有制 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这必然出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结合 的多种方式,从而导致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不能采取单一的按劳分 配原则和社会统一的分配形式,而必须与多种所有制关系相适应,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
      作为按劳分配补充的债 权利息、按股分红、私营企业的利润收人、外资企业的按资分配等, 这些属于非劳动收人,只要合法,就应当允许,这是由于生产资料 和劳动力相结合的方式不同决定的。也是我国多种经济成分的客 观要求,有利于调动生产的积极性,发展社会生产力。
      党的十四大 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一个方面提出来,制定了有利于使一部分人先富起 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 的前提下实现社会公平的分配政策,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 节之一。
      

    难***

    2018-07-09 23:13:4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时事政治 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