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腹泻

腹泻

我的儿子1岁1,入秋后已柯了两三次,对上一次又吐又泻,吃什么都吐出来后来到医院看医生讲是“秋季腹泻”,这几天又来了,但我没有给他吃过什么,只是上星期六给他转奶粉(注:二期转吃三期)第二天就开始柯了,请问一下这现象是不是跟转奶粉有关呢?还有小孩如何预防腹泻呢?多谢

全部答案

  •  秋天一到,让很多家长头疼的秋季腹泻又来了。这时,不妨试试喂米汤这种经济简单的方法,或许会有奇效。   孩子腹泻后,最大的危害是脱水,因此补充水分,调整饮食非常重要。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出现腹泻不必停止喂奶,只需适当减少喂奶量,缩短喂奶时间,延长两次喂奶的间隔时间,并喂一些米汤。如婴儿腹泻停掉母乳,单纯喂米汤是不恰当的,因为单纯的米汤不能满足蛋白质的供应。   牛奶喂养的婴儿,如果每天腹泻比正常多2~3次,不呕吐,说明情况不严重。此时,可暂喂

     秋天一到,让很多家长头疼的秋季腹泻又来了。这时,不妨试试喂米汤这种经济简单的方法,或许会有奇效。   孩子腹泻后,最大的危害是脱水,因此补充水分,调整饮食非常重要。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出现腹泻不必停止喂奶,只需适当减少喂奶量,缩短喂奶时间,延长两次喂奶的间隔时间,并喂一些米汤。如婴儿腹泻停掉母乳,单纯喂米汤是不恰当的,因为单纯的米汤不能满足蛋白质的供应。   牛奶喂养的婴儿,如果每天腹泻比正常多2~3次,不呕吐,说明情况不严重。此时,可暂喂收起

    m***

    2007-12-27 11:22:45

  •   ● 文章ID:23350   近期消化门诊患腹泻的儿童明显增多。专家提醒,儿童患腹泻后不要再喝牛奶,可喝点加盐的米汤。   专家介绍,秋季是小儿容易发生腹泻的季节。主要症状表现为持续高烧、咳嗽、呕吐,不少儿童伴有腹泻。因为腹泻、呕吐及发烧等可以丢失大量液体,所以很容易引起脱水,这样就加重病情。
      如果不及时补充液体,造成严重脱水,可危及...全部

      ● 文章ID:23350   近期消化门诊患腹泻的儿童明显增多。专家提醒,儿童患腹泻后不要再喝牛奶,可喝点加盐的米汤。   专家介绍,秋季是小儿容易发生腹泻的季节。主要症状表现为持续高烧、咳嗽、呕吐,不少儿童伴有腹泻。因为腹泻、呕吐及发烧等可以丢失大量液体,所以很容易引起脱水,这样就加重病情。
      如果不及时补充液体,造成严重脱水,可危及小儿生命。   发生小儿腹泻时,父母也不要着急,首先要观察孩子有无脱水,还要学会估计脱水程度。轻度脱水:一般小儿易烦躁、爱哭、口渴,哭时眼泪减少,尿量也相应减少。中重度脱水:小儿精神差,烦躁不安或嗜睡,重者出现昏迷,四肢软弱无力,哭时无眼泪或口舌干燥,两眼窝明显凹陷,尿量明显减少或无尿,小儿突然明显消瘦。
         根据孩子的症状,要是腹泻引起轻度脱水,可以在家中治疗。不要喝牛奶,但也不要喝白开水,最好喝有盐味的米汤或糖盐水,可以起到预防脱水的作用。但家庭治疗期间一定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果腹泻次数和量增加,出现频繁呕吐、高烧不退时,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秋季腹泻的特征和护理 ● 文章ID:11390 作者: 谭惠玉   每年的11月下旬到次年1月是秋季腹泻的高发期,多发于6-24个月的孩子。它的临床特征为水样泻、有感冒症状、呕吐,称为三联症。水样便颜色淡黄、臭味不重,水分很多。因为是水样便要注意孩子是否发生脱水现象,脱水的最初表现为口渴想喝水、小便减少、孩子眼眶有点凹陷。
          秋季腹泻从发病到完全恢复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在此期间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否则孩子的体重在这一个月的时间内会减轻。在恢复期中,给孩子多喝糖盐水或加盐的米汤。一岁以下的孩子可以吃咸粥加鱼泥,喝稀释比例为1:1或2:1的脱脂奶。一岁以上孩子可以吃粥,里面加蛋、鱼泥、瘦肉等。
      要注意腹泻后营养的吸收比平时减少,每天可以比平时多吃一顿,但量不要太多,要少油少渣。轮状病毒,秋后腹泻“肇事者” ● 文章ID:23075   腹泻门诊病房有句俗话,“忽然一阵秋风凉,腹泻小儿排成行”。专家解释,秋后腹泻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系:   气温骤降致腹泻   小儿秋季腹泻的病因,多是轮状病毒感染所致。
      小儿的病便在显微镜下,可见轮子形状的病毒孢子。轮状病毒就适合在初秋气温下降这样的温度下滋生,小儿抵抗力弱,耐受力比成人差,身体的免疫功能不能很快适应这种天气的突变,因而容易受到病毒侵害。   捂生内热腹泻   一些老人生怕小儿着凉,天稍凉就捂衣服,这样捂着容易生内热,有了内热就容易着凉,以致捂弱了小儿的体质。
      那么到底该给小儿穿多少,有无规律可循?专家认为,男孩子要和父亲穿得一样多,或者比父亲少一点都没关系;女孩子和母亲穿得一样多就可以了。   秋季腹泻与夏季饮食有关   如果在夏季孩子吃冷饮过多,吃弱了肠胃,到了秋季就会发生腹泻,特别是长得黄黄瘦瘦,平时挑食厌食的小儿。
      所以预防小儿秋季腹泻,夏秋两季在喂养上都应该有策略,比如经常给小儿吃点煮山药,喝点莲子薏米粥或萝卜汤,可以保养和强化脾胃的功能。另外,无论给小儿吃什么,都必须得悠着点儿,如果过量,就容易积食,积食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导致腹泻。 秋季腹泻:食物疗法更有效 引起秋季腹泻的主要祸首是轮状病毒,目前尚无针对轮状病毒的特效药。
      临床证明,应用食物疗法和注意忌口是防治秋季腹泻的有效方法。   每个宝宝的体质不同,在感染病毒后的表现也因人而异。因此,根据不同的类型采用不同的食物疗法治疗秋季腹泻,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腹泻的4种类型与食疗方法   A 伤食型   症状:宝宝有腹胀、腹痛,腹泻前哭闹不安的表现,大便酸臭且有不消化奶块,食欲减退伴有口臭。
      此型多见于秋季腹泻伴有消化不良的宝宝。   食疗方:   ·苹果汤:取苹果一只洗净,连皮切碎,加250毫升水,加食盐少许,煎汤代茶饮。若宝宝超过1岁,可以吃苹果泥。 >>>脐疗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   ·焦山楂麦芽饮:取山楂30克,炒麦芽30克,红糖15克。
       先用小火将山楂及麦芽炒至略焦,离火,加少许酒搅拌,再置火炉上炒至干,然后加200毫升水,煎煮15分钟,去渣后加入红糖再熬至沸,待温后分几次服用。   B 风寒型   症状:宝宝大便稀薄多泡沫,色淡,臭味少,有腹鸣腹痛,或伴有发热。
      此型多见于秋季腹泻的早期。   食疗方:   ·姜茶饮:取生姜10克,茶叶3克,加水煮沸后加少许红糖,代茶饮。   ·糯米苍白术粥:取糯米30克,白术12克,苍术6克。先将糯米略炒一下;白术及苍术放水煮15分钟去渣取汁,加入糯米煮粥食用。
       >>>秋季腹泻,不要伤害孩子   C 湿热型   症状:大便呈蛋花汤样,伴有少许黏液,发热伴舌苔厚腻。秋季腹泻以此型最多见。   食疗方:   ·乌梅葛根汤:取乌梅10只,葛根10克,加250毫升水,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烧20分钟,去渣加红糖少许,分次饮用。
        ·陈皮红枣汤:铁锅内放12只干红枣,炒成微焦,取洗净的陈皮(晒干的橘皮)10克,加入红枣和水煎15分钟,代茶饮。   D 脾虚型   症状:腹泻久泻不愈,宝宝面色萎黄,食欲减少,大便稀薄伴不消化块物。 多见于秋季腹泻后期不愈的宝宝。
       >>>秋季腹泻,用药治疗需慎重   食疗方:   ·胡萝卜汤:取新鲜胡萝卜250克,洗净,连皮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加水煮熟后,喝汤、吃胡萝卜。   ·扁豆薏米仁山药粥:取扁豆50克,山药60克,薏米仁30克,粳米50克。将扁豆炒熟,与薏米仁、山药、粳米、少许盐同煮成粥食用。
         ·菱粉粥:取粳米50克,加水煨粥,待粳米熟时,调入菱粉30克和少许红糖,煮熟即可食用。   5类忌食食物   导致腹胀的食物 黄豆、豆腐、豆浆、绿豆、赤豆等会使肠内胀气,使腹泻加重,需忌食。过多的牛奶也会使肠胀气,应予以适当限制。
      而酸牛奶含有乳酸杆菌,能抑制肠内有害细菌,可以食用。   含有长纤维的食物 西瓜、生梨、青菜、芹菜、菠菜、柚子、广柑等含有纤维素较多,能加速肠蠕动,加重腹泻,需忌食。   多糖食物 糖果、巧克力、甜点等含糖量较高,糖在肠内会引起发酵而加重胀气,故应少吃糖。
         高蛋白食物 鸡蛋、鸭蛋、肉末等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这些食物在肠功能己紊乱的肠道内易发酵腐败,加重腹泻,故少食。   高脂食物 肉类、奶油、动物内脏等含有较高的脂肪,导致滑肠,久泻不止,应忌食。即使用植物油烧菜,也要注意用量别太多。
         慢性腹泻的原因与对策   当宝宝腹泻超过两个月以上就可以称为慢性腹泻。由于腹泻迁延不愈,常伴有消化吸收障碍、营养不良、反复感染和生长发育落后等症状。 >>>宝典:宝宝秋季腹泻全攻略   ·糖不耐受症   原发性双糖不耐受在出生后不久,宝宝便腹泻,原因是缺少双糖酶,使大量糖不能吸收,在肠道内形成渗透压增高,使大量水分吸收到肠腔中,形成腹泻。
         继发性双糖不耐受更多见,是由于胃肠炎后肠黏膜受损,致使双糖酶缺乏。这种腹泻可持续数月。   对策:从食物中去除不耐受的糖。对原发性不耐受糖的宝宝,需长期限制糖,但随年龄增长对碳水化合物不耐受会有所改善,此时可适当添加一些牛奶、淀粉和糖。
      对继发性不耐受糖的宝宝,限制糖仅是暂时的,经过数周或数月后,可以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参考文献:四川成都 » 亲子乐园 » 史上最全的育儿资讯 搜狐母婴 。收起

    八***

    2007-12-24 14:55:36

生男生女

点击加载更多

生男生女早知道

点击加载更多

怎样生女孩

点击加载更多

双胞胎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推荐换一换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