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内科
心血管内科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功的定义是什么?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功的定义是什么?
苦*** | 2017-06-05 14:30:26

好评回答

2017-06-05 15:01:26
太*** |2017-06-05 15:01:26 209 72 评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成功应包括3方面的内容。血管造影成功:成功的PCI使靶部位的血管管腔明显增大。在支架广泛应用之前,一致公认的成功定义是残余狭窄<50%,且获得TIMI3级血流(血管造影评价)。然而随着包括冠状动脉支架在内的先进辅助技术的应用,残余狭窄<20%已成为理想血管造影结果的临床基准。操作成功:PCI达到血管造影成功的标准,同时住院期间无主要临床并发症(如死亡、心肌...

查看全部>>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成功应包括3方面的内容。血管造影成功:成功的PCI使靶部位的血管管腔明显增大。在支架广泛应用之前,一致公认的成功定义是残余狭窄<50%,且获得TIMI3级血流(血管造影评价)。然而随着包括冠状动脉支架在内的先进辅助技术的应用,残余狭窄<20%已成为理想血管造影结果的临床基准。操作成功:PCI达到血管造影成功的标准,同时住院期间无主要临床并发症(如死亡、心肌梗死、急诊CABG)视为操作成功。尽管急诊CABG和死亡是易于确定的终点,但是对操作相关的心肌梗死的定义尚存在争议。常用的定义是新的Q波出现和超过阈值水平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然而,不伴Q波的心肌酶升高的意义仍然是一个存在争议和值得研究的问题。几个研究已经证实,CK-MB比正常上限升高3~5倍的非Q波心肌梗死有临床意义。因此,大多数人认为,不伴Q波的CK-MB明显升高也说明有PCI的并发症存在。临床成功:PCI近期临床成功是指患者达到血管造影和操作成功后,心肌缺血症状和(或)体征缓解。远期临床成功要求长期维持近期临床成功的效果,操作后患者心肌缺血症状和体征持续缓解6个月以上。再狭窄是近期临床成功而远期临床不成功的主要原因。再狭窄不是并发症,而是一种对血管损伤的反应。有重要临床意义的再狭窄的频率可以用第一次操作后对靶血管重复进行血管重建的频率来判断。非常高的再狭窄率可能说明术者选择了易于发生再狭窄的病变,如长病变或小血管病变等。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