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爱国情感与国民素质”的有关作文

首页

“爱国情感与国民素质”的有关作文

作文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07-09-17 08:39:17
  •   中华文化的核心与国民素质的提高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的核心是什么,它的最主要特点是什么,它和我们现代国民素质的提高是什么关系?我们研究这一主题,就是要着重探讨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内涵,从形成和内涵中来探讨它的核心。 
       
      我们研究认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价值观的问题。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价值观是根本的。价值观中最根本的是人生价值观,人生价值最重要的就是一个人的智慧、理想、才能的体现,为国家、为人民、为民族做出的贡献。人生价值观就是关于人生价值的一些观点、观念、学说。   国民素质问题是一个国家的大事,国民素质的高低标志着一个国家实力的强弱,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那么国民素质包括哪些内容,传统文化对国民素质的提高是怎样的一种关系?这是值得探讨的。      中华文化的形成与核心      我们探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形成,需要考虑它的自然环境、社会状况,以及它的生态情况。大概在公元前6—5世纪的时候,在东亚这块土地上就形成了道家、儒家等学说,在南亚印度有佛教,在地中海一带有古希腊、罗马哲学,这在世界上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系统、哲学系统。
      我们的中华文化,大约在公元前6—5世纪的时候,生长在东亚大陆一个300万平方公里的黄河中下游。我们的祖先生活的地理环境,东边是海洋,西北、西南都是高山峻岭,它内部的幅员纵深、宽广。这一带地区气候比较温和,一年四季分明,适合农业生产。另外,长江流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
      应当说我们国家中原一带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发源地。中国所处的地理、气候条件就决定了农业生产是古代最主要的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最初是集体耕作制,到了战国时期发展为家庭耕作制,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这是一个生产方式的根本性的改变。这种环境,这种生产方式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提供了一种客观的根据、客观的基础,也可以说自然、社会的环境和生产方式对文化的形成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文化的产生需要有文化人,需要有知识分子,我们可以看到春秋战国时期,由宗法贵族分化出了各种各样的士,有文士、武士、隐士、方士等等,他们成为了一个独立的阶层,当时很多诸侯国家都引进这些人才来进行变法。商鞅变法就是最突出的一个典型。这些士,即知识分子,发挥了知识的优势,从事教育,培养弟子。
      商朝时代的学校都是官办的,“学在官府”。到了春秋末期,孔子首创私学,打破了官方对教育的垄断,把教育推向了民间,使学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另外,古代一些君主还创办了许多文化学术中心,聘任各个学派的大师,这些大师不直接参加国家政府的治理工作,只是专门议论、思考如何治理国家,如何发展国家。
      这样的文化学术中心,大大推动了各地文化学术的繁荣和兴盛。这种兴盛集中地体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诸子百家,也称战国诸子。这些诸子就天道、人道、社会伦理、礼法制度等等进行了探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学说。当时最重要的有儒家、墨家和道家,在这3家当中,儒家给我们民族提供了一个人本主义的学术系统、人本主义的文化传统;道家提供了一个自然主义的传统。
      可以说《周易》,就是《易经》,它是把人本主义传统跟自然主义传统结合起来,这两个传统表现为哲学、伦理、文学等等,可以说奠定了整个中华古代文化的基本走向,一直影响到现在。可以说,它是世界惟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传统。文化里最根本的东西是哲学,因为哲学讲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问题,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它的思维方式在文化当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人生价值观的要义      人生价值观念,是在人生的一些基本矛盾基础上形成的。   人类,包括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当中,他最基本性的、普遍性的矛盾有三个:一是人与自我的矛盾。每一个人和自己的矛盾,如我们的现状与理想追求,我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我们的生命价值与人格价值、道德价值的关系怎样,如何处理好这些矛盾。
      二是人和他人的矛盾。因为人生活在社会当中,他有家庭关系,在一个单位,有工作关系、同事关系。再推广就是还有民族关系和国家关系,这是由人与他人的关系当中派生出来的人与民族、与国家的关系,这是我们经常面临的又一类矛盾。三是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
      人是生存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如果人类过分地去破坏自然,自然就要报复人类。所谓价值观念,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就是一个人如何正确处理以上这些矛盾。      (一)人与自我的关系   人与自我的关系就是如何塑造人格的问题。“人格”是现代的用语,古代叫人品。
      孔子有句名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也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道家也提倡要有崇高的人格,庄子说:“至人神矣!在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   孔孟庄子关于人格价值追求的一些主张,对后来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人与自我的关系中还有一个就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关系问题。古代思想家认为衣食是礼仪的基础,物质生活是一种基础。另一方面又强调精神生活是高于物质生活的。宋代理学家讲的“存天理,灭人欲”,也不是把人的基本的欲望消灭了,人照样吃饭、穿衣。
      而“灭人欲”指的是一种超越精神生活要求的那种物质生活追求。在人与自我关系中,要正确地对待生命。人的生命与道德、人格的关系中,生命是更重要的,所以儒家主张保生命,道家主张顺其自然,保全生命。但是在我们的先人看来,人的生命价值如果跟道德价值、人格价值发生矛盾时,比较起来,道德价值、人格价值更重要,如果为了国家、人民、民族需要牺牲自己的时候,我们要勇敢地付出自己的生命,来保持自己的人格价值。
      所以孔子主张“杀身成仁”,孟子主张“舍生取义”,都是这个意思。古人还看到了人的死亡跟“不朽”的关系问题。即人死亡以后是不是还有可以值得后人永远敬仰的东西?《左传》里记载,认为人虽然死亡,但是死而不朽,他的精神、他的功业是永恒存在的。所以有“大(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这样的说法,这就叫做“三不朽”,就是要“立德、立功、立言”。
      “立德”就是树立人格道德榜样;“立功”就是建功立业;“立言”就是新的思想言论,有助于人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古人称之为“三立”。人要在“三立”方面有贡献,这样人虽然死亡了,但他又是不朽的。       (二)人与他人的关系   人与他人的关系,就是人际关系、人伦关系、群体关系。
         古代学者提出的关于人与他人关系准则和规范最重要的有“仁、礼、和、义、信”这几个范畴。   1.“仁”。孔子有个重要的定义,“仁”就是爱人,就是泛爱众,要爱大众,要爱他人,人与人之间要相爱。爱人有两条根本性的原则: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第-条是消极的,第二条是积极的,“立”就是自立,“达”就是显达,你想立的,你自己追求的、要实现的东西,也要帮助别人达到。现在国际上宗教界也在探讨普世伦理,全世界人类能不能有一个基本的伦理规范。其中有的学者提出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作为基本伦理的条款。
      孟子认为你如果不能够做到爱人,人家也不会爱你,不尊敬你,所以儒家提倡“仁爱”。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国家、民族,人与人之间都能这样做,这个社会就会形成一个非常和谐的社会。      2.“礼”。“礼”是古代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通常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社会政治制度、法律准则、道德规范。
      古代非常重视“礼”,孔子讲,如果一个人“不知礼”就“无以立”,起码的礼都不懂,这个人就不可能自立。所以孔子又把“礼”跟“仁”联系起来,提出“克己复礼为仁”,也就是要约束自己,要符合“礼”,这样来做到“仁”,达到“仁”的境界。“仁”跟“礼”的关系实际上是一个形式跟内容的关系。
      荀子认为治理国家是“治之经,礼与刑”,治理国家靠两个方面:一个是“礼”,一个是“法”。中国古代的这些思想对韩国、日本影响都很深。   3.“和”。“和”就是和谐。我国古代曾探讨“和”与“同”的关系与区别。所谓“同”就是同一,相同。所谓“和”就是不同的东西的平衡。
      古人认为“和” 能够产生不同东西,不相同的东西的平衡、和谐,能产生新的事物。“同”,相同的东西,就是重复,它不能产生新的事物。所以中国古代主张“和而不同”。孔夫子有个名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把是否追求和谐看为君子区别于小人的根本的思想分野。
      孔夫子还讲过这样的话:“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均无贫”,平均了的话,就无贫;“和无寡”,寡就是指的人口很少,就是没有凝聚力,老百姓都不跟着你了,和则人家都会凝聚在你的周围;“安无倾”,安全的话就不会有危险。孔子的学生有若说过这样的话:“礼之用,和为贵。
      ”礼的作用是以和为贵,肯定了“和”的价值。现在的学者认为我们跟西方文化的关系是和而不同。所谓和而不同,就是能够把各种文化的优长综合起来为自己所用。孟子名言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里的“人和”就是齐心协力、团结合作。孟子认为天时、地利、人和,人和是第一位的。
      如果以和为价值取向的话,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在现实社会里,我们可以看到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社群与社群之间、阶层与阶层之间、阶级与阶级之间都存在着矛盾、对立和斗争。从历史上来看,斗争的结果有几个结局:一是两者同归于尽,二是一方压倒另一方,三是双方和解而两利。
      所以和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可以恰当地用来处理不同的矛盾。   4.“义”。“义”本来是适宜的意思,适合情况,引申为公正。老百姓希望做官的人第一条就是清廉与公正。   5.“信”。“信”就是诚实、守信用,古人认为这是朋友之间应当遵守的一个基本道德规范,实际上也是在经济生活中应当遵守的。
             (三)人与民族和国家的关系   中国有一个优良的传统,就是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传统的内容就是关心社稷民生、维护民族独立和保卫中华文化。古人很多都是以爱国主义为人生的最高价值,一个人要爱国,要爱民族。孔夫子的话“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微”是假如没有,管仲是古代很有名的一个政治家,“被”和“披”是一样的,“衽”就是衣服的衣襟,有的少数民族衣襟是往左边开的。孔夫子说,如果没有管仲,我可能也是衣襟往左边开了。其深层意思,就是孔子主张维护民族尊严、国家独立。至于像屈原、范仲淹,乃至顾炎武,他们都有很多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对我们很有教育意义。
      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都是很重要的。我们古代提倡“忠”,其含义就是要尽心尽责,但是到了汉代以后,就转变为为国君尽忠了,而把尽责又推到绝对服从,这就走样了。所以辛亥革命的功劳,就是推翻了君主专制。现代,我们提倡忠于民族、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是每一个公民的崇高的职责。
             (四)人与自然的关系   古代有三个学说:第一个是“天人合一”,就是强调天道跟人道、自然与人为息息相通、和谐统一,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孟子主张“尽心知性知天”。“尽心”,就是发挥我们自己的本心,就是充分发挥主体精神,就能够“知性”,就能够知道人的本性,进一步就能够知道自然。
      这里很重要的一个思维方式就是认为天跟人是个统一体,人心、人性跟天道是一样的,这是中国古人的很重要的一个思考方式。由于能够“尽心知性知天”,因此也认为人能够和天地相通,进到一种天地境界。道家也是主张“天人合一”的,庄子主张“万物与我为一”,人与天地万物要合一、要统一起来,进一步反对人为地去破坏自然,主张“因顺自然”,顺从自然的规律。
      庄子主张不去毁坏自然,这种思想对我们有一种警钟长鸣的意义。   第二个是“与天地参”,就是人要参与自然界的变化,这是在肯定天道、人道既有区别又统一的基础上,认为人不是消极的,不是被动的,人可以参与自然界的变化,这种观点也是很重要的。《周易大传》中提出,要“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裁成”、“范围”都是动词,都是调节的意思,“辅相”、“曲成”都是辅助的意思。
      这是说,一方面要承认自然的变化和它的规律,一方面要通过发挥主体的能动性来调节自然的变化,协助万物达到完满的程度。   第三个是“天人之分”,认为天和人不一样,是有根本性的区别的,并各有其规律。对“天人之分”里的一个重要点,就是“知天命而用之”,就是要控制自然、治理自然,就是强调要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去控制自然。
         在这三种主张中,它们之间并不完全是对立的,也不是互相排斥的。凡是主张“天人合一”的,都是以“天人之分”为前提,都是在确定了天人之间的区别的基础上形成的。主张天人之分的也不完全否认天人相通、天人之间的联系,有的就主张天的职能和规律是不能违反的。
      所以在这三种学说之中,“天人合一”是一个基调,是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个基本的学说。      人生价值观与国民素质提高的关系      提高国民素质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其中利用传统文化的资源是一个重要方面。在探讨利用传统的人生价值观来提高国民素质这个问题时,我们首先要分析一下21世纪国际国内社会的一些新的变化,新的特色:   第一,由于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正在走向一体化,又由于通讯技术的进步和交通的发达,世界,特别是在经济领域就会越来越全球化。
      这不仅会加速推动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而且会使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   第二,由于科学技术的空前进步,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方面取得的成就越来越大,与此同时,自然也增大了报复人类的力度。所以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气温升高、人口爆长、能源危机、食品短缺等等问题、难题日益地困扰人类,人类将地球和大自然作为征服对象的同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是要努力地去寻找、开发新的科学技术,来缓解开发自然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另一方面需要提高人文素质来协调人类跟自然的关系。   第三,因为物质条件的不断完善和生活方式的更加现代化,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相对匾乏的精神生活的反差现象将长期存在。
      这种文化精神危机实际上就是价值危机,就是价值观念的失衡。如果人们长期受到追求物质欲望的价值观念支配,就会形成恶性的消费。恶性的消费势必带来恶性的开发,由此又进一步带来国民素质的下降,同时又影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未来社会人类要逐步地把单纯的追求物质,或者着重追求经济的增长,逐步地转到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21世纪是国与国之间竞争很激烈的一个世纪,我们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国民素质要高。素质主要包括四种:一是文化知识素质。其中包括综合知识素质、专业知识素质。二是品德素质,品德,就是人品,包括道德素质和思想素质。比方说培养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是极为重要的,有利于形成和谐美满的家庭关系、人际关系。
      三是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包括情感素质、智力素质、意志素质。意志素质就是人要有意志、有人格。情感素质,就是在情感问题上要处理好,不要失足。智力素质,就是培养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素质,这对于一个民族的进步、国家的兴旺发达都具有战略性的意义。最后一个素质就是身体素质。
      包括体质、体力、体能,身体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里的地位是前提性、基础性的东西。   现在,国民素质,特别是在青少年素质的提高上,应当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弘扬为人之道,提高人文素质。中华传统文化是十分重视发扬做人的道理的,强调道德、人格的崇高的价值。
      它在处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生命价值与人格价值方面都提出一些积极的思想,这些思想对提高国民素质,特别是对于纠正当前出现只重视技能、经济、功利、实用而忽视人文、精神、思想、道德这种偏颇、偏差,对于纠正只追求物质生活而忽视精神生活的倾向,应当说是有意义的启迪。
         第二,弘扬群体观念和爱国精神,树立社会的责任意识与历史的使命感。在经济全球化,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外来文化不断地冲击我国本土文化的情况下,提倡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尤为迫切,特别是对青年一代的教育尤为迫切。阐述这些合理的思想和精神,对提高国民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增强对人民、对社会、对祖国的奉献精神是有深远意义的。
         第三,弘扬天人协调的思想,提高辩证思维水平。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以“天人合一”为代表的思想,特别是其中关于天人协调的思想,就是人可以参与天地自然变化的思想,可能是处理两者关系的一个正确的原则,就是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良性互动。
      如果把地球有限的资源耗尽,只能是毁灭地球,也毁灭人类本身。   积极地弘扬中华传统价值的合理思想,对于培养国民的精神品质,增强国民的智慧有极大的好处。 。

    风***

    2007-09-17 08:39:17

  • 2007-09-16 21:24:19
  • 林语堂的

    c***

    2007-09-16 21:24:1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书画美术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