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盲目补钙,现在天热了,早餐、晚上凉快些的时候带出来晒晒太阳。长牙来说一般在6-8个月。有的会晚些,如果1岁了还没长,那么就得去医院了。
宝妈可以用童子骨炖汤(炖汤的时候滴几滴醋),用汤煮稀饭给宝宝吃。另外给宝宝吃鱼肝油(我家宝宝吃的是伊可新的)多带宝宝去户外晒晒太阳。
有些宝宝是九月才长牙齿的。你可以看看他的牙床是否有很多红细管。那是要长牙齿的现象。我宝宝现在差不多八个月了才长牙齿。但我认识的有一个宝宝只是大我宝宝十天但已在长第四个了。
磨牙棒一般科学上都不提倡给小孩吃,因为此类饼干含有防腐之类的用料
病情分析: 宔宝体重计算1~6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7,7~12月:体重(kg)=6(kg)+月龄×0.25,2~12岁:体重(kg)=年龄×2+8kg, 指导意见: 你宝宝差3天就七个月了.体重15斤.还是属基本正常的.建议给孩子加强営养.多补充钙.鉄.
宝宝4--12个月期间出牙都是正常的,出牙期间的宝宝牙床发氧,特别喜欢咬东西,可以买个磨牙棒给宝宝,注意玩具的卫生,另外出牙期宝宝情绪可能会比较烦躁,也有可能会发烧,妈妈要更耐心些,多观察观察。只要喂奶时不动一般宝宝是不是咬的。
我女儿久不久也伸舌头出来玩,好像是出牙,也可能是缺钙,也好像是故意伸出来玩的,呵呵,没事的
正常了,长牙很痒的,我儿子也是这样,那牙胶给他玩把、
6个月婴儿的一日喂养方案 母乳喂养 逐渐增加配方奶量(代授法),代替1--2次母乳;继续添加菜泥、果泥,米粉已达到一餐,开始添加稀粥、面条(由少到多)。配方奶奶量不足700ML/日,补充VitD至400IU/日。 配方奶喂养 每日奶量700--800ML左右;继续添加菜泥、果泥,米粉已达到一餐,开始添加稀粥、面条(由少到多)。VitD每周1--2粒。 部分母乳喂养 配方奶补充采用代授法;继续添加菜泥、果泥,米粉已达到一餐,开始添加稀粥、面条(由少到多)。配方奶奶量不足700ML/日,补充VitD至400IU/日。 喂养原则 一般每日4次奶,1餐谷类,1次水果,习惯用勺,学习用杯喝水,强调安静状态下喂养,以培养良好注意力及饮食习惯。 添加辅食原则 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一种到多种,应在婴儿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逐步添加。添加一种食物后,观察3--5天,如婴儿仍无腹泻、吐奶、食欲下降等异常情况,则添加另一种。 举例 早晨6:00 母乳喂哺10--20分钟或给予配方奶180ML 早晨10:00 新鲜水果泥20克 中午12:00 白稀粥--菜稀粥(大米20克 菜泥20克 蛋黄20克 鱼泥20克 盐少许)或烂面(挂面25克 菜泥20克 蛋黄20 克 植物油3克 盐少许) 下午3:00 母乳喂哺10--20分钟或给予配方奶180ML 晚上6:00 母乳喂哺10--20分钟或给予配方奶180ML或米粉15--20克 晚上10:00 母乳喂哺10--20分钟或给予配方奶220ML
大概重3.5kg,0-6个月体重增加标准是出生体重(kg)+0.7kg*月龄,7-12个月是6kg+0.25kg*月龄,可以按这个来自己算一下的,在标准上下都正常。
配方奶粉的营养比母乳充足很多,搭配起来是没问题的,这样营养和免疫都有了!
亲爱的,宝宝吃的奶粉最好是不要经常换,宝宝对每一款奶粉都是要有一段适应段时间,经常换奶粉对宝宝的肠胃也不好,如果宝宝吃奶粉不适应,上火,便秘,这是要帮宝宝换掉
当宝宝长出乳牙后,能吃的食物就越来越多了,从流质到固体,从咀嚼到吞咽食物。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牙齿长得越来越齐全,领骨的生长发育也愈加健全,这对宝宝的发音、说话都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宝宝没有健全的乳牙,就无法完全咀嚼食物,容易患牙痛,严重时还会对宝宝日后恒齿的生长造成影响。因此,从宝宝长出第一颗乳牙开始,父母就应精心呵护宝宝的牙齿。
好像有些轻哦,宝妈要多喝有营养的汤水了,另外辅食也要以精细的食物为主,还可能由于天气热出汗多,不长肉而已,另外父母瘦的话也有一定遗传影响的哦
正常的啊,我的宝宝从月子里开始每个月都是1斤的长,宝树里有宝宝每个月身高和体重的数表,亲可以看看自己的宝宝是不是在正常值的范围内,这样更加放心一些。
亲可以多带宝宝晒太阳吧,有可能的呀,不过宝宝的体重确实是增长挺快的呀,亲可以多给宝宝做一些被动操的,这样对宝宝有好处。
这是正常现象,也是每个宝宝都会出现的问题,其实不用担心的,主要经常帮宝宝清洗小手就可以了。
我献上我家宝的食谱请你参考一下,早上6点奶粉200毫升,上午9点粥,下午1点奶粉,4点鸡蛋羹晚上7点奶粉200,中间吃点水果。晚上8点我家宝就睡觉了。
宝宝如果在没有睡觉的情况下出现磨牙的现象,可能是宝宝长牙期不适,才导致的这种现象,不必要担心。
不一定非要验头发,可以验指血,验指血比验头发还要准呢,赶快带你的宝宝去医院检查一下吧.
有可能不消化吸收的,喂妈咪爱调理一下肠胃的。
病情分析: 这个问题还太早 小孩儿现在出的这个叫 乳牙 ,将来是要换掉的,所以现在的牙对于将来孩子的牙齿美观影响不大的 ! 指导意见: 目前孩子的情况不需要采取什么矫正的措施,预防龅牙要矫正孩子的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 !
1、正常四个月男婴体格发值:身高(cm)低值:59.7、均值:64.5、高值:69.3、体重(kg )低值:5.8、均值:7.4、高值:9您宝宝身高尚未达标。2、婴儿吸吮橡皮奶头后,口腔运动截然不同于母乳喂养,人工喂养中婴儿的吸吮要比母乳时省力,如改为母乳喂养,婴儿会出现乳头错觉而拒食母奶,故出生4-6个月内的婴儿,尽量纯母乳喂养,不用橡皮奶头和奶瓶。必欲混合喂养时,凡补充牛奶或奶粉时应先喂母乳。3、应给宝宝添加辅食了,开始吃时可将1/4煮熟的蛋黄压碎,用米汤或牛奶调匀后哺喂,习惯后再加到1/2个,由蛋黄逐步过渡到蒸鸡蛋羹,四个半月起可添加稀粥,必须煮得烂烂的,每天吃一汤匙,逐步增加到五汤匙。还可以吃些菜汤或与稀粥调和在一起吃。
病情分析: 您好考虑孩子的情况是正常的现象 指导意见: 小孩子4-10各月出牙是正常的 建议观察看看适当补充钙剂及必须补充维生素D 吃点小儿伊可新配合吃点葡萄糖酸钙观察看看 注意饮食添加辅食吃点肉食蛋 肝泥鱼泥
目前正值你家宝宝的出牙敏感期,牙根又痒又疼很不舒服,因此难免会有流口水、吃手指、咬玩具的现象。事实上,几乎每个宝宝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哦,妈妈可以顺其自然,值得注意的是,平时要给宝宝勤洗手,玩具也要定期消毒;此外还有一个好办法,就是给宝宝买一个质量好一点的牙胶,既能缓解牙龈不适,又能大大减少宝宝吃手的时间,可谓两全其美!试试吧! <br/>另外我还听说外国小孩出牙时,专家建议把手指大小的胡萝卜条放到冰箱冷冻,然后让宝宝咬着来缓解出牙疼痛,你不妨也给宝宝试试看。 <br/>带宝宝本身就是一个边实践边学习边提高的过程,祝宝宝健康茁壮成长,加油!
牙齿萌出的早晚和遗传因素、身体发育以及牙胚的位置都有一定的关系。不是说“晚萌出或者早萌出几个月就认为这个孩子的萌出”是不正常的,一般来说我们不同意这样的观点,只要孩子全身的生长发育和颌面部的生长发育属于正常的生理范围就可以了。
我家宝宝也是4个多月开始长牙的,从开始发现有一点白到出来也是10多天的时间,而且出的过程也是很慢的,长出一半以后就快一点了,这时他可能会比较喜欢咬东西,可以给他一些不是很硬又可以咬的东西,让他咬一咬,这样他会舒服些也会出的快些。
没事,长牙和缺不缺钙没关系.你可以给他测一下微量元素,真缺钙再补.小孩子长牙有个过程的.
我叫宝宝8个月长的,而且一长就是三颗一起长,上下牙一起长的,没关系的,有的宝宝是早长,有的宝宝是晚长
亨氏米粉上火,嘉宝的不错,贝因美还可以,就是味道不怎么好吃,最好过了冬天在吃蛋黄!
可以这样练习抬头:让宝宝脸朝下趴在床上,两手撑在胸前,刚开始可以抬住下巴帮宝宝抬起头,然后放开手让宝宝自己抬着,才开始可能时间不长还会摇晃,但慢慢会好的,练习时间也从短到长。(锻炼宝宝颈部肌肉力量)
正常的吧,一般宝宝出牙都这样先出底下的再出上面的,宝妈不要着急的,再过段时间就会出来了
对于孩子晚上乱动,我家宝宝也经历过,这是正常现象,不用担心。 宝宝抓住什么东西都往嘴里送,这肯定是要长牙了,我家宝宝长了8颗小牙了,还在往嘴里不停地送东西咬呢。
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方面不仅要注意母乳的量的多少,而且也应重视母乳的质量。 母乳分前乳和后乳 前乳看上去很淡的像水一样的,含有水和蛋白质什么的,后入看上去比较浓,含有脂肪,耐饿。宝宝吃得时候先吃到前乳,再后乳,所以喂奶的时候要一边吃空了再吃另一边,不然都吃到前乳,不耐饿而且不容易长肉. 母乳的质量取决于哺乳者的饮食 为哺乳需要,吃些高热量食物是必要的,如鱼、瘦肉、蛋、牛奶、豆制品、新鲜蔬菜及水果等。但要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类食物,如动物油、肥肉、蛋黄、动物内脏、;甜食等,也不必大量进补高级营养品。 另妈妈饮食起居安排得当,不要过度劳累,睡眠应充足;饮食要富于营养,多喝些鸡汤、鱼汤、排骨汤、鲫鱼或猪蹄汤;口服多种维生素等方法。 保持心情稳定 泌乳和排乳受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调节,不良刺激能干扰这种调节作用,所以乳母力求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家庭成员尤其是丈夫,要多为乳母创造宽松的环境,促进乳房泌乳和排乳。 母乳中的营养成分和水分已能满足出生到4-6个月宝宝生长发育的全部需要,不必再加糖水、菜水和其他代乳品。 乳母不应偏食、挑食,否则影响母乳质量。如果肉、蛋、青菜吃得少,乳汁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婴儿易患大细胞性贫血。一般乳母每天应吃粗粮一斤,牛奶半斤,鸡蛋二个,蔬菜一斤,水果半斤,油一两,适量的肉类和豆制品。
按你提供的日期推算,你妻子怀孕的日子恰好是11月24-29日这几天,临床上计算妊娠时间是从末次月经的第一天开始。在妊娠的5—9周是胎儿发育的早期阶段,是器官发育期,此时对大部分的致畸因素都高度敏感,能产生许多缺陷,因此,称这个时期为敏感期,如在此期间服用了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就可能引起胎儿畸形。但是,临床上并不是所有的药物在孕期均不能服用,应权衡病情轻重与药物的利弊关系,如有不适,应到医院确诊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建议你检查一下你用过的药物的包装盒,其上是否有“孕妇忌服”或“孕妇慎服”的字样,通常,凡是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均会注明。如果你服用的药物没有“孕妇忌服”的特殊提示,而且用药时间不在上述敏感期,那么你所服用的药物不会对胎儿有不良的影响。 <br/>从医学角度讲,有些人孕前服用的药根本就未影响胎儿。 <br/>1.药代动力学:服用的药物不会长期存于体内,有它的半衰期,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就代谢排出体外,药物的作用峰值也不等,一般持续时间短暂。如果是一次服药影响更小,长期服药,累积的药物也会逐渐排出体外,已无药效作用,毒副作用也消失了。 <br/>2.受孕时间:当你服药时也许尚未受孕或尚未着床。药物对胎儿不可能造成威胁。计算受孕的时间如下:一般情况下,排卵期是在两次月经之间,大约在下次月经来潮的前14天左右。卵子排出后可在体内存活24小时。精子可在女性生殖道存活2-3天。故受孕时间约为排卵期的前或后3天。另外,精子和卵子结合后需在生殖道内运行约7-8天方能在子宫着床,开始植入子宫内膜、生长发育。由此可见你孕前服的药或许根本无任何影响。 <br/>由以上计算公式可知,你妻子的可能受孕期是11月24日-11月29日,可能的着床期是11月30日-12月6日。所以,她在11月30日前服的药,对胎儿不会有什么影响,如果服用的药物是安全用药,那就更不用担心了。 <br/>医学上根据药物对胎儿的毒性作用,将其分成5大类。其中A类和B类药物,对胎儿未见有明显的的致畸和毒性作用,属于这类的药物有维生素B族、维生素C、叶酸、维生素E、一些常用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先锋霉素类、红霉素类药膏等、以及对乙酰氨基酚类的退热药如“百服宁”、泰诺林等等;C类药物,经动物实验证实对胎儿有一定的致畸作用,但在人类因为无对照试验,在怀孕期间应该谨慎使用的,属于这类的药物有很多,如雷米封、利福平、庆大霉素、心律平以及阿斯匹林等等;D类和X类药物,在动物实验和人类均有明确的致畸作用,这类药物尤其是X类药物,在怀孕期间应绝对忌用,属于这类药物的有抗肿瘤药、性激素类药物或避孕药、以及某些抗生素如四环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当然,药物对胎儿的致畸或毒性作用,除了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外,还与用药时的怀孕天数和用药的剂量及持续用药的时间有关。一般来说,受精卵形成后的最初2周,医学上称为“胚囊期”,此期主要是细胞处于分裂和增殖期。在此期间受到毒性物质如药物的影响,往往引起胚囊的死亡,导致流产。从怀孕后4周(从末次月经的第一天算起),胚胎开始进入器官分化形成阶段,至怀孕第12周,胚胎的器官分化基本完成,如在此期间药物以及不良环境因素等往往可造成胎儿的畸形。怀孕12周以后,受药物或其他不良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引起胎儿生理功能的异常。此外,怀孕期间使用药物的剂量和用药持续的时间亦是影响胎儿的重要因素。 <br/>在妊娠中可使用的抗生素为青霉素类、红霉素及林可霉素。许多抗生素均对胎儿有害,常见的有:四环素、强力霉素可影响骨骼的纵向生长,先天性肢体畸形,牙齿棕黄色(四环素牙),牙齿发育不良;链霉素、庆大霉素及卡那霉素可致先天性耳聋,肾脏损害;万古霉素亦可致耳聋及肾损害;氯霉素抑制骨髓机能,新生儿灰白色青紫;磺胺类可致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胆红素脑病);利福平可致泌尿系畸形,脑积水,甚至胎死宫内;阿司匹林、非那西汀可致骨骼畸形,神经系统及肾损害;巴比妥类镇静剂造成指趾短小畸形,鼻孔通联;安宁可使胎儿发育迟缓;激素类均有致畸作用;抗癌药亦有致畸作用,甚至导致胎死宫内。有些中药有堕胎、致畸及死胎作用,如巴豆、水蛭、蟊斑、牵牛、三棱、莪术、麝香、虻虫等。故服用中药时,一定向医生说明自己是孕妇,汤剂、成药中均有孕妇禁忌的药物,一定要多加小心。 <br/> <br/>详见:禁忌地带 <br/>http://www.huaiyun.com/jinjididai/yaowujinji/
男宝宝 体重:9.8-15.1kg 身长:81.4-92.9cm 头围:45.7-50.8cm 女宝宝 体重:9.2-14.6kg 身长:79.7-91.8cm 头围:44.6-49.8cm
(长度:厘米 重量:公斤) 年龄 男 性 身长 体重 头围 胸围 初生 50.6 3.27 34.3 32.8 1月 56.5 4.97 38.1 37.9 2月 59.6 5.95 39.7 40.0 3月 62.3 6.73 41.0 41.3 4月 64.6 7.32 42.0 42.3 5月 65.9 7.70 42.9 42.9 6月 68 (长度:厘米 重量:公斤) 年龄 男 性 身长 体重 头围 胸围 初生 50.6 3.27 34.3 32.8 1月 56.5 4.97 38.1 37.9 2月 59.6 5.95 39.7 40.0 3月 62.3 6.73 41.0 41.3 4月 64.6 7.32 42.0 42.3 5月 65.9 7.70 42.9 42.9 6月 68.1 8.22 43.9 43.8 8月 70.6 8.71 44.9 44.7 10月 72.9 9.14 45.7 45.4 12月 75.6 9.66 46.3 46.1 18月 80.7 10.67 47.3 47.6 25月 90.4 12.84 48.8 50.2 3岁 93.8 13.63 49.1 50.8 女 性 身长 体重 头围 胸围 初生 50.0 3.17 33.7 32.6 1月 55.5 4.64 37.3 36.9 2月 58.4 5.49 38.7 38.9 3月 60.9 6.23 40.0 40.3 4月 62.9 6.69 41.0 41.1 5月 64.5 7.19 41.9 41.9 6月 66.7 7.62 42.8 42.7 8月 69.1 8.14 43.7 43.4 10月 71.4 8.57 44.5 44.2 12月 74.1 9.04 45.2 45.0 18月 79.4 10.08 46.2 46.6 25月 89.3 12.28 47.7 49.0 3岁 92.8 13.10 48.1 49.8 不同阶段宝宝体重计算公式: 6个月以内体重=出生体重+月龄×600克 7-12个月体重=出生体重+月龄×500克 2-7岁体重=年龄×2+8000克 身长是指头、躯干、下肢三者长度的总和,三者比例在宝宝不同阶段不一样。 出生时宝宝平均身长为50厘米左右。 第1年身长增长得最快,1-6个月时每月平均增长2.5厘米,7-12个月每月平均增长1.5厘米,周岁时比出生时增长25厘米,大约是出生时身长的1.5倍。 出生后第二年,宝宝身长增长速度开始变慢,全年仅增长10-12厘米。 1个月婴儿体格生长 体重 男婴约5.03公斤 女婴约4.68公斤 身长 男婴约57.06厘米 女婴约56.17厘米 头围 男婴约38.43厘米 女婴约37.56厘米 胸围 男婴约37.88厘米 女婴约37厘米 坐高 男婴约37.94厘米 女婴约37.35厘米 2个月婴儿体格生长 体重 男婴约6.03公斤 女婴约5.48公斤 身长 男婴约60.30厘米 女婴约58.99厘米 头围 男婴约39.84厘米 女婴约38.67厘米 胸围 男婴约40.10厘米 女婴约38.78厘米 坐高 男婴约40.00厘米 女婴约39.05厘米 3个月婴儿体格生长 体重 男婴约6.93公斤 女婴约6.24公斤 身长 男婴约63.35厘米 女婴约61.53厘米 头围 男婴约41.25厘米 女婴约39.90厘米 胸围 男婴约41.75厘米 女婴约40.05厘米 坐高 男婴约41.69厘米 女婴约40.44厘米 4个月婴儿体格生长 体重 男婴约7.52公斤 女婴约6.87公斤 身长 男婴约65.46厘米 女婴约63.88厘米 头围 男婴约42.30厘米 女婴约41.20厘米 胸围 男婴约42.68厘米 女婴约41.60厘米 坐高 男婴约42.72厘米 女婴约41.56厘米 5个月婴儿体格生长 体重 男婴约7.97公斤 女婴约7.35公斤 身长 男婴约66.76厘米 女婴约65.90厘米 头围 男婴约43.10厘米 女婴约41.90厘米 胸围 男婴约43.40厘米 女婴约42.05厘米 坐高 男婴约43.57厘米 女婴约42.30厘米 6个月婴儿体格生长 体重 男婴约8.46公斤 女婴约7.82公斤 身长 男婴约68.88厘米 女婴约67.18厘米 头围 男婴约44.32厘米 女婴约43.20厘米 胸围 男婴约44.06厘米 女婴约42.86厘米 坐高 男婴约44.16厘米 女婴约43.17厘米 7个月婴儿体格生长 体重 男婴约8.8公斤 女婴约8公斤 身长 男婴约70厘米 女婴约68厘米 头围 男婴约45厘米 女婴约43.70厘米 胸围 男婴约44.60厘米 女婴约43.5厘米 坐高 男婴约44.70厘米 女婴约43.8厘米 8个月婴儿体格生长 体重 男婴约9.12公斤 女婴约8.49公斤 身长 男婴约71.5170厘米 女婴约69.99厘米 头围 男婴约45.74厘米 女婴约44.65厘米 胸围 男婴约45.13厘米 女婴约43.98厘米 坐高 男婴约45.28厘米 女婴约44.40厘米 9个月婴儿体格生长 体重 男婴约9.4公斤 女婴约8.8公斤 身长 男婴约73厘米 女婴约71厘米 头围 男婴约46厘米 女婴约45.2厘米 胸围 男婴约45.6厘米 女婴约46.5厘米 坐高 男婴约45.6厘米 女婴约44.6厘米 10个月婴儿体格生长 体重 男婴约9.66公斤 女婴约9.08公斤 身长 男婴约74.27厘米 女婴约72.67厘米 坐高 男婴约46.92厘米 女婴约46.03厘米 头围 男婴约46.09厘米 女婴约44.89厘米 胸围 男婴约45.99厘米 女婴约44.89厘米 11个月婴儿体格生长 体重 男婴约9.8公斤 女婴约9.3公斤 身长 男婴约75.5厘米 女婴约74厘米 头围 男婴约46.3厘米 女婴约45.3厘米 胸围 男婴约46.37厘米 女婴约45.3厘米 坐高 男婴约47.8厘米 女婴约46.7厘米 十二个月的孩子体格发育 体重 男婴平均体重为10.42公斤 女婴为9.64公斤 身长 男婴平均为78.02厘米 女婴为76.36厘米 头围 男婴为46.93厘米 女婴为45.64厘米 胸围 男婴为46.80厘米 女婴为45.43厘米
男宝宝 体重:9.8-15.1kg 身长:81.4-92.9cm 头围:45.7-50.8cm 女宝宝 体重:9.2-14.6kg 身长:79.7-91.8cm 头围:44.6-49.8cm
世界最好是牌子的名字,我在淘宝选的,找了五六天才决定在哪个店买
您好! 不知您是怎么喂养的?从两个方面找原因:1、妈妈的营养是否均衡,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元素都要摄入。尤其蛋白质/脂肪要足够。还有铁,产后的妈妈大都贫血,孩子乳汁中得不到足够的铁,就长得慢又小。2、孩子要就喂奶,千万记住按需哺乳,孩子吃累了就睡也没什么,只要想吃就喂就好了。母乳不足的情况应以配方奶粉补充。 宝宝的体重增长需要一个过程,如果精神状况,食欲,排便等正常,您不用太过担心。
是有点重哦,不过也要看你们夫妻是不是有一方是胖的,如果是就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