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宿根矮化病如何防治?

甘蔗宿根矮化病 英文名 Sugarcane Ratoon Stunting Disease 病原 木质棍状杆菌木质亚种Clavibacter xyli subsp. xyli Davis et al. 危害 世界性的重要病害,病害造成损失的程度随宿根年数的增加而增加。 分布 普遍发生。在干旱地区和种植发病品种的地区所造成的损失尤其严重。 为害症状 无典型外部病状,发病后蔗株变矮蔗茎变细,生长迟滞,宿根发株少。病蔗如遇土壤缺水,则生长迟滞更为突出,严重者出现凋萎状态,或叶尖顺缘干枯。但纵剖幼茎梢头,在生长点之下km左右的节部变成橙红色。在成熟蔗茎的节部,维管束变色,尤其以蜡粉带附近变色最明显,颜色从黄色到橙红色及至深红色。纵剖面上变色的维管束呈点状或逗点状,有的延伸成短条状,这些维管束的变色部分不延伸至节间,也有些发病蔗株并不呈现这些内部病状。 病原物 (1)形态:菌体呈直或微弯的细长棒状,有的中部或一端膨大,内有间体。大小(0.12~0.5) µmx (0.1 ~ 10) µm之间。(2)特性:病原细菌寄生于蔗株的维管束中,在蔗株中分布不均匀,茎基部含菌量较大,往上逐渐减少。 甘蔗宿根矮化病-2 侵染循环 病原细菌在已收获的留作种苗的蔗茎中或在残留于土壤的蔗头中度过收获季节,主要通过种苗和耕作机具如蔗刀、收获机、斩种机等传播蔓延。病菌传播性极强,蔗汁稀释至10000倍仍具有传染力,蔗汁在室内放置14天才失去传染作用,蔗刀受污染后放在阴暗处7天仍有传染力,嚼食过病蔗的老鼠再嚼食健蔗也可传播此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建立无病苗圃,实施耕作刀具的隔离和消毒。刀具可用70%酒精捸拭,也可用火焰灼烧进行消奉。(2)物理防治:①用50t:热水浸种2小时,宜采用成熟但不太老的中间节段作种苗,双芽苗为好。②热空气处理。维持电热鼓风恒温箱温度在54 ~58℃,热处理蔗种8小时。必须采用全茎苗进行处理,不可斩成双芽苗。③混合空气蒸气处理。把蒸气与空气混合后输人处理箱中使箱内温度保持在54℃或53℃处理4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