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是指哪个朝代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是指唐朝。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描写的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时期的社会情况,“贞观之治”时期采取以农为本,厉行节约,减少赋税,民生安稳,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因此被司马光编写在《资治通鉴》中,用以形容“贞观之治”时期国家安定,人们思想品德高尚,社会风气良好的现象。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一现象,在《资治通鉴》的原文是这样描述的: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紧之,上晒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博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商旅野宿焉。”
被翻译过来即是:皇上与群臣讨论禁止盗贼。有人请求使用严酷的法律来制止。皇上微笑着说:“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盗贼,是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这是切身的问题,所以也就顾不得廉耻了。我们应当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何必要用严厉的刑法呢?”几年以后,天下太平,没有人把别人掉在路上的东西拾了据为己有,大门可以不关,商人和旅客可以露宿。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相关典故:
唐朝时期,有一个商人途经武阳(今河北大名、馆陶一带),不小心把一件心爱的衣服丢了。他走了几十里后才发觉,心中很着急,有人劝慰他说:“不要紧,我们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你回去找找看,一定可以找得到。”那人听了半信半疑,心里话:这可能吗?转而又一想,找找也无妨。于是赶了回去,果然找到了他失去的衣服。
这件事以后越传越广。后来,人们就把“路不拾遗”变成一个成语。“路不拾遗”又作“道不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