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五年,或者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五年;其中未逾即未满。
回族人封斋的意思是斋月期间,除患病者、年迈者、体弱者、智残者、旅行者、幼童、孕妇、哺乳期妇女、产妇以及在外作战的士兵外,成年穆斯林从黎明到日落期间不可饮食、不可娱乐、不可房事。
封斋又称斋戒、戒炼、把斋,是伊斯兰教五大宗教功修课程之一。按照伊斯兰教义,男性12岁、女性9岁(未成年人不能封斋)健康、信仰真主的穆斯林男女,都要在莱麦丹月(伊历九月)履行斋戒的义务。直到太阳西沉,方可进食餐饮,谓之开斋。
封斋是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由麦加迁徙到麦地那第二年8月作出的规定。伊斯兰历规定每年9月(莱麦丹月)为教徒斋戒的月份。之所以选择九月为斋月,是因为“斋月(九月)中,真主开始降示《古兰》,指导世人,昭示明证,以便遵循正道,分清真伪。”伊斯兰教关于斋月的最早教法规定,起始于公元623年。《古兰》启示第二章第183、184、185、187节对此有详尽记述。真主的使者穆罕默德也说:“莱麦丹月是真主(安拉)的月份,它贵过一年中的任何一个月。”
斋月的开始和结束都以新月的出现为准。届时,伊斯兰教长在清真寺的宣礼楼上遥望天空,如果看到了纤细的新月,斋月即将开始。由于各地看到新月的时间不一,不同伊斯兰国家进入斋月的时间也不完全一样。同时,因为伊斯兰历每年约355天,与公历相差10天左右,所以斋月在公历中没有固定的时间。在这个月里,穆斯林人人争先为善,戒绝丑恶。不封斋的人,不得当众饮食。面对封斋者故意吃饮,被视为一种罪过。
封斋的意义:
伊斯兰的戒律在当初都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穆罕默德的智慧,在于将实用性的行为规范予以教条化,敦促教徒严格执行。如为了防备瘟疫流行,规定不得食用血液、自死物、猪肉(古代中东驯化的猪种常年附带疫病和寄生虫)。每日的朝拜和餐前的礼仪,是让教徒有规律地进食、饭前洗手净身。穆斯林男士可以娶多位妻子同样是出于现实的实用性,因为在允许了一夫多妻的同时,伊斯兰教法对外遇滥情出轨等等的惩罚非常严苛。这保证了穆斯林国家不会像古巴比伦、罗马一样,贵族、上层阶级免受性病的大面积侵袭,多妻政策更像是对这些上层阶级的妥协与安抚。
麦地那为农业产出较低的游牧区,穆罕默德将教派迁徙到麦地那之后,涌入了大量的人口,导致当地出现了食物短缺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斋月的教规诞生,并由信徒予以教条化,传承至今。在古代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农业条件落后,食物短缺是世界各地的普遍现象。斋月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食物,利于人们度过青黄不接的季节,利于整个社会群体的生存。现代社会虽然已告别了食物匮乏的时代,但封斋能倡导节俭、净化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