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高崎机场属于哪个区
厦门高崎机场属于中国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
厦门高崎机场即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为4E级民用国际机场,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区域性航空枢纽,为中国十二大干线机场之一。
原厦门高崎机场始建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12月5日起,厦门至台北的定期航班在该机场起降,同时也起降军用飞机。
抗日战争胜利后,机场由国民政府接收,改为民用机场,属民航局厦门办事处管理。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2月,机场划归空军管理,由空军司令部在厦门成立第242供应分队专司其职。同年8月24日,最后1架飞机飞往台北后,机场关闭。
1950年,厦门市成立机场修建指挥部,由当时码头工人联合会组织两个机场建设大队共300多人,参加高崎机场的维修、扩建,1952年年底竣工。1955年重修1次。但未能启用而长期闲置。
1981年3月,为适应厦门特区经济建设的需要,福建省人民政府向国务院提出将原高崎机场扩建为国际机场的报告。经国家民航局机场设计研究所进行可行性研究后,国务院批准兴建高崎国际机场。
1982年1月10日,高崎国际机场正式动工兴建。一期工程历时18个月,完成跑道2150米、填海场道长280米、安全道、联络道、停机坪、各通讯导航台站、航管楼和其他附属建筑,同时建成部分供油、供水、道路、绿化等工程。
1988年10月22日,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正式实行企业化经营,并下放给厦门市人民政府管理,是国内第一个下放地方政府经营的机场。
1989年1月,机场扩建停机坪面积2万平方米;扩建3号候机楼国内厅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于1990年4月完工交付使用。12月开始实行国内国际旅客分流,并再度扩建,新增停机坪面积1万平方米,1991年8月启用。
1992年,经国家计委正式批准,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投资20亿人民币进行二期扩建工程。
1992年7月20日,厦门高崎国际机场第二期扩建工程开工。
1995年1月1日,厦门国际航空港集团有限公司在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基础上组建。同年5月21日,厦门机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设立。
1996年11月8日,机场T3候机楼投入使用。
2000年1月15日,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全长3400米、宽45米跑道正式投入使用。同年4月28日,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通过国家竣工验收。
2008年,机场启动了以新候机楼(4号候机楼)为标志性项目的三期改扩建工程,工程包括飞行区、空中交通管制系统、旅客航站区、货运区等四方面。
2014年12月28日,机场T4候机楼正式启用,与原有3号候机楼双楼运行,使得机场年旅客吞吐能力由原来的1500万人次上升至2700万人次。
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枢纽地位不断上升,已成为中国东南重要的区域性航空枢纽,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提升厦门对外客运服务水平,构建完善的多层次综合客运枢纽体系,增强交通运输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能力,构建厦门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化两岸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