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月的宝宝还是属于婴儿体温的,这个时候体温在36度到37度左右都是正常的。
人体内部的温度称体温。保持恒定的体温,是保证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体温是物质代谢转化为热能的产物。
吃月饼是中秋节。
中秋节之所以吃月饼,是因为元代时期,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后来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月饼作为拜祭月神的供品,其由来历史悠久。“月饼”一词,在现存文献中,最早收录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这时的月饼,还不只是在中秋节吃。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制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民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在宫廷中,月饼也成为常见食品,如《明实录·神宗实录》里就记载了皇帝十次赐给大臣月饼。
而经过元明两代,中秋节吃月饼、馈赠月饼风俗日盛,且月饼有了“团圆”的象征意义。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现今,中秋节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中秋节这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并且月饼与各地饮食习俗相融合,发展出了广式、晋式、京式、苏式、潮式、滇式等月饼,被中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爱。
贵州千户苗寨即西江千户苗寨,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辖的村(寨),所以西江苗寨属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不属于哪个市。
1950年,雷山设立县人民政府,西江千户苗寨属于第二区公所。
1954年,建立雷山县苗族自治区,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属西江区。
1959年,雷山、炉山、丹寨、麻江并入凯里大县,西江千户苗寨属于凯里县的雷山片。
1961年,恢复雷山县,建丹江、西江、大塘、永乐四区、44个公社,西江千户苗寨当时属于西江区西江镇。
1992年,撤区并乡后,西江千户苗寨属于西江镇管辖。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南贵村,距离县城36千米,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千米,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形为典型河流谷地,白水河穿寨而过,苗寨的主体位于河流东北侧的河谷坡地上。西江千户苗寨属亚热带湿润山地季风气候,年降水量约1300至1500毫米,年平均气温14至16℃,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1952年察哈尔省撤销建制,察北、察南16县改为张家口专区,时至今日,还会有人用察哈尔来指代张家口。
民国二年(1913年)设置察哈尔特别区。
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置为察哈尔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11月,根据当时察哈尔省特殊的地理环境,地广人稀的状态、物产匮乏等原因,决定撤销察哈尔省建制。其中雁北专区、大同市及察南专区之天镇县划归山西省,察南专区、察北专区合并后称张家口专区,连同张家口市、宣化市归属河北省管辖。
1958年5月,张家口市改属张家口专区。
1959年5月,撤销张家口专区,所辖各县划归张家口市。
1961年5月,复置张家口专区,张家口市及所属各县隶属之。
1967年12月,张家口专区改称张家口地区,辖张家口市,县属不变。
1983年11月,张家口市改为河北省省辖市。
张家口市东靠河北省承德市,东南毗连北京市,南邻河北省保定市,西、西南与山西省接壤,北、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
张家口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阴山山脉横贯中部,将张家口市划分为坝上、坝下两大部分。境内洋河、桑干河横贯张家口市东西,汇入官厅水库。
张家口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气候特点是:一年四季分明,冬季寒冷而漫长;春季干燥多风沙;夏季炎热短促降水集中;秋季晴朗冷暖适中。坝上因地势高,暖湿空气经军都山和坝头的两次骤然阻挡,水汽来源不丰富,降水量较少,年降水量为330至00毫米。坝下降水量的分布趋势和地形密切相关,地域间差异很大。山区因地形对暖湿空气的抬升作用,降水较多,年降水量在400至500毫米。
祁州是古代地名,地处现今河北省,后更名为安国市,所以祁州属于河北省。
汉高帝时(公元前200至公元前195年)封王陵于祁州为侯邑,取安国宁邦之意,命名为安国。
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始置安国县,沿用古邑名。
隋改名义丰县。
唐改名度节县。
宋改名蒲阴县,后改名祁州。
民国二年(1913年)改祁县。
民国三年(1914年)复名安国县。
1991年改设安国市。
安国市位于华北平原腹地,京、津、石三角中心地带,处于环京津和环渤海经济圈中。东北与博野县为邻。西与定州相连,西北与望都县、清苑区交界,西南与深泽县相连,东南与安平县接壤。
安国市西依太行山,市境属太行山东麓山前扇缘平原向冲积平原过渡地带,地势自西北向东南缓倾,海拔高程在24.6至36.4m之间。市区地处中国三大平原之一的华北平原腹地。该建址地势平坦,地质条件单一,地下水位较深,一般在8至12m以下,场地属冲积平原,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冲积物组成,沉积环境稳定。
安国市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的年温差较大,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表现出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在一年四季中,冬季寒冷降雪少,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气晴朗,冷暖适中,主要风向为东北风和西南风。平均风速1.9m/s,年最大风速7.9m/s,年最小风速1.4m/s;年平均气温12.4℃,历年极端最高温度43.3℃,历年极端最低温度负22.0℃;年平均降水量555.3mm,年最大降水量934.6mm,年最小降水量183.5mm;年平均相对湿度60%;年无霜期最长208天,最短171天;历年最大积雪深度230mm;历年最大冻土深度580mm;历年平均蒸发量1707.1mm;年平均雷暴日数30.7天。
山东省属于华东地区。
在我国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部队的机关部门设在山东,华东野战军将山东视为主要作战根据地和物资搬运地,同时华东局、第三野战军与山东的党政军有着深厚扎实的信任来往。加上华东野战军有着经略之地的属性,便顺其自然地将山东、江苏、安徽、浙江、上海、江西、福建一起划分出来,为华东大行政区统一管辖,而后山东就成为了华东地区的一员。
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境域包括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山东半岛突出于渤海、黄海之中,同辽东半岛遥相对峙;内陆部分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山东东西长721.03千米,南北长437.28千米,全省陆域面积15.58万平方千米。
山东省境内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大势。泰山雄踞中部,主峰海拔1532.7米,为山东省最高点。黄河三角洲一般海拔2至10米,为山东省陆地最低处。
山东的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年平均气温11摄氏度至14摄氏度,山东省气温地区差异东西大于南北。全年无霜期由东北沿海向西南递增,鲁北和胶东一般为180天,鲁西南地区可达220天。
山东省光照资源充足,光照时数年均2290至2890小时,热量条件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作的需要。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50至950毫米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季节分布很不均衡,全年降水量有百分之60至70集中于夏季,易形成涝灾,冬、春及晚秋易发生旱象,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
山东省分属于黄、淮、海三大流域,境内主要河流除黄河横贯东西、大运河纵穿南北外,其余中小河流密布山东省,主要湖泊有南四湖、东平湖、白云湖、青沙湖、麻大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