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配置代码(Vehicle Scheme Number),即VSN代码,是汽车生产厂对不同类型、不同配置的车辆状态编制的固定编号,用于识别车辆的配置状态,满足生产、配套、销售、财务、售后服务等管理要求。
贵阳机场属于贵阳市南明区。
贵阳机场即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东郊,海拔高度为1139米,距市中心11千米,为4E级民用国际机场,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航空枢纽、区域枢纽机场 、西南机场群成员。1997年5月28日,贵阳龙洞堡机场建成通航。2005年12月16日,国家民航总局批复同意贵阳龙洞堡机场升格为国际机场。2010年9月,机场开始二期扩建工程。2013年4月,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启用。2021年12月2日,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开启双跑道运行模式。
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对发展临空经济是重大利好。首先是驱动地方经济发展,通过打造以贵阳机场为核心,集航空运输、轨道交通、城市公交、长途客运等为一体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可实现交通无缝式对接,提升贵阳在全国交通格局中的枢纽地位。再次,有利于加速形成枢纽机场,使机场成为吸引高附加值、高时效性、高新技术产业的最佳区位,帮助贵州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肩负“构建西部重要枢纽,助力贵州跨越发展”的历史使命,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为加快构建贵州省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贵州同步小康插上腾飞的翅膀。贵州民航正成为贵州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引擎,助力贵州在新时代实现赶超跨越。
夜明珠会发光的原因是它含有稀土元素,并由矿物内部的电子运动引起的。当矿物中的电子在外部能量的刺激下转变为低能量的高能态时,当外部能量的刺激停止时,电子再次从高能态转变为低能量态时,这个过程就会发光。
夜明珠是一种稀有的宝石,古称“随珠”、“悬珠”、“垂棘”、“明月珠”等。通常情况下所说的夜明珠是指荧光石、夜光石,它是地球大地内的一些发光物质经过了几千万年,由最初的火山岩浆喷发,到后来的地质运动,积聚于矿石中而成。含有这些发光稀有元素的石头,经过加工,就是人们所说的夜明珠,常有黄绿、浅蓝、橙红等颜色,把荧光石放到白色荧光灯下照一照,它就会发出美丽的荧光,这种发光性明显地表现为昼弱夜强。此外,部分工艺品也利用萤石的特征制作一些冠以“夜明珠”名称的饰品。
“夜明珠”按照基体材质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1、动植物性“夜明珠”
动物界有夜光者如著名的萤火虫,人人皆知。唐代苏颚《杜阳杂编》记唐代宗宝历元年,南昌国献“夜明犀”。植物界有夜光者很多,如《本草纲目》记载灵芝中的“木威喜芝”、“参成芝”、“七明九光芝”都发荧光。
2、矿物宝石类夜明珠
从固体物理学角度矿物性“夜明珠”的基体材料都是无机盐类晶体中的激活晶态磷光体。
所谓激活晶态磷光体是指由于晶体晶格点阵畸变而获得“发光”本领的晶体,而这种畸变,又多半是由于基质内含某些重金属杂质(激活剂)所引起的。例如ZnS中含少量的Cu就能发出黄绿色磷光,此ZnS称为基质,Cu称为激活剂。
按照激活晶态磷光体中激活剂的不同可将激活晶态磷光体也就是“夜明珠”分为两类:
1、永久发光的夜明珠
不需要借助任何外界能量进行激发,而是靠自身含有的激活剂,激发而发光的。
2、长余辉蓄光型夜明珠
磷光体中的激活剂没有放射性,必须靠外界的日光、紫外线等光源激发后才能发光的。现今常用的磷光体不下百种,它们的化学成分除了碱金属卤化物外,都是二价金属(Ca、Sr、Ba、Cd、Mg、Zn)的化合物——硫化物,硒化物,碲化物,硅酸盐,铝酸盐,钨酸盐,磷酸盐和卤素磷酸盐类。
其中,硅酸盐和铝酸盐类稀土蓄光性夜明珠由于采用新型稀土发光材料为主要原料,无毒无害无辐射,已经得到较多应用,比如人造硼铝酸锶夜明珠、稀土夜光弹力球(寻龙珠)等。
西咸新区分两个区域,直管区域属于西安、共管区域属于咸阳。
西咸新区划分为西咸新区直管区和西安(西咸新区)—咸阳共管区。西咸新区直管区由西安市全面管理,负责辖区内的行政、经济和社会管理事务。西安(西咸新区)—咸阳共管区,由咸阳市在《西咸新区总体规划》框架下,负责辖区内的行政、经济和社会管理事务。
2014年1月6日,国务院发布国函〔2014〕2号文件,正式批复陕西设立西咸新区。西咸新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2015年,西咸新区被列为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2016年5月16日,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西咸新区被列为开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地区。
西咸新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咸阳两市建成区之间,西起茂陵及涝河入渭口,东至包茂高速,北至西咸环线,南至京昆高速,涉及西安、咸阳两市7县(区)23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
西咸新区北依嵯峨山,南望秦岭,处于关中平原核心地带。
西咸新区属半干旱、半湿润的气候区。
长沙经开区属于长沙市。长沙经开区即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属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所在地(直辖)设区的市以上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拥有同级人民政府的审批权限,直属于长沙市政府管辖。
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2000年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20年9月,长沙经开区以47.17平方公里成为湖南自贸试验区名副其实的核心区(实施面积占全省近40%、长沙片区60%),进入“两区”叠加时代。
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一带一路”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长沙东部,与长沙县县城(星沙)融为一体,地处中部水、陆、空交通网络核心枢纽位置,承东启西、连接南北,辐射全国,影响东部沿海地区和珠三角经济圈。
长沙经开区紧扣“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以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的责任与担当落实“强省会战略”,充分发挥“两区”叠加独特比较优势,大力创建“五好”园区,主动融入长株潭一体化,全力推动园区高质量、产业高端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