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虎为什么是三有动物


因为壁虎是益虫且专吃小型有害昆虫,并有很多的药用价值,在为人类在科学研究领域也有着贡献 。三有保护动物中三有的意思是:有益的野生动物、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
壁虎是蜥蜴的一种,又称“守宫”。西南地区称“四脚蛇”、“巴壁虎”、“巴壁蜥”等。体背腹扁平,身上排列着粒鳞或杂有疣鳞。指、趾端扩展,其下方形成皮肤褶襞,密布腺毛,有粘附能力,可在墙壁、天花板或光滑的平面上迅速爬行。壁虎是一种白天和晚上出来的动物。日间潜伏在壁缝、瓦檐下、柜子后面等隐蔽处,夜间出来活动。夏秋之夜,壁虎常出现在墙上、屋檐下或柱子上,捕食蚊、蝇、蛾、蜘蛛等,断壁虎的尾巴,是一种「自卫」,受外力牵制,或遇敌时,尾肌强烈收缩,能使尾部肌肉断裂。这一现象在动物学上被称为“自切”。刚刚折断的尾巴由于神经没有死亡,不断地移动,因此可以用分身术来保护自己免于死亡。与此同时壁虎体内有一种可以让尾巴再生的荷尔蒙。当壁虎尾巴折断时,便会分泌一种荷尔蒙让尾巴长出来,等尾巴长好后,就会停止分泌。盛产于世界上所有温暖地区的斑壁虎(Coleonyx variegatus)是北美分布最广的一种,可长到15公分;体浅粉红至黄褐色,并带有深斑点。
蛤蚧(Gekko gecko)为最大的壁虎,可长达25~35厘米(10~14英寸);体灰色,有红色或乳白色斑纹及条纹,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区;还分布在日本和朝鲜。所有蜥蜴亚目(Sauria)蜥蜴科(Gekkonidae)总称,约80属750种。大多数体长为3~15厘米(1.2~6英寸,占总长度的一半)。对从沙漠到丛林等不同生境的平均寿命可达5~1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