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流不止问如何是什么意思


沿流不止问如何?真照无边说似他。离相离名人不禀,吹毛用了急须磨。
—— 临济禅师
注1、沿流——这里的“流”本指进入河北正定时路过的滹沱河,滹沱河就是禅门五宗之一——临济宗的象征。 也指意识流、业识流。
2、真照——应该指佛家“斩无名、断执著、启智慧、证真如”里的智慧、真如。
3、离相离名——没有表界,没有皮相, 《金刚经》有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4、吹毛——宝剑、利刃。
这首禅诗是临济法师的临终留给弟子偈语,给人以劝导修身养性的警示。不管什么人,在其一生里、在临终的时、在生命的一个转换中,总会时常激起内心的种种思考。有些人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迷失了,那么他也就随着业识而流下去了。而一个开悟的人、有修行的人,在滚滚的业识之流面前,沿流不止时应该怎么办呢? “沿流不止问如何”——这既是指临济禅师自己的一种情景,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在修身的时候,乃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的时候该怎么办?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一个人的生命要结束了,怎么办? “真照无边说似他”。没有别的办法,只有提起自己的正念,自己的正知正见,智慧的力量,只有智慧的力量才能斩断这个业识之流,才能够把握自己。 只有把这个智慧、真如说给你们知道,让你们不断朝着这种修为去努力,让你们经常用智慧来观照自我,用智慧的剑来斩断这个业识之流。 虽就如此,但是这个业识之流,它没有名,没有相,没有名不可言状,没有相不可把握。 所以说:“离相离名人不禀”。 这个离相离名不可把握的东西可以说是业识之流,是无位真人,也可说是生命的本体。人们需要把握他确实不容易。 “吹毛用了急需磨”。即使有象吹毛剑那样的利剑,不磨也是会钝的。所以说觉悟了的人,开悟以后要时时起观照,这种观照是任运的观照,不是有意的观照。我们要把握这个离相离名的生命本体,就要象用吹毛剑一样,用了马上磨,及时磨。这四句偈语把临济禅师的全部内函概括无遗。佛教就是以这样的精神来对待人生,这是临济禅的精神,这就是佛教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