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集的东西不能说全部是假货,但也不能说全部是正品,只能说假货多于真货,保税区发出来的东西不全是真货。
涿州属于保定市。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恢复涿县建置,辖境与邻县略有调整。东长沟、半壁店划归房山县,周家庄划归良乡,宛平之长安城划入涿县。
1958年10月2日,新城、雄县及涞水平原并入涿县。涿县政府迁高碑店。
1960年5月3日,撤销保定专区,涿县隶属保定市。
1961年5月1日,重建保定专区,涿县隶属保定专区。4月析涿县复置雄县(含新城部分地区)。
1961年12月,涿县恢复原建置。但把高村、上庄划归涞水;涞水把西横岐(原名河西)划归涿县。
1962年3月27日,恢复4县合并前建置。涿县政府迁回涿县城关。
1970年,保定专区改称保定地区,辖涿县。
1986年9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涿县,设立涿州市(县级市)。
1994年1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保定地区和保定市合并,组建新的保定市(地级市),原保定地区的涿州市由河北省直辖,保定市代管。
2015年2月底,涿州市纳入河北省直管试点。
2015年下半年,涿州市被河北省取消省直管县(市)试点,重新划归保定市行政区划管理。
涿州市,古称涿鹿、涿邑、涿郡、范阳、涿州路、涿县,地处河北省中部、保定市北部,地处京、津、保三角地带,京畿南大门。境内地形总体特征是西高东低,地势相对平坦。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地质构造属太行山山洪冲积扇,土质肥沃,拥有丰富的水利、地热和沙石料资源,古有“幽燕沃壤”,“督亢膏腴”之称。
涿州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显著,温差变化大,四季分明。
涿州市的春季,日照时数逐渐延长,地面增温快,内陆低气压活动频繁。但北部干冷空气仍不断南下,继续对涿州产生影响,故多风、干燥。夏季,受北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影响,海洋吹向大陆的夏季风盛行,湿热多雨。秋季,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中心东移,西风盛行,暑热消退,气温逐渐下降,气层比较稳定。故常出现“云淡、风清、天高、气爽”的天气。冬季,因受蒙古强大高气压的影响,自内陆吹向海洋的西北风盛行,雨雪稀少,寒冷干燥。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海南省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
海南岛四周低平,中间高耸,以五指山、鹦哥岭为隆起核心,向外围逐级下降。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构成环形层状地貌,梯级结构明显。
海南岛的山脉多数在500至800米之间,实际上是丘陵型低山地形。海拔超过1000米的山峰有81座,成为绵延起伏在低丘陵之上的长垣,海拔超过1500米的山峰有五指山、鹦哥岭、俄鬃岭、猴弥岭、雅加大岭和吊罗山等。这些大山大体上分三大山脉:五指山山脉位于海南岛中部,主峰海拔1867.1米,是海南岛最高的山峰;鹦哥岭山脉位于五指山西北,主峰海拔1811.6米。
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这里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至27℃,大于或等于10℃的积温为8200℃,最冷的一月份温度仍达17至24℃,年光照为1750至2650小时,光照率为50%至60%,光温充足,光合潜力高。海南岛入春早,升温快,日温差大,全年无霜冻,冬季温暖,稻可三熟,菜满四季,是中国南繁育种的理想基地。
海南省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至2600毫米之间,年平均降水量为1639毫米,有明显的多雨季和少雨季。每年的5至10月份是多雨季,总降水量达1500毫米左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至90%,雨源主要有锋面雨、热雷雨和台风雨,每年11月至翌年4月为少雨季节,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0至30%,少雨季节干旱常常发生。
5寸照片是12.7×8.9cm。通常X寸是指照片长的一边的英寸长度。如:5寸就是照片长为2.54×5=12.7㎝,6寸就是照片长为2.54×6=15.24㎝,12寸就是照片长为2.54×12=30.48㎝。
常用照片尺寸如下:
1、小一寸:2.2×3.2cm。
2、大一寸:3.3×4.8cm。
3、二寸:3.5×5.3cm。
4、小2寸:4.8×3.3cm。
5、五寸:12.7×8.9cm。
6、六寸:15.24×10.16cm。
7、七寸:17.78×12.70cm。
8、八寸:20.32×15.24cm。
9、十寸:25.4×20.32cm。
10、十二寸:25.4×30.48cm。
11、十四寸:30.48×35.56cm。
北极不属于任何一个大洲,北极属于北冰洋。世界上能称为大洲的地方是指有陆地存在的地方,北极没有陆地,北极地区远离日照,由于地球属于自西向东自转并且围绕太阳旋转,北极区域几乎见不到阳光而异常寒冷,北极地区有的只是厚厚的冰盖和冰川,这些冰盖和冰川不能称之为大洲,所以北极不属于任何一个大洲。
北极是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区域,也叫做北极地区,是一片浩瀚的冰封海洋,周围是众多的岛屿以及北美洲和亚洲北部的沿海地区。北极地区包括极区北冰洋、边缘陆地海岸带及岛屿、北极苔原和最外侧的泰加林带。
北极地区的气候终年寒冷。冬季,太阳始终在地平线以下,大海完全封冻结冰。夏季,气温上升到冰点以上,北冰洋的边缘地带融化,太阳连续几个星期都挂在天空。
北极地区是不折不扣的冰雪世界,但由于洋流的运动,北冰洋表面的海冰总在不停地漂移、裂解与融化,因而不可能像南极大陆那样经历数百万年积累起数千米厚的冰雪。所以,北极地区的冰雪总量相当于南极的1/10,大部分集中在格陵兰岛的大陆性冰盖中,而北冰洋海冰、其他岛屿及周边陆地的永久性冰雪量,仅占很小部分。
北极地区是世界上人口最稀少的地区之一。千百年以来,因纽特人(旧称爱斯基摩人)在这里世代繁衍。后来在北极地区发现了石油,因而许多人从各地来到这里工作。
半个月一般指的是公历的半个月,有四种情况:大月的半个月是15.5天、小月的半个月是15天、平年2月的半个月是14天、闰年2月的半个月是14.5天。
1、大月的半个月是15.5天
大月的半个月:31÷2=15.5天。
2、小月的半个月是15天
小月的半个月:30÷2=15天。
3、平年2月的半个月是14天
平年2月的半个月:28÷2=14天。
4、闰年2月的半个月是14.5天
闰年2月的半个月:29÷2=14.5天。
公历的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每年固定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为大月;4月、6月、9月、11月为小月。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2月平年有28天,闰年有29天。
公历的平年是指公历没有闰日的年份,平年共有365天;闰年是公历中的名词,是为了弥补历法规定造成的年度天数与地球实际公转周期的时间差而设立的,补上时间差的年份为闰年,闰年共有366天。平年的二月份只有28天,而闰年的二月份有29天。
闰年的都能被4整除,而平年一般不可以,闰年分为普通闰年和世纪闰年,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的年份为普通闰年,如果是世纪年,必须被400整除才是闰年,否则就是平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