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酒开封后最长保质期为一个星期,一个星期后酒会变质,这时候饮用是不合适的。
浙江冬至吃的食物有:年糕、馄饨、桂圆烧蛋、大头菜烤年糕、“冬至圆”等。
1、杭州人:冬至吃年糕
杭州人喜欢在冬至这一天吃年糕来庆祝,每逢冬至,都会制糕来祭祖或者馈赠亲友。在饮食上,三餐都会做不同风味的年糕。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图吉利,寓意年年长高。
2、绍兴人:冬至吃馄饨
绍兴就是越中,而旧时越中,无论男子妇女,在冬至那天,人人都要弄碗馄饨吃;而在夏至,则挨家挨户都要吃一顿面条,谓之“冬至馄饨夏至面” 。
3、嘉兴人:冬至吃“桂圆烧蛋”
嘉兴土生土长的人,大多选择吃桂圆烧蛋过冬至夜,把买来的桂圆剥好,然后放在水里煮,把桂圆的汁水煮出来,再打入鸡蛋,根据自己的口味加糖。
4、宁波人:冬至吃“大头菜烤年糕”
冬至前一天,宁波人一般不出门,冬至节一早有全家人吃大头菜烤年糕的习俗。冬至节前夜,家家烤大头菜,大灶的火烧得旺旺的。
5、浙南:冬至人们爱吃“冬至圆”
浙南的人们过冬至节除了要吃红烧猪肉、红烧豆腐、红烧海鲜这必不可少的三样之外,最有特色的就是吃“冬至圆”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做,真是“家家捣米做米团,定是明日冬至节”。
情商的四要素是:自我认知、自律或自我管理、动机、同理心。
1、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是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感、情绪发生和变化的能力。情感、情绪没有积极的或消极的之分,而只有适当的或不适当的。
2、自律或自我管理
学会了解自己的情绪,自我调节的技巧就是让自己的情绪是适当的。在任何情况下感受到的情绪都需要进行管理,又称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律是自我管理当中的一种方式。自我管理是使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好的”或“积极的”。
3、动机
动机是指个人内在驱动力,付出努力去实现目标,主动地采取的行动和抓住的机会,以及展现的乐观和适应力。自我激励,时间管理和积极乐观是这个领域的关键技能。
4、同理心
同理心是指个人和团体对他人的需求和感受的认识,并能够从他人的角度看待事物。同理心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别人的处境,包括了解别人,发展他人,服务导向,接受多样性和拥有政治认知。
自发粉最好是使用温水和面,并且在发面的过程中的温度要保持在20摄氏度至40摄氏度之间。一般在夏季的时候,可以直接使用40摄氏度的温水来和面,但在冬季,最好还是使用60摄氏度的温水,以保证发面的效果。
在发面的时候水要加够。水加得是否合适在发面过程中可判断出来。若水加的太多,则面团难以成型,水加少了则面团手感发硬,且面团难以光滑,肉眼可见面团里含有些许小颗粒。若水过多则可以加面粉修正,水太少可以加适当的水加以修正。
五代十国是介于唐朝和宋朝两个朝代之间的历史时期。
五代十国(907—9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年—979年)的合称。
五代是指唐天祐四年(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天祐四年(907年)四月,梁王朱晃(本名温,唐帝赐名全忠,受禅前夕改名晃)接受唐哀帝李柷禅让,在中原地区建立后梁,定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五代十国开始。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接受周恭帝禅让,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杨吴、桀燕等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南吴(杨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马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北宋建立后先后统一了尚存的南平、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平海军、吴越、北汉等地方割据政权,形成了与契丹(辽)对峙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