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属于哪个省份
湖北省简称“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不属于任何一个省份。
民国三十年(1941年)4月,成立豫鄂边区行政公署,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0月至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6月,扩大成立为中原解放区行政公署。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8月至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5月,在鄂西北先后建立过5个地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底,分别成立江汉行政公署和鄂豫行政公署。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成立。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长江中游,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东西长约740千米,南北宽约470千米。全省总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94%。最东端是黄梅县,最西端是利川市,最南端是来凤县,最北端是郧西县。
湖北省正处于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湖北省地势呈三面高起、中间低平、向南敞开、北有缺口的不完整盆地。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兼备。山地、丘陵和岗地、平原湖区各占湖北省总面积的56%,24%和20%。地势高低相差悬殊,西部号称“华中屋脊”的神农架最高峰神农顶,海拔达3105米;东部平原的监利县谭家渊附近,地面高程为零。湖北省西、北、东三面被武陵山、巫山、大巴山、武当山、桐柏山、大别山、幕阜山等山地环绕,山前丘陵岗地广布,中南部为江汉平原,与湖南省洞庭湖平原连成一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除平原边缘岗地外,海拔多在35米以下,略呈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的趋势。
湖北省地处亚热带,位于典型的季风区内。全省除高山地区外,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充沛,雨热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