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衬衫哪个牌子品质好又好看
正文:任泽平团队
“衣食住行”是民生之本,折射出时代变迁,承载着一代代的记忆。今天我们就从一件衬衫说起,一次次消费升级记录下了新中国经济的波澜壮阔史诗历程。1 短缺经济时代,你还记得“布票换衬衫”“的确良”吗?
新中国成立初期,什么都要做,中国经济呈现出“短缺经济”和“供给约束”的特征。对外,在美苏冷战对峙下,东方集团的中国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政治孤立、经济制裁和军事封锁。对内,中国经济如日中天,基础薄弱,工业部门单一,只有矿业、纺织业和简单加工业,大量工业品依赖进口。农业占主导地位。1952年,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1%,但农业科技不足。毛主席说:“我们现在能建什么?你可以造桌椅、茶碗和茶壶、种粮食、磨成面粉、造纸,但你不能造汽车、飞机、坦克或拖拉机。”迫切需要大力发展重工业。
为了实现自力更生,国家作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定,集中力量办大事,把主要资源投入重工业。短缺经济下,生活必需品供给受到约束,国家实现票制保障基本生活。1959-1961年的自然灾害和1960年代的人口快速增长使粮食供应更加困难。因此,中央政府在一五期间推出了票制,“凭票购买”成为短缺经济时代的显著特征。
“票”深深地印在一代人的记忆中。短缺经济时代,买菜要粮票,买肉要肉票,甚至一分钱买一盒火柴也要用火柴票。1954年,全国各地按人定量发放棉票,凭票供应。由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口增长过快,我们不饿就要种各种粮食,但是种各种粮食就要种很多棉花,棉花的供应很难保证。1954年每人每年能发20英尺布,后来逐年减少,16英尺,13英尺,8英尺。1962年,每人只分发了3英尺6英寸的布。一家几口人的布票只能做成一件衣服,布票的珍贵可想而知。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建国初期的服装颜色比较单一,以简单朴素的款式为主。布拉奇礼服和列宁礼服成为劳动人民的标准。由于材料和布票的短缺,大部分人一年只做一件衣服,家里人会轮流穿。另外,棉布容易起皱缩水,旧衣服和“打补丁的衣服”很常见。短缺时代“有衣穿”就够了。
70年代,涤纶解决了穿衣的燃眉之急。70年代初,在毛主席的支持下,国家计委先后向日本、法国、德国引进了四套化纤新技术、新设备,投放到纺织工业比较发达、棉花原料短缺、人口比较多的地区。“穿起来还不错”的“涤纶”一时风头正劲,纺织业也逐渐从进口转向国内制造。中国人民,穿着外国装备制造的“的确良”,迎来了改革开放,走向了世界。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民族工业崛起,红豆引领男装时尚。
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因为改革开放释放了制度红利、劳动力红利和全球化红利。改革开放解放了劳动力,激发了企业家精神,降低了制度成本,使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高。1978年,中国经济总量仅为1495亿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73%。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成为世界工厂。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到2021年,中国GDP占全球18%,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从短缺经济到世界工厂,物质生活大大改善,“票时代”退出历史舞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建立了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成为世界工厂。棉花产量连年增长,涤纶混纺织物产量比60年代末增长了30多倍。供应不再有限。从1978年到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上升到19109元,年化增长率为13.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34元上升到6272元,年均增长12.8%,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下降20个百分点以上,表明消费结构优化,消费水平提高。1993年,实行了近40年的供票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
改革的春风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无限生机,地方经济蓬勃发展,催生了一代民族品牌的崛起。深圳模式:利用毗邻港澳的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诞生了一批富有创新活力的科技企业。温州模式:家庭作坊、个体工商户如雨后春笋,义不容辞地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小商品国际市场。苏南模式:在保留集体经济的基础上,利用毗邻上海的地缘优势,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甚至出现了“周六工程师”的现象,由此诞生了一批民族制造业。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涌现出许多民族企业,有这样一个民族品牌,它的名字取自中国跨越几千年的唐诗。它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沐浴于改革开放的春风,如今正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这是红豆集团有限公司!
红豆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57年,是国家发展的见证者、见证者、建设者!
1983年,在新厂长周的领导下进行改革,成为苏南模式的成功案例。
1988年,红豆推出风靡全国的舒适产品“护士衫”,逐渐成为服装行业的佼佼者。
1992年成为江苏省第一家省级乡镇企业集团!
65年来,红豆的每一步都紧扣国家战略,积极响应高质量发展,坚持做好民族品牌,一直在不断思考如何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民族国货。
当前,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典国货遭遇民族品牌不可阻挡的崛起,红豆开辟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2016年,红豆启动“智慧红豆”战略,积极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实现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跨越!
在研发方面,我们专注于差异化产品的研发,保持领先优势。专利申请量从2012年的1662件增加到2021年的4541件,建成红豆男装智能工厂,效率提升30%,交货期缩短50%。
渠道方面,红豆推出线上业务,推出直播业务,着力培育自主品牌。2021年,红豆男小程序销售额同比增长188%。
品牌方面,红豆拥有“红豆”、“千里马”、“红豆”三个驰名商标,在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中,红豆的品牌价值从2012年的31.87亿元增长到653.95亿元。
2020年被全国总工会列为唯一的民营企业产改试点单位!
2021年,工信部将“红豆工业互联网平台服装行业典型应用”项目列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名单!
3迈向高质量发展,民族品牌拥抱新国货,红豆“0感”舒适衬衫来袭。
什么是国潮?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在新时代碰撞出的火花。国潮的兴起不是偶然的,而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民消费意识的改变,文化自信的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大国崛起背景下产品质量的提升所导致的。
红豆有着深厚的国潮基因,抓住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消费升级的机遇,以用户需求为核心。
比如在红豆深的衬衫领域,一直有两个问题困扰着消费者。
一、衬衫容易起皱、不合身、不舒服的痛点长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职业白领也有同感。
第二,衬衫中的知名品牌大多是纯西方血统,定价权一直掌握在西方品牌手中,高端衬衫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针对以上痛点,洪都基于中国男装舒适专家65年的经验,打造了“零感”舒适衬衫。红豆基于对中国人消费习惯的准确把握,从原料、设计、科技等维度赋予产品差异化创新,以科技为媒介,为舒适而生。将消费者的目光从国际品牌拉回国内品牌,打破以往西方国家引领衬衫潮流的既定格局,引领衬衫的创新与改革。
从原料来看,透气、轻薄、免烫。红豆面料运用黑科技打造“零感”体验。与之前的化纤衬衫相比,“红豆0感舒适衬衫”采用了“中奥功能纤维混纺”的面料黑科技,比棉纤维吸湿率高50%,更加干爽透气。摸起来比丝绸还薄,像羽毛一样柔软,堪比“人体的第二皮肤”。此外,红豆创造性地在衬衫中加入瑞士专利HeiQ聚合物,使衬衫能够感知体表温度和出汗程度,实现智能控温,解决以往衬衫“保暖不透气、透气不保暖”的痛点,进一步提升衬衫的上身体验。
从设计角度来看,“0感”衬衫以高定设计为基础,改变了衬衫的刻板印象。红豆紧跟国际潮流,与专注男装15年的阿玛尼前设计副总裁PatrickGrandi合作,颠覆传统衬衫拘泥刻板的形象,为0感衬衫提供高清设计灵感,打造舒适时尚的高科技衬衫。在裁剪技术上,红豆设计了呼吸领、鸭蛋袖笼、抛物线背、降落伞袖、包容腹围,打造了五个3D立体裁剪。
从科技角度看,128项舒适专利打造“0感”衬衫的科技基础。从2008年开始,红豆男装引进全球设计资源,汇集意大利、法国、德国、瑞典等世界领先设备,开始建设国际领先的智能化生产工厂,这也为生产舒适衬衫奠定了基础。到2020年,红豆已获得128项舒适专利,成为舒适男装的科技基础。2021年,红豆精选全球7个国家的舒适原材料,品质获得全球9个国家认证。
“布票”和“的确良”早已是记忆中的活物。现在我们面临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代,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产品牌红豆自65周年以来,一直怀揣着振兴民族品牌的雄心壮志,其“0感”衬衫是中国新国货崛起的缩影。
全球经济看中国,中国经济看新国货。抱回家一抱,看在我的份上,红豆最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