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东人爱穿什么鞋子,邵东市潮鞋子店
车马灯是一种传统民俗表演形式,在江西赣南全南县各地均有流传。我们邵东的车马灯起源于明代,流传至今有600多年历史了,据传这个习俗是朱元璋“血洗湖南”后,随南迁邵东的江西人带过来的,只是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糅合了当地的民俗习惯和民间曲调,表演形式更具湘中的地域特色。
耍车马灯也叫走马灯。一般由数十盏马灯绑扎在木棒上,每人手举一盏,排成长长的队伍,队伍中穿插有分别化装成红、黑“花脸”的两位“骑马”老生,两位“乘坐”在花车上的“车子姑娘”,由两名短衣“车夫”推着(一般由一男一女两位小朋友扮演),“车子姑娘”(花旦)一手提灯笼、一手拿手帕。队伍中还有插诨打科、活跃场面的“罗瞎子”“波奶几(调皮的细伢子)”“王婆”“晚妹子”等角色,同时扎了许多“故事”,如西游记唐僧师徒取经、白蛇传一男两女三位主角,还有文王访贤姜太公钓鱼朱买臣卖柴和“老汉背妻”(假人背真人),以及一大群装束各异的“鲤鱼精”“蚌壳精”“乌龟精”等等,不一而足,令人目不暇接。加上至少一、两套锣鼓,几支唢呐、几把二胡等乐器伴奏,一支完整的车马灯队伍至少要50——60个人左右,有时多达80甚至上百人。上门表演时一般先是“排灯”,即挨家挨户问候请安,然后“窜灯”,最后面对堂屋左右“排阵”。表演的主题是四季耕作和民间风俗,除走马灯,包括“滚簟子”“半边月”“窜8字”“大开门”“四角定子”“九曲黄河”等耍灯表演外,还有“打课子”(念顺口溜送祝福)、唱调子、演小戏等。唱调子是由两位花旦(“车子姑娘”)和与之戏耍逗乐的“三花子”共同完成,即唱“杨花小调”,都是些地花鼓情歌小调,表现祝福、喜庆、爱情、劝世等内容,曲调有拜年调四门求财四季观花闹五更五更陪郎五更留郎五更子溜十打十送十月子飘十个果子十双鞋子十月探妹十月望郎等。唱的最多的无疑是人人都爱听的男女对唱四门求财,又叫打四门:“打开东门进财宝,金银财宝滚进来。滚进莫滚出啰,滚一个满堂红。左手开门郎是金鸡叫,右手开门妹是凤凰啼。郎是金鸡叫,妹是凤凰啼。石榴子开花红呀红彤彤。摘一朵石榴花,忙往我妹头插。插起乖不乖啰吔 两位妹妹好人才!干哥哥爱不爱啰吔 爱得我也爱你,怎么得拢来 只要我干哥哥爱,为妹挨拢来,挨拢来,挨拢来,爱玩的爱耍耍到您贵府来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