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第一: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和优秀老师到教育落后的地方任教。第二:改善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其落后现状。第三:提高农民收入,让每个孩子都能上的起学。第四:取消地方教育壁垒,提倡教育公平公正。第五:为吸引更多的优秀老师到偏远山村,应为他们提供更优惠的条件。尽管我国在不断的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但就目前而言,教育资源不均衡分配仍然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村教育资源与城市教育资源之间的不平衡尤为严重;然而均衡教育资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佳体现、重要保证和根本途径之一,我们需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资源均衡观,通过加快经济发展,加大并完善教育经费投入等种种有效途径,使农村和城市的教育资源分配差距缩小,从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均衡教育资源。有关数据显示:我国90%以上的重点学校在城市,而目前我国有70%的人口在农村(含县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高达1.6亿人,这与中国基础教育在农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于在教育资源分配上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城乡分化,导致了一些农村中小学学生存在辍学、流失等现象,甚至还有新的“读书无用论”苗头萌生,从而产生了所谓的“马太效应”,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继续“薄弱”下去,进一步加大了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差距,同时也给构建和谐社会带来了一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