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床通电后,检查各开关、按键是否正常、灵活,机床有无异常现象。
2、检查电压、气压、油压是否正常,有手动润滑的部位要先进行手动润滑。
3、各坐标轴手动回零(机械原点)。
4、在进行工作台回转交换时,台面上、护罩上、导轨上不得有异物。
5、机床空运转十五分钟以上,以使机床达到热平衡状态。
6、程序输入后,应认真核对,保证无误。
7、按工艺规程安装、找正夹具。
8、正确测量和计算工件坐标系。
9、将工件坐标系输入到机床,认真核对。
10、未装工件前,空运行一次程序,看程序能否顺利执行,刀具长度选取和夹具安装是否合理,有无超程现象。
11、刀具补偿值(刀长、半径)输入后,要对刀补号、补偿值、正负号、小数点进行认真核对。
12、注意螺钉压板、工件是否妨碍刀具运动。
13、检查各刀头的安装方向及各刀具旋转方向是否符合程序要求。
14、检查各刀具形状和尺寸是否符合加工工艺要求,是否碰撞工件和夹具。
15、镗刀头尾部露出刀杆直径部分,必须小于刀尖露出刀杆直径部分。
16、检查每把刀柄在主轴孔中是否都能拉紧。
17、不管是首件试切,还是周期性重复加工,第一件都必须对照图纸、工艺规程和刀具调整卡,进行逐把刀具、逐段程序的试切。
18、试切时,快速进给和切削进给速度倍率开关必须打到低档。
19、每把刀首次使用时,必须先确定它的实际长度与所给刀具补偿值是否一致。
20、在程序运行中,要重点观察显示屏上的坐标显示,工作寄存器和缓冲寄存器显示,主程序和子程序显示。
21、试切进刀时,在刀具运行至工件表面30~50mm处,必须在进给保持下,验证Z轴剩余坐标值和__、Y轴坐标值与程序数据是否一致。
22、对一些有试切要求的刀具,采用“渐进”的方法,如镗孔,可先试镗一小段,检查合格后,再继续加工。使用刀具半径补偿功能时,可边试切边修改补偿值。
23、刃磨刀具和更换刀具后,要重新测量刀长并修改刀补值和刀补号。
24、程序检索时应注意光标位置是否正确,并观察刀具与机床运动方向坐标是否正确。
25、程序修改后,对修改部分一定要仔细核对。
26、手动连续进给操作时,必须先检查各种开关所选择的位置是否正确,弄清正负方向,认准按键,然后再进行操作。
27、整批零件加工完成后,应核对刀具号、刀补值,加工程序、刀具补偿应与调整卡及工艺规程中的内容完全一致。
28、从刀库中卸下刀具,按调整卡或加工程序,清理编号入库。
29、加工程序、工艺规程、刀具调整卡整理入库。
30、卸下夹具,清理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