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鲁迅《一件小事》《祝福》《伤势》《故乡》中“我”的形象

首页

鲁迅《一件小事》《祝福》《伤势》《故乡》中“我”的形象

 具体分析鲁迅《一件小事》《祝福》《伤势》《故乡》中“我”的形象。孔乙己是怎样的知识分子,为什么他有悲惨的结局。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2-26 02:05:53
  •   ^^鲁迅的短片小说,无疑是他短片小说的精品,在短短数千字的篇幅中,客观冷静地塑造了一个悲剧人物--孔乙己。为中国现代文学长廊增添了一个不可多地的艺术形象。
    孔乙己的多余人形象首先是建立在真实性的基础上的。只有真实的人物形象,才会真正被我们感动,引起共鸣,才会有更广泛的典型意义。
      可能不少读者都有如此的感受:孔乙己就是我们这个土壤中产生出来的人物,我们似曾相识,一点都不陌生。透过孔乙己,我们可以看到历史文化传统就是以它的惯性一步步地把一个本应充满活力和生命意志的个体扭曲为一种麻木而泯灭生命意志的个体存在。这种个体在已经丧失了生命的意志,只存在一种原始的生命本能。
      所以,孔乙己穷困潦倒之际,自然喜欢到咸亨酒店去喝酒,哪怕无钱欠债也要喝酒,特别是小说结尾的一个细节,孔乙己被打折了腿,"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着一个蒲包,用单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此时的孔乙己,身体受到了极大的摧残,精神并没有因身体被摧残而激发出一种生命的意志,仍然想在喝酒中忘却现实的残酷,人生的苦难虽然在身心遭受重创之后,孔乙己似乎有了一点点意识,如当老板再次取笑他时,我们第一次看到他敢于正告别人,"不要取笑!"这一句的分量才显示出了一点孔乙己做人的尊严,但可惜的是面对整个社会的"凉薄",孔乙己太弱小了,太微不足道了。
      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个体存在本身就具有悲剧性,而当个体用一种逃避麻醉的方式来对抗这种悲剧命运时,更让人感到沉痛。孔乙己在咸亨酒店看似轻松愉快地喝酒,我们感到作者实则写出了隐藏在孔乙己内心深处的极度悲哀,甚至这种悲哀之深连他自己都没有清楚地感受到,所以他能在酒店满口之乎者也,还会很文雅地"排出九文大钱",其他的人揭他的短时,他才会"涨红了脸,额头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
      但他喝过半碗酒后,"涨红的脸渐渐复了原"。短衣帮在咸亨酒店喝酒图的纯粹是快乐轻松;孔乙己喝酒在一定程度上有借酒浇愁之意"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这与传统的中国失意文人的做法完全一样。以传统文化来关照孔乙己,他是真实的,从社会现实来分析他的形象,这个多余的人的形象仍然是真实的。
      

    崔***

    2018-12-26 02:05:5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文学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