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孩子出现有痰应该就是感冒咳嗽,因为孩子还比较小,不推荐使用食疗偏方,注意多喝水就是了,多通风,在室内可以使用加湿器,孩子感冒也可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或者清肺化痰口服液。
其实孩子出现有痰应该就是感冒咳嗽,因为孩子还比较小,不推荐使用食疗偏方,注意多喝水就是了,多通风,在室内可以使用加湿器,孩子感冒也可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或者清肺化痰口服液。收起
最好就是吃母乳,因为母乳是最让人放心的,其次就是与母乳相近的奶粉,而且不能出现过任何问题,像百益康、惠氏这种大品牌靠的住的奶粉才可以。
八个月,如果宝宝缺钙了,就要添加鱼肝油吧,比较容易吸收,平时吃了鱼肝油之后就要多晒晒太阳,能够促进钙的吸收的。食补就要多喝骨头汤。
你问问你的医生的意见吧,还有你自己的意愿.不过我觉得,打的话,可能心里上会觉得更放心一点.宝宝健康是最重要的.我知道在有一个"肝胆相照"网,是专门这方面的知识的,你自己上去看看吧,可能会了解更多.
你把买的和之前喝的,先兑着给她吃,慢慢她就接受了,你如果一下换的话对宝宝肠胃不好
奶水不够吃宝宝饿啊,还是要添加奶粉的,先喂完宝宝母乳再添加奶粉,同时注意多催奶就没问题的了,还有参茸这些东西是会回奶的,可以先把奶催涨后再喝参茸就不怕没奶了
新西兰惠氏的奶粉还是挺不错的,之前我家宝宝喝的,在国际妈米商城给宝宝代购的,味道不错,宝宝喝着消化挺好的。宝妈可以给宝宝混合喂养
产妇露奶的话,平时一定要穿哺乳内衣,奶水少的话,平时宝妈就要多喝点骨头汤,多喝点汤,多喝一点猪脚花生汤,鲫鱼木瓜汤。
病情分析: 你好,因为你的宝宝是早产儿,并且现在的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就不太好,所以现在还是不要给宝宝添加辅食,等过一段时间宝宝的消化功能好一点,不再拉肚子的时候再添加辅食,就不会影响宝宝的胃肠道了. 指导意见: 添加辅食的时候一般先从容易消化,比较软的食物开始,如先给宝宝买点小馒头,用水泡一下,再让宝宝吃,一次先喂一个,一日三次,然后再增加,让宝宝的胃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生活护理: 以后再逐渐添加小米粥等食物.
多给吃,吃多次就吃了,我刚开始也是没奶水,怕宝宝吸多了也只是吸空气,可是医生跟催乳师都说得给宝宝多吸,一次不用太久,十几二十分钟就好
宝妈够速度的哦,大宝六个月就怀二宝十周了
这个就要看宝宝的了,宝宝饿了就先吃母乳,要是吃完了还闹再给换奶粉,吃奶的间隔时间不要都听医生的,要是吃着母乳睡着了也不要叫他,等醒了再给吃点奶粉,总之就是混合喂养的宝宝时间不好算,我的宝宝也是混合喂养的,挺麻烦的,就要妈妈多费心了
买的飞鹤,一开始不要用奶瓶,孩子第一口奶很重要,习惯奶头省力,就不裹乳头了
我是混合喂养,每天喝的不多,应该还行吧,小姑子的孩子吃了好几种,最后就雀巢能恩吃了可以,哥哥的宝宝也吃的雀巢能恩,体质都不错。
孩子到了1岁后,做父母的都会有同感,吃饭是件头痛的事。确实是这样,孩子满周岁后,对饭的兴趣再也不像婴儿时期那么浓厚了,他们更感兴趣的是跑来跑去、爬上爬下、玩扔东西、手脚不停,很少有安顿的时候,不会老老实实坐着让父母喂饭。显然,进食就成了个问题。如果父母一手持勺,一手拿碗,躬腰驼背,追着孩子满屋子转去喂饭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父母首先得明白,1岁后的小儿体格发育的速度比婴儿期减慢了,自然他对食物的需要量相对要少。因此,饭量不会像父母所期望的那么大。父母对孩子的吃饭要求不应该比孩子本人还要急切,过多的分量孩子是接受不了的,反而容易使孩子认为父母在强迫他吃,吃饭是父母的要求,是父母的事情,孩子的进食就会从主动转为被动,这样,进食就成了问题。第二,孩子边吃边玩,也就说明他的肚子确实不太饿,如果确实肚子饿了的时候是不会到处玩的。父母见到孩子对吃饭已没了兴趣,就应该态度坚定地把饭菜收走。如果孩子见状哭起来,可经再给他一次进食的机会,假如他无反悔的表现,就不要再喂下去了。可能有的父母会担心孩子没吃饱,过一会儿又把饭菜热热给喂上,这种做法是不行的。你是在提醒孩子尽管玩吧,反正过一会儿还有吃的呢,一顿饭拖拖拉拉,到下顿饭时,孩子肚里还有存货,肯定又不会好好进食。因此,父母一定要在孩子失去兴趣的时候不声不响地终止进餐,即使孩子没吃饱也不会影响身体,你可以把下一餐时间提前些,孩子真正饿了就会老老实实地吃饭了。第三,边吃边玩对小儿的消化吸收不利,吃饭不仅仅是嘴巴吃进去再咽下去的事,而是有一毓全身的反应。人在进食时看到饭菜首先在大脑里引起兴奋,在大脑的支配下,又使胃肠道系统有节律地运动、兴奋,分泌消化液,帮助食物很好地消化吸收,整个进食是一个有机的完整的过程。如果吃饭时心不在焉,对大脑的刺激就会减弱,大脑的支配作用减弱,以至于整个消化系统处于涣散状态,不利食物的消化吸收。另外,孩子的兴趣在玩上,根本不注意食物的色、香、味,难以促进食欲,再鲜美可口的食物也不能给他留下印象。孩子对吃饭就没有强烈的要求。明白了以上三点,父母在安排孩子进食时,就要给孩子创造一下安静、愉快的进食环境,让孩子主动参与吃饭的准备工作,如洗手、拿小椅子等等,你偷偷拿走孩子的玩具,让孩子意识到马上就要吃饭了,把注意力转到饭菜上来,吃饭时不要训斥孩子,如果孩子已表示不愿吃,就不要勉强,即使孩子没有把父母专为他做的菜吃完。不能把孩子在饭桌小椅子上拘束时间太长,不然以后孩子一看到饭桌,就会食欲没有了,总之要让孩子觉得吃饭是件愉快的事,完全是自觉自愿的。有一种情况是应该另当别论的,1岁多的小儿即使能坐下来吃饭,父母也别指望他能老老实实、一动也不动地坐着,不然你会失望的。他会忍不住用手指往饭菜碗里戳戳,或一把就去抓饭菜,或手上沾着饭粒在桌上玩等等,让你觉得一顿饭好难喂,但是,尽管孩子这样玩着,他的嘴巴一直在努力吃着,你就不能认为孩子在捣蛋,也不能算边吃边玩,不需要停止他的进食,也不要去阻止孩子这些动作,你只要当心饭菜碗别让孩子弄翻就行。
新生儿不管是吃奶粉还是吃母乳都会出现吐奶的现象的,这也是很正常的。你可以给宝宝吃完奶之后抱起来拍一拍嗝,拍出饱嗝之后就会缓解吐奶的
试试这2招,花生煮鸡蛋我天天晚上吃,有点效果的,白天吃糯米牛奶,晚上吃花生鸡蛋,连续吃几天,白天排骨汤或者猪蹄汤还得喝。
多吃些有营养的东西了,如老母鸡汤 猪手黄豆汤反正都是下奶的到时宝宝就可喂母乳了还是母乳有营养些的
类似母乳的奶粉还是挺好的 宝宝还容易接受像新西兰的柯瑞康 荷兰牛栏 德国爱他美 荷兰美素 都比较不错 我儿子吃的就是国际妈咪直邮的新西兰的柯瑞康口味细腻清淡不上火、类似母乳营养易吸收还不错了
我们家喝的是荷兰的美素,香港买的。网上有篇帖子是专门说奶粉的超详细。我记得是说第一好是荷兰或者澳洲原产的奶粉,第二好就是港产的荷兰、澳洲奶粉还有雅培、惠氏等大牌子的奶粉。其实挑奶粉就是挑奶源。港产的奶源都是印尼的。国产的就……
新生宝宝还是给他喂母乳吧,饿了就给喂。不用定时的。不过宝宝实在要吃,母乳又不够的话,考虑给他混合喂养,选个口味清淡点的,宝宝容易接受。多美滋不错的,感觉市场上它最接近母乳了。
病情分析: 您好 一般考虑是否上火或是喂养不足 消化不好的可能性 指导意见: 建议加强喂养 如果孩子小便也少 考虑喂养不足加强喂养观察看看再就是考虑消化不好 吃点益生菌妈咪爱就可以注意多喝水喝白开水不要太唔着
宝宝哭闹有很多种原因,比如饿啦,或者是尿了,还有一种就是肠痉挛,你给他顺时针揉揉肚子,可以喂点白萝卜水,但说话声音也不要太大声吓到宝贝。
宝宝小的时候吐奶是正常的,因为宝宝的胃呈水平位,内容物容易溢出,况且婴儿胃容量较小,胃壁肌肉和神经发育尚未成熟,肌张力较低,这些均易造成溢奶 。建议喂奶后竖抱半小时,也可以将小宝宝轻轻抱起,头靠在母亲肩上,轻拍宝宝背部,使胃内空气得以排出
宝宝4个月后,不论采用哪种喂养方法,这时候都应开始添加辅助食品了,以满足宝宝的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热能及各种营养素。 ★提醒:3个月以内的宝宝一般不应该添加辅食。 不足3个月的婴儿,其消化吸收系统还不能接受复杂的食物结构。如果太早添加辅...
根据你陈述的情况看,这是宝贝正常的反映的,这个和孩子比较小胃肠道的发育和功能还不太完善有一定的关系的,以后哺乳的时候要注意,避免呛到孩子的,哺乳后可以把宝宝抱起来,头部贴近大人的肩膀部,轻轻的拍打孩子的背部,孩子打嗝会多一些,这样有利于气体的排除,可以避免呛到的。
发现新生儿腹胀,首先应该检查,除了腹胀以外,是否伴有呕吐,若伴有经常性呕吐食物,甚至胆汁或粪样物,大便秘结,3~5天才解1次,大便量很少,且见婴儿日渐消瘦的,可能是先天性巨结肠,要尽快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如果腹胀时胀时消,食乳后腹胀明显,无呕吐或偶伴呕吐,放屁后腹胀减轻,按摸腹部没有摸到粪样物,乳食正常,无日渐消瘦的,可能是由于喂养方法不当,孩子吮乳时吸入空气较多,引起气压腹胀,可给中药:菜菔子8克,枳实6克,甘草、厚朴、陈皮各3克,加水150毫升,煎服60毫升,分3次服,每日1剂,连服3天。改进哺乳方法,不要给孩子吮空乳头,每次哺乳后,抱起婴儿,轻轻拍打其背部。乳母在哺乳期间,少食红薯等产气较多的食物。如果婴儿几天不大便后出现腹胀,哭闹,伴有恶心呕吐者,可能是由于胎粪内积引起,可给予番泻叶3克,兑开水60毫升,5分钟后,服10~15毫升,排出胎粪后腹胀便可消失,腹胀消失后即停药。因腹胀哭闹不止者,可用手轻轻按摩婴儿腹部,或用驱风油少许涂擦婴儿肚脐周围。 宝宝腹胀的原因 一般来说,小宝宝的肚子本来就会比成人大,看起来鼓鼓胀胀的,那是因为孩子的腹壁肌肉尚未发育成熟,却要容纳和成人同样多的内脏器官造成的。在腹肌没有足够力量承担的情况下,腹部会因此显得比较突出,特别是宝宝被抱着的时候,腹部会显得突突下垂。此外,婴儿的身体前后是呈圆形的,不像大人那样略呈扁平状,这也是让肚子看起来胀胀的原因之一。 除了前述的原因以外,另一个造成宝宝腹胀的常见因素,是婴儿比大人更容易胀气,胀气的原因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 宝宝进食、吸吮地太急促而使腹中吸入了空气,尤其是当宝宝饿得太久才喂牛奶的时候。 2 奶瓶的奶嘴孔大小不适当,造成空气通过奶嘴的缝隙而进入宝宝体内。 3 宝宝过度哭闹。 4 吸入的奶水或其他食物,在消化道内通过肠内菌和其他消化酶作用而发酵,产生大量的气体。 消气diy 其实,婴儿也有一些消散气体的方式,例如: 喂奶之后,轻轻拍打宝宝背部来促进打嗝,使肠胃的气体由食道排出; 有些宝宝很会排气,可以通过肛门将气体排出; 另外,依靠胃肠壁的吸收,也可以缓解腹胀的现象。 治疗与否 至于胀气算不算是病,需不需要治疗,原则上要以宝宝的临床症状为判断标准。如果宝宝能吃、能拉、没有呕吐的现象、肚子摸起来软软的、活动力良好、排气正常、体重正常增加,那么这一类的腹胀大多属于功能性腹胀,无须特别治疗。 如果宝宝生病了,例如:呼吸道感染、肠炎或便秘,也容易导致胃肠蠕动和消化吸收功能变差,进而产生胀气,甚至影响食欲。若有这些症状出现,那么就应该让医生加以治疗。 如何预防胀气 1 尽量不要让宝宝哭泣。当宝宝哭的时候很容易胀气。遇到这种情况,爸爸妈妈应该多给予安慰,或是拥抱他,通过调整他的情绪来避免胀气的加重程度。 2 不要让宝宝饿得太久后才喂奶。宝宝饿的时间太长,吸吮时就会过于急促而吞入大量的空气。所以要按时给宝宝喂奶,并且在喂食后促使宝宝适当排气。 3 多给宝宝的腹部进行按摩,这样有助于肠胃蠕动和气体排出,以改善消化吸收的情况。 4 喂奶时,应当注意让奶水充满奶瓶嘴的前端,不要有斜面,以免让宝宝吸入空气。 5 暂时停止食用容易在消化道内发酵并产生气体的食物,例如;甘薯、苹果、甜瓜等。 危险的身体警讯 在什么情况下的腹胀应该特别注意并就医治疗呢? 1 腹胀合并呕吐、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状况,甚至有发烧、解血便的情形。 2 肚子有压痛感。 3 肚子鼓胀有绷紧感。 4 合并呼吸急促。 5 在腹部能摸到类似肿块的东西。 如果有上述情况发生,那么有可能是病理性因素造成的,包括:腹部长肿瘤、腹部实质器官(例如:肝、脾、肾)肿大、腹水、泌尿系统出问题等。如果这样,必须立刻送医院做进一步检
只要母乳吃的不要太上火太油腻,宝宝母乳喂养的话不喝水也没关系的,亲不用担心哦,因为母乳不会上火,而且母乳里面有很多水分的,所以不用喝水也行的。 只要不是天气太热,出汗太多的话,不需要喝水的,妈妈多喝点汤水,宝宝就都够了,所以不需要的。
导读: 教科书上这样定义“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出生后第1周内会有体重的下降,这种体重下降最迟10天就会恢复甚至超过出生体重。这种体重下降我们称之为生理性体重下降。它是由于新生儿出生后排出胎便和尿液,且通过皮肤、肺等途径丢失了许多水分,加之出生后前几天吃奶较少等原因造成的。但是,许多新手妈妈仍然会担心,到底在每个时段丢失多少体重才是在合理范围呢?2014年12月1日Pediatrics在线发表的这篇文章或许能帮你答疑解惑。 根据最新研究结果显示,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在出生后第一天内,会损失高达10%或更多的出生体重。到出生后48小时后,将近5%的阴道分娩婴儿和10%的剖腹产婴儿会丢失至少10%的出生体重。到出生后72个小时,25%的剖腹产婴儿会丢失至少10%的出生体重。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如果婴儿的减重过于明显,是否有可能会增加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来自旧金山加州大学医学院的儿科医学博士、公共卫生硕士Valerie J. Flaherman和她的同事在12月1日Pediatrics在线发表了一篇文章分享他们的研究结果。 研究者发现,美国约60%的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头两天都是全靠母乳喂养的,这主要归功于美国儿科学会(AAP)等许多权威组织的推荐。这些新生儿中的大多数每天都会丢失体重,但少数新生儿会因体重丢失过多而出现许多并发症,包括高胆红素血症和脱水。 “研究结果根据大样本人群,绘制出了第一个能够描述全母乳喂养新生儿每小时体重丢失的趋势图,”Flaherman博士和合作者写道。“由于出生体重的变化与生后住院情况以及测量时间节点有关,因此这个新的趋势图能够从很大程 度上帮助医疗人员和和新生儿照顾者根据婴儿具体的出生天数判断新生儿的体重丢失是否在正常范围,从而调整下一步照顾计划。” 作者认为,每小时监测胆红素水平以防范黄疸发生也应该被纳入实践指南。为了拟合出这个纯母乳喂养新生儿生理性体重趋势图的曲线,从2009年1月1日开始到2013年12月31日的几年时间内,Flaherman博士和合作者收集了来自加州北部Kaiser Permanente医院的108907新生儿数据。 其中,大约83433名(76.6%)的新生儿是通过阴道自然分娩,而25474(23.4%)则是通过剖腹产出生。有部分不同种族的母亲,其中43%是白人非西班牙裔,24%是拉美裔,24%是亚裔而24%是非西班牙裔黑人。 研究人员在本研究内的排除标准是:1.出生后进行2级或3级护理的新生儿,2.体重丢失数据明显过大不可信的。由于自然分娩的婴儿住院周期短,因此研究者是将自然分娩婴儿生后6-72小时的体重数据和剖腹产分娩婴儿出生后6 - 72小时的体重数据作比较的。 出生方式造成的体重丢失数据存在差异。自然分娩出生的新生儿在生后24、48和72小时的年龄分别丢失出生体重的4.2%,7.1%和 6.4%.相比之下,通过剖腹产出生的婴儿的新生儿在生后24、48和72小时的年龄分别丢失出生体重为4.9%,8.0%,8.6%,和5.8%. 在文章附加的社论中,James A. Taylor,博士(MD)和Elizabeth A. Simpson博士(MD)称赞这篇文章为现在正在进行或即将进行母乳喂养的妈妈们和临床管理者提供了他们急需的数据。 “有了这个体重丢失趋势图,临床医生可以精确地判断新生儿的体重在特定年龄是否符合曲线趋势,比如在p50,那么这个数据就属于正常如果体重丢失的数据≥p95,那么这个婴儿的体重丢失就是过度的,因警惕。尽管先前在专业机构就有专人评估新生儿的体重丢失是否在正常范围,但是以前都是非正式的,有了这份趋势图后,评估过程将会更严密。,”撰稿人写道。 James A. Taylor,博士(MD)和Elizabeth A. Simpson博士(MD)呼吁这项研究能够继续进行,比如可以继续纳入新生儿数量来拟合更精确的趋势图,或者研究一下不同情况的体重丢失会造成怎样的后果等。 Flaherman博士和他的同事们得出结论说,曲线显示不同的分娩方式会对新生儿体重的丢失有明显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同时,研究也发现即使是≥10%的体重丢失也是在正常范围内的。
你好,刚出生的宝宝母乳喂养,要注意喂的时候不要喂的太饱,然后每次喂完奶之后要把宝宝竖着抱起来给他拍嗝,减少吐奶
你好。宝宝满四个月时,男婴体重4.7~8.5千克,身长58.3~69.1厘米,女婴体重4.5~7.7厘米,身长56.9~67.1厘米。你的宝宝属于发育中等。关键还要和宝宝出生时体重相比,才比较准确。一般宝宝半岁体重是出生时的一倍,一岁时是出生时体重的三倍。绿色大便是胆汁还原不好,肠蠕动过快,就会出现绿色大便,这个不是病,不要担心。只需要注意给宝宝保暖,小脚丫不要光着,肚子不要受凉,大便的颜色就会改变。
你好, 宝宝吃奶时烦躁的情绪,可以考虑为微量元素的缺乏。建议您去医院检查一下,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给宝宝摄取水分的方式是多方面的,一是直接从饮用水中获得,二是从饮食中获得。
着凉或者消化不良才会这样的,用热水袋给孩子捂一捂肚子,然后掌心搓热顺时针给孩子揉一揉,不行的话可以给宝宝吃点益彤益生菌,对宝宝消化不良拉肚子特管用。
母乳喂养的时候可以按需喂养的呀,大概两三个小时喂养一次就可以了。还有一方面,妈妈的饮食要尽量清淡一些,荤素结合才更有利于提高母乳的质量。
你好,亲一般宝宝如果一直有吞的声音,而且是自已愿意吐出奶头的,一天尿尿有在八次以上的就是母乳足够的哦,奶水少可以多喝一些下奶的汤水和让宝多吸会多起来的
母乳宝宝这样是比较常见的,可以选择合适的奶嘴,或者将母乳放在奶瓶里,先给宝宝熟悉下,一般会比较容易接受,平时多引导,断奶的话一般也不要担心的, 我们家就是断奶过几天开始吃的奶粉。
这已经很不错了,我家宝宝月子了也不睡觉,正常,听说这样的孩子聪明,放心吧,我家就挺聪明的,呵呵
哺乳期间的话,毕竟孩子是需要吃奶,所以你的饭量感觉也会比较大,这期间的话是需要多喝一些有营养的汤,可以慢慢的减肥,现在先不要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