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共享资料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如何预防肿瘤?

如何预防肿瘤?
唯*** | 2016-09-08 23:48:54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6-09-09 00:55:54
  • 研究表明,在肿瘤的病因中,人体内因占29%, 如遗传易感素质等,而环境外因占24%,如空气、环境污染、物理因素(如紫外线、 放射线,过热饮食和粗糙食物等)、生物因素(病毒,某些霉菌的毒素,如黄曲霉毒 素)、化学因素(如煤焦油,油烟中的亚硝胺等)。剩下的47%主要是不健康的生活方 式,如吸烟、酗酒、过热饮食、长期精神压抑等。饮食中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缺 乏、长期吃霉变食物也容易引发肿瘤。遗传的内因...

    查看全部>>

    研究表明,在肿瘤的病因中,人体内因占29%, 如遗传易感素质等,而环境外因占24%,如空气、环境污染、物理因素(如紫外线、 放射线,过热饮食和粗糙食物等)、生物因素(病毒,某些霉菌的毒素,如黄曲霉毒 素)、化学因素(如煤焦油,油烟中的亚硝胺等)。剩下的47%主要是不健康的生活方 式,如吸烟、酗酒、过热饮食、长期精神压抑等。饮食中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缺 乏、长期吃霉变食物也容易引发肿瘤。遗传的内因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从外 界因素着手,进行肿瘤的预防。针对肿瘤的病因,预防应当主要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1.良好的饮食观。戒烟吸烟是为人们所熟知的致肿瘤因素,它与30%的肿瘤发生有关。烟焦油中 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和促癌物质,如苯并芘、多环芳香烃、酚类、亚硝胺等。当烟草燃烧的烟雾被吸入时,焦油颗粒便附着在支气管黏膜上,经长期慢性刺激,可诱发癌变。 吸烟主要引起肺、咽、喉及食管部癌肿,在其他许多部位也可使发生肿瘤的危险性增局。不酗酒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专家表明,酗酒可能诱发几种癌症,致癌部位集中 在人的头颈部位和消化系统,例如口腔癌、喉癌、肝癌等。研究显示,酗酒还可能与 胰腺癌和肺癌等相关。2.合理的饮食搭配。美国饮食、营养及癌委员会的调查表明,结肠癌、乳腺癌、食 管癌、胃癌及肺癌是最有可能通过改变饮食习惯而加以预防的。事实上,合理的膳食 可能对大部分癌都有预防作用,特别是植物类型的食品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防癌成分。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饮食要营养均衡。目前认为人体最少需要42种必需营养素,才能保证机体处 于正常的生理状态。合理的营养是保证健康、预防癌症的首要条件。高脂肪、高蛋白 质、低胆固醇、低维生素、缺乏纤维素及微量元素,都是引起癌症的祸根。其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的食物。血液中维生素 A含量低的患者患肺癌危险增加两倍,身体缺乏胡萝卜素崽胃癌危险增加3.5倍;身体 缺乏维生素C患食道癌、膀胱癌、肾上腺癌的概率明显上升;维生素E血中水平低下 者患唇癌、口腔癌、咽癌、皮肤癌、宫颈癌、消化道癌、呼吸道癌、泌尿道癌等上皮癌 的概率均增高。第三要摄入必要的纤维素。纤维素虽然不能为人类提供营养,但它能使肠道通畅 及时清除粪便及其毒素,保护肠道黏膜免受有毒物质特别是致癌物的侵袭。每天摄入 30克左右的纤维素,有利于预防大肠癌。蔬菜、水果、芽菜类和全谷类食物为膳食纤 维的最佳来源。第四要多选用自然、新鲜、未加工、不含色素和添加剂的食品,避免摄入被致癌 物质如二恶英、黄曲霉毒素、N-亚硝基化合物等污染的食物,这些均有致癌作用。第五是避免长期食用高脂肪、高蛋白食物。高脂肪食物除了对心脏有危害外,还 可增加诸如结肠癌、前列腺癌及乳腺癌的发病率。如食物中饱和脂肪含量在15%以上, 患肺癌的危险比一般人高出6倍。美国研究人员对690例肾癌患者与707名健康人进 行对照调查,表明总蛋白摄入量较高者的患癌危险为最低者的两倍。每天每千克体重 蛋白质摄入量最好限制在0.8 —1.6克为宜。第六要避免高温油炸及炸油反复多次使用。高温油炸及反复多次的炸油中会产生 很多有害物质,潜在着致癌因素。同时避免食用腐败变质食物,最好不吃或尽量少吃 酸菜、泡菜、咸菜、腌菜、腌鱼、腌肉、腌蛋以及熏制鱼肉、发酵食品。不吃畸形、变 色以及味道异常的禽畜水产。严禁食用一切霉变或腐败食品,特别是花生、玉米及其 制品,以免致癌物质的侵入。烧得焦煳的食物中会产生大量的苯并芘(一种强致癌物 质)。第七要常食富含镁、砸、碘、锌、钼、硫、钾、镍、锰、铁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微 量元素摄入不足,必然使人体的抗癌防线出现薄弱之处而导致癌症。如肠道、.前列腺、 乳腺、卵巢和肺等器官癌症及白血病,均与膳食中低硒有密切关系。低钼易导致消化 道肿瘤。碘缺乏可引起甲状腺肿大,进而发展为甲状腺肿瘤,还可促进与激素有关的 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的发生。最后需要注意的是,饮食不宜过冷、过热以及过分辛辣。如果长期食用过冷、过 热、过辛辣的食物会刺激口腔、咽喉和食道,久而久之使这些部位的上皮细胞发生癌 变。3.适当的运动运动对于预防肿瘤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是由于运动能使人吸收比平常多几倍甚 至几十倍的氧气。研究发现,人体吸氧量增多,呼吸频率加快,通过人体气体交换,可 将一些致癌物质排出体外,降低肿瘤的发病率。同时运动可大大减少体内多余的脂肪, 运动后出汗可使体内的铅、锶、镍和铍等致癌物质随汗水排出体外,从而起到防癌的 作用。而运动同样可使人血液循环加快许多,癌细胞就好似湍流中的小沙子一样,不 易站住脚跟,也不容易转移,且易被免疫系统清除。除此以外,运动能改善人的情绪, 消除忧郁和烦恼,在心理上减轻人体免疫系统的压力,也能锻炼人的意志,增强战胜 疾病的信心和毅力。及早发现。早期发现对于肿瘤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有关资料介 绍和临床观察,肿瘤早期主要有以下信号:1.皮肤、乳腺、舌或身体其他部位有能触及的或不消退的肿块、硬结。2.疣(赘瘤)或黑痣发生明显变化(如颜色加深、迅速增大、瘙痒、脱毛、渗液、 溃烂、出血)。1.长期咳嗽时,应注意咳出的痰中是否有血丝掺杂,注意咳嗽的时间、胸痛的部 位、血量的多少、血丝的颜色等。4食欲不振并出现消痩、上腹痛时,若伴有恶心呕吐,要注意呕吐物中是否有黑 褐色内容物,注意观察大便是否呈柏油状或带血,大便的形状是否有改变。1.吞咽食物时有哽噎感、疼痛、胸骨后闷胀不适、食管内有异物感、上腹部疼痛32.女性月经期不正常大出血,月经期外或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接触性出血; 男性应注意阴茎包皮是否过长,尿道口处是否有溃疡结节,阴茎冠状沟是否溃疡结节, 阴茎冠状沟是否有易出血的菜花样肿物。3.大、小便的习惯有无改变,特别是注意大便时有无疼痛感、下坠感及大便的外 形有无改变;小便时观察有无白色分泌物排出,有无血尿,会阴部是否有不适感等。4.久治不愈的伤口、溃疡。5.原因不明的持续体重减轻。6.剧烈活动后出现四肢疼痛且活动受限制,应注意四肢关节有无肿胀,皮下是否 可触摸到肿物。上面这些症状,经常在癌症中出现,但是一些良性病也可能有这些症状,所以遇 到这些症状应提高警惕。即使没有恶性肿瘤,如果有这些症状,也应该到医院进行检 查确诊。4.定期体检。半年到一年做一次针对肿瘤的体检和自检,特别是对有家族病史和癌前病变的高 危个体更有意义,可以早期发现80%以上的肿瘤,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通 过“三早”,90%的病例可以得到治愈或延长寿命。常见的体检项目有:三大常规血、大便和小便常规检查可发现癌症的蛛丝马迹,特别是血常规出现 异常,很可能是血液系统肿瘤的表现。肝肾功能可查出肝肾的功能状况,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必查。肿瘤标志物常用的有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和CA125等,有间接 提示作用,但不具特异性。胸片反映肺部情况,拍片时最好正位侧位都拍,长期吸烟者必查。B超腹部B超可查出腹部各脏器状况,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必查,盆腔B超胃镜长期生活不规律、暴饮暴食、有不良饮食习惯的人必查。肛门指诊普查直肠癌的最简单方式,长期便血或大便习惯异常者必查。除此以外,各种肿瘤的易患者及其对应的体检有:肺癌易患者20岁以下幵始吸烟,烟龄在20年以上,每天吸烟20支以上者为肺癌高危人群。最好每年拍一次胸片或做一次胸部CT检查。肝癌易患者年龄40岁,HBSAg阳性,或有慢性乙型、丙型肝炎及肝硬化病史者为肝癌高危人群。需每年定期检查甲胎蛋白和做肝部B超检查。胃癌易患者患有慢性胃溃疡、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等慢性胃病者为胃癌高危人群。需每年定期做胃肠镜检查。宫颈癌易患者女性,早婚、多产、多性伴侣、宫颈糜烂大多为宫颈癌高危人群。应定期做宫颈涂片进行细胞学检查。乳腺癌易患者直系亲属中有得过乳腺癌,本人患有乳腺囊性增生,未生育者为乳腺癌的高危人群。除了要进行自我检查外,还应定期做乳腺热图像。
    只*** | 2016-09-09 00:55:54 61 12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医疗健康相关知识

  • 预防
  • 治疗
  • 症状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