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一般在10个月时,萌出第一对乳牙,从此慢慢学会了咀嚼食物。要使乳牙长得好,保持健康,宝宝出牙后,注意临睡前不要让他吃甜食,可以让宝宝喝点白开水。2岁左右要教会宝宝早晚漱口,3岁左右学会早晚刷牙,以清洁口腔,不使口腔内长时间存有食物残渣。少吃糖果,特别是硬质糖,因为在口内含的时间长,更易发酵。另外,吮手指、长期使用安抚奶嘴或奶瓶喝水,都会影响牙齿的正常生长。
宝宝一般在10个月时,萌出第一对乳牙,从此慢慢学会了咀嚼食物。要使乳牙长得好,保持健康,宝宝出牙后,注意临睡前不要让他吃甜食,可以让宝宝喝点白开水。2岁左右要教会宝宝早晚漱口,3岁左右学会早晚刷牙,以清洁口腔,不使口腔内长时间存有食物残渣。少吃糖果,特别是硬质糖,因为在口内含的时间长,更易发酵。另外,吮手指、长期使用安抚奶嘴或奶瓶喝水,都会影响牙齿的正常生长。收起
小孩早的4个月就开始长,一般都会在五个月就有明显的反应,例如:咬手指、碰到什么都会往嘴里送、叼着奶嘴玩、流口水、想吃东西的样子!等等!你可以观察他,不久就会在下牙部长有小白点,不要让他吃手指,你可以去商场给他买磨牙棒!祝宝宝健康成长。
一、多吃菜 其中动物蛋白比较重要,因此每餐都应该吃一点。豆及其制品也是很好的蛋白质来源之一。吃的菜可以和大人的接近,不过太硬或生的蔬菜宝宝还是不能吃的,多给宝宝吃些蔬菜、海藻类、水果等。 二、多喝牛奶 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钙质等,在骨骼发育旺盛的婴儿时期可谓是不可缺少的营养来源。最好一天喝200-400毫升的牛奶。 三、零食 首先要有营养,同时要宝宝高兴,要在和妈妈讲话和调教的时候吃。一般在三餐吃饱但尚有食欲的时候喂。总之,只要宝宝发育好,健康,有精神就没有必要强迫宝宝吃那些不爱吃的食一岁宝宝的饮食 钙是促进宝宝骨骼和牙齿生长发育的主要矿物质,1岁多的宝宝正处在长骨骼和长牙齿的阶段,补充钙质非常重要。对宝宝来说,奶类是吸收钙质的最好来源,一般这个年龄的宝宝每天应保证吃到400毫升以上的牛奶。另外食品中虾皮、紫菜、豆类及绿叶菜中钙的含量也都较高。 下面介绍两种适合1岁宝宝的多钙食谱: 一、 香椿芽拌豆腐:选嫩香椿芽洗净后用开水焯5分钟,挤出水切成细末;把盒装豆腐倒出盛盘,加入香椿芽末、精盐、香油拌匀即成。此菜清香软嫩,含有丰富的大豆蛋白、钙质和胡萝卜素等营养,很适合宝宝食用。 二、 虾皮紫菜蛋汤:虾皮洗净,紫菜撕成小块,香菜择洗干净切小段;鸡蛋一个,打散备用。用姜末炝锅,下入虾皮略炒,加水适量,烧开后淋入鸡蛋液;随即放入紫菜、香菜,并加香油、精盐、葱花适量即可。此汤口味鲜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碘等营养素,对宝宝补充钙、碘非常有益。 转眼间,宝宝已到一岁,他开始进入幼儿期,他已经会走会讲,亦已经可以跟成人一起吃饭。但是,父母们仍然不可掉以轻心,因为一岁的宝宝正处于迅速成长的阶段,宝宝开始学走路,学说话及认知周围的事物,体力脑力消耗相对增加,需要充足的营养素来帮助身体发育,所以父母必须确保宝宝能够摄取到充足均衡的营养,以帮助他奠定一个良好的健康基础。 有些家长认为,我只要给宝宝足够的肉类蔬菜类食物,宝宝的营养就一定足够了。但是,一岁至三岁的幼儿,他的食量还很小,消化系统的吸收能力很有限,他根本吃不下亦不可能完全从固体食物中消化吸收足够的营养素。 一至三岁的幼儿,如果营养完全由米饭、肉类、蔬菜等固体食物提供,那么他则需要每天吃3碗米饭(每碗约为2两),肉类140克(相当于2.8两),蔬菜210克(相当于4.2两),水果2.4个,脂肪类3茶匙。我们想想,一至三岁的宝宝能吃这么多食物吗? 很多调查表明,一岁以上的宝宝微量元素的缺乏依然十分普遍。由于铁质的缺乏,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在我国高达20%,而钙质的摄入量,普遍只达每日需要量的50%左右,如果宝宝缺钙,则会影响骨骼及牙齿的生长发育,如果维生素D不足,严重的则更易发生佝偻并软骨症。 因此,保证宝宝的健康,营养专家建议,均衡的配方奶类食品仍然是幼儿饮食的重要部分。奶类食品与固体食物的比例应为40∶60。 有些父母会选择鲜牛奶作为幼儿的奶类食品,但是鲜牛奶的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尤其是铁质的含量很低,它并不是幼儿的理想奶类食品,而专为幼儿配制的均衡的配方奶制品才是理想的选择。作为专为一至四岁幼儿配制的配方奶制品,应该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因为宝宝的肌肉成长,器官发育,甚至是免疫物质的生成均需要优质蛋白质。配方中应该含有丰富的必需脂肪酸,因为宝宝的大脑及神经系统发育,需要必需脂肪酸。还应该含丰富钙质及适当的维生素D,以促进宝宝牙齿及骨骼的发育。而且配方奶中最好已去除了牛油(又称乳脂),因为牛油会与钙质起钙化反应,会影响钙质的吸收。配方中应该可以提供足够的铁质,以助预防缺铁性贫血。目前,多方面的研究表明,β-胡萝卜素可以帮助增强宝宝免疫力,促进视力发育,因此,配方奶中加入β-胡萝卜素,则可以帮助宝宝全面发育,为他们奠定一个良好的健康基矗当然,奶制品有不少假、冒、劣制品,应该特别注意,因此家长们更要小心选择。 以新鲜为主。水果宜选择橘子、柳丁、番茄、苹果、香蕉、木瓜等皮壳较容易处理、农药污染及病原感染机会少者。蛋、鱼、肉、肝等要煮熟,以避免发生感染及引起宝宝的过敏反应。蔬菜类像胡萝卜、菠菜、青江菜、空心菜、豌豆、小白菜,都是不错的选择。 香蕉滑而软且是新鲜的,是婴儿所喜欢的有营养之最初食物,如果婴儿不喜欢香蕉可改换番薯或洋芋这两种也都很有营养的,但是最好整个的烤以保存营养。 肉类富含铁质和蛋白质,在开始给他食物之后便可以给,不过若是素食者,可能以其他豆腐类来代替。像炖肉、碎牛肉,或者容易撕成丝,也可用肉汁或热开水拌成泥的鸡、鸭、鹅肉等都比较容易咬,在给婴儿肉类食物时可考虑用搅碎机、食物处理机或婴儿的食物研磨器。如果您的婴儿最初不喜欢肉,可先掺一点在他熟悉的食物或是他的香蕉泥、薯泥或鳄梨里让他尝试。 一小片的烤全麦面包在两餐之间或者是您做晚饭的时候,可以很方便的递给婴儿吃也很容易咬,确认面包标签上的说明不能加上蛋、牛奶、糖或其他的食物,那些您都还没有让他尝过的东西。烹调全麦榖片时不加糖、果糖或鲜奶,这是婴儿很好的食物,因为婴儿较无味觉,有的喜欢无味的米饭及面食。 [科学添加辅食]1岁后,奶品仍是宝宝的主食 小儿,尤其是婴幼儿正常的生长发育需要充分的营养。动物性食物含有优质蛋白质、铁、锌、维生素B2等,而且味道鲜美,自然是孩子多样化食物中不可缺少的,但美中不足的是维生素C缺乏,钙的含量也少得可怜,据估计100克猪肉中钙的含量约8毫克,仅为幼儿日供给量的1/100(1-3岁孩子每天钙的供给量为600-800毫克),这对于婴幼儿正常的骨骼发育显然是不够的。 因此为了保证幼儿正常的生长发育的需要,营养物质的供给必须兼收并蓄,除了要满足蛋白质的供给外,还需要源源不断的补充钙、磷、维生素D等多种营养素,如果婴儿的食谱很窄,就很难获得全面的营养。 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的含量也相当充分,而且吸收率很高,是婴幼儿期钙质的主要来源,不能偏废而仅靠食物来替代。因此推荐幼儿期每天供给牛奶250-500毫升是必要的,可以吃鲜奶或配方奶、酸奶,但不能用含乳饮料代替。
4个月的男宝宝身高标准:59.7-69.3厘米 体重6.8-9千克 你家宝宝身高可以,体重好像偏轻.
宝宝一般4-6个月开始出牙的,单也有更早或更晚的,一般2周岁或2周岁半都会出齐的。出牙期间可能会出现喜欢啃咬东西,流口水,情绪烦躁,食欲下降,有的还会出现低烧。可以给宝宝买点磨牙棒(亨氏的不错)或者牙胶,缓解牙龈痒带来的不适。也可以把胡萝卜等切成手指粗细,蒸熟后当作磨牙棒。
现在给宝宝刷牙有点困难,可以用小棉签蘸上盐水,在宝宝的牙齿上来回涂抹,帮助宝宝清除牙齿上的细菌。
断奶是指完全中断母乳喂养,改用普通食物喂养婴儿。 这就要求婴儿从流体食物转变为半固体或固体食物,从吸吮奶头获取食物转变为以筷、匙、杯、盘、碗获取食物。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过程,需要婴儿从生理和心理 作转变和适应,不能操之过急,要逐渐改变;否则将会引起婴儿拒食或消化不良等问题。 断奶的适当时期是1岁左右。 断奶时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1.不要在夏天断奶 因为夏天天气炎热,胃肠道消化功能减弱,如果断奶后给孩子添加过多的辅食,就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甚至发生腹泻等胃肠道疾病。一般于春、秋两季断奶最好。 2.不要在孩子患病期间断奶 因为孩子患病的抵抗力差,消化功能不好,身体很虚弱,如果这时断奶,势必影响身体的康复,甚至加重病情。 3.不要采取强迫、恐吓的手段使孩子断奶 如采取在奶头上涂辣味、苦味或带色的东西等手段强迫孩子断奶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应该把辅食做得色、香、味俱全,使孩子喜欢吃,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愿再吃奶了。 4.要加强护理 孩子断奶期间,要加强护理,注意观察孩子的大便是否正常,体重是否减轻,发现异常现象时,要及时处理,不能听之任之。 孩子生下来就一直习惯于吃奶,要改变这一习惯,不能操之过急,一定要在断奶的前一段时间让孩子逐步形成以其它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并应在食物中加一些面包干等硬性食品,让孩子磨磨牙,适应吃一些硬性食品。若想急于求成,采取些诸如在乳头上抹辣椒水、涂龙胆紫和黄连等办法,往往会“欲速则不达”。 断奶后,正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快速时期,需要比较多的营养,必须选择富含动植物蛋白质的食物、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孩子的饭菜要做得软一些、细一些,有色有味。每隔三四天新添一品种,要从少量开始,饮食要定时定量,把米粥、面食作为主食,在大人进餐时给孩子一次吃饱,每次喂量基本上一样。不让孩子吃零食,可把牛奶作为早餐或下午4点钟加餐。
警惕出牙“不良”反应 发热:有些宝宝在牙齿刚萌出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只要体温不超过38°C,且精神好、食欲旺盛,就无需特殊处理,多给宝宝喝些开水就行了;如果体温超过38.5°C,并伴有烦躁哭闹、拒奶等现象,则应及时就诊,请医生检查看是否合并其他感染。 腹泻:有些宝宝出牙时会有腹泻。当宝宝大便次数增多、但水分不多时,应暂时停止给宝宝添加其他辅食,以粥,细、烂面条等易消化食物为主,并注意餐具的消毒;若次数每天多于10次、且水分较多时,应及时就医。 流涎(俗称流口水):多为出牙期的暂时性表现,应为宝宝戴口水巾,及时擦干流出的口水。 烦躁:当出牙前的宝宝出现啼哭、烦躁不安等症状时,一般只要给以磨牙饼让宝宝咬并转移其注意力,通常会安静下来
您好!宝宝吃的好,不吸收是宝宝脾胃比较虚,给宝宝健脾养胃,调理肠道。日常可以煮点山楂水,山药粥,鸡内金等,健脾喂养,帮助消化,也可以适当服用益生菌,有助于食欲的改善,调节胃肠道菌群的平衡,提高宝宝的消化吸收能力。
有可能是要长牙了,好好观察一下,可以给宝宝吃点硬点东西,或是给宝宝用牙胶,可以缓解宝宝出牙的不适
体重是增长 得慢了点,妈妈平时要多喝汤,多吃有营养的东西,这样奶水才有营养,宝宝长得才会快
宝宝长牙的时候是会出现流口水的现象。在宝宝长牙的时候注意要定时给宝宝清洁牙齿,防止蛀牙。可以给宝宝买一些磨牙棒或者牙胶一些稍微硬的东西去咬,有利于宝宝的牙齿生长
豆浆可以喝, 煮的时候一定要多煮一会,因为豆浆上面沸着很多泡子。表面现象是开了(沸腾)。不然会拉肚子的。 花生 核桃等等五谷杂粮都可以像大豆一样的做法 菠菜猪肝汤,补铁的。 把菠菜和猪肝搅拌成泥,做成丸子做汤。或者煮粥 吃东西(辅助食物)就呕吐。 1 是脾胃虚弱,在添加辅助食物之前,给宝宝喝点白开水,润喉。适应下。 2 括约肌发育不全,有大的动作,或不适,都会引起呕吐。 少食多餐。慢慢的加,加多了,一时间适应不了,还有就是,饮食后切勿让宝宝情绪激动(比如说哭。) 看看这篇育儿守则上,医师说的一部分: 小宝宝呕吐怎么办? 为什么容易呕吐 为什么小宝宝更容易呕吐呢?主要是其消化器官和成人有很大不同。小宝宝的胃就象一个浅浅的盘子,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一旦出现摇.晃.笑.哭等情况,就很容易出现呕吐反应。而成人的胃则象一个深深的杯子,不太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 另外,成人的食道与胃交界处有一个括约肌,在大部分时间内,该括约肌都是关闭的,只有当食道中有食物要进入时才会打开,而括约肌的功能就是防止胃内容物反向流入食道内。可是婴幼儿括约肌发育并不完全,只要胃内事物稍多和压力稍大,就很容易出现反流现象,而且流质事物在胃中也更容易比固体食物反流出来。而一旦流速太快或流量太大时,就会直达口腔而吐溢出来。 溢奶&呕吐 溢奶是指食道或胃中的东西不由自主地从嘴里流出,当生儿在打嗝排气时,或是当宝宝处在熟睡状态时容易发上溢奶。一般来说未满1周岁的正常婴儿都会有轻微的溢奶现象,这是因为生理性食道下括约肌闭锁不全所造成。大多在5--6个月慢满减轻,到1岁或岁半十则基本完全消失。 需要注意的是,溢奶并不是由食道下括约肌的问题所导致,有时候因为喂奶的方式不当,使得宝宝吞入大量的空气,也是婴儿溢奶的主要原因。 防止/减少吐奶7大守则 1 食量喂食,切勿过多。 2 少量多餐。以减少胃部所承受的压力。 3 每次喂奶中及喂奶后,让宝宝竖直趴在大人肩上,轻拍宝宝背部,这个动作可将吞入胃中的空气排出,以减少胃的压力。 4 喂奶时不要太急.太快,中间应暂停片刻,以便宝宝的呼吸更顺畅。 5 奶瓶开口要适中,开孔大小则需大力吸允,空气容易由嘴角处吸汝口腔在进入胃中,开口太大则容易被奶水淹住咽喉,阻碍呼吸器官的通路。 6 在喂食完毕后,不要让宝宝马上平躺,先把上半身挺直坐一会,并轻拍背部。在躺下时,也应将宝宝上半身垫高一些,最好是右侧卧,这样胃中的食物不易流出。 7 在喂食之后,不要让宝宝有激动的情绪,也不要随意摇晃动或晃动宝宝。 呕吐后是否就医 如果宝宝反复呕吐超过4--6小时,在无法进食的情况下还继续呕吐,或出现脱水现象.活动力下降,或出现呕吐物深墨绿色的胆汁.鲜血.咖啡色血块,或合并其他症状如发烧.腹痛.腹泻,抽筋.意识不清.头痛等。应立即就医。 呕吐后如何进食 对症状较轻,又没其他不适,可休息1--2小时,给宝宝和少量开水。假如没有再次呕吐,就可以有清淡饮食开始进食。 宝宝呕吐时,应少量饮一些果汁.糖盐水,并禁食4--5小时。平时父母应教育孩子饮食有规律,饮后不要剧烈运动,在饭桌上不要训斥孩子,这对减少孩子周期性呕吐有益。
孩子8个月没长牙也是正常的,每个宝宝出牙有早有晚,只是多数宝宝是6个月长牙的,1岁之内长牙都是正常。
没有关系的,宝宝出牙的早晚也不一样。 只要孩子不缺乏钙质,应该是正常的。 妈妈平时也要多带宝宝去晒晒太阳,多吃补充钙质的食物。
你好,两岁七个月的孩子近半年身高体重没长,临床上多与营养不良等有关。 建议到医院儿科就诊,查血常规和微量元素等,请医师做健康评估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使用朴雪口服液、维生素B12、叶酸抗贫血治疗或使用锌硒宝口服治疗,很快就能好转的。
宝宝的第一颗乳牙大约在4个月到7个月之间长出的,通常先长下牙床中间的门牙,少数宝宝从3个月起开始长乳牙,有些宝宝直到一岁才开始长乳牙。这些都属正常情况,可能与遗传有关,妈妈们不用担心。到宝宝3岁的时候他的20颗乳牙就应该全部长好了。
我怀€到七个月时,就不长体重了,那时120,到生时还是120。。。没关系的
真的不够吃还是喂奶粉断了母乳,这样会耽误孩子生长的,我一直坚持给宝宝喂六个月,断奶一月内他长了10cm,以前喂的时候长的都很慢的。
怎么老人家都喜欢剥削母乳喂养的权利呢?我家也是不喜欢我喂奶,但是对婴儿来说母乳是世上最好的食物啊,所以,有母乳就一定要喂,别听老人家说你的奶没营养不顶饿。三四个月的宝宝有个厌奶期,十天半个月,只要喝水足就没事的
有的宝宝就是一个一个的出牙,我儿子也是一次出一颗牙。 吃手是这个时期宝宝的共性,这是他们通过吃手在探索世界呢
你家宝宝确实出牙很晚的,已经不再正常范围之内的了,建议去医院检查下吧,对宝宝好些的,发现问题及时治疗的
本阶段的宝宝变得越发可爱,五官开始“长开”,脸色也变得红润光滑,开始显现出活泼、可爱的体态,有些宝宝的口水越来越多,此外宝宝的各种能力也会大幅度提高,还会经常出现一些让家长惊喜的“新本领”。 男宝宝在这个月的身髙为58.3〜69.1厘米,女宝宝的身高为56.9〜67.1厘米。在这个月平均可长高2厘米。宝宝身高的个体差异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并且会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变得明显。一般说来,3岁以前身高更多的是受种族、性别影响,3岁以后遗传因素的影响作用会越来越明显。 这个月宝宝的体重增长速度开始下降。4个月以前,宝宝每月平均体重增加0.9〜1.25千克;从第4个月开始,宝宝体重平均每月增加0.45〜0.75千克。满4个月的男宝宝的体重为6.3〜8.5千克,女宝宝的体重为5.8〜7.5千克。 从这个月开始,宝宝头围增长速度也开始放缓,平均每月可增长1厘米。男宝宝的头围为40.6〜45.4厘米,平均43厘米;女宝宝的头围为39.7〜44.5厘米,平均42.1厘米。这个月宝宝的肉门可能会有所减小,也可没有什么变化。
, 宝宝多重啊,我家的也瘦。现在应该能加辅食了,我们已经吃米粉,果汁了。
不吃蔬菜,很容易缺维生素的哦,把菜换换样子做吧,比如把菜做成好看的小花形状,小鱼形状等等,把几种菜组合在一起,做个小动物啊,小娃娃脸什么的,再给宝宝选一个漂亮的小盘子来装这些菜,可以把菜切成长条形,圆形等等形状,总之是多动脑筋做点花样出来,鼓励宝宝试试,可以让他用手拿着吃,只要他愿意尝试就没问题了,多给他点鼓励吧。另外,平时可以找点有关了宝宝偏食的小画书或者碟子和宝宝一起看,和他讨论一下故事里情节,让他明白偏食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三个月出牙是有点早啊,不会是马牙吧,我家宝宝就长过马牙,到现在还没有彻底下去呢。要是马牙也不用担心,不需治疗,自己会慢慢消失的
病情分析: 你好,你宝宝现在还没有长牙不必太担心的,如果超过12个月不出牙就要积极的检查一下了,所以你先别着急。 指导意见: 一般来说宝宝在4-6个月左右开始出牙,你宝宝现在是8月大,没有出牙先不必太着急的,可以适当给宝宝补下钙,选择龙牡壮骨颗粒补钙就不错的,也可以给宝宝做个微量元素检查的,看一下是否是缺钙,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宝妈你好,我觉得不需要的。母乳里奶粉里都含有DHA,足够宝宝大脑发育的了。宝宝肠胃功能还不完善,过多的给宝宝吃其他食物还容易给宝宝肠胃增加负担的。
宝宝在4-10个月长牙都是正常的,不用担心。宝宝不能出去晒太阳的话就需要给宝宝补充鱼肝油促进钙的吸收
如果宝宝每天的奶量是不错的,而且大便的颜色和形状正常,那么就不用担心的,因为有的时候宝宝可能长的快,有的时候可能是会长的慢,所以不要着急的,
钙被称为“生命基石”,对儿童的骨骼发育、大脑发育、牙齿发育和预防铅中毒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孩子每天需要多少钙呢? 0-6个月:300毫克/日 6-12个月:400毫克/日 1-3岁:600毫克/日 4-10岁:800毫克/日 11-18岁:1000毫克/日 由于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仅仅靠食物中摄取的钙远远满足不了身体需要,因此在正常的食物之外,还需额外补足钙剂,每日补钙量则为以上各年龄组儿童需钙量的50%-60%。 如何选择有效的钙剂直接关系到补钙效果,专家认为:选择补钙品主要考虑三方面的因素,即钙源含钙量是否足够高?是否安全?价效比是否经济合理? 综合这几方面考虑,专家推荐碳酸钙制剂是最理想的补钙品。例如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制的劲得钙,含钙量适合中国儿童胃肠道特点,超微碳酸钙的颗粒,科学配比维生素D和锌,吸收快,口味好,服用安全。 在补钙时还不能忽视以下几个问题: 1、补钙必须要加维生素D 维生素D可有效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是打开钙代谢大门的金钥匙,儿童每天需要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就可以了。其实维生素D人体自身可以合成,建议家长适当的带孩子晒太阳;或者选用一些含有维生素D的钙制剂。 2、不要服用含磷的钙补充剂 制造骨骼的主要元素是钙和磷,二者的关系十分密切。人体摄入的钙和磷必须符合一定的比例,如果磷的摄入量过多,就会结成不溶于水的磷酸钙排出体外。必然导致钙的流失。而中国人因为食物和水源的问题,磷的摄入量已大大超标。尤其是婴幼儿时期,磷超标会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中国营养专家呼吁:千万不要给婴幼儿服用含磷的钙补充剂! 3、镁影响钙的吸收 钙和镁都是二价离子,在人体内的吸收会产生竞争作用。对于婴幼儿来说,体内的镁含量通过食物可以达到新陈代谢的需要,不需要额外补充,而镁过量不仅能够影响钙的吸收利用,还会引起运动机能障碍,建议不要盲目补充含镁的钙剂。 4、食物要少盐,有利于钙的吸收 近期有关研究发现:钙与钠在肾小管内的重吸收过程中发生竞争,钠摄入量高时,人体就会减少对钙的吸收。国际卫生组织建议中国人每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应在6g以下,婴幼儿越少越好。因此建议喜吃咸食的家庭严格控制孩子饮食中食盐的摄入,保证孩子体内钙的吸收利用。 5、食物中的植酸、草酸对钙的影响 中国人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豆类、未发酵面粉中含有植酸;一些蔬菜(菠菜、竹笋、毛豆、茭白、洋葱等)中含草酸,能与钙结合成不溶解的物质而影响钙的吸收。补钙时要适当注意这些问题。
长牙、爬行挺正常的,但是7个月只有11斤是有点瘦了,亲要不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一下?可能肠胃吸收不太好
你好,正常的哦,这是宝宝成长的里程碑,不用阻止,只要保持宝宝的手干净就可以了,宝宝要长牙了也是特别爱流口水的。
你好!一岁没长牙,是应考虑存在缺钙,就算检查提示血清钙不缺了,也应该继续补充钙质和鱼肝油,并多晒太阳. 原因是血液里的钙与骨骼里的钙处于平衡状态,如果血里的钙不足了,就会从骨骼里游离出钙质释放入血里去的,所以检查血里缺钙时,是缺得比较厉害了,而血钙正常了,不等于不缺钙,象你孩子这样,应该还存在缺钙的.
给宝宝测测是不是缺钙,如果是缺钙造成的不长牙,要及时补钙,如果不缺钙的话宝妈就不用担心的,根据个体差异不同,长牙时间也是不是同的
一般是六个月开始长,但也不一定,也有很早就长的,也有一周岁后才开始长的。这没关系的,不用担心。每天坚持吃伊可新,多晒太阳,补钙
这个一般来说的话,这种情况下还可能注意,大多数的话是不是这首很平实的话,过度补充营养过剩,导致过早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