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什么是婚恋文化

首页

什么是婚恋文化

什么是婚恋文化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5-10 13:06:38
      《诗经》婚恋文化的审美价值
    《诗经》是我国五千年文化长河中最古的优秀作品。《诗经》韵律和谐,优美质朴,内容丰富多采,对于当时社会的各方面都有十分深刻的反映。譬如社会的不合理,民间普遍的疾苦,人民对于虐政的讽刺等等。其中婚恋诗占有一定的比例。
      朱熹在《诗集传》中写道:“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男女言情,在《诗经》中占了1/3。” 古人为什么把爱情、婚姻当作头等大事呢?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每一个家庭都倚靠夫妻来战胜灾害,希望家庭和睦幸福。
      所以娶妻是头等大事,妻子的内在素质决定了家庭的未来。 早期的《诗经》中描写初恋的爱情诗,其风格简明而朴素,大都描写男女从爱慕一直到幽会以及互赠信物的故事。这时的感情是纯洁的,充满幻想的,甚至是无拘无束的,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制度的自由以及人们朴素的爱情观。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芒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是《诗经》的第一篇《周南·关睢》,它描绘的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在河边采择药菜,引起了一个男子的深深爱慕。作者采用了比兴的手法:在清浅的河上,看到水鸟雌雄依偎,希望有佳偶。由水鸟兴起求淑女的愿望。所谓比兴,并非诗人直接采取的亲耳所闻,亲眼所见。
      乃是采取诗意化的情景,作为思乡感情的媒界,由此产生联想,与主题合拍,使之典型化。诗中设想男子找到了梦寐以求的理想对象,用琴瑟和她联系感情,用钟鼓使她快乐。体现了淳朴而又高尚的情操。 另外一首《邶风·静女》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美,美人之贻。 一共三章,每章四句,用“直陈其事”的写法,描写一对青年约期幽会的生动情景。全篇都出自男子的口吻。
      描写了静女与情人相见并送情人以信物的爱情诗。第一章写小伙子赴约等待对方时的急切心情。第二章写情人相见后馈赠信物,以加深感情。第三写静女赠送嫩草和男青年内心的喜悦。《静女》诗虽短,但格调明朗欢快,静女的顽皮、活泼,男青年的忠厚淳朴,他对静女所持的炽热情感,在这首优美的诗歌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还有一首《秦风·蒹葭》也是一首男慕于女的情歌。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日希。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这首诗与上两首在内容上有所不同。前两首诗中男女主人公感情是热情奔放的。而在这首却给我们呈现出一对多情、矜持的情人形象。“以手去接之,以身融之,”“惆怅距离”,营造了一个可望而不可及却又心往驰之的精神境界,令诗意境明丽清幽,具有朦胧美,弥漫着淡淡的怅惘。
      可设想伊人所在地方是一条清澈的河流。另一边,一名男子“溯洄从之”,逆流而上,顺流而下去追寻,期待可以到达其身边。可是道路太长,三面环水,伊人宛在水中央,隔水相望,不能促膝谈心。从而产生了幻像,一幅水面美人图。在波平如镜的水面上,美人在思恋者幻觉中,好象披上了一层镜花水月的轻纱,又仿佛一亭亭玉立的新荷含苞欲放。
      面对这样一幅图,你别无他想,只为诗中那位多情而又矜持,执着坚贞的爱情观所感动,发出由衷的赞赏之情,姚际恒在《诗经通论》中道:“在水之湄”,此一句已重扣“溯游从之”。于是,在前加一“宛”字,遂觉点睛入神之笔,可以说,此篇最得风人深致。结构上也很有特色,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写道:“其实首章巳成绝唱,古人作诗多一意化为三叠,所谓一唱三从,佳者多有余音。
      ” 以上三首诗虽为男女相悦之歌,但体现出来的情感是纯净的,乃孔子所说的“思无邪”之作,乐而不淫,道情思而发乎自然。当然,古代的婚恋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和不足(比如在婚姻道德等方面),直接产生的流弊就是大量弃妇诗的出现。如《邺风·柏舟》,《邺风·日月》,《邺风·谷风》,《卫风·氓》,《小雅·我行其野》,《小雅·白华》等篇都是《诗经》中的弃妇诗。
      比如《氓》这首诗: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危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吁嗟鸠兮,无食桑葚!吁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口至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这是一篇充满悲愤控诉的弃妇自白的叙事诗。诗的层次, 全按事态发展的经过安排:始而定约,继而成婚,继而任劳,继而遭辱,既而见弃,继而归家,乃至兄弟取笑,终乃自悼。
      她愤怒地指责丈夫“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又告诫其他女子不要轻信男子,“吁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同时,从中感觉到女子强烈而复杂的性格变化:从一开始“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一直到后面“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感情由温柔可爱到痛苦伤心到失望绝别……这是令人深思的婚姻悲剧。
      在远古时代,就有这种薄情负义的事,深刻地说明了在中国妇女地位从古到今都是属于从属的位置。女主人公在现实面前,终于清醒地认识到氓的用情不专,因此她并没有一味沉溺于痛苦的深渊里,而是振作起来,凭自已的勇气生活下来,体现了她刚强坚韧的性格。由此来看,《氓》又展现了女性精神发展可喜的一面,非常具有典型意义。
       总而言之,《诗经》中的爱情诗为我们记录下了中国古代人们或美好或痛苦的婚恋生活。这种柏拉图式的精神之恋的诗意美感,比起我们现代婚恋作品充斥着低俗的肉欲,总不免让人产生无尽的追恋和精神的归依感。笔者进而觉悟到,健康的社会生活应远离崇拜胴体、放纵私欲的恶行。
      在当今日趋庸常的生活里保持一颗不死的诗心是非常有必要的。 上海婚恋文化小史   上海1848年开埠以后,西方文化慢慢地融入传统文化,使上海婚恋文化吸入了许多外来文化的元素,最终形成了与众不同、中西合璧的婚恋文化形态。   1935年,在当时由国民政府所提倡的“新生活运动”感召下,上海为一批新人举办“集团结婚”(即“集体婚礼 ”)。
      参加者多是中产阶级家庭中人,也有名媛小姐和绅士“小开”来凑热闹的。   这种集体婚礼基本是中西合璧的:婚礼上乐队演奏的大多是西方乐曲。有趣的是,新郎穿长袍、马褂、戴礼帽;而新娘是西式婚礼服装,戴白色头纱(到40年代,新郎的婚礼服装发生变化,大多穿中山装或西装,新娘的婚礼服则大体依旧) 。
         1949年后,上海和全国一样进入新旧文化交替时期,婚姻也处于一种“暧昧”的中间状态。结婚时,男的大多还是西装、皮鞋,女的还是大波浪发式、白色婚纱。但同时也有了着列宁装的新娘与着军装的新郎的照片出现。进入上世纪60 年代以后,原本带有西方文化色彩的上海婚姻形态终于发生巨变,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观念方面,也表现在形式上。
      比如,“ 找对象”——   “对象”:偏见与实惠   上世纪60年代以后,上海的婚姻观念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寻找伴侣有了一个全国通行的新说法:找对象。选择“对象”最主要的标准是所谓“成分”,资本家、小业主的子女不再吃香,工人家庭出身的青年受到青睐。
         上海人找“对象“不仅相当实惠,而且有许多偏见。比如地域的成见,如所介绍的对象是江北人,成功几率就很小。还有就是不娶外来的女人:因为过去的户籍规定,子女要“跟”母亲,这将意味着将来的孩子享受不到“上海待遇”,例如户口问题等。   上海人在找“对象”时,一直很讲求实惠,很现实。
      “文革”前,上海普遍有这样一种心态,就是最好嫁有海外关系的家庭子弟或归国华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嫁外国人的情况逐渐多起来,再后来,理想的“对象”又渐渐变成了老板、企业家或者其他有钱人。   恋爱:“压马路”和“爱情墙”   以前,上海人谈恋爱,大多数是在马路上,一边走一边说话,因此有“压马路”之说。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外滩是年轻人谈恋爱时最喜欢去的地方,黄浦江边的那段防汛墙曾被称为“爱情人墙”。“人墙 ”从黄浦公园可以一直排到十六铺码头。   婚礼:从20元涨到1000元的礼金   上海人的婚礼形式,主要有世俗婚礼和宗教婚礼。
         举办宗教婚礼的多是信教的教徒。   世俗的婚礼,是上海人普遍认可的形式。一般认为,拿了结婚证书,从世俗的眼光看,还不等于结婚。必须要给同事和亲友发糖,还要办酒席,当然,参加酒席的人,都要送礼金。礼金根据时期的不同而不同。   上世纪80年代,一般的同事、好友送20元就可以了,如今则要送800-1000元,否则会有送不出手的感觉。
         上世纪80-90年代初期,普通人家办喜酒大多在家里,如家里地方太小,就会借用邻居家的地方,也会借用邻家的桌凳碗筷之类。由此应运而生了专门帮别人做婚庆酒席的厨师,一些刚退休的饭店师傅,通过熟人介绍去结婚的人家帮做酒水,不仅口味与饭店差不多,而且省钱,多余的饭菜还可留作下一餐用。
      因此,这样的师傅很受欢迎,到了春节、国庆婚事集中的时节更成为抢手的对象。   不过,上世纪90年代下半叶,这样的形式就越来越少了。人们觉得去酒楼饭店办喜宴,可以省去许许多多的麻烦,同时也显得有一定的档次。   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80年代,上海曾流行过不办酒席,以分喜糖代之的婚庆新形式,后来又有“旅行结婚”,即不办酒席,新娘新郎在结婚期间到外地旅游。
         但这这两种形式似乎都没有得到广泛认可,不久就慢慢消亡了。   物质准备:“子孙马桶”和“三转一响”   婚姻最早是个人的事情,然后又是家庭、家族的事情,最后又成为社会的事情,因此有了一系列的所谓婚礼的程序,其中颇值一说的,是双方的“前期物质准备”。
         结婚前,女方家长要准备棉花胎、被面、被里、枕头、枕套、洗脸盆、洗脚盆,有的人家连马桶都准备好了,即使是有抽水马桶的新房也是这样,这个马桶被称为“子孙马桶”说起棉花被胎,即使到了上世纪80年代,女家都要准备几条或者十几条,在当时,这常常需要兄弟姐妹以及亲戚朋友的帮助。
         男家要为结婚准备的东西,主要是房子、家具和酒席。计划经济时代,有钱也买不到房子,因此房子几乎成为嫁娶最重要的先决条件,哪怕能有七八个平方单独房间就很了不起了。没有房子的,就只好在父母房间里搭个床,中间用大橱隔开,或者用帘子挡住。这可能就是上海人挥之不去的“房子情结”的缘由。
         家具也是结婚必备的要素。上世纪70-80年代,上海流行所谓的“16只脚”、“24只脚”、“36只脚”,甚至还有“72只脚”的说法。这里的“脚”,是指家具的腿。此外还有过“三转一响”的说法,“三转”指缝纫机、自行车、电风扇;“一响”是指收音机。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上海人的婚姻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婚礼新形式,如水下婚礼、空中婚礼等,增加了上海婚姻文化的色彩。   回味近百年来上海历史上的婚姻文化及其变迁,确是件有滋有味的事情。 。
      

    霞***

    2007-05-10 13:06:3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文学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