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在临床上,该病多以植物神经功能和胃肠神经功能失调为特征性表现。据统计,我国人口中偏头痛发生的病率为4.2%一14.6%。其中,中青年人居多;脑力劳动者的发病率高于体力劳动者。该病患者中男女的比例是1∶4。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偏头痛、四肢瘫痪、精神病和痴呆列为现代人最严重的慢性功能障碍性疾病。
偏头痛的发病原因至今尚不十分清楚。但多数人认为该病的形成具有一定的遗传性。此外,偏头痛的发生还与精神紧张、过度劳累、气候骤变、强光刺激、喜食甜食或咸食以及过量饮酒等因素有关。 偏头痛虽不算什么大病,但它可使患者倍受痛苦和煎熬。
在临床上,根据患者的症状可将偏头痛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不伴有先兆的偏头痛:此种类型的偏头痛,又叫普通型偏头痛。患者在发病时可直接出现搏动性的头痛,并伴有恶心、呕吐或畏光等症状。多数患者的头痛位于单侧,也有少数患者的头痛位于双侧。这种头痛有时可放射至患者的颈部及肩部。
患者的头痛症状一般可持续4—72个小时。 ◆伴有先兆的偏头痛:此种类型的偏头痛,又叫典型偏头痛。患者一般在发病前会出现畏光、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