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如果有枕秃、夜里哭闹、睡眠也不好,出汗、脾气烦燥,就是典型的缺钙或者缺维生素D的表现。亲可以带宝宝到医院化验一下看看缺不缺钙,缺钙应该及时补钙,还要补充维生素D,或者多晒太阳。
宝宝如果有枕秃、夜里哭闹、睡眠也不好,出汗、脾气烦燥,就是典型的缺钙或者缺维生素D的表现。亲可以带宝宝到医院化验一下看看缺不缺钙,缺钙应该及时补钙,还要补充维生素D,或者多晒太阳。收起
补钙和长胖没关系的,我家宝宝从六个月就开始吃伊分子酪蛋白钙,一直都很健康,你也可以给宝宝补充点。
补钙和长胖没关系的,我家宝宝从六个月就开始吃伊分子酪蛋白钙,一直都很健康,你也可以给宝宝补充点。收起
宝宝缺钙吗,缺的话就适当的补补,吃点鱼肝油什么的促进钙吸收,龙牡壮骨颗粒补钙的效果还是不错的,不缺的话就不需要补得,
宝宝缺钙吗,缺的话就适当的补补,吃点鱼肝油什么的促进钙吸收,龙牡壮骨颗粒补钙的效果还是不错的,不缺的话就不需要补得,收起
可以补点纽曼思维生素D3促进钙吸收
可以补点纽曼思维生素D3促进钙吸收收起
缺钙很容易引起身高不达标的现象的,缺钙和宝贝的胖瘦是没有关系的,亲可以试试迪巧的钙剂的,很不错额
缺钙很容易引起身高不达标的现象的,缺钙和宝贝的胖瘦是没有关系的,亲可以试试迪巧的钙剂的,很不错额收起
你好每个孩子出牙都是有早有晚的,一般情况下一周岁以内出牙都是正常的,所以宝妈如果孩子微量元素各项都不缺的话,也不要太担心的,
6个月过后就可以添加了,刚开始少吃点,慢慢增加,6个月后,你可以每天先从蒸蛋开始,看看宝宝喜不喜欢吃
你这样的情况,练练喻珈比较好,对产后改善体型非常有效的
吃手是宝宝天生的,每个宝宝都会经历这个阶段,宝宝长到一岁左右,吃手达到高峰,两个月的宝宝因为吸吮力小,不能顺畅的吸到奶水,情急之下宝宝会咬拽妈妈的乳头,妈妈要有耐心的喂奶,给宝宝舒服的姿势。
您好, 小儿流口水见于各种口腔炎、舌炎和咽炎、扁桃体炎都可以刺激唾液腺,引起流口水,当疾病痊愈后,不再流口水。持久的流口水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先天性脑发育不全、脑炎或脑膜炎后遗症,这是由于脑部有病变,使调节吞咽口水的功能发生障碍所致,建议去小儿科检查, 确诊病因在治疗,
小宝宝补钙的话,一般情况下是暂时不需要补钙,缺钙主要是因为钙的吸收不好,建议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的。
宝妈,建议你带宝宝去医院看看。以下资料,供你参考。 孩子出牙时间的早晚,主要是由遗传因素所决定的。通常孩子在出生6个月-7个月便开始长牙,出牙早的孩子在4个月便开始长牙,出牙晚的孩子要到10个月左右才萌出,个别孩子要到1岁以后才长出第一颗乳牙,这种情况与婴幼儿时期骨骼生长的快慢有关。 专家介绍,出牙晚说明孩子骨骼生长较缓慢,出牙早说明孩子骨骼生长较快,当然这是相对而言。只要不是由于缺钙或疾病所致的出牙晚,一般来说是不会影响今后骨骼的生长发育的。孩子的长高主要是靠长骨(四肢骨)的生长,长骨的生长主要是在骨干两端的干骺端和骨骺间的软骨组织中进行的。 专家认为,有些父母一见孩子该出牙时没长牙以为是缺钙,就给孩子吃鱼肝油和钙片,这是不可取的。给孩子补钙与否,主要是要根据孩子的身体实际情况来决定,孩子出牙晚不一定就是缺钙,要结合检查及其所表现的症状进行综合分析来决定。孩子缺钙常表现为囟门闭合迟缓、头发稀少、出汗多、爱哭闹等,此时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一些钙制剂和鱼肝油滴剂,并注意辅食合理,对孩子的健康是有益的。 如果孩子不出牙,还伴有其它异常表现时,可到医院请儿科医生作详细的检查,合理安排治疗。
断奶就是直接断就可以了。断奶要狠狠心,三天就可以断奶了。宝妈断奶的时候还要给自己准备回奶的,可以喝个回奶茶,叫退奶安,是个植物茶,回奶效果不错,宝妈可以试试,几天就回奶了。
才两个月的宝宝,是不可能这么快就长牙的,你多虑了。至于宝宝爱吃手,正是他这个年龄段最喜欢做的事,不用干扰他。
有的长牙长得晚的是这样的,和我家孩子差不多,可以适当的补补钙,不过我家补钙以后还是那样,快到两岁的时候才都长齐了牙,不过即便不是缺钙,冬季的时候也要适当的给孩子补补钙
你儿子的情况属正常现象。 婴儿出牙过程不光指牙齿萌出前后的时期。出牙的征象通常从生后几周或几个月内即已开始,直至牙齿完全萌出为止。 一般婴儿出生后2-3个月就可表现出相应的征象了。只有20颗牙齿全部萌发,出牙过程才算结束。 随着乳牙在牙龈内的运动,它会刺破牙龈的神经和周围组织,引起牙龈肿胀,甚至发炎。这就是出牙痛的原因。 婴儿会感到肿痛、触痛,并流过多的口水。出牙痛是个急性过程,不严重。婴儿出牙时,会有过多的口水,这与唾液产生过多有关。
一般的都是4个月后能吃,有的是6个月能吃的。长牙有早有晚的,早的三个月就长了,不超过1岁长都是正常的,一般的第一颗乳牙应在小儿6个月左右萌出。如果小儿超过1岁仍未长出第一颗乳牙,才称为乳牙晚出。每个宝宝长牙前都会有不同的征兆的,有的宝宝流口水,有的发高烧,有的脾气暴躁,有的拉肚子,有的爱咬东西,吃手指,有的是什么都没有就长牙了
你家宝贝吃的太少了,感觉没有正餐啊,我家宝是跟我们吃三顿正餐,米饭馒头菜肉都吃的。上午加顿小点心,中午140毫升奶,平时给吃点水果。孩子吃不饱才会找吃的啊。
婴儿的体重身高标准 婴儿身高体重标准参考: 1个月男:身高48.2-52.8cm,体重:3.6-5.0kg;女:身高47.7-52.0cm,体重:2.7-3.6kg 2个月男:身高52.1-57.0cm,体重:4.3-6.0kg;女:身高51.2-55.8cm,体重:3.4-4.5kg 3个月男:身高55.5-60.7cm,体重:5.0-6.9kg;女:身高54.4-59.2cm,体重:4.0-5.4kg 4个月男:身高58.5-63.7cm,体重:5.7-7.6kg;女:身高57.1-59.5cm,体重:4.7-6.2kg 5个月男:身高61.0-66.4cm,体重:6.3-8.2kg;女:身高59.4-64.5cm,体重:5.3-6.9kg 6个月男:身高65.1-70.5cm,体重:6.9-8.8kg;女:身高63.3-68.6cm,体重:6.3-8.1kg 8个月男:身高68.3-73.6cm,体重:7.8-9.8kg;女:身高66.4-71.8cm,体重:7.2-9.1kg 10个月男:身高71.0-76.3cm,体重:8.6-10.6kg;女:身高69.0-74.5cm,体重:7.9-9.9kg 12个月男:身高73.4-78.8cm,体重:9.1-11.3kg;女:身高71.5-77.1cm,体重:8.5-10.6kg 15个月男:身高76.6-82.3cm,体重:9.8-12.0kg;女:身高74.8-80.7cm,体重:9.1-11.3kg 18个月男:身高79.4-85.4cm,体重:10.3-12.7kg;女:身高77.9-84.0cm,体重:9.7-12.0kg 21个月男:身高81.9-88.4cm,体重:10.8-13.3kg;女:身高80.6-87.0cm,体重:10.2-12.6kg 二岁 男:身高84.3-91.0cm,体重:11.2-14.0kg;女:身高83.3-89.8cm,体重:10.6-13.2kg 最近经常有妈妈问,“我坚持母乳喂养,但是我的宝宝的体重增长却不够标准。家人说是我的奶不够好, 保健医则建议我改喂奶粉。我该怎么办?” 许多新妈妈对宝宝的体重增长十分上心,因为在某些传统的观念看来,宝宝体重的增长是衡量一个母亲是 否称职的标准。母乳喂养的妈妈在这方面承受的压力,比喂奶粉的妈妈更大。母乳喂养不象奶粉喂养那样 有一些“放之四海皆准”的规则,每一位喂母奶的妈妈都要根据自己宝宝的独特性,建立起和谐的喂养/ 供需关系,每一对妈妈和宝宝都有仅仅适应自己的特殊“旋律”,所以在出现问题时,根源并不一目了然 。然而,一旦宝宝的体重不“达标”,人们首先要怪罪妈妈没喂好孩子。如果因此而放弃母乳喂养,改喂 奶粉,更会令妈妈感到自己做母亲是失败的。一般来说,测量宝宝体重增长的标准,都是一些书上所提供 的“增长表”。这些表格也许对于忙碌的保健医来说比较方便,但是却有诸多弊端。比如,它们丝毫不考 虑地区、遗传基因以及人种等方面的差异。而且最大的缺点就是,所有的数据都是根据奶粉喂养的婴儿来 制定的。由于奶粉含有的脂肪是母乳的两到三倍,又由于奶粉喂养的婴儿普遍辅食添加的早,在成长速度 相同的情况下,纯母乳喂养的婴儿比奶粉喂养的婴儿“苗条”。奶粉喂养的婴儿往往有超重的担忧,过多 脂肪的摄入,会导致今后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婴儿体重增长表”是根据成千上万个婴儿的体重增长情况而总结出来的“平均值”,“平均”并非 等同于“正常”,只不过 “常见”而已。根据增长表,你的宝宝的体重落在某一个百分比上。虽然大多数宝宝的体重在50%左右, 却并不意味着达到95%高度的就“更好”,落在5%低度的就“不好”。宝宝的发育,应该根据多方面观察 ,综合测评;而不是刻板地参照一个表格,单方面判断他是不是“不够格”。一个爱笑、警觉、皮肤滋润 光鲜、肌肉紧凑结实、情感智力等方面发育良好的宝宝,就是正常的。 什么是正常体重增长呢? 首先,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头三、四天内,会因为排除体内多余的液体和胎便而丢掉一些体重,大约是 出生体重的5%到8%,二到三周内会恢复回来。因此,计算宝宝体重的增长,要从他体重最轻时开始计算。 新生儿从出生到三、四个月之间,体重增长最迅猛,大约每周113到227克,到了五、六个月左右,就达到 出生体重的两倍。从四个月开始,体重增长缓慢下来。四到六个月之间,母乳喂养宝宝体重的每周大约增 长85到142克;六到十二个月之间为每周42到85克。满一周岁,母乳喂养宝宝的体重一般为出生体重的2.5 倍,身长增长50%,头围增长33%。
宝宝咬你的时候,一定不要有夸张的表情、动作、声音,捏住宝宝的鼻子,让他松口,几次下来宝宝就没兴趣再咬了
称体重、量身高、量头围、量胸围、验视力、测听力、检查动作发育、口腔检查、评价发育智能、验血、骨骼检查。
亲 你好 宝宝的长牙时间在8-11个左右 最迟只要在周岁前长出牙齿都是正常的哦 有些宝宝长牙早 有些宝宝长牙迟 这都是正常的呢 宝妈不需要担心 现在注意给宝宝适量补钙 有助于长牙
孩子到了十个月之后的还不长牙就是缺钙了吧,可以给孩子补充一点钙片的,一般小孩子补充钙片,吃了之后要多晒太阳。
每个宝宝长牙的时间都是因人而异的,长牙早晚主要和遗传有关,和缺钙无关的,如果父母一方长牙比较晚的话宝宝也可能长牙晚的,一般早至四个月晚至一岁多长牙都是有可能的。我家宝宝是九个月才开始长牙的。
如有条件选家信誉好的亲子乐园尽快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爬行训练吧,这对孩子的感统平衡能力大有裨益,当然还能得到更多益处!
有的宝宝刚生下就有1颗牙齿了.所以宝宝四个长牙齿也正常. 不过我家宝宝4个月不到就开始吐泡泡,现在7个半月了牙齿才刚刚露出来.
第一个月的婴儿,身高是48.27,第二个月是52.2,到第六个月是61.24。体重8.46公斤。第二,这只是宝宝的一个具体的身高参照而已,你可以参照对表看一下。
迷糊配蛋黄,适量喂点。到时候喂饭好喂不会难戒奶。蛋黄按在迷糊里面不要太稠。
没事,这个是正常的,小宝宝都是这样的,不要太紧张的了,只要吃鱼肝油帮助钙吸收就行的了。慢慢就会发育好的了。
尽早给孩子补钙,先对钙很重要,还有单纯的补钙是不够的,还要对孩子的脾胃功能进行调理,我们学校一名英语老师的孩子,现在是1岁零5个月,四个月时,跟你的孩子有相同的情况,就是采用的以上我方法,调理到现在,孩子一切恢复正常,最可喜的是孩子的灵敏度和智力反应能力比同年龄的孩子强很多.所以,孩子的妈妈打算要给孩子调理加补充到5岁再说.而且孩子的身体非常好,很少生病吃药,特别是吃饭更让你羡慕,三餐饭,只要坐在那里,重不挑食,有什么吃什么,妈妈喂饭慢一点都不行,吃饱就自己玩去了,真是非常好养活的孩子,人见人爱。
正常,我家宝宝也是四个月就长牙了。给他买硅胶制的磨牙棒。
8个月的宝宝这个体重好象又轻了点哦,给宝宝多喝点骨头汤吧。
8岁孩子,乳磨牙出现龋齿,已经空了,现在出现阵发性疼痛,很可能是龋齿引起的牙髓炎的症状。另外乳牙的更换是有一定顺序和时间的,不是一个接一个的换,前牙更换后要一段时间后才会逐渐换其他乳牙,持续到12岁左右。 现在疼痛的情况,建议及早带孩子到口腔牙体牙髓科或者儿童口腔科就诊治疗,如果可以配合治疗的话,最好是开髓引流,做根管治疗术并充填治疗。如果难以配合,至少要开髓,缓解疼痛,待牙髓逐渐坏死以后疼痛就会缓解了。祝你和孩子健康!
每个孩子都长的不太一样,有的看起来圆圆胖胖的,有的瘦瘦高高的,个体差异颇大。平均起来11个月的男婴体重大约为9.65千克,身高约为75.2厘米;女婴体重大约为9.02千克,身高约为73.7厘米。12个月的男婴体重大约是9.87千克,身高约为76.5厘米,女婴体重大约是9.24千克,身高约是75.1厘米。等满周岁时,体重大约为出生时的3倍,身高约为出生时的1.5倍。等孩子能自己站立,扶着东西行走时,鼓鼓囊囊的胸膜已不那么明显了。胸围也比头围稍大一些,原来笔直的脊梁骨也微微变曲。 此时前囟门已闭合的非常小,几乎摸不出来,部分婴儿甚至已完全闭合。 牙齿已长出8颗(上下各4颗),但也有的婴儿到此时才长出下边的2颗牙。 有些11—12个月的小儿不但会坐得很稳了,也已经学会抓着东西走动了。如果妈妈伸出双手说声“来!”的话,宝宝还会摇摇晃晃的朝有双手的方向走来。 约有20%的小孩子会摇摇晃晃的开始自己走路。 父母不用为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孩子还晚学会走路而烦恼,基于个体的差异,也有的孩子在过了生日后的一个月才开始学会走路呢!这个月龄的小儿手的动作更加灵巧自如了,眼手协调也进一步完善。会使用拇指和食指捏起小的东西,能玩弄各种玩具、能推开较轻的门,拉开抽屉,或把杯子里的水倒出来,还能指着东西提出要求。近1岁的婴儿已能试着拿笔并在纸上乱涂,有的婴儿还学会了搭积木。这时期的婴儿,由于活动范围扩大,好奇心逐渐加强,喜欢用手到处乱摸乱拿,如拔电源插头、扭煤气开关,甚至打开水瓶塞,这对他们是很危险的,因此,对他们的照管要更加细心,丝毫不能粗心大意。
长牙有早有晚很正常。如果宝妈不放心的话可以带宝查下微量元素看她到底缺什么好对症下药啊。
其实也不一定的,宝宝咬乳头也许是他在玩呢,我家宝宝现在两个多月,每次吃饱之后偶尔会要我的乳头,我就觉得他是在玩,现在的宝宝都好聪明的。
初生 3.2 初生 49.0 1岁 9.0 1岁 74.0 2岁 11.5 2岁 86.0 3岁 13.9 3岁 95.0 4岁 16.0 4岁 103.0 5岁 18.2 5岁 109.0 WHO男童体重标准(公斤) WHO男童身高标准(厘米) 初生 3.4 初生 50.0 1岁 9.6 1岁 76.0 2岁 12.1 2岁 87.0 3岁 14.3 3岁 96.0 4岁 16.3 4岁 103.0 5岁 18.3 5岁 110.0
才刚刚六个月,其实是正常的,宝宝的生长情况也是各不相同,平时注意好喂养,没有其它的异常就不用担心的,说不定明天就会了
性别 身高 体重 坐高 头围 胸围 男孩 63.2-68.6cm 6.3-8.2kg 43.57cm 43.10cm 43.40cm 女孩 61.5-66.7cm 5.8-7.5kg 42.30cm 41.90cm 42.05cm
宝宝长牙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出齐20颗乳牙,大约需要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长牙可能引起发烧、流口水、乱啃咬……牙齿数量的增加改变了宝宝的饮食结构,爸妈一定要好好面对宝宝的出牙期哦。 出牙期的营养与食物守则 随着牙齿数量的不断增多,宝宝的咀嚼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糊糊不再适合宝宝,营养和改变食物的性状同样重要哦。 当宝宝开始长牙时,爸妈可视宝宝的发育状况,准备一些半固体食物给宝宝吃。添加固体食物,每次应只尝试一种新的食物,并且由少量开始,食用3~4天后再逐渐增加量及浓度,添加顺序为流质→半流质→半固体→固体。 0颗牙 这是宝宝将要萌牙的时期,宝宝大约在5个月大时,口水分泌特别多,牙龈很痒,什么东西都要放到嘴里咬,这是因为宝宝的第一颗乳牙快要长出来了。 摄食行为特征 开始移动下颚,舌头推出反射消失,可以自行控制吸吮动作。 对牛奶以外的食物开始产生兴趣。 眼睛会看着别人的食物,可能会伸手到别人的盘子里。 6个月左右,除了吸吮外也开始会咬东西。 供食型态 给予牛奶以外的“液状”食物。 并尝试给予“糊状”食物。 食物举例 将一汤匙的麦粉加4~5汤匙的母乳、配方奶粉或开水,搅拌均匀,以婴儿喂食汤匙或用洗干净的手指,一次少量地喂食。 米、麦糊。 磨碎的香蕉、苹果汁或梨子汁。 2颗牙 宝宝在6~10个月大时,长出了第一颗乳齿——下颌的一对乳中切齿,从此告别无齿行列喽。 摄食行为特征 用手指抓取任何他看得到的东西,同时把它放入口中。 会用手抓住汤匙,并开始模仿大人的咀嚼动作(但无法咬碎食物)。 供食型态 给予“泥状”食物。 尝试给予“半固体”食物。 食物举例 蛋黄泥、马铃薯泥、胡萝卜泥等。 稀饭、麦片粥等。 4颗牙 8~12个月大的宝宝,已经拥有4颗小牙牙了,他们正在练习使用新工具来切碎食物啦。 摄食行为特征 基本能用牙床熟练地咀嚼食物。 能用门牙切断较长的软质食物,比如香蕉。 供食型态 给予“半固体”食物。 尝试更多味道的食物。 食物举例 肉泥、肉末、蛋黄泥。 香蕉、冬瓜、西红柿、嫩豆腐。 6~8颗牙 9~13个月时宝宝上颌的侧门牙萌出,到10~16个月时上颌的侧门牙萌出。 摄食行为特征 开始适应固体食物。 唇、舌可任意移动,并能上下任意咀嚼。 肠胃消化机能也渐趋成熟。 可以自己拿奶瓶,也能握住汤匙来搅动食物,但无法将食物由汤匙送到嘴巴。 供食型态 给予半固体食物。 尝试给予固体食物。 食物举例 蒸全蛋。 剁碎的蔬菜。 8~12颗牙 宝宝长出第一乳磨牙,大约是在13~19个月。拥有磨牙后,宝宝的咀嚼能力大大提高,更喜欢“有嚼头”的食物了。 摄食行为特征 基本适应固体食物。 能初步自主进食,用勺子把食物送进嘴里。虽然可能吃得到处都是,但是非常值得鼓励。 供食型态 减少液体食物的摄取(但基本奶量应保证) 提供更多稍硬的固体食物。 食物举例 软饭、烂面、面片。 较粗的碎菜、小肉丸。 12~20颗牙 宝宝大约在16~23个月时开始长第二磨牙。等这四颗磨牙萌出,宝宝的二十颗乳牙就长齐,完成了乳齿列,就可以尽享天下美味啦。如果宝宝因为出牙而不愿意吃东西、没有胃口,则可以为宝宝准备一些清凉、柔软的食物,如布丁、起司等。 摄食行为特征 可以自己吞咽食物。 进食技巧改进很多。 供食型态 固体食物大约可占其营养来源的50%。 食物举例 面条、大豆、小块蔬菜、饼干等。 一岁以后则可以渐渐地给宝宝吃一般的食物。 长牙期最需要的营养素 钙:能保持健康的牙齿,出牙期的宝宝每天需要600~800毫克的钙。 磷:有助于生长发育,并促进牙龈和牙齿的健康。 氟:有助于防止龋齿,有助于形成强壮的骨骼。 镁:使牙齿更加健康。 维生素A:促进生长发育,保持牙齿和牙龈的健康。 维生素B1:促进正常的食欲,帮助消化。 维生素D:通过正确辅助钙和磷促进骨骼和牙齿的强壮。 各种奶类的钙含量 原味全脂酸牛奶1133.5(毫克/千克)原味脱脂酸牛奶1225脱脂奶1233.5低脂奶1150山羊奶1312.5优酪乳1233.5 应对出牙期的不适感 出牙对宝宝来说是一件不太舒服的事情,牙龈肿胀带来的不适、大量的口水,还有可能会发烧,最大的问题是拿什么来磨牙才安全又卫生。看完本文,照顾出牙期宝宝,妈妈不用再发愁。 出牙会给宝宝的牙龈带来不适感,肿、胀、痛、痒都有可能,宝宝经常到处找东西来啃咬。问100个出牙期宝宝的妈妈,你都会得到同样的回答:最头痛就是宝宝乱啃咬的问题!她们担心磨牙时的卫生保障、磨牙物的安全性;害怕宝宝误食、误吞;还有自己变成啃咬对象时的疼痛。 咬牙胶的是是非非 咬牙胶简称牙胶,又称为固齿器,其帮助宝宝锻炼牙齿的功能再明显不过。为了给宝宝合适的磨牙物,几乎所有的婴幼用品公司都推出形形色色的咬牙胶。除了形状上的不同外,更有功能上的区别,有带香味牙胶、入水牙胶、摇铃牙胶,更有许多带牙胶功能的玩具等。咬牙胶提供不同的厚度和咬感,让宝宝体验各种咬嚼的感觉。漂亮的咬牙胶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宝宝的注意,软硬适度又适合入口,宝宝还是比较爱用的。 可是宝宝们经常把牙胶当成了玩具,且因为这些牙胶淡而无味,容易咬几下就扔在地上。等牙龈又痒起来时,又再捡起来继续咬,妈妈们很为卫生担忧,每天要无数次地跟在宝宝后面拾牙胶去清洗消毒。 牙胶的材质基本为无毒塑料,何时应更换牙胶是一个较模糊的概念,不少妈妈对于让宝宝拿块塑料乱咬一通还是比较排斥的。还有一些妈妈则认为,让宝宝咬牙胶就如让小狗咬塑料骨头,显得好可怜。 磨牙棒的喜恶各半 可食用的磨牙棒看似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它味道不错,宝宝更乐意拿着啃咬较长时间,被扔在一边的几率小些。市场上所售的磨牙棒分为两种,一种是十分坚硬的,宝宝根本咬它不动;另一种是软软的和饼干无太大差别,与其说是磨牙棒不如说是手指饼干。 软质的磨牙棒,虽能起到一些磨牙的作用,但是时效不长,吃下去太多易影响奶量和正餐。妈妈们更爱提供硬质的磨牙棒,而宝宝对于磨牙棒可谓是喜恶各半,爱咬的抓到一根半天不肯放;不爱咬的,尝过一次就再不肯咬。 形形色色的磨牙物 为了给宝宝一件合适的磨牙物,妈妈们真是动足了脑筋,来看看这些实用的“土方”吧。 胡萝卜磨牙棒 新鲜的胡萝卜洗净,刨去那层薄薄的外皮,切成妈妈食指大小,适合宝宝手抓。什么调料都不用放,隔水蒸,硬度视宝宝的需要而定。最好煮成外软内硬的程度,即让宝宝可以吃到些胡萝卜又不至于被消灭得太快,是不错的磨牙物。(from蕾娜妈咪) 香菇磨牙饼 香菇去除根蒂部分,只保留顶盖备用。在沸水或任何的汤中投入整个的香菇顶盖,煮熟即可千万不要炖得酥烂。待香菇变凉就可以拿来给宝宝当磨牙饼,即鲜香又软硬适度,咬烂了就再换一片。宝宝较小时最好用新鲜香菇,肥滑、弹性好、硬度较低。等宝宝大些可以改为水发香菇,加强韧度和硬度。
宝妈不必自责,宝宝长牙有早晚,晚长牙不一定就是发育不好,妈妈只要各种营养给宝宝补充全面了就好了,适时适量给宝宝补充含钙及维生素D维生素A的食物。可以适当多吃一些骨头汤,牛奶,鸡蛋,豆类,新鲜蔬菜等等,以满足肌体生长发育的需要,促进牙齿钙化。
北方的小孩是会高一些,所以只要正常就好了,只是别太胖就好了。健康就行。
如果宝宝不是很哭闹的话,不建议给孩子用安抚奶嘴的,如果对安抚奶嘴产生了依赖心理的话,到时候还要戒的,而且有可能影响到以后宝宝牙齿的生长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