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程中的胎心监测以及检测结果解析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不能以“有影响”或“没影响”来回答。简单的回答是:如果胎心搏动变化持续时间不长,监护图的波段窄短,每次胎心率改变或异常能在子宫收缩间歇期一分钟内恢复正常,对胎儿影响不大。 谢谢!
胎动,指的是胎儿在子宫腔里的活动冲击到子宫壁的动作。怀孕满4个月后,即从第5个月开始母体可明显感到胎儿的活动,胎儿在子宫内伸手、踢腿、冲击子宫壁,这就是胎动。 宝宝胎动主要有四种,妈妈最容易感觉到的踢腿其实是属于下肢运动,翻身则是全身性运动,其他的可能比较难感觉清楚!下面介绍一下胎儿胎动的四种模式! 1.全身性运动 指的是胎儿翻身、撅屁股等整个躯干的运动,特点是力量比较强,每一下动作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一般为3-30秒,准妈妈可以很明显感觉到! 2.肢体运动 指的是胎儿扭身子、伸胳膊等,每一下动作持续时间一般为1~15秒,力度不稳定,多数比较轻微比较难感觉到。 3.下肢运动 也就是准妈妈最经常感觉到的踢腿动作,动作很快,力量比较弱,每一下胎动持续时间一般在1秒以内。 4.胸壁运动 比较短而弱,一般准妈妈不大容易感觉得
随着胎儿的生长,羊水不断增多,孕10周仅为30毫升,孕20周便增加到了350毫升,胎儿临近足月时,羊水可达500~1000毫升。羊水多于2000毫升为羊水过多,少于500毫升为羊水过少。通过羊水检查,可进行胎儿性别鉴定,了解胎儿成熟度,判断有无胎儿畸形及遗传性疾病。羊水检查是产前诊断的重要手段。
你好,五个多月的宝宝胎动不是很明显的话,应该还是要按时到医院去做胎心监护吧,这个时候应该还是要防止有缺氧的情况。
按月经周期是32天,推算得出你的安全期和排卵期日程如下: 12月19号--31号,是前安全期。 1月1号--8号,是排卵期。其中1月6号左右时排卵日。 1月9号--19号,是后安全期。 据上述日程,可知你大约是1月6号左右受孕的。 妊娠科学临床上,都是以末次月经的首日作为推算怀孕时间和预产期的。而且是以七天为一周、四周为一个孕月和足月(十个月)是40周(280天)来计算的。到今天2014年4月12号已经怀孕16周+3天(共是115天)。 按照推算预产期的规律(见下附),推算得出你的预产期是: 2013年9月26号。 【附】 推算预产期的规律 预产期的月份: 如果末次月经首日是在1、2、3月,月份数加9。 如果末次月经首日是在4--12月之间,月份数减3。 预产期的日期: 末次月经首日的日期数加7。如果相加后的数目大于30,则减去30后所得的数,就是预产期的日期,此时预产期的月份数上需要加1。
怀孕期间,孕妇将做2-3次的超声波检查,你是不是特别想知道报告单上的各种数字都说明了什么?医院超声检查报告单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胎囊、胎头、胎心、胎动、胎盘、股骨、羊水和脊柱。它们各说明什么问题,什么情况下正常,而什么情况下又属异常呢?这里提供一些参考指标: 1、胎囊:胎囊只在怀孕早期见到。它的大小,在孕1.5个月时直径约2厘米,2.5个月时约5厘米为正常。胎囊位置在子宫的宫底、前壁、后壁、上部、中部都属正常;形态圆形、椭圆形、清晰为正常;如胎囊为不规则形、模糊,且位置在下部,孕妇同时有腹痛或阴道流血时,可能要流产。 2、胎头:轮廓完整为正常,缺损、变形为异常,脑中线无移位和无脑积水为正常。BPD代表胎头双顶径,怀孕到足月时应达到9.3厘米或以上。按一般规律,在孕5个月以后,基本与怀孕月份相符,也就是说,妊娠28周(7个月)时BPD约为7.0厘米,孕32周(8个月)时约为8.0厘米,以此类推。孕8个月以后,平均每周增长约为0.2厘米为正常。 3、胎心:有、强为正常,无、弱为异常。胎心频率正常为每分钟120-160次之间。 4、胎动:有、强为正常,无、弱可能胎儿在睡眠中,也可能为异常情况,要结合其他项目综合分析。 5、胎盘:位置是说明胎盘在子宫壁的位置;胎盘的正常厚度应在2.5-5厘米之间;钙化一项报告单上分为Ⅲ级,Ⅰ级为胎盘成熟的早期阶段,回声均匀,在怀30-32周可见到此种变化;Ⅱ级表示胎盘接近成熟;Ⅲ级提示胎盘已经成熟。越接近足月,胎盘越成熟,回声的不均匀。 6、股骨长度:是胎儿大腿骨的长度,它的正常值与相应的怀孕月份的BPD值差2-3厘米左右,比如说BPD为9.3厘米,股骨长度应为7.3厘米;BPD为8.9厘米,股骨长度应为6.9厘米等。 7、羊水:羊水深度在3-7厘米之间为正常,超过7厘米为羊水增多,少于3厘米为羊水减少。 8、脊椎:胎儿脊柱连续为正常,缺损为异常,可能脊柱有畸形。 9、脐带:正常情况下,脐带应漂浮在羊水中,如在胎儿颈部见到脐带影像,可能为脐带绕颈。
最好到医院做一次胎心监护,如果宝宝胎心正常,没有破水没有见红的话不用害怕,因为月份大了宝宝的活动会受到拘束的!只要上述三个指标正常安心待产就行不用害怕!加油哦!
没有关系的, 听觉(听感知) 目前有人认为胎儿后期已有听觉,并可记忆,因出生时即可辨认母亲心音和节奏。出生时因中耳鼓室未充气及有羊水潴留,听力较差,但对强声可有瞬目、震颤等反应;3—7天后听力相当好。对声音可有呼吸节律减慢等反应;1个月时能分辨“吧”和“啪”的声音;3个月出现头转向声源(定向反应);6个月区别父母声音,唤其名有应答表示;8个月开始区别语言的意义;10个月两眼迅速看向声源;1岁时听懂自己名字;2岁时能区别不同高低的声音,听懂简单吩咐;3岁后更可精细的区别不同声音;4岁听觉发育完善。筛查听力在新生儿和婴幼儿不能合作者可用发声的简单工具或听力器进行行为测试,年长儿已能配合者可用秒表试验、音叉试验或测听器。如要精确了解听力情况,可测定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适用于各年龄小儿。 如果认为问题严重的话,最好听从医生的建议做适当的治疗。
哈哈,我是5月25号.昨天我流了一点淡淡的血,到医院打B超,没检查出来什么,医生说等一周后,胚胎长好点了,再打一次B超,我好担心哟,不知是不是流产的先兆呀.
你这个情况看样子要做手术产出了 问题1 双订径37周、头围40周说明已经足月 问题2 羊水较少 如果抬头未入盆,建议观察胎动 胎心 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别担心,这很正常,这是宝宝在打嗝! 具体表现为孕妇的腹壁出现阵发性、规律性跳动。这种跳动现象一般出现的频率是每分钟15-30次,每次持续时间为3-15分钟,每天出现3-5次不等。 通过B超观察到,当孕妇的腹壁出现阵发性跳动时,与此同时胎儿的下胸及上腹也出现阵发性抽动,而且膈肌也在上下运动,但胎儿的四肢却并没有随之运动。其实,很多胎儿都会在子宫里打嗝,不过是有些孕妇难以将它与胎动区别开来,或是反应迟钝而没有感觉到。胎儿打嗝并不是一种异常,只是一种生理现象,不必引起紧张情绪,甚至采取错误的医疗干预。了解胎儿打嗝的现象,对于监测胎儿的健康具有意义。 孕妇可以利用这一现象,自我监测胎位的变化。胎位是头位时,孕妇腹壁出现跳动的部位大致在左、右下腹。但如果发现跳动的位置明显上升,提示胎儿已经转成异常胎位,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尽快矫正。 通过观察孕妇腹壁的跳动,也可以发现异常胎位是否转为正常。比如,胎位是横位或臀位时,孕妇腹壁的跳动一般出现在中、上腹。若是发现跳动部位明显下降,有可能是胎位已经转成正常,没有必要继续矫正胎位或进行治疗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胎儿及孕妇的个体差异,孕妇腹壁的跳动部位有一定相对性,不能够描述得那么具体而固定。
我怀孕18周了,白天的时候肚子倒没什么,到晚上睡觉的时候肚子老是发出咕咕的叫声,而且很大声.还以为有什么问题呢,听了楼上的才放心了,原来会有这种情况呀
正常胎儿在子宫内有一定的活动规律,如果胎儿在宫内环境不良,发生严重宫内缺氧,就会表现为胎动异常。因此,妊娠晚期特别在孕36星期以后,医生会让孕妇自己数胎动,监测胎儿宫内状况。 具体做法为:孕妇取坐位或卧位,注意力集中,身旁放纸和笔,用以记录,手按腹部体会胎儿的活动。胎儿从开始活动到停止为1次胎动,每天数3次,早、中、晚各1次,每次1小时,时间相对固定,累计一天共数3小时的胎动数,再乘以4得12小时胎动数。若1小时胎动数小于3次,12小时胎动数小于10次,或胎动计数较前几天增加或减少50%以上,说明胎儿宫内情况不良,应立即去医院就诊,寻找病因,决定是否有必要即刻终止妊娠。
我也有过这样的时候,不过没有那么长的时间,都是隔天动的的重,多,再隔天动的好像轻,少,我不放心去医院做了,胎心监护,很正常,如果不太放心,你也做一次吧,
有时候被她动来动去都睡不着,经常要起床尿尿[激动]
妊娠18~20周即可感觉或触到胎动。依个人敏感程度不同,感觉因人而异。比较敏感细心的孕妇可以早在孕3~4个月体察到轻微胎动。但大多数在孕4个半月体察到轻微的胎动。而经产妇因有了经验,因此察觉得早一些。但到孕5月还未察觉胎动时,应及时到医院进一步检查以确定胎儿存活情况。
[高兴][高兴][高兴]宝宝健康就好了嘛
我也怀孕4个多月,现在也是这种感觉,不敢确定是不是胎动,有时很长时候没有,有时一停不停的!!
骨盆窄了,肯定不能顺产,就像你从门口搬东西进家里,东西大了门小了 ,东西怎么搬的进来。
宝宝的智力没有任何问题,一般情况下脑子缺氧的孩子说话都比较晚,而且智力也很可能在发育到七岁的时候会出现问题不是孤独症患者就是慢慢的会变成脑瘫。你现在给孩子去报一个训辅导的课也就是心理辅导课程。最好再让医生确诊一下看看孩子的脑子是否真的没有问题。
既然医生是说一个月后再进行复诊。那你现在担心也是没有用的。。你需要做的就是在这一个月内是将身体给养好。。。然后健康的去进行检查。。。说不定就是好了。。。
1 可以作为评估胎儿健康和性别的指标。 2 有润滑作用,使产道分娩不会过于干涩。 3 形成水囊,在生产时对子宫颈和产道有软化扩张的功能,减少对母体的伤害。 4 预防外界细菌感染,即使已经感染,也可使其降低到最小限度。 5 减少子宫收缩时对胎儿的压迫,使子宫收缩压力较平均。 6 保护胎儿,使胎儿能在稳定的压力和温度中成长。
于耻上探及胎头,双顶径4.7厘米,头颅光环完整,脑中线居中,侧脑室无扩张,胎心148次/分.律齐,骨股径约3.0厘米.前壁胎盘,羊水量最深处约5.3厘米. 请问我这是20检查的结果,正常吗?
是须要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啊,你是既然是已经宝宝出生的了,大夫会给予相应处理的了,这个是依据具体情况而定的了,毕竟是大夫可以更好观察到宝宝和产妇的了,宝宝出生之后也时候做好估测打分的
因人而宜,有的人多有的少,只要宝宝正常胎心正常就OK,不要瞎想,到时配合医生就行了。
1、测定宝宝是否畸形 在羊水穿刺检查中,测定胎儿是否畸形,是最具诊断意义的一种。胎儿畸形之形成,原因可由遗传因子问题(内在问题)、妊娠期间服药(外在问题)影响。 2、检测出宝宝是否有窘迫现象 羊水穿刺检查能及时发现胎儿在宫腔中是否有窘迫现象,发现后,可立刻解除原因,或断然采取必要之措施——如剖腹产等,胎儿多半都可以获得挽救,如应发现而未发现,延迟施救时机,胎死腹中的现象势将难以避免。
羊水穿刺是一种很重要的产前诊断方式,在我国已经发展得很成熟。它是一种特殊的检查方法,需要用一根锋利的针穿破皮肤和子宫壁来取得羊水样本,进行培养检查,所以又称之为侵入性检查。可以检测出胎儿的染色体异常,准确率接近100%。 羊水穿刺的确有一定的危险性,可导致流产、早产、宫内感染等,但目前技术的发展已经将这种危险降低到最小。特别是使用B超检测进行羊水穿刺,能够保证在最安全的地方进针,不会触及到胎儿,与可能发生的危险相比较,做羊水穿刺的获益远远高于可能发生的伤害。 高龄准妈妈(分娩年龄超过35岁),胎儿先天疾病的发病率会比小于35岁的女性高出数倍,有的地方已经将羊水穿刺列入大于35岁准妈妈产前检查的必须项目。对于高龄准妈妈、唐氏筛查高危者、有遗传病或染色体异常家族史者或B超检查发现异常者,均应在18~24周行羊水穿刺,进一步明确诊断。
羊水栓塞是一种非常少见的产科急症,发生率约八千分之一,死亡率高达百分之八十,是产妇死亡的前三大原因之一。它起因于羊水、胎儿细胞、胎发、胎脂或其它碎片进入母体的血液循环中,引起严重的类似过敏反应,进而使产妇发生血液栓塞,造成心肺衰竭或大量出血。
可能是帆状胎盘,羊水不多,但没有低于下限,建议妊娠20周复查超声。
羊水穿刺 我们这些过来人称之为“羊穿”。这项检查主要是看看你那未出生的宝宝的基因健康与否(如果你好奇的话,性别也可以查)。这不是常规检查,适用于那些35岁以上的准妈妈,因为这些大龄准妈妈们生出有先天基因缺陷的宝宝(如唐氏综合征宝宝)的概率比较高,我想这可能是因为卵子有点疲惫了。用通俗点的话来说,做羊水穿刺就是“咨询你的遗传学顾问”。自己或者丈夫家族中有遗传缺陷的年轻准妈妈也要接受这项检查。 如果你要做羊水穿刺,有可能会被安排在孕期第16~18周进行,需要到指定的实验室或者专门做该手术的医生那里去做。医生会通过B超仔细确定宝宝的位置,避免碰到宝宝,然后用穿刺针吸取少量羊水。如果手术时你睁开眼睛看,会发现羊水是干草色,很清澈。漂浮在羊水里的是胎儿身上脱落下来的细胞。这些细胞会在培养皿里培养几周,然后由专业人员分析其中的遗传信息。 我得赶快提醒你:做羊水穿刺的感觉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差。任何一位需要做羊水穿刺的准妈妈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会吓得要死,头脑一片空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对这种恐惧感,我也有切身体会。我努力了三年多才怀上第一个孩子,结果却要去做羊水穿刺!我当时躺在手术台上,肚子上盖了块布,然后医生在我的肚子上涂了棕色的消毒剂,那个时候我害怕了,于是我爬起来掩面而泣,接着把消毒剂擦掉,一边穿衣服,一边对着医生呜咽。开车回家后,我仍然抽泣不止,再也没有回去做那个检查。 那一次我们很走运,宝宝非常健康。
受精卵在母体的子宫腔内着床后,胎盘就开始逐渐形成,像植物的根扎在土里一样,受精卵的绒毛侵入子宫内膜并逐渐伸展,绒毛与子宫内膜紧密结合并逐渐融合形成胎盘。胎盘完全形成是在妊娠12周左右。 胎盘最主要的作用是运输营养及氧气供给腹中小宝宝,并且能够排泄胎儿的代谢物,如尿素氮、二氧化碳等,防止母体有害物质侵入,影响胎儿健康。除此之外,它还能够产生激素和各种酶。所以说,在整个孕期,胎盘担负着营养胎儿、保护胎儿、排泄代谢废物和维持正常内分泌等作用。产妇一旦分娩,胎盘便完成使命,随子宫收缩排出体外。
这样正常,一般没有规律的.计数胎动为胎儿在宫内的健康状况的一种标志.不同孕周胎动数值不一.足月时,12小时胎动次数>100次.晚间胎动多于白天.胎动减少可能示胎儿宫内缺氧.对高危妊娠孕妇应作胎动计数,每天早,中,晚计数三次,每次一小时,三次之和×4,即为12小时胎动次数.>30次/12h表示正常,<20次/12h表示胎儿宫内缺氧.如胎动逐渐减少,表示缺氧在加重.12小时内无胎动,即使胎心仍可听到,也应引起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