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赏诗高手指点指点

首页

赏诗高手指点指点

     寻隐者不遇              长干行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这两首诗好在哪?是什么意思?能详细解释解释吗?谢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02-08 00:37:19
      这二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主要表现了诗的意象的空间分布
    第一首,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首诗通过简短的对话(第一句是问,后三句是答)揭示了三个人物的关系:诗人要找隐者,隐者的弟子童子说他老师上山采药去了。
      诗人和童子的对话围绕着隐者展开,诗中出现了松、山和云这三种意象作为隐者生活的场景若隐若现地向诗人和读者表白着隐者这个不露庐山真面目的人的形象。“只在此山中”似乎给了诗人一线希望,但是“云深不知处”这一句又把这丝希望弄得渺茫起来。这里诗人要表现的不仅仅是不遇的怅惘,更主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对隐者寻而不遇倍加渴慕的心情,而这就更烘托了隐者的飘逸高蹈。
      所以,这首诗的核心意象隐者其实是一个虚拟意象——一个被寻找却不出场的人物。 第二首,:“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无边的江面上有两只偶然相逢的小船,开船的女子想知道对方是不是自己的同乡,便把船停下来,问对方家在哪里,并说自己住在横塘。
      诗人截取的就是女子的这几句话(实物意象),却未写到对方的回答以及江水船只方面的环境因素(虚拟意象)。但是展读之后,读者不能不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在为女主人公的一片乡情所打动的同时,不由得不想象她问的那个人到底是不是他的同乡。这种以实带虚虚实结合的运用极大地拓展了诗歌的艺术空间。
       。

    红***

    2005-02-08 00:37:19

其他答案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文学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