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呀,那时候别人都说走路早了不好,可是我也没见哪里不好,而且还很聪明,就是不如意,我和她爸离婚了,孩子我没要,这是最遗憾了,不过还好,现在老公对我很好,而且我又有宝宝了,希望这次宝宝像他姐姐一样很聪明
是呀,那时候别人都说走路早了不好,可是我也没见哪里不好,而且还很聪明,就是不如意,我和她爸离婚了,孩子我没要,这是最遗憾了,不过还好,现在老公对我很好,而且我又有宝宝了,希望这次宝宝像他姐姐一样很聪明收起
好多妈妈常会有这样的问题:宝宝10个月了还没长牙,会不会是因为缺钙所致。专家解释:出牙晚不一定是缺钙,与遗传也有很大的关系。 孩子出牙时间的早晚,主要是由遗传因素所决定的。通常孩子在出生6~7个月便开始长牙,出牙早的孩子在4个月便开始长牙,出牙晚的孩子要到10个月左右才萌出,个别孩子要到1岁以后才长出第一颗乳牙,这种情况与婴幼儿时期骨骼生长的快慢有关。 出牙有哪些症状: 出牙晚说明孩子骨骼生长较缓慢,出牙早说明孩子骨骼生长较快,当然这是相对而言。只 要不是由于缺钙或疾病所致的出牙晚,一般来说是不会影响今后骨骼的生长发育的。孩子的长高主要是靠长骨(四肢骨)的生长,长骨的生长主要是在骨干两端的干骺端和骨骺间的软骨组织中进行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四肢长骨增长速度远远较躯干增长迅速,到青春后期骨骼停止生长,孩子也就不会再长高了。孩子今后的身高,决定的因素在于遗传、营养和适宜的运动,与出牙时间的早晚没有直接的关系。 有些父母一见孩子该出牙时没长牙以为是缺钙,就给孩子吃鱼肝油和钙片,这是不可取的。给孩子补钙与否,主要是要根据孩子的身体实际情况来决定,孩子出牙晚不一定就是缺钙,但要结合检查及其所表现的症状进行综合分析来决定。孩子缺钙常表现为囟门闭合迟缓、头发稀少、出汗多、爱哭闹等,此时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充一些钙制剂和鱼肝油滴剂,并注意辅食合理,对孩子的健康是有益的。如果一见孩子8个月或10个月还没有出牙,父母就给孩子服用大量的鱼肝油和钙片,就很容易引起维生素D过量甚至中毒,这样做对孩子的健康是有害无益的。
第一,身高体重超标不是什么好事。 第二,多跟宝宝说话。 第三,鼓励宝宝用语言而不是动作表达自己的意愿。 第四,不要和宝宝说儿化的语言,用正确的用语。
顺其自然,到5个多月的时候考虑增加辅食,慢慢体重就上去了
我家宝宝六个多月了噢,应该有15斤了吧,4个月女宝宝的标准是:身长63.98体重达7.14公斤
我们四个多月就一直流口水,妈妈告诉我说宝宝要长牙了,结果到现在还没长出来
可以去宝宝天地;www.abcchun.com.cn或www.abcgui.com.cn进行咨询,此网没毒没插件的,安全放心,里面有很多宝宝各方面的问题和给你详细的解说,这两个网不是广告网和病毒网,全是为大家免费服务的
真羡慕!孕前没称,孕早期120,产前158。我也不母乳,可是月子期间我妈拼命的给我吃,每天至少6餐,而且没绑束缚的5555,结果月子做完144。满月酒大家都说我胖了,比产前胖多了,脸圆了,贼郁闷。直到上个月,我买了塑身衣,一日三餐,控制饭量,当月终于跌破140.本周还没瘦,继续加油!
仔细看一看,你的宝宝是否存在下面的情况? ☆不能很好地咀嚼固体食物; ☆吃饭时经常从嘴里漏饭,像个小“漏斗”; ☆不能很好地吞咽食物; ☆经常不到吃饭时间肚子就饿了; ☆严重偏食,抗拒吃饭; ☆交谈时不能灵活运用舌头。 如果你的宝宝很明显地存在以上描述中的一种,那么将就意味着你对宝宝的咀嚼训练做得还不是很到位或者说训练的时机有些延迟。 一般认为,只要有上下咬的动作,就表示婴儿咀嚼食物的能力已初步具备。4—6个月是训练婴儿咀嚼吞咽的最佳时期或称敏感期,7—9个月时咀嚼动作有节奏而协调,大约1岁时这种能力就成熟了。 正确训练法 咀嚼也有学问 帮助孩子学习和训练咀嚼功能,爸爸妈妈首先应掌握有关咀嚼的知识。 咀嚼动作的完成需要舌头、口腔、面颊肌肉和牙齿彼此协调运动,这就要求家长们应根据婴儿不同的月龄,在充分顾及到营养平衡的同时,还要考虑到食物的硬度、柔韧性和松脆性,为口腔肌肉提供各种不同的刺激,使其得到充分发育。 月龄 食物种类 宝宝进食方式 初生至3个月 以奶、水、果汁等流质食物为主 主动吸吮 4—6个月 添加少量精致半流质食物,如米糊、蛋黄泥等 开始用勺被动进食 5—7个月 流质加半流质及少量固体食物 用杯子喝、用勺子喂,对食物进行咀嚼 8—10个月 给予切碎状固体食物,如碎肉、碎菜末、碎水果粒、婴儿饼干、烤吐司等 可运动上唇进食,舌头将食物送至牙磨床咀嚼吞咽 12—18个月 可给予较粗的固体食物 咀嚼吞咽动作协调,自己进食 18—24个月 给予固体成人膳食 稳定协调地咀嚼吞咽,逐步独立进餐 TIPS:在婴儿4—6个月时,即给他尝试各种食物的滋味以刺激味觉,开始用勺喂食,用杯饮水(奶、果汁等),为摄取固体食物做好准备。根据月龄逐步更换食物性质,促进婴幼儿咀嚼吞咽能力协调发展,逐步发展自我进食等独立能力。 咀嚼需耐心训练 会吸吮是宝宝天生的才能。但是出牙后要学会咬一小块食物,嚼碎后吞咽下去,却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因此,父母一定要耐心地反复训练孩子的咀嚼能力。 训练示例1:教宝宝“吞咽”半流质食物 宝宝4个月大时,父母要开始给宝宝有意识地添加少量半流质食物了。当爸爸妈妈开始用匙给婴儿喂半固体食物时,几乎每个婴儿都或多或少会用舌头将食物顶出或吐出。有时候不顶出来,但在吞咽时有硬噎状等表现。这时,爸爸妈妈不要以为是孩子不喜欢吃这种食物,这种表现只是因为孩子与吞咽的协同动作有关的条件反射尚未形成。这时,爸爸妈妈不要轻易放弃,可以通过多次试喂来改善这种情况。有的孩子经过数次试喂后适应,而有些则需要再延长一两个月才能学会。这种差异并非智能的差异,而是适应性心理素质的差异。 训练示例2:教宝宝吃饼干 当宝宝有了两颗牙齿后,可以开始有意识的教宝宝吃饼干了。这时,父母面向宝宝,对宝宝说:“宝宝看爸爸(妈妈)是怎样吃饼干的。”等到宝宝的注意力被吸引了过来,爸爸(妈妈)可以先咬一口饼干,然后张大嘴巴给宝宝示范具体的咀嚼动作。然后把饼干递给宝宝,告诉他按照爸爸(妈妈)的样子来吃饼干。 有时宝宝一时没有学会而噎着自己,甚至引起呕吐,对此父母不必紧张,要坚持引导,继续训练下去。7—8个月以上的宝宝更愿意自己做事,父母不妨让宝宝自己用手抓食物吃,让宝宝满足自己挑选、自己动手的愿望。这样做会使他们对食物和进食更有兴趣,增强学习的欲望。 帮助训练咀嚼能力的几则食谱 ☆ 蔬菜布丁 材料:吐司面包、牛奶、苹果泥。 制法:将吐司面包去边后撕成碎片,和婴儿奶、苹果泥调匀即可。 营养师建议:宝宝6个月大,仍需较柔软的食物来训练其咀嚼及吞咽的能力,将吐司去边,加上香甜的苹果泥,是一道既方便又可口的副食品。 ☆ 白玉鲈鱼片 材料:鲈鱼1条(约500g)、鸡蛋1个、山药50g、荷兰豆25g、梨1只(约150g),精油250g(实耗20g)、黄酒、盐、鸡精、淀粉、葱、姜适量。 制法: (1)鲈鱼洗净,去内脏、骨、刺和皮,切薄片,用少许盐、鸡精、蛋清、淀粉上浆;山药削皮,切小片;荷兰豆切段,梨削皮去核切小片;葱姜洗净,温水泡15分钟成葱姜汁。 (2)炒锅烧热,倒入油,烧至三成热,放入鱼片,轻轻拨散,至熟捞起;放入山药、荷兰豆、生梨,一起炒熟取出。 (3)炒锅中留少许油放入葱姜汁,加少许盐、黄酒、鸡精,烧开投入全部原料翻炒均匀,用淀粉勾芡即成。 特别提醒: (1)鱼刺一定要剔除干净。 (2)选用活杀的鲈鱼,保证肉质鲜嫩。 (2)婴幼儿食用的净鱼肉不能超过总量的一半。 (3)炒鱼片的油温必须小心掌握,以油不冒热烟为好。 (4)炒鱼片最好筷子轻轻拨动,用锅铲急火快炒,鱼片会成碎粒。 特点:鲈鱼的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充足,维生素和矿物质丰富,具有健脾开胃,滋补肝肾,止咳化痰的特效。山药健脾、润肺;生梨滋阴益肺,生津解渴;荷兰豆为鲜豆食品,营养充分。此款菜肴营养全面,润肺润喉。 营养师建议:根据婴幼儿不同年龄选择膳食加工方法,以利于培养宝宝的咀嚼能力。6个月—1岁的婴幼儿适宜食用鱼茸、鱼泥;1岁—3岁的婴幼儿适宜食用鱼粒、鱼片、鱼丝等。 ☆ 糜面小窝头 材料:糜子面200克,清水、小苏打各适量。 制法:把糜子面和小苏打混合均匀,加温水和成软面,用手沾少许水,取一点软面捏成小圆锥体,再在底部用手指按出小洞,上屉用旺火蒸约40分钟即成。 特点:此小窝头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尼克酸。 营养师建议:选择软硬适度的面食,有利于帮助孩子训练咀嚼能力。 咀嚼能力Q&A: 团团妈:我女儿两岁了,不爱吃饭,每天要喝五次奶粉。我曾经强制性戒奶,即使这样她也不肯吃饭,她每次喝180—210ml奶粉,体重15kg,身高80cm,是否正常?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吃饭呢?目前她连水果和饼干也不爱吃。 专家意见:从你孩子目前的身高体重来看,孩子的发育是完全正常的,不用担心。从奶到其他食物的转换需要一个过程。你不用特别急于采取强制的做法,应该慢慢地引导她来喜欢吃饭,不一定要用强制的办法。比如可以在她饿的时候先给她吃一些其它东西,如果没有吃饱给点奶,这样逐渐把奶转成食物。 再则,她不喜欢吃别的食物,可能是因为没有很好地训练自己的咀嚼吞咽功能,还停留在流质食品阶段。可以先让她吃一些烂饭、面条,菜也要做得碎一点、烂一点,有助于咀嚼吞咽,如果是吃特别硬的,像大人的食物,两岁的孩子不太接受,不喜欢吃。再就是要注意,孩子的食物要讲究色泽,颜色、味道,包括她吃饭时用的小勺、小碗都要漂亮一些,环境也要舒适一些,以提高她的兴趣。千万不要让孩子边看电视边吃东西,这样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如今独生子女是家庭的掌上明珠,谁不希望孩子长得结实健壮呢?然而不少孩子因厌食而使家长揪心惆怅,尽管百法使尽,可孩子就是不好好吃饭,食欲不振,或见饭就够,拒进饮食。这样天长日久,则会发生营养不良,形体瘦,贫血体重减轻,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发育,还容易引起其它疾病。 首先要分清孩子为什么厌食。由于胃肠道和全身性疾病或药物反应引起厌食,那就需尽早去医院诊治。还可针对厌食出现的症状选中成药治疗,如孩子消化不良,食积停滞,可服用浓缩保和丸;孩子脾胃虚弱,饮食减少,胃部胀满,可服香砂六群丸;若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孩子食欲减退,胀满不适或胃痛,可服香砂养胃丸;饮食内停,食后腹胀,腹泻可服健脾丸等。 除了药物纠正之外,要使孩子吃得香,还要注意方法。有些小儿厌食,家长很焦急,为了哄孩子吃饭,有的在吃饭时用玩具逗引孩子,也有的任凭孩子边吃边玩……家长平时过于娇惯,又不了解合理的喂养方法也是造成孩子厌食的直接原因。 那该怎么办呢?下面介绍一些做法: 1、让孩子有一个比较安静的进食环境,使他能轻松愉快的进食,因为人的消化系统受情绪的影响,紧张了会导致食欲减退,故在孩子进食时,大人不要高声谈笑,更不可逗引孩子叫他做这做那。 2、孩子的食物除考虑到各种营养以外,还应注意丰富多样和容易消化,尽量做到食物品种多而色香味俱佳,使孩子看到闻到就产生想吃的愿望,同时,烧给孩子吃的菜应切得细些,饭不要煮得太干,以便于他们咀嚼。 3、平时应定时,适量地给孩子进食,并保证让孩子吃一定数量的蔬菜和水果,注意不要使孩子吃得过饱。 4、别给孩子吃零食,甜食及肥腻,油煎的食品也应少吃,饭前半小时不宜给孩子吃任何东西,即使是一颗糖,一块饼干,就连开水也别给他喝,以免抑制食欲和冲淡胃酸。 5、孩子的胃口不可能每顿都一样,有时好点,有时差点,不要强求他一定得吃多少,尤其不可强制孩子吃“高级营养品”,当孩子不想吃时,千万不要强迫他,因为适当的饥饿感可以改善孩子的食欲,还有,孩子有时要一口菜一口饭吃,有时却喜欢把菜拌在饭里吃,大人一般不要去干涉。 6、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他的饭量,也不要谈论孩子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别给孩子许下什么“吃一口 ,讲一个故事”的愿,对孩子不要百依百顺,也不要哄、骂、压。 7、在孩子进食前,一定得将所有玩具全部收去,不能让孩子边吃边玩。 如果采用了上面这些做法以后,孩子仍然无进食要求的话,那就让他坐在旁边。看着大人吃饭,这里如果孩子哭闹,也别理他,等到他要求进食时,再给他吃。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与营养调配相结合,孩子就会胃口好,吃饭香甜,营养充足,从而利于身体的健康发育。
看看奶粉是不是宝宝吸收的不好 我家宝宝月子里喝的完达山也是就长了1斤多点 后来换了美赞臣 每个月都长2斤 800的奶量够了 一天水加奶不能超过900的
他之前没吃过奶粉的,我是慢慢加的,他也不吃,我是想慢慢的把奶粉当主食,我奶水也没多少了,喂点辅食他又不吃
10个月的宝宝什么都可以吃了,可以吃瘦肉、蛋黄、鱼、虾、不都含有蛋白质吗,要营养均衡宝宝才会胖的。
亲你好,宝宝有可能是缺钙了,宝妈可以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一下微量元素,看看宝宝是不是缺钙了,然后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补钙的
宝宝在长牙的过程中,牙床会很不舒服,往往痛痒难忍,因此就会出现爱咬东西 咬人 吃手指 哭闹不安的现象。这都是很正常的。需要注意的是,宝宝在啃咬东西的时候,很容易将一些脏东西吃到肚子里,会引起肠道感染,出现腹痛 腹泻 呕吐等。所以,宝宝的玩具要经常清洗消毒,小手也要勤洗干净。
断奶后需要添加奶粉至少到两周岁哦 需不需要母子分离到时看宝宝的反应的 有些宝宝断奶没有关系的 有些宝宝就会比较闹了 具体看情况再说了 麻烦点击好评哦亲谢谢
就是刚喝的时候会疼,慢慢的就不疼了,奶水也不是很多,够她喝吧
轻微缺钙或者缺钙的早期,主要表现出精神神经方面的症状,如烦躁磨人,不听话爱哭闹,脾气怪;睡眠不安宁,如不易入睡、夜惊、早醒,醒后哭闹;出汗多,与气候无关,即天气不热,穿衣不多,不该出汗时也出汗;因为汗多而头痒,所以小儿躺着时喜欢摇头磨头,时间久了,后脑勺处的头发被磨光了,形成枕秃。这些现象或多或少都存在时,才考虑缺钙。如果仅有出汗一条,就不能诊断是缺钙。 严重缺钙时,精神神经症状加重,会出现抽风,同时还会出现骨骼及肌肉的表现,如囟门闭合迟,出牙迟,会站走时间迟,还会出现鸡胸驼背、罗圈腿、肌肉松软无力等等。缺钙对人的危害不仅如此,还会影响智力以及引起免疫力、抵抗力下降、致使小儿容易感冒、发烧、拉肚子。因此,在小儿生长期预防和治疗佝偻病很重要。 宝宝一天需要多少钙 人体对钙的需要是随年龄、性别、生理状况的不同而有差异的。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和多数医学书的介绍,膳食中钙的需要供给量每天是: 1~6个月的婴儿,母乳喂养的宝宝约300毫克,人工喂养的宝宝约400毫克。 7~12个月的婴儿,约500~600毫克。 1~3岁幼儿,每天需要约600~800毫克,青春期约1000毫克。 成人800毫克,孕妇约1200毫克。 专家提醒:如果宝宝缺钙单纯补充钙剂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钙的吸收、利用、调节和排泄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是三个最主要的调节因素,其他还会受钙的制剂、宝宝年龄、服用时间、服用方法、食物成分等因素的影响,这就不难理解生活中很多宝宝补了大量的钙但还是发生“缺钙”的现象。 如何给宝宝补钙? 每100克母乳含钙30毫克、牛奶含104毫克,根据补钙的需要,婴儿每天补充500毫克左右钙,应该不会有钙的缺乏了。如果仍然有缺钙现象,就不是单纯的补钙不足,而是另有原因,如有维生素D的缺乏、甲状旁腺功能不足或钙的吸收障碍等。此时,补充大量的钙是无济于事的,反而可能产生副作用。如果1岁的宝宝每天能喝600毫升的奶,再适当补充含钙食物或是钙剂,一般不会发生明显的缺钙。但需要注意的是婴儿维生素D的缺乏比钙的缺乏更为普遍,而且是造成钙吸收和代谢障碍的重要因素,因此,补钙的同时,每天应为宝宝补充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 出牙晚,不能说一定缺钙,是否缺钙因该有医生来断定,但是你有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和每天约600~800毫克的钙吗?如果有的话,那你不用急,每个宝宝的发育情况都不一样,只要不缺钙,牙齿慢慢会长出来的。
儿科专家告知,前三个月平均每个月增加1KG,后每个月平均每月增加0.5KG,你宝宝现在5个月,你自己算下,你宝宝比出生时体重增加8斤有吗?没有的话,建议去问问儿科专科门诊找专家看下,宝宝越早发现问题,越方便纠正,另外医生又建议,宝宝不宜增长过快,过快增长以后容易生高血压,糖尿病等病
其实家长没有必要给孩子乱补东西吃的。我家宝宝现在14个月了,也是8个月才开始长牙,11个月时也差不多3颗吧。也没补钙连D都没补。就是赶上夏天了,成天在外面玩,晒太阳(对孩子来说我觉得吃什么药都没有自然的好,副作用就是孩子黑了,但是显得更健康了),现在8颗牙长的可好了。而且最近总爱把手指放在嘴的里面咬。以前都是要出牙就爱咬手指,而且咬哪里就哪里出牙了。所以我估计是要长后面的牙了。<br/>只要孩子不哭不闹,很健康,我们没有必要担心。<br/>对了,还要看父母出牙早晚,因为据说我出牙就很晚,可能这也遗传
孩子食欲不好建议从饮食花样和食品搭配调整,引起孩子吃的兴趣,如果这样做了孩子的食欲还是不好建议去医院请医生帮助作进一步检查。
1,不用强迫手段 很多家长都担心宝宝喝太少会长不大,于是采用强迫的方式。但是这种做法反而会让宝宝对吃产生恐惧。其实只要宝宝身高、体重等发展状况,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并不需要强迫他喝奶,这个时期家长应该思考,如何协助宝宝接受半流质的辅食,而非强迫他喝奶。, 2, 改变喂食方式 当宝宝出现厌奶的征兆,爸妈可以从改善喂食方式做起,采取较为随性的方式,不需要按表作业。以少量多餐为原则,等宝宝想吃的时候再吃。可以通过游戏消耗宝宝的体力,例如按摩、肢体活动等,当他精力耗尽、感到饥饿时,进食的状况也会获得改善
我家宝宝现在第二个牙也露出来了,但是从来没拉过肚子啊,一天一次很正常
牙齿萌出有一定的顺序,有个大约的时间,如出生后6-8个月,乳牙下切牙开始长了,到两岁和两岁半,20个乳牙就可以长齐了,由于每个幼儿的发育情况不一样,有的可能早些,有的可能晚些,所以也不要着急了,慢慢就出来了
没关系的,他愿意吃多少就吃多少,这个年龄段体重就是长得慢
您好,不知您的孩子是什么喂养?如果是配方奶喂养,有的时候会大便发绿,孩子的体重增长差应该与喂养有关,8个月的孩子每天的奶量应该在800ml左右,同时应该添加米粉、蛋黄、菜泥、果泥,如果孩子食欲不好,可以服用一些健脾类药物。
亲,不建议用安抚奶嘴的哟,对牙齿不好,将来牙齿会长歪的,也会对安抚奶嘴有依赖性,大了不好戒掉的。
病情分析: 您好,考虑孩子如果是消化好,可以吃的 指导意见: 建议少加糖,加糖太多不好的,孩子不能断奶,必须喝奶,再就是注意饮食均衡营养不要偏食
建议先从防止进一步加重高血铅,如果无效再考虑用药物,注意是药物,不是保健品。(1)教育儿童勤洗手,正确洗手; (2)勤剪指甲,经常清洗玩具和其它可能被小孩放到口边的物品; (3)近马路的居室要经常用湿布擦除孩子能触及部位的灰尘; (4)教育儿童不到马路边和铅作业工厂附近玩耍; (5)不在交通繁忙的街道推着婴儿车散步; (6)工作场所有铅污染的人员(如冶炼厂职工、交通警等)不要将工作服穿回家; (7)以煤为燃料的居室要勤开窗通风; (8)儿童少吃含铅量高的食品(如皮蛋、爆米花); (9)早晨打开自来水龙头放出来的第一段水不能用来为孩子烹食; (10)加强儿童营养,保证有充足的钙、铁及锌的摄人。
宝宝越大体重越少的,越大他开始活动了会动了,没那么长肉了。开始长个。
孩子出生时,口腔内没有牙齿,出生后约6个月,下颌中切牙开始萌出,直到2岁半乳牙全部萌出。宝宝出生后1年内(1.5个月~11个月)所有乳牙釉质矿化完成,出生后2年内(6个月~24个月)所有乳牙萌出。因此,出生后1年内,如果孩子出现全身或局部紊乱疾病,将影响乳牙釉质的发育,导致牙齿发育缺陷,易患龋齿。 乳牙萌出一般时间 中切牙 侧切牙 尖牙 第一乳磨牙 第二乳磨牙 上颌 7.5个月 9个月 18个月 14个月 24个月 下颌 6个月 7个月 16个月 12个月 20个月(萌牙正常时间范围) 牙齿萌出时间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个体差异的存在,有的孩子牙齿萌出偏早、有的孩子偏晚,但只要在个体差异的范围内,就是正常的。 3种原因造成差异 1. 遗传因素 如种族、性别等,正常情况下,女孩比男孩牙齿钙化、萌出的时间早。 2.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的影响更为普遍,如气温、疾病等。一般来说,寒冷地区的儿童比温热地区的牙齿萌出迟 3. 营养状况 营养良好,身高、体重较高的儿童比营养差,身高、体重较低的儿童牙齿萌出早。 不用着急,顺其自然好了。
首先,宝宝正常出牙的时间一般是在四到七个月。平时宝宝也是需要注意补充微量元素,尤其注意补钙的。
妈妈应该多吃一些有营养的食物,多吃肉,熬点猪蹄汤,炖排骨,或者是喝乌鸡汤,妈妈吃的营养宝宝才吸收的好,不要在意自己的身材,等宝宝断奶了自然就会瘦下去
我家宝宝还差4天7个月,也还没有长牙,不用着急,出牙的早晚与遗传有关系,听同事说,他家的宝宝10个月都没有长牙,带去看医生,医生问家长:你见过没长牙的人吗?哈哈!所以不用着急,面包会有的,牙也会有的!
宝宝的表现很正常。如检查有贫血,医生开了药,应服。药服完后,复查,如已不贫血,不再服药。
我好,1岁两个月的孩子10颗牙齿这样的发展速度不算慢,属于正常范围内。日常多注意保证孩子每日的蛋,奶等营养,不缺钙,生长发育不会受到影响的。
确实每个宝宝时间都不一样的,一般宝宝在六个月左右开始长牙,但是每个宝宝实际发育情况也不完全一样,一般一岁以内长牙都是正常的,宝妈不用太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