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纰漏 针对多家银行出现存款失踪问题,网民“应宜逊”认为,从外部原因看,目前银行吸收存款越来越难,一些客户经理为了获取业绩提成,采用了一些不规范的方法拉存款;从内部来看,银行管理不够严密,对客户经理疏于管理。 网民“张立伟”指出,过去几年出现贴息存款现象,即在银行贷款额度用完后,企业为获得贷款,贴息为银行拉存款。
这就解释了为何失踪存款多为大额 存款,储户也是冲着更高利息去的。贴息存款存入银行后,会立即转到委托企业的账户上,如果银行审查不严格,一些毫无资质的企业参与其中,甚至会有犯罪团 伙。那么,到期后不还钱,储户账户就会显示存款失踪。 维权艰难 有网民表示,无论个人储蓄还是企业存款,类似事件发生后均面临维权难题。
网民“徐玉平”说,现实情况是,存款丢失后索赔追回“几乎不可能”。 媒体报道显示,一些银行对存款冒领、丢失应如何处理均没有具体规定。对于销售人员的违规行为,对机构没有明确的处罚规定。面对存款冒领、丢失等质疑,多数商业银行往往将责任推到员工个人甚至“临时工”身上。
部分商业银行要求储户自己取证,否则对“丢钱”不负责。 网民“堂吉伟德”说,随着越来越多的银行存款在账上“不知去向”,银行资金的安全性和储户的权益如何得到保护,这个问题再次引起公众的关注,也值得政策层面反思。 加强监管 网民“傅明明”指出,不管是不是银行员工个人行为,银行都是要承担责任的,因为对储户来讲,有理由相信这是银行的代理行为、合同行为。
“应尽快完善立法,防止银行以临时工或个人行为等理由拒绝承担责任。”网民“张立伟”建议,银行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才会主动堵住漏洞,防范员工作恶。银行也必须提供证据证明其告知义务,而不是让储户提供,才能自证清白,而不是躲避惩罚。 网民“刘绪尧”认为,储户存在银行的钱,如果被犯罪分子通过系统漏洞冒领,除非储户参与其中,否则银行至少要承担部分责任。
避责推诿只会使银行再次承压,只有切实完善合同监管,建立健全可疑交易监测系统等措施,才能真正斩断“存款异动”之根,筑固银行信誉。
答:相信不久的将来,存款保险制度能发挥大作用!存款保险制度制的核心是保护存款人权益,它以立法形式为储 户存款安全作了制度上的保证。比如,明确最高赔付限额为50万元人...详情>>
答:每家银行信用卡逾期银行都会催款,不管你是真忘记还还是没钱还,最好尽快把钱还上,时间久了征信会受影响的,逾期时间越长影响越大,别等到需要贷款的时候征信过不了,后悔...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