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共享资料 医院库

佛经中有两句话,“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什么意思?

首页

佛经中有两句话,“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什么意思?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7-08 23:02:50
    就是说一切法“缘起性空”。“色”,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中的色,是指物质。任何物质现象都是缘起,它有相状,它有功用,但是它的相状和功用里面没有常恒不变的指挥它的主宰,所以说是空。所谓空,不是指的色外空(物体之外的空),也不是指的色后(空物体灭了之后的空),换句话说,并不是离开色而另外有一个空,而是“当体即空”。色是缘起所起,色法上不能有个不变的实性,所以说“色即是空”;唯其没有实性,所以能遇缘即起,所以说“空即是色”。这也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简单解释。受、想、行、识等精神现象也同样地是“缘起性空”。“缘起性空”是宇宙万有的真实相状,即所谓“诸法实相”。大乘佛教以实相为法印,称为“一法印”,一切大乘经教,都以实相的道理来印证。如前面所说“无住涅??”和“菩萨六度四摄“等教义,都是以缘起性空的理论为基础的。
    

    孙***

    2006-07-08 23:02:50

其他答案

    2006-07-09 10:32:59
  •   1,名词解释:
    (1)“色”---色是指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而六尘又可分为三种色。
        第一种色谓之“可对可见”的色。“可对”就是可以跟我们面对,我们可以接触到的意思。“可见”是指我们的眼睛可以看到它。六尘中的第一尘——色尘,就是指这种色,是有相相。
      诸如长短方圆、青黄赤白、男女老少、山河大地、草木丛林、饮食起居等等,既可看得见,又能接触感觉到。 第二种是“可对不可见”的色。眼睛看不见它,但却能感觉得到、接触得到,这就是声、香、味、触。 第三种是“不可对不可见”的色。
      眼睛既看不见,也接触不到,这就是“法”。法就是法尘,是六尘之一,是前面色、声、香、味、触五尘落谢的影子。就是我们眼睛所看到的色,耳朵所听到的声音,鼻子闻到的香臭,舌头品尝到的酸甜苦辣,身体所接触到的外境,这一切相的影子落在我们的第六识(即大脑)里成为意识,这就是法尘。
      这个法尘,既不可见,又不可对。 (2)空---凡夫大都认为“空”为相对的空,即顽虚空和断灭空。而佛法说的空,是色的当体即空,以诸法无自性故空。但同是修道人,以根性不同故,在“空”的认识上也有不同。如小乘罗汉、辟支佛等以析法为空,大乘初门菩萨以体法为空,这都不究竟。
      大菩萨与佛说的“空”才是空有一致的妙有真空。 2,分析: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须整体理解,不可分割。 “色不异空”是对凡夫讲的。凡夫都着相、着有,把一切境相都认为是实有,贪得无厌,因而说色不异空,教大家清醒明白,不要执着所有色相。
      纵然你费尽毕生心力,使尽计谋,追逐求取,可到头来,还是一场空,反而临终随业受报,枉受轮回之苦,太不值得了。 “空不异色”是对二乘说的。因二乘人执空,认为色之外有空、空之外有色,因而废色守空。他们认为凡夫因执着色相,为物所使,困扰受苦,造业受报,故生死不了。
      欲了生死,则必须远离这个色相肉体,故断除“人我执”,破有,守空。殊不知,有个“空”在,还是着有。而且死守空边,这空便成为生死窠臼。守在这窠臼边,虽了了分段生死,不入六道轮回,但因执空,法见未除,不得自在,还有变易生死未了,故不是真正见性,尚不是究竟法。
      所以佛说“空不异色”而度之,使他们晓得空和色无有两样,不要执空废有,从而破除法执,圆证菩提。 “不异”二字虽说是没有差异、没有两样的意思,但总好象还是有两样东西存在,不是一体。所以佛紧接着斩钉截铁地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破菩萨色、空尚存二见而说的。
      菩萨虽然知道色和空无有二样,但“无二样”毕竟还是针对两种东西比较而言,仍不是一个分不开的浑同体。所以佛慈悲心切,为破菩萨执有二见之过,进一步明确地指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是两个体,无有二般。色、空是一个体,是完全一致的,色空就是“一”。
      尽管现千差万别的相,但相就是性,性就是相;色就是空,空就是色。佛是教我们认清真理,不要把相和性、色和空误认为大体相同的两样东西,而去追逐企求,以致误入歧途。真正明白了色、空不二的道理,也就会明白大乘佛教中的空不是顽空、断灭空,而是妙有真空。因性空无住,当体即空,所以相也虚幻不实,了不可得。
      故我们对一切色相,不可执着企求、患得患失。何谓妙呢?山河大地、森罗万象,一切色相无不是自性的显现,一切色相就是你自己,你自己就是一切色相,“一切唯心造”。在色相上不分别、不执着,随缘起用,不取不舍,这就是妙!我们只有把色、空不二的道理真正弄清楚了,见相即是见性,就可以透过一切色相,而见自性。
      见性即是见相,就可以由性而起妙用,任运腾腾,腾腾任运,光明自在,圆证菩提。 阿弥陀佛! 。

    不***

    2006-07-09 10:32:59

  • 2006-07-08 23:07:21
  • 色”,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中的色,是指物质。任何物质现象都是缘起,它有相状,它有功用,但是它的相状和功用里面没有常恒不变的指挥它的主宰,所以说是空。所谓空,不是指的色外空(物体之外的空),也不是指的色后(空物体灭了之后的空),换句话说,并不是离开色而另外有一个空,而是“当体即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就是说一切法“缘起性空”。“缘起性空”是宇宙万有的真实相状,即所谓“诸法实相”.一切大乘经教,都以实相的道理来印,都是以缘起性空的理论为基础的。
    

    y***

    2006-07-08 23:07:21

  • 2006-07-08 23:01:04
  • 答:其次是根据缘起的道理而说法性空。这就是说,一切法既是因缘和合而起,所以都没有实体;换句话说,一切法都只是因缘和合的现象,在现象上找不到作为主宰的本体。前面所说的“诸法无我”是指人的“我”,现在进一步说法的“我”也没有。前面是破“人我执”,说“人空”;现在是破“法我执”,说“法”空。

    霞***

    2006-07-08 23:01:04

  • 2006-07-08 22:59:40
  • 就是说一切法“缘起性空”。“色”,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中的色,是指物质。任何物质现象都是缘起,它有相状,它有功用,但是它的相状和功用里面没有常恒不变的指挥它的主宰,所以说是空。所谓空,不是指的色外空(物体之外的空),也不是指的色后(空物体灭了之后的空),换句话说,并不是离开色而另外有一个空,而是“当体即空”。色是缘起所起,色法上不能有个不变的实性,所以说“色即是空”;唯其没有实性,所以能遇缘即起,所以说“空即是色”。这也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简单解释。受、想、行、识等精神现象也同样地是“缘起性空”。“缘起性空”是宇宙万有的真实相状,即所谓“诸法实相”。大乘佛教以实相为法印,称为“一法印”,一切大乘经教,都以实相的道理来印证。如前面所说“无住涅??”和“菩萨六度四摄“等教义,都是以缘起性空的理论为基础的。
    

    1***

    2006-07-08 22:59:4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关注
爱问

关注爱问微信公众号,开启知识之旅,随时随地了解最新资讯。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