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共享资料 医院库

道的含义,道的含义

首页

道的含义,道的含义

“道”这个字的含义
“道”这个字的含义是什么?
这是个语文问题,老师问的,我们都回答不出,老师提示说:在电视剧《仙剑奇侠传》中有那么一句话“道可道,道非道”
可以联系起来去想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09-24 09:37:45
      道学大师老子的《道德经》中的道:
    道可道,非常道!!!
    道的二律背反
      老子研究中的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即老子的道究竟是物质实体抑或是精神实体的问题。
      然而,若要在正理解老子,没有必要陷入这种经院式的循环辩论中,而应当深入分析“道”的真实意义。
      如果打破老子 思想的神秘外壳,通而观之,那么老子的全部哲学可以提挈领地概括为三句话,即:   太初有道。   其道一为“变”,二为“反”。   圣人用之:明道,通变用反。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章)。
      这两句话是《道经》的开篇之首,对于老子全书具有提纲挈领的意义。它以思辨的形式,道出了规定与否定、有限与无限的辩证关系。   老子认为,记本身无起点亦无终点,“绳绳兮不可名”(14章),是不可规定的无限实体。但另一方面,老子又认为,道也不是栖身于宇宙之外的一个超越物,它存在于宇宙中,存在于事物中。
         这里老子实际提出了一种蕴涵矛盾结构的命题,即:   一方面——   道不可道,不可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1章)   道无形,无象。(“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14章)   另一方面——   道可道,名可名。
      (“吾不知其名,强为之名,字之曰道。”)(15章)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圆众甫。”(ZI章)   道有形,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象”,“其中有精”。)(ZI意)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康德所谓“二律背反”,也就是逻辑上的所谓“悖论”。
         老子认为,驾驭着方有而又超越千万有之上的道,乃是万物所生的本根。“夫物芸芸,各归其根”(16章)。由这一观点中,他引出反感觉论的认识论。他说:“天下有始,司以为天下母。即得其母,以知其子。”(52章)“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
      (47章)“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47意)   宇宙中的万物纷纷芸芸,而“道”却是他们的总体、本根。由于万物形态及现象的多样性,所以任何感官的把握都只能达到片面的局部。只有理性的思辨才能把握万物的总体实体和本体,“道”。
      从而做到“不行而知,不为而成。”   老子贬低感性认识的原因,是因为他从宇宙现象和人世经验的流动不居中,意识到感性认识的表面性、片面性、偶然性、主观性。黑格尔指出:   老子正是从对感性事物的这种否定中走向对感性知识的怀疑和否定。他要求越过感性现象而直接深入到对宇宙实体——道的认识。
      他认为只有通过对这种普遍规律的认识才可以推导出对各种特殊事物的先验性的认识。所以老子这种反感觉论的认识论,实质乃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种尚处在萌芽形态的理性主义。

    金***

    2005-09-24 09:37:45

其他答案

    2005-09-24 12:48:31
  •     那有点像〈老子〉里的话。去看〈老子〉或到中央电视台的网站上去查一查这个暑假〈百家讲坛〉的纪录吧!

    蜗***

    2005-09-24 12:48:31

  • 2005-09-24 11:14:16
  • 不用这么复杂,考试的时候标准答案就是“规律”,事物运动的规律

    思***

    2005-09-24 11:14:16

  • 2005-09-24 10:51:42
  • 道是规律就象年有四季日有昼夜,正确认识规律才能利用好规律。日常生活中到处有道处处有规律,老子所说就是叫人们认识规律发现规律体现人与自然的融合,在治国上他主张无为而治更加体现了他的主张。
    结合人类发展,科技繁荣和人类认识规律之间的关系再加以谈谈。

    席***

    2005-09-24 10:51:42

  • 2005-09-24 10:08:36
  •   道 (哲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道 (法则))
    道是中国哲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道表示了一种最高境界。
    道是一种法则,包括社会法则和自然法则。而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其含义的模糊,将“道”这个概念推向了神秘,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解说。
       中国古人认为,一阴一阳谓之道。道者,阴阳变化之理也。道理,即宇宙运行,自然变化的法则。 道理即然是宇宙运行,自然变化的法则,是事物的规律,因此,道是一切的本源。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还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就是说,人要守地的法则,地要守天的法则,天要守道的法则,而只有道是自在的,本源的。 道也是道路的意思。是事物发展路径。路径是事物规律的外在体现。因此,道理与道 路就统一了。 回到老子开宗明意的 “道,可道,非常道”,就可深一步理解:道是可以说明的, 也是可以理解的;道是不同寻常的,是重要的。
       取自" " 。

    我***

    2005-09-24 10:08:36

  • 2005-09-24 09:38:02
  •   道的含义有以下几个层面:
      道是过程。这是道的第一层含义。道不仅是对万事万物的系统性、整体性的概括,而且是对万事万物发展过程的高度抽象和概括。道不是一种静态的形而上实体,而是一个过程。道的过程性表现为道生万物的过程,即老子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说,道转化为一,一转化为二,二转化为三,三转化为万物。
      在这一过程中,道循环往复,“周行而不殆”,它的运动周期是“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它逐渐的离开,离开得越来越远,远到一定程度又返回来。万物又复归于道。道的过程性是由只能用混沌理论说明的各种关系构成的,因此,道也是关系。   道是本原。这是道的第二层含义。
      道是天地万物之母,无和有都来自道,是道的不同角度的名称。这是最为玄妙和深奥的。道是万物的本体和来源。天地万物都是由道演化而来。道作为本原,是混然一体的东西。老子指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就是说,道是天下万物的本原,这里“始”、“母”、“根”、“门”等等都含有本原的意思,但是,它们有层次的区别。作为本原,它具有唯一性,它无前无后,无上无下,“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它象是在天帝的前边,然而在它之前却没有什么存在。“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在没有天地之前,它就存在了。
      作为本原,它是物质的东西,“道之为物,惟恍惟忽,其中有物,其中有精,”   道是规律。这是道的第三层含义。道是物质运动的规律,道是天地万物变化的终极原因。老子指出,“道者万物之奥”,就是说,道是万事万物运动的规律。道是普遍存在的,“大道泛兮”,道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万物从道起源,又回归于道,“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复命曰常”,返回本性是事物发展的永恒规律。
      作为规律的道,是看不见,听不着,摸之不得的。所谓“夷、希、微”,它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但是一切都受到它的支配和制约。道的规律是不可抗拒的,不能违反的。只有遵循道的规律,坚持“无为”的原则,才能把事情办好。否则,“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违背了规律要受到规律的惩罚,下场是极其可悲的。
           道是法则。这是道的第四层含义。老子把道视为必须遵循的法则,他说,“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他要求人们要坚持,遵循道的法则。又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意思是要遵循古代的法则,驾驭现实的实有,以认识历史的规律,这就是遵循道的法则的具体表现。
      废弃了这一原则,有了仁义,“大道废,有仁义”老子主张“唯道是从”,“贵食母”,即是要坚持道的法则,按道的法则做事。道也是观察事物的永恒法则。“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就是说老子自己就是用道的法则观察万事万物的,给人们作出了榜样。
      老子认为,人们对道的法则的态度是有区别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上等人能够坚持道的原则,而且身体力行。至于其他人,肯定是相形见绌了。“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坚持道的原则的人,才能把自己有余的奉献给社会。是否按道的原则办事,结果是不一样的。
      “天下有道,却走马亦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坚持道的原则,天下和平安定,放弃道的原则,则会陷于兵荒马乱之中。按道的法则去作,道会成全你的,“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最后,道的原则是最高原则,而且有很高的价值,“天之道,利而不害”。

    s***

    2005-09-24 09:38:0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关注
爱问

关注爱问微信公众号,开启知识之旅,随时随地了解最新资讯。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