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似没有,你可以去超市买呀都有哦
貌似没有,你可以去超市买呀都有哦收起
酥油shortening 其成份为:白油+胡萝卜素+天然香料,与白油可以替代使用。可普遍用在任何一种烘培产品中。没错,酥油的英文名也是shortening,呵呵,你没有看错,我更没有写错,这里重点讲一下这个让人“拎不清”的酥油。(这里引用一段转载过来的文字详细讲解,相信你仔细看过之后一定会懂一些,至少以后做点心的时候不会再晕晕的了) 广义的定义,酥油可以是任何的油脂类产品,如色拉油、猪油、奶油、玛琪琳等等。但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口感和成品品质,这些油脂在使用上就必须要留意彼此之间并非完全可互相替代的,必须要考虑到他们油脂及其它成分如水的含量,特殊的风味(如奶油),还有不同的熔点对制作过程中所带来的影响。 狭义的定义,在点心制作上,当我们说到酥油,通常就是指『酥油』这个产品。酥油是一种无水奶油。 1、酥油的种类 酥油的种类很多。在台湾目前有: · 最好的酥油,属次级的无水奶油(此类酥油名为 Butter Oil) · 一般也有以低熔点的牛油(此应指牛脂肪 Beef Fat)来充作的酥油 · 另外也有以氢化白油和奶油香料配制而成的,此类酥油即为 Shortening,其颜色和香味都近似真正的酥油(Butter Oil) 2、酥油是素的吗? 完全看成分而定,购买前可以查看成分说明,有无水奶油、以牛脂肪 Beef Fat 的,或是植物油精制的,其中以第三种最为普遍,只有第二种牛脂肪的为荤的。因此,也有人问,,, 3、酥油是白油吗? 如果是第三类酥油,那其实就是白油再加工而已,而目前一般在食谱的应用上,多半习惯将白油与酥油视做相同材料了。 4、酥油的作用 酥油一如它的英文名,Shortening,又名雪白奶油(请参看雪白奶油(Shortening)的详细说明),它用来防止面团筋性延展得太快,也可防止膨大剂初期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在过程中散逸。而白油(Lard),是人造猪油。根据中华谷研所的蛋糕与西点一书,酥油与白油的的作用相似,但是,酥油精炼过程较白油为佳,油质更洁白细腻。 5、采购信息 酥油在香港称为『固体菜油』。 在台湾,需要到材料行去。酥油的成分需要先向材料行老板询问。 在北美,超市买的酥油有两种,以 Crisco 出产的酥油为例,白色的酥油用来做派比较合适,而黄色的酥油则用来做需要酥松感的金黄色饼干。同样是酥油,看你做的是什么样的点心做不同的选择。酥油一般是陈放在 Cooking Oil 的柜子,和色拉油等油类放在一起,或是在 Baking Needs 的柜子附近,是不需要冷藏的,但也有部分商家将它放置于奶油、玛琪琳的冷藏柜附近。 在澳洲,只能找到一种名叫 copha(是椰油制的 vegetable shortening),这种酥油并不能完全和北美惯用的酥油互相替代使用。相关的信息请在搜寻引擎输入 copha 查询,或是 参考(澳洲 法浪客提供)。食谱中使用酥油的部分,可以尝试以奶油来取代。 大部分的酥油都标榜全素(All Vegetable),根据成分说明,主要是棕榈油、黄豆、氢化物及双酸甘油脂...。加氢化物是为了改变油脂的融点,使它在一般室温下仍可维持固态。黄色酥油则多加了轻微的调味及黄色色素。。当然也有些厂商生产的酥油中有牛油成分(Beef Fats),如果介意荤素,购买前多加留意就是了。 黄油 黄油,蒙古语称“希日陶苏”,其味道独特纯香,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牧民招待宾客的佳品。黄油可以从奶皮子里提,可以从白油中提,也可以从鲜奶凝结出的油皮中提取。 若从奶皮子中提取,则要在奶皮子攒多以后,经过一夏天晾干,然后将其放入锅中煮,慢慢搅动,渐渐地就可以看见锅中分离出上下两层:上层黄色,下层白色,黄色的油脂便是黄油了。白色的叫酸油。若从白油中提取,则要将白油倒入锅中加热来炼取。将白油倒入锅中,用温火慢慢熬炼,用勺频频翻动,当水汽没有了,色泽呈微黄时,即制成。为防止炼得过火会带有煳味,在炼的过程中要加入一把阿木苏(什锦粥)一起炼,其目的就是为了吸取白油中的水分。炼过的阿木苏称为黄油渣。由于其油性大,酸度浓,可加茶饮用。若从鲜奶凝结出的油皮中提取,首先还是要用刚挤的鲜奶中撇出浮在上面的油层,然后倒进锅里,用温火加热同时搅动。待烧开后,黄油便会浮出,渣滓下沉,将黄油撇出,剩下的也是黄油渣,不过这种黄油渣非常的酸。 黄油营养极为丰富,是奶食品之冠,因为五、六十斤酸奶才可提取二斤左右的黄油,足见其珍贵。为食用方便,牧民常把黄油装在器皿或牛羊胃囊内。黄油具有增添热力、延年益寿之功能。寒冬季节人畜受寒冻僵时,常用罐饮黄油茶、黄油酒来解救。时至八月,人们把黄油装进羊小肚子将其保存起来,待食用时开启,由于不与空气接触,所以一尘不染,依然是新鲜滋润、绵甜可口。
芝麻烧饼 原料: 面粉3杯, 水1.5杯,食用油0.5杯, 泡打粉1/2tsp, 食盐适量,香油、芝麻酱各30毫升 ,酵母8g(约1小包),白芝麻约50克。 1。准备:面粉3杯, 水1.5杯, 食用油0.5杯,泡打粉0.5tsp, 食盐,酵母放入面包机,揉20分钟成面团,如果用手揉则需45分钟左右。 香油、芝麻酱各30毫升,混合调匀成为油酥。 2。揉好的面团取150克左右,在面板上擀成长约20厘米,宽约15厘米,厚2毫米的面片,刷上一层油酥,卷成面卷。切成4份备用。 3。令取20克左右的面团,像擀饺子皮一样,擀成圆形的面皮。将步骤2中准备好的1份面卷略微抻长,盘成饼状放在面皮中央,然后像包包子一样,用面皮把面卷包好。摁扁成小圆饼状。成为烧饼胚。 4。铺芝麻:盘中铺芝麻,烧饼胚的一面沾2滴水(水不要太多),然后用手指抹啊抹,直到烧饼胚表面形成白色粘稠的面浆,白浆面向下,将烧饼胚扣在芝麻里面,轻轻压一下,保证芝麻粘牢。这一步骤一定用手指多抹几下,这样沾上的芝麻不容易脱落。 5。平底锅铺油,用中火或小火两面烙,记住先烙没有芝麻的一面,最后直到两面金黄为止。由于是发面,烙的时候烧饼会膨胀成半球状,可以用平铲压平。 要点分析: 1。和面:面,水和油的比例一般是2:1:0.3-0.5,油多了烙出的烧饼不容易分层,油少了不酥。芝麻烧饼用的是半发酵面,因此yeast用量是馒头、包子的1/2左右。 2。烤和烙的比较:芝麻烧饼讲究7分烙3分烤,就是将烧饼烙到6-7分熟,然后在烤箱里烤熟。这里为了省事,多放一点油,只采用烙的方法。 原料配方(制250只) 上白面粉11.75公斤 酵种1.125公斤 油渣500克 去皮芝麻425克 饴糖250克 烧饼末350克 食碱175克 精盐250克 香葱7.5公斤 菜籽油1.25公斤 猪网油1.15公斤 制作方法 1.取面粉(9公斤)放缸内,用85℃热水(春秋季用75℃热水,夏季用70℃热水)4.7公斤拌成面絮出缸。放在大圆匾中揉拌成卵石状,把酵种撕碎放入,用双手握拳不断搋揉至软韧、发光,无疙瘩为止。盖上棉被(夏季用单布)保温,静置发酵约4小时。 取面粉(2.75公斤),用菜籽油拌和成油酥面。 2.将香葱择净,洗后吹干,切成细末,将油渣、猪网油切碎,一起在砧板上剁碎拌匀,盛入盆中,加精盐和烧饼末搅匀成馅。 3.在案板上撒些面粉,放上发面团,将用沸水溶化的碱液分次对入,搓揉至面团光滑不粘手,然后搓成长条,摘成大小相等的面剂250,将油酥分成相同份数。 4.逐个将面剂拍扁,在边上摘1小块面皮包上油酥,放在面剂中心,用手压成直径约3厘米的片,挑入馅心后包拢捏紧,用面杖擀成直径约10厘米的圆饼。用250克温水稀释饴糖,然后刷在烧饼表面,撒上芝麻。 5.用柴草5公斤烧热炉坑,把烧尽的草灰分拨炉膛两侧,再用柴草5公斤分数次放入炉内燃烧,用叉铲在燃烧的草上压一下,将炉膛两侧冷灰覆盖上面,随即用水刷把炉壁刷洗干净,自炉膛两侧下部向上贴饼,最后贴至炉顶。贴满后,将覆盖的冷灰拨向两侧,将未燃尽的柴草翻身,挑在叉铲上,手举叉铲进行烘烤,直至饼坯呈蟹壳黄色,起鼓出炉,用小扫帚扫去烧饼上的浮灰。 产品特点 干松,爽口,香脆,边白面红。 不良重睑矫正费用
材料:面粉、黄油、红糖、自来水 1、取两碗面粉放在一个大盆中准备和成面(比包饺子的面要软点),和面的时候少放一些黄油 2、在另一个盆里准备一碗面,用黄油和,和成做疙瘩汤那样的小面疙瘩就行了(这叫油酥) 3、准备红糖:把红糖压成面状的,没有疙瘩就行了; 这是已经准备好的材料开始加工了 4、把已经和好的面敢成大片,然后把准备好的油酥放上去,包成一个大包子 5、把包成的饱子再敢开,然后折叠起来 6、再把折叠好的敢开,大约1.5厘米的厚度,用刀切成小方块,自己根椐想要饼的大小切就行了 7、把小方块面再叠成一个个的小团,记住是叠成而不是揉成 8、包上准备好的红糖,根据你喜欢的口味包就行了。 9、赶成饼上饼撑烙了 这种饼孩子吃了又补钙又补血,大人吃就更是美味了
塑化剂(台湾语),就是增塑剂。增塑剂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 某些台湾厂商用一种常见的增塑剂DEHP代替棕榈油配制的有毒“起云剂”,也能产生和乳化剂相似的增稠效果。但是, DEHP作为增塑剂并不属于食品香料原料,因此,DEHP不仅不能被添加在食物中,甚至不允许使用在食品包装上。 “起云剂”(台湾语,又名浑浊剂、乳浊剂、增浊剂)也就是常说的乳化稳定剂,是一种合法食品添加物。乳化剂的常用原料为风味油、单体香油、增重剂、乳化稳定剂、乳化剂、水。主要应用于饮料和奶类制品中。 因棕榈油价格昂贵,售价为塑化剂的五倍,台湾昱伸香料公司遂以便宜却有毒性的塑化剂取代,加入到“起云剂”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是一种普遍用于塑胶材料的塑化剂,在台湾被确认为第四类毒性化学物质,为非食用物质,不得用于食品生产加工。 食油中不添加乳化剂,所以也就不会用到增塑剂。
观:油体透亮,浓,呈金绿色,或金黄色,颜色越深越好。而精炼的油中色素及其它营养成份被破坏。 闻:有果香味,不同的树种有不同的果味,品油师甚至能区分32种不同的橄榄果香味,如甘草味,奶油味,水果味,巧克力味等。 尝:口感爽滑,有淡淡的苦味,及辛辣味,喉咙的后部有明显的感觉,辣味感觉比较滞后。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嘛!
转基因大豆主要是把某些细菌的基因接入大豆的植株中,就可以更好地保护它们不受害虫的侵袭。 但是,自英国《独立报》披露了转基因食品巨头孟山都公司的一份秘密报告。报告显示,给老鼠喂食转基因玉米后,导致其血液变化和肾脏异常。 美国转基因大豆油对人体的几种危害 1、转基因大豆及产品会引起跨物种感染,使人类感染动物的疾病,带来严重灾难。转基因食品中引入特定的基因或病毒,为跨物种感染埋下了通道。转基因食品引起跨物种感染的破坏性非常严重,不得不加倍慎重对待。 2、转基因大豆及其产品会损害人体的内部系统。转基因大豆的组成物质与非转基因大豆相比有较大的变化,如植物凝血素提高了约1倍,蛋白酶抑制剂高26.7%,而蛋白质和苯丙氨酸明显下降,维生素B2复合体胆碱的含量低29%等,这些组成物质的变化可能会使人体生长缓慢,使人身材矮小;转基因大豆还含有一种类似雌性激素钓化学物质,它会破坏人体荷尔蒙,导致人体生殖器官异常,并损害免疫系统。此外,有证据表明,转基因大豆食品与非霍奇淋巴瘤发病率的提高具有一定相关性。 3、转基因大豆及其产品可能对人体产生过敏反应。全世界有近2%的成年人和4%—6%的儿童发生过食品过敏,而90%的过敏是由蛋、鱼、贝壳、奶、花生、大豆、坚果和小麦8种食物引起的。转基因大豆由于其引入外部基因所以可能对人体更容易产生过敏反应。世界上一些国家的事实也证实了转基因大豆存在一定过敏性。 4、转基因大豆及其产品可能会影响人体对抗生素产生抗性。转基因大豆中引入了外部基因,如果这些抗生素标记基因进入人体,则有可能转移到有害的致病菌中,从而使它们产生耐抗生素的能力,降低抗生素的临床有效性,也可能使人体对很多抗生素产生抗性。 5、转基因大豆中存在未知DNA,可能带来新的不安全。人类对转基因大豆的研究很可能超出人类控制的范围,转基因大豆很可能发生人类没有预料到的变化,当然也可能给人类健康安全带来新的风险。 美国大豆油生产与我国传统压榨法不同,而是采用“油浸法”炼油。所谓“油浸法”,是用6号汽油泡,然后再加温蒸发掉汽油。问题是,汽油中含有致癌的杂质,这些杂质就保留在转基因大豆油中。转基因大豆+“油浸法”炼油,吃下这种油会得怪病。尤其不要给小孩吃,大家千万小心,尽可能避免吃这种油。现在我国市场上的食用油主要由三大公司生产,其中美国独资控股的占60%,到处都是的“金龙鱼”食用油就是美国公司生产的。
【煮饭小绝招】1做米饭时,加少量食盐少许猪油,使饭又软又松2水里加几滴醋,煮出的米饭会更洁白味香3米饭夹生了往锅里到点米酒再煮一会即可4剩饭重新煮,可往锅里放点食盐,吃时口感像新饭。
实体店+网络销售。 本人定居土耳其,很看好未来国内的橄榄油市场啊! 加油!
不是的 淡奶油用酵母菌发酵后,搅打膨胀,继续搅打到过度状态,油水分离,固态的结成团,就是发酵黄油,剩下的液体就是优酪乳。 经常用来制作面包,因为经过发酵,所以味道比普通黄油更香,
黄油(Butter)是用牛奶加工出来的。把新鲜牛奶加以搅拌之后上层的浓稠状物体滤去部分水分之后的产物。 黄油又叫乳脂、白脱油,是将牛奶中的稀奶油和脱脂乳分离后,使稀奶油成熟并经搅拌而成的。黄油与奶油的最大区别在于成分,黄油的脂肪含量更高。优质黄油色泽浅黄,质地均匀、细腻,切面无水分渗出,气味芬芳 所以发酵奶油不是黄油
猪油是猪的背、腹皮下脂肪和内脏周围的脂肪,经提炼、脱色、脱酸精制而成。猪油的起酥性较好,但融合性差,稳定性也欠佳,但价格便宜,常用作乳化剂的原料。 牛油是从牛身体中提炼的油脂,起酥性不好,但融合性比较好,常作为加工用高熔点的人造奶油或者起酥油的原料。
GB/T 5538-2005 动植物油脂 过氧化值测定 GB/T 5009.37-2003中也有过氧化值的测定 你要是需要的话,留个邮箱我发给你 或者你自己去网上下一个
黄油又叫乳脂、白脱油,是将牛奶中的稀奶油和脱脂乳分离后,使稀奶油成熟并经搅拌而成的。 蒙古语称“希日陶苏”,其味道独特纯香,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牧民招待宾客的佳品。把从酸奶提取的奶油放进锅里,加热提炼,经过加热后奶油彻底熔化,下面会变成油酸奶,上面会飘出一层黄色液体,这就是黄油。把黄油撇出来后,再倒进锅里,加一些半生不熟的蒙古米子,一起提炼,这样就可以把黄油中的水分彻底分离。黄油的质量也会更好。六十斤酸奶中大概能提炼出二斤黄油。黄油也称酥油,营养极为丰富,是奶食品之极品。黄油绵甜可口,能调血补气,增加热量,健全体魄。 酥油是似黄油的一种乳制品,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的脂肪。酥油是以驯养的牦牛(学名:Bos grunniens)的产乳制成的奶油。它是中亚南部和青藏高原的放牧人家最重要的主食和贸易食品之一。酥油的脂质含量是牛奶的两倍,口感近似起司甚于奶油。酥油可制成酥油茶。 奶油(Cream),或称淇淋、激凌、克林姆,是用奶油制作食品由未均质化之前的生牛乳顶层的牛奶脂肪含量较高的一层制得的乳制品。 奶皮子,蒙语称“查干伊德”,“乌如木”、“乌日莫”。汉语的意思就是“白色的食品”。制作时,将倒进鲜奶的铁锅坐在火撑上,用微火烧开后,拿勺子反复扬奶子。扬过一定的时间后,就会上面产生很多气泡,慢慢把火弄小,同时慢慢停止扬奶。火势减弱后,在锅上搭根木棍,把锅盖放上去,以便热气跑出来。一般人家是晚上熬奶皮子,第二天起来的时候,就会在熬过的奶子上结一层厚而多皱纹的表皮,这就是奶皮子(Wurme)。熬奶皮子的时候,有时也要往锅里放稍许糖,以便使奶皮子带点甜。用铁勺从锅沿上把奶皮子划开,用细木棍从中挑起,这样奶皮子就被折叠成一个半圆。将它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晾干,不能直接晒在太阳下面,会使变黄并变得坚硬。夏天的草水份大,奶子油性小,奶皮子发湿,不易储存而且还薄。一般是秋末牲畜抓油膘时大量的做奶皮子,把它们放在一只特意编制的半圆形篓子里,以备冬春食用。奶皮子产量不多,但营养丰富,香甜油腻,能够滋补身体,调理气血,使人容光焕发。 奶酪,又名干酪、乳酪,或译称芝士、起司、起士,是乳制食品的通称,有各式各样的味道、口感和形式。奶酪以奶类为原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质,乳源包括家牛、水牛、家山羊或绵羊等。制作过程中通常加入凝乳酶,造成其中的酪蛋白凝结,使乳品酸化,再将固体分离、压制为成品。有的奶酪在表面或内部布有霉菌,而大部分的奶酪制品在室温时易融化。在中国,奶豆腐就是蒙古族的奶酪。 奶豆腐,蒙古语称“胡乳达”,是蒙古族牧民家中常见的奶食品。制作奶豆腐主要用牛奶作原料,将鲜牛奶用粗纱布过滤后,盛进木桶或瓦缸中,放置阴凉处几天后鲜奶自然凝结。在将上面的哲嘿取出后,把凝乳倒进锅里,用温火熬煮。因蛋白质受热凝固,乳清会慢慢分离,同时榨取乳清,留下稠凝乳加大火力,把乳清彻底榨完后,及时用勺被揉搓稠凝乳直至不粘锅。然后用小勺或专用木具将稠凝乳放进木模中轧实后放置阴凉处。若要做成甜的,在揉搓时加进糖料。这就是奶豆腐(SuunHuruud)。 酸奶是以新鲜的牛奶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发酵剂),经发酵后,再冷却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 奶昔:把鲜奶、冰淇淋、冰块放进搅拌机里搅拌均匀,就是简单的奶昔了。以牛奶作为基础材料的饮品。 PS:我特别喜欢蒙古族的锅茶,将奶豆腐,奶皮子,黄油,酸油,炒米,奶嚼口,风干肉放在一起,味道超赞。感兴趣的知友可以尝试一下。
蛋白不要和糖一起打!先打蛋白!打到什么程度呢?把一支筷子插进去不倒就好了!在加糖打!
就是一般的布 加了油捺染了而已 一般是没有害的 记得给好评哟,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互粉呗亲,@火星酒窖,谢谢支持。更多精彩关注微信marscellar。
有晚同仔仔落时代广场见有间,唔知系北门或、西门,有间时代药房,旁边个门口入去,好细间几个平方铺面。 ...
白糖是一边打蛋清一边加的,从最初有很多大的气泡时开始逐渐加,打至把装蛋清的容器倒过来里面的蛋清泡不会往下掉为止!你那是打过火了,在有很多大的气泡后就要把打蛋档的档位调高
在淘宝上搜索烘焙用品 找本城卖家 然后问他有没有实体店 或者去麦德龙 不过那里是大包装 你可以找几个人一起买然后再分 另外提醒你全麦面包不要只用全麦粉 口感会很不好 也不要用面包机自带的菜谱 不大容易成功的 做出来的会很粗糙 建议看看有名的烘焙博主 学习一下 比如飞雪无霜 君之 爱和自由
(1).打蛋白注意 糖分高的配方需用常温蛋白 马卡龙打到乾性发泡,会因为气泡过大而太脆弱,导致中间容易扁下去或造成中空若是其他需要乾性发泡的配方 若已到乾性发泡再继续打发 容易打成棉花状态 棉花状态就没有任何使用价值2.搅拌时间大约2分钟左右 将蛋白霜中的大气泡压出 烤焙时表面才不会裂开 搅拌是橡皮刮刀与盆底摩擦的方式搅拌 也不可以搅拌过久 面糊流下还会有一些折叠痕迹3.用手轻轻碰马卡龙,马卡龙表面有被黏得拉起来一些,但又不会真的黏在手指上就好了 风乾过度:如果表面变成硬壳,会导致马卡龙有很大的裙边 然后表皮平平的,没有膨胀 圆圆的感觉风乾原因:马卡龙为了达到外酥内软的效果,要将它放乾,外层形成薄膜,烤的时候由于水蒸气无法从薄膜跑出去,所以从底下跑出去,就会形成裙边不风乾:如果马卡龙乾燥的不够,水蒸气就会从中间没形成薄膜(就是表面)的地方跑出去,马卡龙就会裂掉。4.(1)的部分已经解释罗~ <br/> <br/> <br/> <br/> 查看原帖>>
好像西荣路有一家在卖这个东西的,你可以去转转看~我记得有~
有可能的``黄油烤味道更醇厚更香``但它会更累多吃。每周两次吃了烤奶油<br/>最好的颜色比较淡。但要更明快挞。甜甜的味道很高兴<br/>你可以尝试很多做法``啊五谷杂粮,水果(最好是弄熟)啊```加弄碎果冻很好吃
一般情况,水是淀粉的三到四倍,但根据所烧菜饪的需要调节水的多少。 怎样勾芡 勾芡的学术概念是:借助淀粉在遇热糊化的情况下,具有吸水、粘附及光滑润洁的特点。在菜肴接近成熟时,将调好的粉汁淋入锅内,使卤汁稠浓,增加卤汁对原料的附着力,从而使菜肴汤汁的粉性和浓度增加,改善菜肴的色泽和味道。 勾芡用的淀粉,又叫团粉,是由多个葡萄糖分子缩合而成的多糖聚合物。烹调用的淀粉,主要有绿豆淀粉,马铃薯淀粉,麦类淀粉,菱、藕淀粉等。淀粉不溶于水,在和水加热至60C时,则糊化成胶体溶液。勾芡就是利用淀粉这种特性。 绿豆淀粉是最佳的淀粉,一般很少使用。它是由绿豆水涨磨碎,沉淀而成,它的特点是粘性足,吸水性小,色洁白而有光泽。 马铃薯淀粉是目前家庭一般常用的淀粉,是由马铃薯磨碎,揉洗、沉淀制成的,特点是粘性足,质地细腻,色洁白,光泽优于绿豆淀粉,但吸水性差。 小麦淀粉是麦麸洗面筋后沉淀而成或用面粉制成,特点是色白,但光泽较差,质量不如马铃薯粉,勾芡后易沉淀。 甘薯淀粉特点是吸水能力强,但粘性较差,无光泽,色暗红带黑,由鲜薯磨碎,揉洗,沉淀而成。 此外还有玉米淀粉,菱、藕淀粉,荸荠淀粉等。 勾芡是否适当,对菜肴的质量影响很大,因此勾芡是烹调的基本功之一。勾芡多用于熘、滑、炒等烹调技法。这些烹调法的共同点是旺火速成,有这种方法烹调的菜肴,基本上不带汤。但由于烹调时加入某些调料和原料本身出水,使菜看中汤汁增多,通过勾芡,使汁液浓稠并附于原料表面,从而达到菜肴光泽、滑润、柔嫩和鲜美的风味。 勾芡一般用两种类型。一种是淀粉汁加调味品,俗称“对汁”,多用于火力旺,速度快的熘、爆等方法烹调的菜肴。一种是单纯的淀粉汁,又叫“湿淀粉”,多用于一般的炒菜。浇汁也是勾芡的一种,又称为薄芡、琉璃芡,多用于煨、烧、扒及汤菜。根据烹调方法及菜肴特色,大体上有以下几种芡汁用法: 1.包芡 一般用于爆炒方法烹调的菜肴。粉汁最稠,目的是使芡汁全包到原料上,如鱼香肉丝、炒腰花等都是用包芡,吃完菜后,盘底基本不留卤汁。 2.糊交 一般用于熘、滑、焖、烩方法烹制的菜肴。粉汁比包芡稀,用处是把菜肴的汤汁变成糊状,达到汤菜融合,口味滑柔,如:糖醋排骨等。 3.流芡 粉汁较稀,一般用于大型或整体的菜肴,其作用是增加菜肴的滋味和光泽。一般是在菜肴装盘后,再将锅中卤汁加热勾芡,然后浇在菜肴上,一部分沾在菜上,一部分呈琉璃状态,食后盘内可剩余部分汁液。 4.奶汤芡 是芡汁中最稀的,又称薄芡。一般用于烩烧的菜肴,如:麻辣豆腐、虾仁锅巴等。目的是使菜肴汤汁加浓一点而达到色美味鲜的要求。 要勾好芡,需掌握几个关键问题: 一是掌握好勾芡时间,一般应在菜肴九成熟时进行,过早勾芡会使卤汁发焦,过迟勾芡易使菜受热时间长,失去脆、嫩的口味; 二是勾芡的菜肴用油不能太多,否则卤汁不易粘在原料上,不能达到增鲜、美形的目的; 三是菜肴汤汁要适当,汤汁过多或过少,会造成芡汁的过稀或过稠,从而影响菜肴的质量; 四是用单纯粉汁勾芡时,必须先将菜肴的口味,色泽调好,然后再淋入湿淀粉勾芡,才能保证菜肴的味美色艳。 淀粉吸湿性强,还有吸收异味的特点,因此应注意保管,应防潮、防霉、防异味。一般以室温15C和湿度低于70%的条件下为宜。 烹调中还有明油芡的要求,即在菜肴成熟时勾好芡以后,再淋入各种不同的调味油,使之溶合于芡内或附着于芡上。对菜肴起增香、提鲜、上色、发亮作用。使用时两者要结合好,要根据菜肴的口味和色泽要求,淋入不同颜色的食用油,如:鸡油(黄色)、辣椒油(红色)、番茄油、香油、花椒油等。 淋油时要注意,一定要在芡熟后淋入,才能使芡亮油明。一次加油不能过多过急,否则会出现泌油现象。由于烹调方法不同,加油的方法也不同。一般熘、炒菜肴,多在成熟后边颠勺边淋入明油。干烧菜,菜是在出勺后,将勺内余汁调入油泻开,浇淋于菜肴上面。明油加入芡汁后,搅动颠翻不可太快,避免油芡分离。
南方的深色酱油叫老抽,有焦糖色,色重的菜找色。没有焦糖色的叫生抽,用于凉菜,生吃。北方一般就是酱油,色重。
这个火候需要经验。油不要很多,放糖,用手勺搅,冒兰烟时就OK。提前了没有色,发甜。错后了就黑了,当然也苦。 不过家庭做建议没有必要炒糖色,乌烟瘴气不说,也不保健。老抽找色即可,本身里面有色。
回答不一定对请参考,我介绍一斤肉的量: 用 姜 一两切片 , 葱 一两 从中间切开在切段,花椒面适量,盐适量,料酒少量每片肉都沾上即可,香叶和味精一点即可,腌15分钟。
老面是用来发酵的面种.用老面发出来的面是最香最甜最好吃的.一般自己家庭不会有人留面种的了.除非你家天天吃面
糖醋排骨 猪排骨25O克,番茄酱少许,白糖25克,醋2O克,料酒1O克,盐3克,油1OOO克。 1、将排骨洗净,用料酒、盐腌一下。 2、锅上火,放油烧至六成热,下入排骨炸至呈金黄色捞出; 3、另坐锅底油,放 入白糖、番茄酱、醋、盐,搅匀成糖醋汁,再把炸好的排骨放 入,翻炒至均匀挂上汤汁即可。
我平时做得很简单的,半个洋葱切丝,不要太细,锅里加1大调羹黄油,半小勺豆油,黄油是为了香味,豆油是防止黄油焦。等油热了,加洋葱丝,再加1个蒜头末,边炒边加黑椒和盐,洒点生抽,再炒一下,加少少糖,再加半小勺面粉,边加要边搅得哦。再淋高汤,或者水也可以。煮滚了就好了。
1.建议你买些黄油【黄油适合于烧烤、橄榄油适合于煎炒】 <br/>2.烧烤料在烤肉大概六分熟时涂抹一次、完全熟透涂抹一次 <br/>3.将黑胡椒汁加少量清水加热、大约5分钟后,加入少许的糖和盐,起锅前加入鲜奶油调味即可。【建议你买点柠檬汁淋在上面、口味会更鲜滑】 <br/>4.做法一:(黑椒牛仔骨)材料:牛仔骨470g、芦笋150g、土豆450g(菜头喜欢,所以弄了许多,大家真自己弄的话,请酌情哈~)、黑胡椒粉1小勺、盐1小勺、盐1/2小勺、油1大勺、番茄酱1大勺、蚝油1大勺、鲜贝露1大勺、生粉1 1/2小勺、清水1杯。 <br/>.1、牛仔骨洗净,将黑胡椒粉 1小勺,盐 1小勺均匀涂抹再其两面(图1. 可以清楚分别牛仔骨的优劣:上面的肥肉很多,不好。下面的,红肉中间是星罗密布的白丝,据说这就是雪花,好。--边角料就这样,好的坏的一锅端~); <br/>.2、稍微按摩,入冰箱冷藏腌制4小时以上; <br/>.3、芦笋洗净,去掉底部老皮 <br/>.4、土豆切条,用清水浸泡去淀粉 <br/>.5、将土豆、芦笋铺入烤盘,用黑胡椒粉 1/2小勺,盐 1/2小勺,油 1大勺均匀调味 <br/>.6、烤箱预热,将腌制好的牛仔骨放在素菜上,220°C ,20分钟,出炉摆盘后,将黑胡椒粉 1小勺,番茄酱 1大勺,蚝油 1大勺,鲜贝露 1大勺,生粉 1 1/2小勺,清水 1杯熬成浓稠酱汁浇在牛仔骨上,即可。 <br/> <br/>做法二:材料:牛仔骨、小南瓜、庙口粉蒸肉料包(粉包 腌渍包)。 <br/>1、牛仔骨用清水稍稍冲洗干净,加入庙口粉蒸肉料包(腌渍包)拌匀腌制20分钟 <br/>2、小南瓜从1/3处切开,挖出南瓜籽和南瓜瓤,洗净备用; <br/>3、腌渍好的牛仔骨加入庙口粉蒸肉料包(粉包)拌匀 <br/>4、将拌匀的牛仔骨装入南瓜盅内; <br/>5、盖上南瓜盖,高压锅隔水中火蒸20-30分钟,关火焖10分钟即可。【1、牛仔骨用水龙头最小的水,水呈线状冲洗牛仔骨,可以使肉质更加嫩嫩且腥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