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手就擒是什么意思以及出处是什么?
束手就擒是什么意思以及出处是什么?
这个词的意思是把自己的手捆起来,让人捉拿。比 喻不作抵抗,甘愿被捉。 这个成语出自元•脱脱等《宋史•符彦卿传》。 后晋石重贵即位后,契丹君主耶律德光率军 大举南侵,少帝石重贵亲自北征,双方屡屡交战, 互有胜败。 公元945年3月,契丹十余万大军将后晋军 队围困在阳城。
后晋军的军需供应被切断,内外 隔绝,生活发生困难,城中缺乏水源,开凿的井常 常塌陷,士兵争着吮吸湿泥中的水分解渴,晋军一片混乱。 后晋将军符彦卿有勇有谋,善于用兵。他看 到后晋军犹如一只困兽,就向统帅张彦泽、皇甫遇 建议道:“与其大家在这儿不作抵抗,等着被捉,不 如拼死战斗,或许能杀出生路来(与其束手就擒, 易若死战,然未必死)。
” 张彦泽等人分析了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 的因素,一致赞同符彦卿的建议,决定出其不意, 绕到契丹军的背后偷袭。 于是,后晋军悄悄转移到契丹军的后方,利用 顺风的机会,发起进攻,契丹军措手不及,被杀得 狼狈逃窜。后晋军缴获契丹军丢弃的武器、甲胄、 旗仗数万件之多,凯旋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