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喝母乳吗? 19号剖腹产?
可以喝母乳吗? 19号剖腹产,第三天放屁后我吃了很多东西,苹果,新鲜的和干的龙眼,面条,晚上还吃了鸽子肉和汤,那个汤很油腻的。第二天感觉肚子疼,随后就排便(产后第一次大便),大便形状正常,第二天吃好鸽子肉之后又肚子疼,拉出的大便形状还是正常的。我的提问是1肚子疼和吃油腻食物有关系吗。2现在宝宝还是可以喝母乳有什么影响吗,3我的乳头宝宝现在还吸不到,奶水也不是很多,可以用吸奶器吸出来给宝宝吃吗?
肚子是不是子宫收缩啊?产后清淡为主好.那个汤油腻,可以先去掉油再喝.母乳宝宝可以喝.没影响.是可以吸出来.但要是宝宝喝习惯奶嘴了就不愿吸你的奶头了.还是让宝宝自己多吸吸吧.
肚子是不是子宫收缩啊?产后清淡为主好.那个汤油腻,可以先去掉油再喝.母乳宝宝可以喝.没影响.是可以吸出来.但要是宝宝喝习惯奶嘴了就不愿吸你的奶头了.还是让宝宝自己多吸吸吧.收起
产后通气后是不可以立刻吃油腻东西的.可以喝母乳.也可以用吸奶器.只不过会很累.亲可以把奶嘴套在奶头上
产后通气后是不可以立刻吃油腻东西的.可以喝母乳.也可以用吸奶器.只不过会很累.亲可以把奶嘴套在奶头上收起
不是的吧,剖腹产的本来就是会一直疼的,不用担心啦,奶水是要越吸越多的,刚开始没有,后来就会很多的你没事的时候就给你宝宝吸吧,还有就是多吃催奶的东西。
不是的吧,剖腹产的本来就是会一直疼的,不用担心啦,奶水是要越吸越多的,刚开始没有,后来就会很多的你没事的时候就给你宝宝吸吧,还有就是多吃催奶的东西。收起
鸽子汤一般不会太油腻,清炖就行了!产后头两星期建议不要吃大油腻的食物! 现在可以让宝宝吃母乳的! 产后头几天,乳汁是很少的!千万这时别用吸乳器!!! 最好让宝宝自己吸吮,吸不到.也要让宝宝自己吸!多让宝宝的嘴巴吸吮妈妈的乳晕乳头,这样才能刺激妈妈的乳房,乳汁才会分泌的越来越多!
鸽子汤一般不会太油腻,清炖就行了!产后头两星期建议不要吃大油腻的食物! 现在可以让宝宝吃母乳的! 产后头几天,乳汁是很少的!千万这时别用吸乳器!!! 最好让宝宝自己吸吮,吸不到.也要让宝宝自己吸!多让宝宝的嘴巴吸吮妈妈的乳晕乳头,这样才能刺激妈妈的乳房,乳汁才会分泌的越来越多!收起
你好妈妈,第一你剖腹产、产后不可以马上吃很油腻的东西,要先吃清淡的,吃些蔬菜。不能马上就吃荤的还很油腻的。对自己的肠胃受不了,才会肚子疼。第二,你的宝宝是可以喝母乳的,只是你的饮食要改变一下。鱼汤才会更下奶的。第三,你吸奶器吸出来的奶可以给宝宝喝,但是也要让宝宝吸妈妈的奶,如果宝宝第一次用奶嘴吸了以后就会不认妈妈的奶,我家宝宝就是的,产后是不可以吃鸽子肉和喝鸽子汤的,这个是会回奶的。
你好妈妈,第一你剖腹产、产后不可以马上吃很油腻的东西,要先吃清淡的,吃些蔬菜。不能马上就吃荤的还很油腻的。对自己的肠胃受不了,才会肚子疼。第二,你的宝宝是可以喝母乳的,只是你的饮食要改变一下。鱼汤才会更下奶的。第三,你吸奶器吸出来的奶可以给宝宝喝,但是也要让宝宝吸妈妈的奶,如果宝宝第一次用奶嘴吸了以后就会不认妈妈的奶,我家宝宝就是的,产后是不可以吃鸽子肉和喝鸽子汤的,这个是会回奶的。收起
最好还是不要化装,而且孩子喜欢亲近你,要是他抓你摸你碰到了再吃手,就更不好了。而且化装品含铅,孩子铅中毒很麻烦的造成的影响不可逆的。偶尔出去化装回家一定要洗掉再弄孩子
吃甜食可能是有关的。关键还是您的奶量多,宝宝吸收好。以后要注意饮食均衡,不要暴饮暴食。让宝宝多运动。不要宝宝一哭就给奶吃,先分析一下宝宝是不是饿了再喂。
1.自我鼓励法:新妈妈要学会自我欣赏,多看自己的优点,多看事物的好处,多想事情可能成功的一面。 2.倾诉宣泄法:新妈妈情绪低落时,可以好朋友或者亲人倾诉和交流,尽诉心声,即便是大哭一场也无妨,最重要的是尽情宣泄郁闷的情绪。 3.角色交替法:别忘了自己虽然已为人母,但仍是新爸爸的妻子、父母的爱女,谁也不可能只做24小时全职妈妈,所以新妈妈要给自己换个角色享受娇妻爱女的权利。
产后本身容易多尿,尤其是在产后一周左右,排尿是比较多的。因为由于孕期的新陈代谢变化,身体比较容易储存水分造成水肿,到产后会通过排尿减少身体内的水分,所以会多一些。再加上产后多汗、哺乳的需要,如果你再限制饮水,会造成脱水或奶水不足。 建议产妇在产后多喝一些汤类、饮料等。水一天至少得喝八杯左右,保证乳汁充足,所以妈妈不要担心喝水多了。我们建议大家还是以白开水为主。以前妈妈喝可乐、咖啡这些东西,这些饮料中含有咖啡因,建议妈妈不要喝,因为会通过乳汁让宝宝摄取到,喝后宝宝会很兴奋,会有一些影响。
宝宝发烧第一时间要测量宝宝的体温,如果是高烧就要赶紧送去医院治疗,低烧的话可以在家物理降温,用毛巾敷或者退热贴都可以
这个要看你自己的个人情况了,有的人不喜欢穿,就像我,我在哺乳期就基本上没有穿过哺乳内衣,感觉穿着不舒服,而且涨奶的时候非常痛。
另:茶里有可可因,如果是哺乳的话,宝宝会睡不好,会哭闹,会很多很多,总之是对宝宝不好的,所以在哺乳的话茶,巧克力都是禁食的东西之一,如果真想减肥的话可以做做瑜珈。
那就用《贵妇人妊娠纹修复组合》纯草药成分有灵芝、橄榄、纯可可油 、深海冰泉水、多元维生素、胶原蛋白、植物精油加微量修复因子,没有任何毒素,你可以试试。
生一个宝宝真不易!新妈咪身体消耗特别大,可还得有充足的奶水喂宝宝。因此,月子里的每一天都要“好好吃”。可很多新妈咪在月子里“疯”补营养,结果却不尽人意。月子里补养身体固然很重要,但一定要掌握科学的饮食之道,不然会事与愿违。1.饮食要富含蛋白质2.主副食种类要多样化3.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 4.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 5.合理摄取必需脂肪
听着象是风疹、荀麻疹之类的过敏反应,吃一片息斯敏就能好。不过还是去看医生吧,毕竟还要给宝宝喂奶。
开始工作又要哺乳婴儿,这是一种双付出,对乳母来说是件很辛苦、很消耗体力精力的事,乳母在工作节奏上也要作一些适当的调整,而不能和以前一样不管不顾毫无节奏。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说服领导,尽量不做必须加班加点、晚上熬夜的工作或去完成紧张的赶时间的任务。2. 太过思虑性的、动脑筋的工作会影响泌乳和乳母的休息,最好暂时不要担当。有些记者编辑或文案秘书、设计员或电脑程序设计员,如果得苦思起草方案文稿,会使泌乳大大减少,所以要注意不要太殚精竭虑。3. 注意工作节奏,保持劳逸结合、有张有弛,不要一投入就猛干到工作结束,否则也会影响到泌乳。4. 长时间曝露于电脑辐射下对乳母健康不利,所以要适当减少在电脑前的工作时间,尤其不要久坐。5. 减少干重体力活或演员四处赶场的时间。6. 适当减少出差任务。由于外出无法持续哺乳,其间最好说 服领导安排他人替代出差。
剖腹产后6小时后宜服用一些流质的排气类食物(如萝卜汤、猪蹄汤、黑鱼汤和鸽子汤等),以增强肠蠕动,促进排气,减少腹胀,并使大小便通畅。
旧观念说:别喝水,喝米酒! 新看法:片面!喝水的问题我们已经讨论过了,而米酒这个食材对于坐月子的妈妈来说则具有明显的两面性。一般来说,它有活血、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能够帮助排出恶露,但由于酒精对子宫的收缩又有抑制的作用,会延长子宫复原的时间,所以新妈妈在分娩一周内最好避免食用含酒精的食物。 旧观念说:生产完赶紧就喝催奶汤! 新看法:错!保证宝宝有充足的奶水是坐月子的妈妈必须要做的工作,催奶汤也是很好的食补来源,但是刚生产完的妈妈们大多乳腺管还未完全通畅,这时要是太急着喝催奶汤,在产后前两三天的涨奶期可能会把新妈咪疼哭的!所以有催奶功能的汤和食物应该在产后三天左右进食。 旧观念说:生完孩子最怕着凉,千万别吃蔬菜和水果! 新看法:片面!前半句阿婆说的很对,产后的新妈咪身体虚寒,不能着凉,忌生冷,可还是能吃蔬菜和水果的。虽然大多数蔬菜和水果都属凉性,但只要经过适当的烧煮就不会对身体造成损害。而且蔬菜中大量的维生素和纤维、水果中的果胶,对新妈咪的精神恢复和产后排毒都是有利的。所以,对于体质较虚的人来说,少吃些苦瓜、萝卜缨、芹菜等过于凉性的的菜肴,或者在吃水果前先在暖气或者太阳下放一会儿,都是很有效的防凉小办法。 旧观念说:生完孩子不能喝水,不然松松的肚皮可就再也回不去啦! 新看法:错!有的老人说产后喝水会引起内脏下垂,肚皮松弛难以恢复等症状,但中西医理论方面都没有任何支持这种说法的理论。而且,新妈咪在产后应该多补充一些水分,原因我们在上面已经解释过了。不过,坐月子时的妈妈们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仍旧在恢复中,如果一下摄入大量的水会造成水肿现象,所以建议妈妈们口渴时,可以采多次小口喝水的方式。 旧观念说:月子菜不能放盐,不然伤胃又回奶! 新看法:错!老人们认为月子里吃盐不利于下奶,而且还会伤肠胃,所以总是一点盐也不放,但其实这样的做法并不可取。新妈咪们由于产后出汗较多,乳腺分泌旺盛,体内的盐分很容易流失,若不能适量补充,不但不利于身体的恢复,对乳汁的分泌也会有影响,一般来说,月子饮食中的盐分减少正常量的三分之一即可。 旧观念说:汤最有营养,每天都喝不限量! 新看法:片面!煲汤味道鲜美,容易消化,还能促进乳汁分泌,的确是月子食谱里最优的一种。但喝汤也是有学问的,千万不能因为以上好处就无限制地喝,不然除了会引起宝宝消化系统不适、拉肚子以外,还会让妈妈自己乳房胀痛,甚至导致乳腺炎呢! 总之,产后新妈妈一定要科学的坐月子,不能相信旧观念的,这样才能做好月子,让新妈妈的身体健康。
产后及时排尿产后,医生常常会嘱咐妈妈要尽早排尿,一般在产后4小时小便。因为在分娩过程中,膀胱受压、黏膜充血、肌肉张力降低、会阴伤口疼痛。不习惯于卧床姿势排尿等原因,都容易发生尿潴留,使膀胱胀大,妨碍子宫收缩而引起产后出血或膀胱炎。 产褥期别赖床产后6~8小时,妈妈在疲劳消除后最好别赖床,第二天尽量下床活动,这样有利于生理机能和体力的恢复,帮助子宫复原和恶露的排出。 哺乳刺激刺激乳头能帮助子宫收缩。因此,不妨在产后让宝宝尽早吃母乳,只要宝宝一吸吮,子宫就会收缩,宝宝频繁地吸吮、频繁地产生这种反射刺激,会使子宫的恢复加快。没有喂奶的妈妈,也可以采取按摩乳房或是热敷乳房的方式,刺激乳头。 别当脏妈妈分娩后沐浴,对妈妈来说有益无害。如果是自然分娩,沐浴能使外阴伤口及周围的细菌不易停留,还能促进外阴伤口血液循环,有利于伤口愈合。若是剖宫产,而且采取的是皮肤横切口、皮下缝合的方法,那么沐浴时水是绝对不会进入伤口的。只要在伤口表面敷一块纱布,不让水直接冲击伤口即可。当然,伤口毕竟是很娇嫩的,所以沐浴完毕后,伤口应该重新换药,切勿用湿毛巾在伤口上来回擦。
月子里的宝宝普遍都是这样,这是因为从肚子里到外面,环境还没有适应的原因。您若感觉满意,请点“好评”,支持我在微问的道路上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唉,你们就喜欢婆婆带小孩,我就特不喜欢,再累我都自己带,我婆婆也带我都不给她带,把我大宝带不像样,我再也不给她带了
我听别人说易压奶!我穿紧身的秋衣!不觉的赘!
■误区一:月子期尽量少喝水,否则人要发胖水肿 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便秘,去水肿只要低盐就能达到目的。 ■误区二:生完孩子马上大补,唯恐奶水不充足 这在过去食品种类不丰富、缺油少粮的年代,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现在看来,大可不必。按照现在的医学观点,生完孩子后前两周内最好不要进食人参鸡,因为人参可能造成伤口出血,不利于愈合。 ■误区三:为了恢复体形和美容,拼命吃水果 可以适量吃水蜜桃、香蕉和樱桃等含丰富铁质的水果,但是瓜果类的水果性偏凉,食用后可能导致恶露排出困难。 ■误区四:过分忌口,一切腥膻之物都不敢吃 产后需要充足的蛋白质来促进乳汁分泌,主副食都应多样化,仅吃一两样食物是不能满足身体需要的。 ■误区五:产妇不能吃盐 产后出汗较多,乳腺分泌旺盛,产妇体内容易缺水和盐,因此应适量补充盐分。 ■误区六:一天吃十个鸡蛋 鸡蛋的营养丰富,也容易消化,适合产妇食用。但并不是吃得越多就越好,太多不仅吸收不了,还会影响对其他食物的摄取。一般产后每天吃二三个鸡蛋就足够了。 ■误区七:汤比肉有营养,拿汤当主食 肉比汤的营养远远丰富得多,坐月子拿汤当主食的做法很不科学。
柚子是芸香科植物柚的成熟果实,它味道酸甜,略带苦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及大量其他营养素,是医学界公认的最具食疗效益的水果。柚子适合孕妇吃,柚子性凉,母乳喂养的产妇适量吃,以免引起宝宝腹泻。
宝宝长眼屎大多是因为妈妈上火,宝宝吃了火奶就会这样。月子里,妈妈还不能适应带宝宝的生活,而且坐月子饮食单一,又有太多限制,妈妈都容易上火。建议调节心情,多渴热水,也给宝宝多喂些热水,会有明显好转的。
一般来说这种情况是不会影响奶水质量和胎儿的,不要过于担心,避孕药多为孕激素,对身体基本没有副作用 建议平时同房时采取其他避孕措施,不要经常服用紧急避孕药
方法步骤: 01 1对于产后恶露,很多人不见得知道,医生说,产后恶露就是生完孩子之后,从阴道里流出的血样的分泌物,有血腥味,但不臭,正常情况下,3周左右就没慢慢变干净的。 02 2但是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恶露排净的时间也不一定相同,如果产后2个月还是老样子,这可能是一些疾病导致的了,如子宫出现感染、胎盘等组织没彻底清干净,遗留在体内了,这时一定要去看医生。 03 3对于剖腹产的妈妈来说,一个月恶露还不干净,并且出现肚子疼、发热的情况,很可能是子宫、输卵管、阴道被感染了,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别越拖越严重了。 04 如果排出恶露量居然日渐增多了,颜色也逐日变红变深,或出现一些瘀块,或伴有子宫的出血、阴道有创伤,或有感染症状的发生等,导致恶露总是持续不净时,大家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及时到医院去接受检查治疗。
中医认为是胃热,含“佩兰”,一味中草药,古书中认为可去口中异味。各中药店都有。该药性味平和,没有特别的禁忌。 <br/> <br/>另外,夏天,即使是哺乳期,也不宜过量进补。 <br/> <br/>适当活动,也是利于清胃火的(小心别受风) <br/> <br/>哺乳期,不了解您,不能随便开汤药的。
这个时候每天煲的汤都不一样,最好就是多喝一些鱼头豆腐汤猪脚花生汤,还有就是牛奶木瓜汤,这些都是下奶的,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
月子里的饭本来就不可以有太多油水,,,,你是不是挑剔清淡的了
你好,一般在浦乳期的时候尽量不要吃韭菜,不要喝大麦茶,平常的时候不要吃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
哺乳期便秘,最好不要喝凉茶,怕宝宝腹泻,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温开水,饮食上清淡点,少吃生冷或辛辣的,注意保暖,注意休息。
哺乳期上火喝菊花茶是有可能导致宝宝拉肚子的,毕竟宝宝肠胃太娇弱了,最安全的就是多喝白开水,平时要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容易引起上火的食物
宝妈给你个妙方,老中医开的 王不留行30g或者生麦芽30g 通草10g 炮三甲饮片5g 一副!试试
我是双的,老公一个内双一个双,宝宝刚出生那几天是双的,最近都变成单的,好郁闷啊
生大宝的时候顺产有侧切,一整个月子都是自己坐着给大宝洗澡,自己带的大宝
奶粉或多或少都有些上火的,应该结合宝宝自己的体质来选,适合的才成的。我给宝宝喝的特福芬阿尔高,感觉还蛮好的,宝宝的吸收不错,每次体检都达标。主要是宝宝自己喝着舒服,不怎么容易上火,挺省心的。
小孩子一学会拿东西、走路和说话,就该是给他的行为举止确立一些规矩的时候了。但这么大的孩子,理解力有限,怎么样才能使他们理解父母的教导,学习这些规矩呢? 在教导1岁的宝宝学习正确的行为举止的时候,所有的父母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你肯定也尝试过教导孩子学说“请”和“谢谢”,不许掐人、抓人,或者鼓励他与人分享,可结果却并不一定如你所愿。 这一方面是因为1~2岁期间孩子的行为能力有了很大进步,而另一方面则是他的理解力还存在很大局限;虽然他的动作能力增强了,但他还不明白哪些行为是粗暴无礼的,哪些是可以让人接受的。 理解力的发展跟不上技能发展的速度 在1~2岁之间,孩子们认知能力的发展有一个惊人的飞跃,但他们的理解能力却仍然处于几乎没有任何发展的状态。我们成年人称之为行为规范和准则的这些概念,对孩子们来说,根本不存在。他们不知道哪些是常规,自己应该怎么做,什么样的行为是父母所期望的,他们还没有能力理解这些概念。 因此,当你1岁多的儿子在家里墙上到处乱画以后,却没想到你居然还会生气,这种现象就不足为奇了。在一张又大又干净的白纸上乱画,你通常是不反对的,而且对孩子来说也是非常有乐趣的事情,但是,现在你却不让他在这面看起来更大更白的“纸”上乱画,孩子就不明白为什么了,所以,你不得不向他解释清楚在墙上画为什么是不行的。 另外,孩子们对语言有限的理解力也增加了教导他们行为准则的困难性。1岁多的孩子能够使用一些基本的字词,也具有一些对词语的理解能力,但是,语言本身还不是一个与1岁或1岁半孩子沟通的有力方式,长篇大论的解释或说教只能使孩子陷入云山雾罩之中,仍旧迷惑不解。 事实上,即便只用一些相对简单的词语来向1岁的孩子说教也为时过早。比如“热”的概念就很难让孩子理解,时间的概念就更令他们困惑了。所以,你接电话之前对准备听故事的孩子说“等一会儿”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一会儿”到底是什么?孩子不明白,也不理解。 而且,想让1岁孩子的需求受到约束,延迟满足他们的愿望真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即便这种延迟是为了一个更好的结果也行不通。在一项调查中,研究员们把一块儿糖放在了孩子们的面前,告诉他们如果能等10分钟以后才吃这块儿糖就能够得到两块儿糖。结果是所有的孩子都毫不犹豫地抓起了这块糖。基于这一点,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孩子对你“轮流玩”的解释置若罔闻,而索性直接从别的孩子手中抢走那个他喜欢的小铲子了。 父母的反应至关重要 尽管孩子发育的局限性给爸爸妈妈的教导带来了一些妨碍,但父母还是能够教会孩子一些基本的该做和不该做的事情。研究表明12个月大的孩子已经能够开始参考他人的交往方式了:他们通过观察经常和他们在一起的成年人的行为举止,得到了一些信息;从父母对人、事和物的反应懂得了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坏的。而当孩子快两岁的时候,他就开始学习识别他人的感受了。 在孩子1岁的时候你就应该开始教导他学习行为规范,教他避免危险,不做那些令人讨厌的行为,教给他正确的行为举止。然而,就像教你的孩子学会唱一首他喜爱的歌一样,教导孩子学习行为准则同样也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也就是说,要想让自己的孩子用行为来表明他已经完全理解你的教导了,这需要一段漫长的过程,异乎寻常的耐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为了不断地进步,现在就开始行动吧。 只说不行,而是要借助各种方式说明白。通常,单靠语言是不能被孩子所理解的。父母还需要用面部表情、语调来教导孩子。如果我们想告诉孩子“不要碰燃气灶”,一个是语调平淡,一个是语调坚决,而且面部带有严厉的表情,那么后者的威力肯定远远大于前者。因此,生活中,当孩子给自己制造危险或者做出无礼动作的时候,父母与其没完没了地指责他,还不如先做出既强烈又明确的态度反应,然后使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再说明道理。因为长时间的责备只能使孩子更加不理解,更加不愿意听你的唠叨,而自己则是越说越激动,越激动就越说,从而导致双方都不悦的局面。 始终保持一致性。如果孩子伸手拿小狗的食物,有的时候遭到批评,有的时候却无人问津,那么就会使他迷惑不解。这个动作是能做还是不能做的呢?然后他会继续尝试这样做,验证它的对错。因此,如果父母想让孩子知道这个道理,就需要反反复复地告诉他,前后一致地要求他,那么最后孩子才能学会并懂得这个道理。 做个好榜样。你的孩子始终以你为他的标准。这就意味着作为父母,你不得不一直保持良好的行为举止:经常说“请”,“谢谢”,排队等候,公众场合抑制自己的坏脾气等,并且可以用自己的行为做事例向孩子讲明礼貌的行为是什么,如:“看到妈妈分给爸爸几张今天的报纸了吗?我们是在一起分享这份报纸!” 面对现实,采取措施。因为孩子太小,有些危险行为还不可能期望他自己有能力去避免,所以父母必须做好预防措施。比如,1岁多的孩子出于本能,都愿意把东西放进嘴里来发现它的不同。这就需要父母把小发卡和其他有潜在危险的小东西收藏好,远离孩子,以免他拿到以后吞食下去。由此看来,孩子的年龄有限,对他的要求和期望值都不能过高。 有选择性地“开战”。毋庸质疑,给孩子讲道理讲不通,说教失败的情况肯定很多。做父母的都会知道,当自己的孩子筋疲力尽的时候,他们很容易被激怒,乱发脾气。所以,当你的孩子很累了或者很饿的时候,你最好明白这是坚持讲究礼貌的最差时机。如果你还坚持,就等于向孩子“宣战”了。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判断来决定哪些事情是重要的,应该坚决反对,哪些事情是可以放松要求,任由孩子去做的。安全问题肯定要放在第一位,坚决不能让孩子触摸电源插座,不能让他咬人。但是,如果一个行为不是带来危险,而是使你厌烦的,那么暂时容忍也无妨。我们应该意识到,在孩子眼里,父母定义为不能做的那些事情恰恰被开始喜爱创新的孩子们看作奇妙的冒险。所以,如果你下次看见孩子又把碗碟拿到自己面前,像敲鼓一样用勺乱敲的时候,你大可不必厉声呵斥。为什么不和孩子一起敲打出悦耳的声音享受一下呢?
顺其自然吧,吃着吃着就睡着了就先让他睡吧。 如果要弄醒的话可以轻轻的捏他的小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