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诗经

首页

诗经

诗经的艺术特色?6点: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8-03-12 13:33:39
      诗经的文学特色(艺术特色)。
     一 、 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 
       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在国风中有较好的体现,并且成为它显著的艺术特点,给予后世诗歌以极大的影响。
     二 、 形象的塑造 
      形象的塑造上,诗经也表现了现实主义艺术的特色,在 大部份的抒情诗中,作者通过主人公内心直接的倾诉,表现了他们的欢乐与悲哀,激起读者的同情,而让读者看到主人公的行动及其性格特徽,和他们不同的面貌。
       三 、 生动的描写 诗经中的景物描写对人物也起了烘托的作用,如 “蒹葭”则以“蒹葭苍苍、白露如霜”的清秋的萧瑟的景象,衬托主人公追求意中人而不见的空虚和怅惘。 “桃夭”则以鲜艳盛开的桃花起兴,衬托出将出嫁的少女们光采焕发的姿容。
       四 、 形式的多样化 诗经在形式上多是四言一句,隔句用韵,但并不拘泥,富于变化,许多诗常冲破四言的定格,而杂用二言、三言、五言、六言、七言或八言的句子 五 、 语言的精炼优美 诗经的语言,准确、优美,富于形象性,特别是作者们根据汉语音韵配合的特点,运用了双声(如“参差”“玄黄”等)、叠韵( 如“崔嵬”“窈窕”等)、叠字(如“夭夭”“忡忡”等)的语词来描摹细致曲折的感情和自然景象的特征,因而收到了较大的艺术效果。
       六、"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1。赋,是直陈其事。诗经中大多数文章都运用了这种手法。如:小雅中的采薇的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不但写的形象鲜明,而且通过情景对称给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2。兴,是气言托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如:《陈风月出》中"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等,使诗中人物更形象。3。比,顾名思义上打比方,典型篇章便是《魏风硕鼠》中利用"硕鼠"形象的揭示了深刻阶级寄生虫的本质。总体来说,《诗经》中运用"赋、比、兴"的手法是相当成功的。 。
      

    雨***

    2018-03-12 13:33:39

其他答案

    2018-03-12 17:33:39
  •   一、《诗经》概貌: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收入从西周初期(BC1100)到春秋中叶(BC600)约五百余年的诗篇。它记载了我们祖先的劳动、生活、爱情、欢乐和哀伤。是中国先民最早的歌唱。《诗经》最初称《诗》或《诗三百》汉代以后被尊为经典,有了《诗经》这个名字。
      《诗经》是中国文学的发端。“原始文字由记事、祭神变而为抒情、说理,刚好是春秋战国或略早的产物。它们以艺术的形式共同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理性精神。”——李泽厚《美的历程》 经典性:琼瑶(《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在水一方,辗转反侧,乔迁之喜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国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民歌)。
      《雅》分《大雅》《小雅》。《小雅》近于《风》,而《大雅》与《颂》基本上是为特定的目的而写作,在特定场合(如祭祀时)使用的乐歌(歌颂史诗) 举例:《颂。丰年》丰年多黍多余,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亿亿)。为酒为醴,丞(进)畀(给)祖妣,以洽(合)百礼,降福孔皆(很好)。
       《大雅。生民》写后稷的母亲姜源祷神求子,后来踏了神的脚印而怀孕,生下后稷,不敢养育,把他丢弃,后稷却历难不死。后稷长大以后,发明了农业,所种的庄稼都非常茂盛。后来他成家立业,建立了周民族的基础,而他自己就成了周民族的始祖和农业之神(史诗) 与《雅》、《颂》相比,《风》显得活泼,生活气息更浓,如开篇《关雎》写初涉爱河的青年。
      《东山》写思乡游子的忧伤。《氓》写被丈夫抛弃的女子的哀怨。《静女》写恋爱时的微妙心理。 二、《诗经》的影响: 《诗经》是中国几千年中贵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学习《诗经》成了贵族人士必需的文化素养。孔子“不学《诗》无以言”后与《礼》、《易》、《春秋》、《书》并称“五经”即“经典”。
      (《四书》?《五经》?) 闻一多:“三百篇”的时代,确乎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的文化大体上是从这一刚开端的时代就定型了。文化定型了文学也定型了, ▲从此以后二千年间,诗——抒情诗,始终是我国文学的正统的类型,甚至除散文外,它是唯一的类型。
      赋、词、曲是诗的支流,一部分散文,如赠序、碑志等,是诗的副产品,而小说和戏剧又往往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夹杂些诗。诗,不仅支配了整个文学领域,还影响了造型艺术,它同化了绘画,又装饰了建筑(如楹联、春贴)和许多工艺美术品。(补)《牡丹亭》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三国》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水》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 具体地说,《诗经》的特色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诗经》奠定了以抒情为主流的中国文学传统。
      《诗经》是以抒情诗为主流的。除个别篇章外,《诗经》中几乎完全是抒情诗,而与《诗经》几乎同时代的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却完全是叙事诗。正如《荷》奠定了西文文学以叙事传统为主的发展方向。以后的中国诗歌,大都是抒情诗,而后,以抒情为主的诗歌,又成为中国文学的主要样式。
       第二、〈诗经〉奠定了现实主义文学传统。《诗经》中的诗歌,除了极少数几篇。完全是反映现实的人间世界和日常生活、日常经验。在这里,几乎不存在凭借幻想虚构出的超越于人间世界之上的神话世界,不存在神和“英雄”们的特殊形象和特殊经历。(这正是荷马史诗的基本素材)有的是关于普通人的春耕秋收,理想与愿望,欢乐与哀伤,仇恨与爱恋。
      后来的中国诗歌乃至其他文学样式,其内容也是以日常性、现实性为基本特征:日常生活、日常事件、日常人物是中国文学的中心素材。 第三、〈诗经〉奠定中国古典诗歌温和的抒情基调。了《诗经》的抒情诗,在表现个人情感时,总体上比较克制因而显得平和。一般表现个人的失意,从军中的厌战思乡之情,乃至男女爱情,一般没有强烈的悲愤和强烈的欢乐。
      由此带来必然的结果是:《诗经》的抒情较常见的是忧伤的感情。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后代的诗歌,也是以抒情——抒忧伤之情较为普遍。 三、〈诗经〉的艺术特色: 一、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诗经》当中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赋:直言其事《氓》 比:以彼物比此物(比喻)《卫风。
      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双手像初生的草芽那样粉嫩柔软,皮肤像凝结的油脂那样细腻光滑,颈项像天牛的幼体那样修长白净,牙齿像葫芦的籽儿那样洁白整齐,小蝉样的前额方正光润,蛾须般的秀眉配得那样合适) 秦观:欲见回肠,断尽金(珍贵美好)炉(温暖热烈)小(幽微纤细)篆(盘旋曲折)香(芬芳美好)如此千回百转的,热烈的,衷肠中的感情是断尽了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吃一口黄连吃一口糖,王贵娶了李香香。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1234567香蕉苹果大鸭梨 比兴对诗(艺术)的重要性:正言直述,容易流于要领性的认识而言尽意尽。即使对情感的“正言直述”也常常可以成为一种要领认识而并不起感染作用。
       我很沉痛,很悲哀——我的心里压着一座坟 我的心像断梗的漂萍一样失去了根基——我很迷惘 二、四言为主,章节复沓,反复咏叹 《诗经。蒹葭》 字句解释 《蒹》在艺术上相当成功。清王 运在《湘漪楼说诗》中评价这首诗说:“写情入物而苍凉凄动……千古伤心之作”《蒹》最成功之处即“写情入物”(借景抒情)我国古代作家特别重视创作过程中情景之间互为依存的密切关系,王夫之“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他们从实际创作经验中深深体会到,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情与景是自始至终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
      这种联系不是生硬的混合,而是水乳交融的结合。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 本诗意境自然优美,凄婉动人。全诗没有一句直接抒情,如“我多么惆怅,我多么忧伤”但这种惆怅、忧伤却已经让我们清清楚楚地感觉到了。 (同一件事物或景物用不同的眼光、情绪来看具有不同效果 秋天) ▲此诗所追寻的是“伊人”?爱而不得(完美)理想 《诗经》中的作品,有的很容易理解,比如写相思,《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非常直接的表达了相思的痛苦。但也有一些字面意思很简单,但诗比较难以理解,《蒹葭》就是这样的一首。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这首诗有言外之意,有更深一层的内涵。 诗的意思很简单:一个晚秋的早晨,晨光初露,天际朦胧,笼罩在一片晨曦之中的一望无际的芦狄的苇叶上到处闪烁着晶莹而带有寒光的白色露珠,透过稀疏的芦荻,可以望见纵横交错,蜿蜒盘行的河网以及晨雾迷朦中远方的沙洲。
      这种苍茫萧瑟、幽远清冷的背景之下,主人公来到这条曲折的江水边追寻所谓的“伊人”。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江水环绕,仿佛置身在江中的小岛之上。可望不可即,欲求而不得。这正是全诗着意渲染的地方。 开头写秋天的早晨,河边的苍苍芦苇沾满了白霜的景象,给人以萧瑟冷落之感。
      这两句描绘景物的诗句,既有烘托气氛的作用,又有主人公凄婉感情的流露,情与景是十分和谐的。诗的开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写景,通过苍苍的芦狄,莹莹白露,弯弯的江水,托出了一位默然而立,怅望良久的主人公。 《蒹》本是一首叙情之作,但却以写景为主。
      开篇便向读者展示凄清迷惘的境界——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一个秋天的早晨,芦苇上的露水还未曾干,“所谓伊人”指的是什么?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吗?《诗经》中其它篇章中,对人的描绘往往非常具体,比如《硕人》。而《蒹》中的“伊人”却是模糊的,朦胧的,不具体的。
      正是这种游移不定的似是而非的多义性,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伊人”始终是不即不离的,“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氵矣”其含义大体相近,指深水的对岸。就是说,“伊人”可望不可即,正象《古诗十九首》中所描写的一样“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渴望的某种东西轻易到手时,你你觉得不过如此,未必珍惜。
      而你所渴望的某种东西始终浮现在眼前,可望而不可得的时候,你会觉得它特别的美好。(心理学上称为心理距离现象。)诗中的主人公正是处于这样一种情境中。他无论在逆流而上,或顺水而下,都到不了她的身边,但在这种情境下,仍然痴心不改,眷恋不已,苦苦追求,已经到了不管有没有希望的程度了。
      这里主人公所要追寻的不是具体的人物,而是一种具有涵盖性的美好的事物。这种追寻,也可以看作是对美好事物的追寻 。

    I***

    2018-03-12 17:33:39

  • 2018-03-12 17:33:39
  •   《诗经》的特色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诗经》是以抒情诗为主流的。除了《大雅》中的史诗和《小雅》、《国风》中的个别篇章外,《诗经》中几乎完全是抒情诗。而且,从诗歌艺术的成熟程度来看,抒情诗所达到的水准,也明显高于叙事诗。
      而与《诗经》大体属于同时代的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却完全是叙事诗。正如荷马史诗奠定了西方文学以叙事传统为主的发展方向,《诗经》也奠定了中国文学以抒情传统为主的发展方向。以后的中国诗歌,大都是抒情诗;而且,以抒情诗为主的诗歌,又成为中国文学的主要样式。
         第二,《诗经》中的诗歌,除了极少数几篇,完全是反映现实的人间世界和日常生活、日常经验。在这里,几乎不存在凭借幻想而虚构出的超越于人间世界之上的神话世界,不存在诸神和英雄们的特异形象和特异经历(这正是荷马史诗的基本素材),有的是关于政治风波、春耕秋获、男女情爱的悲欢哀乐。
      后来的中国诗歌乃至其他文学样式,其内容也是以日常性、现实性为基本特征;日常生活、日常事件、日常人物,总是文学的中心素材。   第三,与上述第二项相联系,《诗经》在总体上,具有显著的政治与道德色彩。无论是主要产生于社会上层的大、小《雅》,还是主要产生于民间的《国风》,都有相当数量的诗歌,密切联系时事政治,批判统治者的举措失当和道德败坏。
      其意义虽主要在于要求维护合理合度的统治,给予人民以较为宽松、可以维持生存的条件,但这对于社会的发展,当然是有价值的。关心社会政治与道德,敢于对统治阶层中的腐败现象提出批判,应该说是《诗经》的优秀之处。但这个问题应该从两方面来看。正像我们在前一节中举例分析的那样,这一种批评完全是站在社会公认原则的立场上的,在根本上起着维护现有秩序的稳定的作用,而不能不抑制个人的欲望与自由。
      就以《相鼠》一诗来说,它可能是批评统治者荒淫无度的生活,也可能是批评对“礼仪”的具有进步意义的破坏行为。不管作者的原意如何,诗对于这两种现象都是适用的。要说《诗经》这一特点对后世的影响,首先要说明:《诗经》的政治性和道德性,在后世经过曲解而被强化了。
      本来不是直接反映政治与道德问题的诗,包括众多的爱情诗,在汉代的《毛诗序》中,也一律被解释为对政治、道德或“美”(赞颂)或“刺”(批评)的作品。因而,一部《诗经》,变成了儒家的道德教科书。后代诗人继承《诗经》关注社会政治与道德的特色,同样应该从两方面来分析。
      一方面,提倡这一特色,可以纠正文学过分趋向游戏和唯美倾向,发扬文学的社会功能;另一方面,如果不适当地过分强调这一点,也必然妨害文学的多样化发展,抑制情感的自由表达。   第四,《诗经》的抒情诗,在表现个人感情时,总体上比较克制因而显得平和。
      看起来,像《巷伯》批评“谗人”,《相鼠》批评无礼仪者,态度是很激烈的。但这种例子不仅很少,而且并不能说是纯粹的“个人感情”,因为作者是在维护社会原则,背倚集体力量对少数“坏人”提出斥责。像《雨无正》、《十月之交》、《正月》等,因所批评的对象是多数人,则已显得畏惧不安。
      至于表现个人的失意、从军中的厌战思乡之情,乃至男女爱情,一般没有强烈的悲愤和强烈的欢乐。由此带来必然的结果是:《诗经》的抒情较常见的是忧伤的感情。很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中国后代的诗歌,也是以抒情——抒忧伤之情较为普遍。克制的感情,尤其忧伤的感情,是十分微妙的。
      它不像强烈的悲愤和强烈的欢乐喷涌而出,一泄无余,而是委婉曲折,波澜起伏。由此,形成了《诗经》在抒情表现方面显得细致、隽永的特点。这一特点,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后来的诗歌。另外需要说到,尽管《诗经》的抒情一般比较平和,却依然是真挚而动人的,而且也并非没有明朗欢快、天趣盎然之作。
      后代儒家把《诗经》中的所有作品都说成是因政治和道德目的而作的,并不能抹杀那些抒情之作——尤其是爱情诗对人们的感染力。因此,在封建专制时代,当文学道德化倾向、说教倾向变得过度严重时,诗人们也会打出《诗经》的权威旗号,要求给感情以应有的、至少是适度的承认。
      明代诗人何景明的《明月篇序》就是一例。汤显祖的《牡丹亭》中,深闺小姐杜丽娘诵读《关雎》而产生对于爱情的渴望,又是一例。   以上主要从内容、思想倾向、抒情特点等诸方面论述了《诗经》的几个重要特色。这些特色对中国后代文学的影响都很深远。下面再从语言形式、表现手法等方面简略介绍一下《诗经》的特色,这些方面的影响,情况各有不同。
         《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只有个别诗是以杂言为主的,如《伐檀》。以四言句为主干,可以由此推想当时演唱《诗经》的音乐旋律,是比较平稳和比较简单的。至汉代以后,四言诗虽断断续续一直有人写,但已不再是一种重要的诗型了。
      反而在辞赋、颂、赞、诔、箴、铭等特殊的韵文文体中,运用得很普遍。   《诗经》常常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这是歌谣的一种特点,可以借此强化感情的抒发,所以在《国风》和《小雅》的民歌中使用最普遍,《颂》和《大雅》,以及《小雅》的政治诗中几乎没有。
      典型的例子,如《周南·芣芑》:采采芣芑,薄言采之。采采芣芑,薄言有之。采采芣芑,薄言掇之。采采芣芑,薄言捋之。采采芣芑,薄言袺之。采采芣芑,薄言襭之。全篇三章十二句,只变动了六个动词,不但写出采摘的过程,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韵律,表现出生动活泼的气氛,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
      清人方玉润说:“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忽断忽续。”(《〈诗经〉原始》)这么说也许多了一些想象,但叠徽章重句的美感,确是很动人的。四言诗衰微后,这种形式也被捐弃,只能偶一见之。倒是在现代歌曲中,又常看到这种情况。
      这说不上“影响”,却有古今相通之理。   作为歌谣,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在古汉语的规则中,这类词汇大抵是形容词性质,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清新美丽的自然。如《诗经》首篇的《关雎》,“关关”(叠字)形容水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的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状态,“辗转”(叠韵)刻画因相思而不能入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也有生动的形象。
         《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所谓“赋”,用朱熹《诗集传》的解释,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这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大体在《国风》中,除《七月》等个别例子,用铺排陈述的较少;大、小《雅》中,尤其是史诗,铺陈的场面较多。
      汉代辞赋的基本特征就是大量铺陈。虽然从《诗经》到汉赋还间隔许多环节,但说其原始的因素源于《诗经》,也未尝不可。“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硕人》连续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等,都是《诗经》中用“比”的佳例。
      “赋”和“比”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就像秦风的《晨风》,开头“?彼晨风,郁彼北林”,与下文“未见君子,忧心钦钦”云云,很难发现彼此间的意义联系。虽然就这实例而言,也有可能是因时代悬隔才不可理解,但这种情况一定是存在的。
      就是在现代的歌谣中,仍可看到这样的“兴”。进一步,“兴”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但正因为“兴”原本是思绪无端地飘移和联想而产生的,所以即使有了比较实在的意义,也不是那么固定僵板,而是虚灵微妙的。如《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但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只是它的喻意不那么明白确定。
      又如《桃夭》一诗,开头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出了春天桃花开放时的美丽氛围,可以说是写实之笔,但也可以理解为对新娘美貌的暗喻,又可说这是在烘托结婚时的热烈气氛。由于“兴”是这样一种微妙的、可以自由运用的手法,后代喜欢诗歌的含蓄委婉韵致的诗人,对此也就特别有兴趣,各自逞技弄巧,翻陈出新,不一而足,构成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味道。
      
         总而言之,《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它从多方面表现了那个时代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反映了各个阶层人们的喜怒哀乐,以其清醒的现实性,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早期诗歌,开辟了中国诗歌的独特道路。虽然,由于特殊的社会生存条件,《诗经》缺乏浪漫的幻想,缺乏飞扬的个性自由精神,但在那个古老的时代,它是无愧于人类文明的,值得我们骄傲的。

    C***

    2018-03-12 17:33:3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书画美术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