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宝宝也这样,我用野菊花泡水每天给她洗脸,一天洗两三次,坚持了一个周了,现在好多了,偶尔还用完美芦荟胶给她摸,可以在芦荟胶里加一点水,洗完脸厚用棉签沾着往梁上擦一擦
养成了不良的睡眠习惯,晚上不需要吃奶,也不需要喝水。争取到8.9点喂奶后,夜里的奶慢慢减少,后半夜也不要吃。如果哭,可以让他哭1,2分钟,给予安慰,如果不哭了,可以继续睡。反复进行,孩子就知道不会再吃奶了,就会睡了。第二天,继续进行,这时候哭的时间可能会长一些,但是反复进行上述办法,有个2,3天的时间,宝宝就会适应了。引用 童爸回复道: 鲍老师好,小贝壳好!这次这个主题非常关心。小朋友的睡眠问题是目前带小家伙遇到的最大问题,也是我在育儿过程中做得最不到位的地方。这次设这个主题真是太及时了!谢谢宝宝树给我们这个机会。下面说说儿子的情况。 小儿童童近13个月,去年5月9日剖腹产出生,生时体重7斤4,母乳喂养坚持到9个半月,养成了吃吃睡的坏习惯。月子里开始常常是睡两个小时就醒来,喂点奶或拍拍抱抱又继续睡。很小就开始跟我们一个房间,在他的小床上睡,睡得比较警醒,外面一点风吹草动就哭着醒来。现在夜奶仍没停止,每晚7、8点开始睡,11、12点醒一次,喝过200ml左右奶继续睡,半夜里有时候2、3点醒一次,不一定要喝奶,但是一定要给安抚奶嘴,有时候可以一直睡到5点,6点不到就醒来起床了。白天就睡一次,10点半到11点开始午睡,睡到下午1、2点,而且睡觉前基本都要含个安抚奶嘴,这段时间发展到白天也经常要安抚奶嘴。有时候心里不顺又表达不了,半夜里唧唧歪歪的闹,磨人哪。想问一下专家怎样改善童童的睡眠。 童妈
宝宝萌出的乳牙数目,可用下面公式计算:乳牙数=月龄一6 (或4)例如:13月龄的宝宝,其估算方法是:13 — 6 (或4) =7 (或9),即宝宝的乳牙应是7颗或者9颗。
这个很正常的,宝宝长几颗牙是因人而异的
可以吃些肉末类的小饺子、包子、馄饨了,还可以吃鸡蛋软饼,鸡蛋羹,要给宝宝做着吃,才会营养均衡。
混合喂养,感觉体重特别轻的话,证明那款奶粉不适合他建议你给他换一款比较好的奶粉。
什么叫吃奶不怎么好?是很久才吃吗?是否有强迫过去宝宝吃奶?让宝宝在吃奶过程中产生了不愉快的情绪,也有可能是宝宝慢慢长大,外界对他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兴趣点被吸引过去了而已,给宝宝点耐心,不要强迫宝宝,自己要先放松下来,不然你焦虑的情绪也是会传染给宝宝的哦
这个不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的,我家两个孩子都是这样的,每天大便都没有次数的,每次小便就会拉点,打屁也会出来一点的。一般会持续到4个月以后自己就好啦,如果妈妈早点给宝宝加辅食也会好的,我家孩子那会就是搭着奶粉吃就不拉。
长牙有早有晚的,早的三个月就长了,不超过1岁长都是正常的,一般的第一颗乳牙应在小儿6个月左右萌出。如果小儿超过1岁仍未长出第一颗乳牙,才称为乳牙晚出。每个宝宝长牙前都会有不同的征兆的,有的宝宝流口水,有的发高烧,有的脾气暴躁,有的拉肚子,有的爱咬东西,吃手指,有的是什么都没有就长牙了。
我家宝宝刚长牙的时候也是种情况,现在已经有10颗牙了,前排下面的4颗牙也有点伸在前面,而切我们家也没有这样的遗传,问过医生,她说不要紧的,等换牙的时候注意一下,可以纠正的。
生下来4.6,3个月9斤多,算很正常啦,正常的宝宝,是每一个月大概长1斤左右的,所以妈妈你不用担心的,宝宝的精神好,各方面好就行了,千万不要以为她轻什么的就改变饮食习惯,多喂什么的,按照平常就行了
现在还是母乳为主,这一颗牙很正常,宝妈不用担心
根据你的描述看;只要是孩子5个月了,体重12斤,就为正常情况,要想给孩子补补,就加强营养,添加各种副食就可以了。可以吃米粉了,各种果汁和蔬菜汁了。这样孩子就能茁壮成长。注意保暖和适时添加衣服,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上火和感冒。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增强抵抗力,按时注射各种疫苗就可以了。
宝宝体重有点偏低,身高也是刚刚好的,宝宝螵蛸可能是由于体内缺锌导致的,宝宝锌元素缺乏导致生长发育迟缓,体格矮小瘦弱等症状,可以给宝宝吃一些专门的补锌的,我的宝贝就是长的很慢,而且也不好好吃饭,我给他吃的是伊分子锌硒宝片,宝宝改善的挺好的。你也可以给宝宝试试看。
宝宝胃口不好同出牙关系不大的,因为出牙不会导致牙痛等明显不适。宝宝厌食和脾胃虚弱,缺乏微量元素,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意见建议:1、可以给宝宝适当健脾开胃,比如服用小儿复方鸡内金散,小儿消食片,小儿喜食颗粒等都是可以的。2、适当给宝宝补锌是有助于恢复味蕾敏感度从而增进食欲的,可以给宝宝补点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看看有无缓解。3、避免强迫宝宝进食,同时饭菜做得色香味具,吸引宝宝的食欲。
孩子的乳牙萌出时间有个体差别,时间有先有后,最早的生后4个月就开始出牙,迟的10个月才开始萌出乳牙。一般婴儿出牙约在6个月左右,如果超过1岁,口腔内仍未见出牙,就应请儿科或口腔科医生检查,是否与某些全身性疾病如佝偻病、严重营养不良或先天性缺少牙胚有关。 健康的小儿大约在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乳牙,1岁时出6—8颗牙,乳牙的总数大约等于婴儿月龄减4-6,如14个月的婴儿,牙齿数目为8-10颗。一般乳牙在2岁前出满为20颗。 有些小儿在出牙时会轻度发烧,流口水,易烦躁,不想吃东西或爱咬奶头、奶嘴,咬玩具等,这种反应主要由出牙对口腔粘膜的机械刺激所引起,一般不需要专门治疗,待牙齿长出来后,症状会自然消失。另外,在出牙前,因局部牙龈充血有发红微肿的现象,这时要注意婴儿的口腔清洁,不要过分擦洗,避免牙龈损伤或感染。 乳牙阶段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龋齿好发时期,因此要注意口腔卫生,养成饭后、奶后以及早晚喝白开水的习惯,代替漱口。睡前不要吃糖果、点心。另外还要注意饮食和营养,多吃豆制品、新鲜蔬菜、牛奶等,保证食物中的钙、磷和维生素含量充分,以促进牙齿的正常发育。
你好!宝宝出牙因人而异的,有的早有的晚,有的4个月就开始乳牙萌出了,有的要11个月才开始出牙,这都是很正常的,不用太担心。
4个月的宝宝可以也呢过开水漱口,如果宝宝已经出牙,可以用纱布擦擦,不擦也没事
亲,不要着急,这都是正常的。流口水是正常的,出牙晚也是正常的。我孩子到十个月才出牙,可是现在全部牙齿已经全部出齐了。所以亲不要着急哦!O(∩_∩)O~
我家宝宝两个多月就已经开始了,现在也老是拽奶头,现在两个月长牙的医生说很正常
给她喝一些妈咪爱!或者给宝宝吃酸奶,酸奶内的菌群调节宝宝的肠胃十分好使!我家宝宝都是用酸奶调理肠胃的!消化和大便都很正常!还有要让宝宝和大人在一个桌子上吃饭,让他看大人吃饭的样子学习,而且大人不要说这不好吃那不哈吃的!宝宝会听这并记住的!菜要做的多元化,不要让宝宝总吃一种食物,时间长了他会厌误的!
婴儿一般在4个月到6个月即开始萌出乳牙.但也有晚些出乳牙的,最晚的可在11个月萌出第一颗乳牙,都属于正常现象,不能视为发育晚或慢,所以您不用多虑.只要孩子其他生理指标如身高体重等和同龄儿童相同,就说明你孩子是健康的.
长牙流口水是好事;如果未发现出牙还是流口水,就可能是脾虚,中医能治。我的宝宝就尝试吃中药,效果很好。
现在的情况不好说,牙齿可否在长出来,主要需要考虑孩子的牙床是否被破坏了,而且要注意孩子现在牙齿的损坏程度。
你好,可能宝宝又要开始长其他的牙齿了吧,宝宝牙齿痒才会乱咬牙齿的,建议给宝宝吃磨牙饼干或者是苹果,胡萝卜,黄瓜,切成条给宝宝吃。
亲,每个宝宝的身体不同,个体差异比较大,所以长牙的顺序 快慢 早晚都是不同的,有的宝宝出牙比较晚,一岁才出,一出就出四个,有的宝宝先出犬齿再出门牙;有的宝宝长了两颗后很长时间不在长,这都是经常遇见的,都是正常的,都在正常范围之内的,只要宝宝出牙就是正常的,其他的不用担心的。 你家宝宝这样是正常的,不用担心
长得是在些慢的,不过只要宝宝精神状态一切正常也没事,有些宝宝,特别是男孩子,发育会相对比较晚的,到了一定阶段就会一下子长高的 · 宝宝身高与遗传因素是有极大关系的。这是先天因素造成的 后天的话,平时 可以从运动,饮食,睡眠三方面入手来帮宝宝长得更好 运动上,平时要多带宝宝户外活动,伸展四肢,多晒太阳,有利天加速新陈代谢,这样子宝宝长得可以更快些 饮食方面,宝宝要多吃含钙高的食品,有利于骨骼的发育,奶,肉,鱼,菜,水果之类的要营养均衡。 睡眠方面,一定要睡得足,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晚上十点后宝宝就应该要入睡了,晚上十点到凌晨的两点,是人体身长激素分泌是旺盛的时候,这个时候宝宝只有进入深睡眠的话,才可以分泌生长激素,才可 以长得更好,也有利于大脑的发育的。
对于宝宝的身高问题家长不用太关注,宝宝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同时宝宝身高问题有几个因素:1、遗传因素。这个跟父母都有关系。2、宝宝的生长个性。每个宝宝的生长个性是不同的,因此有些宝宝在一段时间长的快,一段时间长的慢
就是太早喂米糊了,应该四个月才开始喂,我家宝宝也是吃奶粉的,我以前也弄了米糊给她吃,就是不长肉,我就没弄了,就给他吃奶粉,四个月时有13斤了,四个月才吃米粉,果泥那些,我想你还是去问问医生吧
现在有没有给宝宝添辅食呀,可以适当的添加米粉和蛋黄了
其实小孩子的身高,体重是有规定的。4个月:体重:男 6.93kg女6.24kg,身长 男63.35女61.53cm,你们家孩子的身高也好,体重也好,都是属于偏高的,都是属于正常的现象哦。
病情分析: 1,宝宝流口水止涎食谱下面两种食疗方法能使宝宝的口水流得少一些,让妈妈也轻松一些。鲤鱼赤豆汤材料:赤豆100克,鲜鲤鱼一条500克。 指导意见: 做法:将赤豆煮烂取汤汁,将鲤鱼洗净去内脏,与赤豆汤汁同煮,放黄酒少许,用文火煮一小时。服用:取汤汁分三次喂服,空腹服,连服七日。流口水米仁山楂羹材料:米仁100克,生山楂20克(鲜的更好),水65O毫升。做法:文火煮一小时,浓缩汤汁。服用:每日服用三次,空腹服,连服七日
长牙早晚存在个体差异,4-10个月都是乳牙萌发期,一般一岁以内开始长牙都属于正常,直到2岁半左右会出齐20颗乳牙。建议保证每日充足奶量,平时可将宝宝的食物做的粗糙一些,不要过于精细,可锻炼牙床牙龈肌肉,帮助牙齿的萌出。
宝宝长牙有早有晚,出牙的顺序和颗数也不一定一样,存在个体差异。一般宝宝在6-10个月长第一颗牙都正常的,早的有3、4个月就长的,晚一些的还有1岁出的,宝妈不用过于担心。祝宝宝健康快乐成长!
亲,这个是四个月宝宝的标准身高和体重: 女婴体重4.5-7.7千克,身长56.9-67.1厘米 所以你家宝宝还是在标准范围内的呀,平时可以给宝宝加辅食吃的了,像米粉,蛋黄,米汤水,水果等,亲喂母乳的话自己也吃得有营养一点吧,有些宝宝就是长不胖的了,健康就好了。
四个月纯母乳喂养的宝宝没必要喂辅食,等到六个月以后再喂。这个时候的宝宝会有一个体重停滞期,基本上不会增长太多的重量。
第一,你孩子头围是正常的,卤门闭了不要紧,只在头围正常就可以。第二,缺锌应该补,两个月后复查。第三,你儿子对光和风皮肤过敏,可吃抗过敏药,外出最好戴上纱巾或摭阳帽。第四,面部不对称最好请儿科医生看。
宝宝有可能要长牙牙的哦,因为宝宝现在长牙牙都比较早的哦,有可能是马牙的哦,马牙的话过段时间就没有了哈,
亲,宝宝再长开始长牙的时候牙龈会比较痒,这个时候会喜欢咬东西的,给宝宝买牙胶或者磨牙棒都是可以的,可以起到缓解宝宝牙龈不适的作用的
1,宝宝出生后体重都会下降的,在一个月内体重只要不底于出生时的重量都是很正常的! 2,宝宝从嘴角溢奶出来是很正常的,我家儿子那时候也是这样的,你可以喂奶的时候用手稍为夹着一点乳房,让奶流的慢点! 3,宝宝扭来扭去并不是腹痛,宝宝的肚子老是咕噜,这种情况经常会看到的,这是宝宝腹部肌肉的用力的表现.因为宝宝在胎内没有排泄大便的活动,他的腹部肌肉缺乏锻炼,也没有足够的力量.出生后宝宝开始大量进食消化,自己把废渣排出来,所以随着肠蠕动宝宝,会出现类似的感觉.宝宝只有经常用力才能将肠内容物慢慢向前运送. 等到宝宝3个月以后就好了!不用太紧张了,每个宝宝都会这样的! 4,宝宝吃饱后应表现为:吃奶前哭闹吃奶后安静或入睡,大便次数每日6次以上,颜色为金黄色,体重增长正常。 5,新生儿黄疸应确诊是属于何种黄疸,是病理性的,还是生理性的,如果是病理性的就应该及时治疗,否则就会对孩子的发育造成影响。如果是生理性的可以不必担心,对孩子的发育不会有影响。从你的描述估计,你的孩子可能是母乳性黄疸,可以给孩子喝葡萄糖水和维生素C,这样会帮助黄疸的消退。 希望宝宝健康,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来问我哦!
孩子牙齿的萌出个体差异很大,有的早些,有的晚些,但就某个孩子而言,都是正常的。牙齿萌出早的孩子,可能在4个多月下切牙就开始萌出;大部分孩子都是6~8个月开始萌出;而很少一部分孩子是1岁以后,有的接近1岁半牙齿才萌出。但对这些孩子而言,如果没有全身发育异常,就是正常的。 虽然,孩子牙齿的萌出有的开始的早,有的开始的晚,虽然牙齿的萌出总会有一定的顺序,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按照这个顺序不变萌出,有时萌出的顺序会有些少许变化,这也属于正常的范围。 记得专家门诊有这么一个咨询:“宝宝7个月,5个半月出的下面两颗牙,现在上面的牙也要出了,但不是出的2个门牙,而是门牙两边的小牙,出门牙的地方已经发白,请问正常吗?”从孩子妈妈的叙述来讲,这个孩子牙齿的萌出是正常的。有时在前牙区,无论是上牙还是下牙,萌出的时间和顺序会有所变化,对孩子来说,都是正常的。并不是因为孩子牙齿的萌出,跟书上说的有轻微的变化,就不是正常的,这种观念和想法都是错误的。 宝宝龋齿 每天的门诊,跟孩子打交道,遇到最多的疾病就是孩子的龋齿,也就是大家说的“蛀牙、虫牙”。龋齿的发病有3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牙齿的发育不好,矿化程度低;二是不良的喂养、饮食习惯和口腔清洁习惯;三是细菌的作用。对于婴幼儿来讲,主要的致病因素是不良的喂养、饮食和口腔清洁习惯。 孩子牙齿的发育,早在妈妈肚子里就开始了,最早开始于孕期的14~16周,直到孩子出生后一年,在这段时间内,只要出现影响妈妈(孕期)和孩子(生后)健康的不良因素,都有可能引起孩子牙齿的发育缺陷,而发育缺陷的牙齿因为存在先天不足,所以在同等条件下,就更容易患龋齿。但有时,有的家长往往很难区分是牙齿发育缺陷还是得了龋齿,在前牙区发生这种情况就更为明显了。 上前牙好发婴幼儿龋齿,主要因为不良的喂养、饮食习惯和不良的口腔清洁习惯,再就是牙齿靠近牙龈(牙床)的部分矿化相对其他部位要程度低。而且这个部位,往往食物软垢和菌斑容易堆积,加上这些部位孩子很难清洁干净,所以往往这些部位先发生龋齿,有的会一块块、一层层剥脱,变色呈深黄色、黄褐色、褐色。而远离牙床的那一部分牙冠,则是正常的。这里需强调,如果家长怀疑和发现孩子的牙齿有异常,建议到医院进行检查,以明确诊断和治疗。 釉质发育不全 记得专家门诊时,有这么一个咨询:“我女儿32个月,从她6个月的时候长牙,之后每月长一颗,直到9月份长了4颗牙。后来就慢了,大概18个月是长全了,就是2颗门牙刚长出来的时候就只长了一半,上半靠牙根的地方还很正常,下半段却是咖啡色,请问是什么原因,我看到书上说是先天性牙釉质不全。现在孩子一切正常,就是笑起来露出牙齿的时候,门牙象蛀了一样。请问到孩子长大了,会不会一直这样呢?” 从家长的叙述,我更倾向于是牙齿的釉质发育不全。至于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要基于病史和家族史。当然,真正确诊,还应到门诊进行检查,这样便可一目了然,毕竟有时家长的描述会有出入。当然,在换牙前,乳牙的釉质发育不全不会消失,父母要做的一是认真帮宝宝清洁牙齿,防止发生蛀牙;二是考虑修复治疗。如果家长的叙述是门牙“上半靠牙根的地方是咖啡色,下半段还很正常”则就有可能是蛀牙。 定期口腔检查 上周的门诊看到一个3岁的男孩,因为右下磨牙(槽牙)疼痛和不敢吃东西才来就诊,小家伙整个右侧脸都肿了起来。一问家长,才知道到目前为止,孩子从没有到医院来检查过,这次如果不是牙痛,还不会就诊。 完成了孩子的这次治疗,我在想,如果孩子早些就诊和检查,就会早发现龋齿,可能通过简单的治疗,一次就能完成。而发展到目前这种状况,治疗需几次,而且花费的时间、精力、金钱会增加许多,孩子遭受的痛苦也会增加许多。 婴幼儿最常见的口腔疾病是龋齿,常见的咬合异常主要是反咬合,这些主要与不良的口腔喂养和清洁习惯有关。孩子定期检查,就会尽早发现:第一个检查方面,孩子是否开始采取口腔清洁习惯,方法是否科学和正确;第二个检查方面,孩子是否存在不良的口腔喂养习惯;第三个检查方面,孩子是否有口腔发育的异常;第四个检查方面,孩子是否有一些口腔疾病。 早期检查4大好处 首先,如果对孩子从小就采取科学、正确的口腔清洁习惯和科学、良好的喂养习惯,就会避免和预防龋齿、反咬合(由不良喂养习惯导致)的发生,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心理成长都有益处。 其次,还会使孩子免受疾病的痛苦。 第三,对一些发育异常,通过早期发现,可以找到治疗的最佳时机,避免延误治疗。 第四,尽早发现孩子的口腔疾病,尽早治疗,避免治疗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也避免孩子遭受更多的病痛,家长也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和金钱。 定期检查,尽早发现口腔疾患,是我们的设想。希望每个家长都能意识到这个问题,并能处理好这个问题。希望每个孩子从小就有这方面的意识,而只有这样才能获益终生。
应该不会的,这和喝奶水温应该没有什么关系的,每个宝宝出牙早晚都不一样的,宝宝一岁以内出牙是正常的,不用担心的。
宝妈,教你一个方法,应该有效果。宝宝的左手大鱼际,就是拇指下面那块比较丰厚的肌肉,宝妈每天给宝宝揉一揉,揉1分钟左右;另外给宝宝做做腹部按摩,轻轻抚摩小肚肚,这都是增强宝宝胃肠蠕动的办法。还有就是可以给宝宝捏脊了,捏脊是调理脾胃,强身健体的好方法。 我家宝贝从3个月开始捏脊,就没有出现过厌奶期,现在吃饭很厉害,不挑食,啥都吃,消化也很好,每天都拉臭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