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文学

首页

文学

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别就回一句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具体点,或者如何把这问题扩展来谈?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1-06-16 13:59:27
      文学自诞生以来,即与人的关系十分密切,并常常影响人的一生。每至提及文学,我辄想起路遥来,他的《平凡的世界》便影响了我一生。这是一本好书,我推荐它,大家可以去读一读。 
    说它的好,并非是指它获得了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也不是指它还未完成便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它的好在于它引起了我对生活的认真审视,更多的是学会了如何去面对艰难困苦,因我的现所走过的路,有如在文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我是地道的农民的儿子,至今我一直认为我现在仍是一个最朴实的农民,正如路遥一样,他始终认定自己“是一个农民血统的儿子”,当然我是不能和他相比的,也不具可比性,我这样说仅是因为我对他的崇拜之情。 由于路遥出身农村,他的写作素材基本来自农村生活,他坚信“人生的最大的幸福也许在于创作的过程,而不在于那个结果”。
      所以他认为“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活得更为充实”。他始终以深深纠缠的故乡情结和生命的沉重感去感受生活,以陕北大地作为一个沉伏在他心里的永恒的诗意象征,每当他的创作进入低谷时,他都是一个人独自去陕北故乡的“毛乌素沙漠”,他在那里审视自己,观照社会。
       与他一样的是,文学大家贾平凹也出生于并不富裕的农村,并非书香门第,家中世代是农民。贾平凹作品所描写的场景大多是他所熟悉的农村,例如《秦腔》。 他写的是农村的现实生活。长期以来,农村是最落后的地方,农民是最贫困的人群。现在中国的“三农”概念,农业、农村、农民,已经和以前大不一样了。
      原来说的是我们是农业国家,土地供养了我们一切,农民离不开土地。现在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却剥离开了。农民离开了土地,有些是主动离开的,有些是被迫离开了,留在农村的多是老弱病残。他的老家棣花村,没有矿藏,没有工业,有限的土地在极度地发挥了它的潜力后,粮食产量不再提高,而化肥、农药、种子以及各种各样的税费迅速上涨,农村又成了一切社会压力的泻洪池。
      旧的东西稀哩哗啦地没了,像泼出去的水,新的东西迟迟没再来,来了也抓不住,四面八方的风方向不定地吹,农民是一群鸡,羽毛翻皱,脚步趔趄,无所适从,他们无法再守住土地,他们一步一步地从土地上出走,虽然他们是土命,把树和草拔起来又抖净了根须上的土,栽在哪里都是难活。
       “贾平凹的写作,既传统又现代,既写实又高远,语言朴拙、憨厚,内心却波澜万丈。他的《秦腔》,以精微的叙事,绵密的细节,成功地仿写了一种日常生活的本真状态,并对变化中的乡土中国所面临的矛盾、迷茫,做了充满赤子情怀的记述和解读。他笔下的喧嚣,藏着哀伤,热闹的背后,是一片寂寥,或许,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之后,我们所面对的只能是巨大的沉默。
      《秦腔》这声喂叹,是当代小说写作的一记重音,也是这个大时代的生动写照。”这是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秦腔》的授奖辞。 仅从这两位当代著名作家身上我们就不难看出,他们的文学创作的成功,无不是用心去感受生活乃至生命的结果。他们的作品都是自己生活经历的缩影,他们所描绘的正是自己对生命的最本能的认知。
      立足于人的最原始的心理状态,从最现实的生活实际出发,是他们创作成功的关键。 不论什么文学作品在文学创作上都会有些纪实,但却不等同于事实,文学就是这样,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 作者李白本来就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诗作的本身就掺进了作者浪漫主义的情怀,作者在政治上不得意,也正好反映在了他的诗歌上,有升华,并不只是简简单单的在叙述着自己的命运的不恭,在诗歌中我们也看到了作者积极的一面。
       他的代表著作《春夜宴桃李园序》选自《李太白集》,虽名为序,但与序跋不同,却应属杂记类古文。李白的散文虽然不多,但往往独辟蹊径,颇具特色。《春夜宴桃李园序》写的不过是日常生活中宴酒咏诗的寻常场景,但李白却下笔不凡,于诗情画意中别见一番豪迈之气。
      文章开篇,既不写春,也不点宴,而是宕开一笔:“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两句整饰工丽的骈文,抒写天地之博大,光阴之永恒。“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写如梦之人生,面对着永恒的时空,不禁感叹起自己的渺小和脆弱。 接着,作者笔锋一转,以“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两句,将人们从悠悠的玄思拉入桃李芳园纵情欢娱的场景,召“群季”,集“俊秀”,把酒揽月,赏花咏诗,高谈畅饮之际,更当如惠连、康乐一般述志写情,一泄胸中奇才壮采。
      全文明快欢畅之音转为泪扬奔放。“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怀?”诗人任兴所趋,尽情地诉说自己生命的美丽、信心和渴望,充满了对自我豪迈的肯定。 再如《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写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反映出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文学就是生活的浓缩与提炼,它有时会把一些生活中的东西做的更纯粹,更极致。它是美的,纯粹的,带着创作者的个人倾向,必定是展现,提取他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就这一点说,比起日常的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是高了。或许这种说法不是很准确,但举个例子,文学上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就使得作品与现实有了差异,更强烈,更震撼。
       文学创作离不开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真切体验,文学作品所蕴含的对生活本质的探索及创作手段的运用又无不高于生活本身,这是真理。从读者的眼里看来,文学作品带给我们的思考,引领我们对生活的一种全新的认知又是作品回归生活的一种真实存在。 陶渊明做官潦倒失意后选择了归隐田居,这本身就是一则回归生活的实例,不仅是他身的回归,他的诗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两句也恰如其分的表达了他的意愿,这是心的回归,身心合一,正是陶渊明受不了官场的黑暗,向往大自然的内心最理想的归宿。
       好的文学作品让我们在作者所描绘的世界里自由徜徉,我们想象自己也如同主人公一样,人生经验让我们为他们的不幸徒增悲伤,为他们的幸福陡增喜悦,当我们游弋在文字世界时,我们是主人公的忠实追随者,当我们回到现实时,他们的经历与生活态度无不影响我们的生活。
      对此,我自己有深刻的体会。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学开始,就是在读《穷人》、《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我的父亲李大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中成长起来的。这些作品令人荡气回肠,我常常读得泪流满面。在阅读中可以寻找人生目标,探索理想、信念,增进情感体验,学习做人、做事。
      我们所拥有的忠诚、自信、勤奋、诚实等品德很多都和我们读过的文学作品息息相关。 文学艺术具有道德教育的价值,文学作为一种思想表达,其丰富的内涵和变动不羁的表述,往往成为人的情感皈依。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感动,只有在感动中才能净化心灵、提升境界。
      文学能使人感动,能净化人的心灵。这便是文学回归生活的最好例证和价值。 。

    大***

    2011-06-16 13:59:27

其他答案

    2011-06-16 15:36:46
  • 生活是文学的前提和基础,文学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没有生活这个物质基础,就无所谓文学了;文学是生活的提高和抽象,文学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而不再是简单直白的。
    文学反过来又影响生活,积极向上的文学对人的生活有促进作用,使得生活丰富多彩,反之则让人萎靡不振。

    1***

    2011-06-16 15:36:4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文学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