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检查报告:右侧基底节区见斑片状低密度灶,直径小于10mm,边缘清楚,脑室、脑池对称,形态、大小正常。脑沟形态正常,中线结构无移位。 病人觉得右手灵活底欠佳,口齿不是很灵活。 请问报告中病人存在什么问题?以后应注意什么?应怎样改善此种情况?
一、关于 CT检查报告 1、右侧基底节区见斑片状低密度灶:是指病变部位是在右侧基底节区,这是脑梗塞发生的最常见部位;斑片状低密度灶,是梗塞灶为斑片状,低密度灶是脑梗塞的特点(高密度是出血)。 2、直径小于10mm(毫米),是梗塞面积大小,属于常见的腔隙性脑梗塞表现,病变范围一般为2-20毫米的小梗塞。
3、脑室、脑池对称,形态、大小正常,脑沟形态正常,中线结构无移位,这些都是说脑室不扩大,没有明显脑萎缩,没有颅内压增高等表现。 二、关于腔隙性脑梗塞 腔隙性脑梗塞是脑梗塞的一种特殊类型,是在高血压、动脉梗化的基础上,脑深部的微小动脉发生闭塞,引起脑组织缺血性微梗死,形成小的腔隙,因而得名腔隙性梗塞。
病变范围一般为2-20毫米,其中以2-4毫米者最为多见。 腔梗如为2个或2个以上为多发性,梗塞灶多位于脑深部,如大脑白质、内囊、基底节、丘脑、脑干和小脑等处。 腔隙性梗塞腔梗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由于梗塞面积较小,部分患者可无不适症状,仅在影像检查时发现异常。
有临床症状者一般较轻,如一侧面部和上下肢的麻木或无力、言语不清、行动笨拙、头晕、呛咳等。 一般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