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皮肤科

甲流

家里有人得了甲流,密切接触者如何预防
蓝*** | 2009-12-23 15:02:18

好评回答

2009-12-23 15:07:21
一*** |2009-12-23 15:07:21 1158 632 评论
九种食品可增强免疫力
  (一)酸奶:酸奶中含有益生菌,保护肠道,避免致病细菌的产生。另外,有些酸奶中含有的乳酸菌可以促进血液中白细胞的生长。
  (二)红薯:增强皮肤抵抗力。皮肤也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员,是人体抵抗细菌、病毒等外界侵害的第一道屏障。维生素A在结缔皮肤组织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补充维生素A最好的办法就是从食物中获取胡萝卜素,红薯是获得这种营养的最快途径,它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且热量...

查看全部>>

九种食品可增强免疫力
  (一)酸奶:酸奶中含有益生菌,保护肠道,避免致病细菌的产生。另外,有些酸奶中含有的乳酸菌可以促进血液中白细胞的生长。
  (二)红薯:增强皮肤抵抗力。皮肤也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员,是人体抵抗细菌、病毒等外界侵害的第一道屏障。维生素A在结缔皮肤组织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补充维生素A最好的办法就是从食物中获取胡萝卜素,红薯是获得这种营养的最快途径,它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且热量低。
  (三)茶:抗细菌防流感。哈佛大学的免疫学者发现,连续两周每天喝5杯红茶的人其体内会产生大量的抗病毒干扰素,其含量是不喝茶的人的10倍,这种可以抵抗感染的蛋白可以有效帮助人体抵御流感,同时,还可以减轻食物中毒、伤口感染、脚气甚至是肺结核和疟疾的症状。当然,喝绿茶也具有同样的效果。
  (四)鸡汤:美味的感冒药。鸡肉在烹饪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半胱氨酸与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乙酰半胱氨酸非常相似,有盐分的鸡汤可以减轻痰多的症状,因为它与咳嗽药的成分很像。炖鸡汤时加些洋葱和大蒜,可让效果更显著。
  (五)牛肉:补锌增强免疫力。锌在饮食中非常重要,它可以促进血液白细胞的生长,进而帮助人体防范病毒、细菌等有害物质。即使是轻微缺锌,也会增加患传染病的风险。牛肉是人体补充锌的重要来源,所以在冬季,适当进补牛肉,既耐寒又预防流感。
  (六)大蒜:大蒜素抗感染和细菌。英国研究人员的实验结果表明,食用大蒜可让感冒发生几率降低2/3。经常咀嚼大蒜的人患结肠癌和胃癌的几率也会大大降低。因此,建议每天生吃两瓣蒜,并在烹饪菜肴时加入一些大蒜末。
  (七)燕麦和大麦:燕麦和大麦都含有葡聚糖,这种纤维素有抗菌和抗氧化的作用。食用燕麦和大麦 ,可以增强免疫力,加速伤口愈合,还能帮助抗生素发挥更佳效果。
  (八)鱼和贝类:补硒防病毒。英国专家研究指出,补充足够的硒可以增加免疫蛋白的数量,进而帮助清理体内的流感病毒。硒主要来源于牡蛎、龙虾、螃蟹和蛤蜊等海鲜类食品。鱼类如大西洋鲑鱼中的微量元素能够帮助血液产生大量的抗流感细胞,也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
  (九)蘑菇:促进血液白细胞抗感染 。长久以来,人们就把蘑菇当作提高免疫力的食物。现在,研究人员们找到了这样做的理由:吃蘑菇可以促进白细胞的产生和活动,让它们更具防范性。

  药要用准
  成人儿童用药看准这些方子
  成人用药:1.太子参10g、苏叶6g、黄芩10g、牛蒡子10g;适用人群:素体虚弱,易于外感的人群;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2.大青叶5g、紫草5g、生甘草5g;功能:解毒清热;适用人群:面色偏红,口、咽、鼻时有干燥,喜凉,大便略干,小便黄;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3.桑叶10g、白茅根15g、金银花12g;功能:清热宣肺;适应人群:面色偏红,口咽、鼻时有干燥,喜凉,大便略干,小便黄;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4.苏叶10g、佩兰10g、陈皮10g;功能:健脾化湿;适应人群:面晦无光,常有腹胀,大便偏溏;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
  儿童用药:藿香6g、苏叶6g、银花10g、生山楂10g;功能:清热消滞;适应人群:儿童易夹食夹滞者;此类儿童容易“上火”,口气酸腐,大便臭秽或干燥;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
  老人、慢性疾病患者及孕妇等遵医嘱。
  按摩五个部位能增强免疫力
  (一)前胸 。将五指并拢、掌心中空,对准胸部正中间的胸骨,以适当力度拍击。每次拍击3~5下,每次停10秒左右,每天3~5次。此外,也可以每天坚持用手掌,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摩擦前胸(上自颈部下至心窝部),每次摩擦数十次至百次。
  (二)后背。平时可采用热水袋热敷、配处方药敷背等办法来保健,也可以通过手掌拍打、叩击来疏通经脉。此外,在背部涂抹精油或冬青膏等按摩背部,擦至皮肤温热潮红。
  (三)脊柱。脊柱的保健也可以采取热敷、涂抹精油或甘油等摩擦的办法来进行。
  (四)肚脐。常见的保健方法是对肚脐进行适当的热敷和按揉。热敷时,可用略高于体温的热水袋或热毛巾,轻轻敷在肚脐上,数分钟后取下,每天坚持敷1~2次,如果在室外,也可把温热的手放在肚脐上面来热敷 。按揉时,将手心放在肚脐上面,采用逆时针和顺时针交替的方法轻揉肚脐及四周。
  (五)脚。脚部保健可以采用热水浸泡、搓脚、叩击、按压等多种方式,可以起到温经通络 、开窍醒脑等作用。
  另外,体育锻炼是增强人体抵抗能力的重要方法,如慢跑、自行车、球类、游泳、健美操等,这些运动可通过调节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实现提升某方面免疫力的作用。

  与有流感症状者至少保持一米远
  三种流感差别挺大
  甲型H1N1流感与禽流感、普通流感有什么不同呢?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首先,从传播途径来说,甲型H1N1流感病毒非常活跃,人群间传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介;而禽流感病毒迄今只能通过禽传染给人,不能通过人传染给人;普通流感是人际传播、空气飞沫传播为主,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症状上,甲型H1N1流感最明显症状是最初出现类似普通流感症状,但体温突然超过39℃,肌肉酸痛感明显增强,伴随有眩晕、头疼、腹泻、呕吐等症状或其中部分症状;禽流感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普通流感症状与甲型H1N1流感症状相似。
  从潜伏期来看,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能在人体潜伏7天后才表现出病症;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1~3天,通常在7天以内。而普通流感的潜伏期为1~4天,平均为2天。
  在死亡率上,甲型H1N1流感死亡率为6.77%,比一般流感要高,其高致死率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病毒来势凶猛;二是民众起初对新疾病不重视,以为是普通感冒,很多人自己随便吃些药,错过了发病最初72小时的最佳救治期。禽流感死亡率达60%;普通流感可致死,但死亡率较低。
  安全距离至少一米
0/300

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2009-12-23 15:47:59
  • 甲流的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畏寒高热、头痛头晕、乏力、肌肉酸痛,但呼吸道其他症状较轻,少数有腹痛、腹胀和腹泻等,患者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接触及空气飞沫传播,
    
    如家庭中有甲流病人家庭防控措施:
      1、疑似或确诊病人须独居一室,由专人护理,要随时关闭疑似或确诊病人房间的门,有条件时,配备单独的卫生间。
      2、在家中隔离至少7天,直至发热退去或排除疑似。
      3、在医生的指导下,确定是否需要...

    查看全部>>

    甲流的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畏寒高热、头痛头晕、乏力、肌肉酸痛,但呼吸道其他症状较轻,少数有腹痛、腹胀和腹泻等,患者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接触及空气飞沫传播,
    
    如家庭中有甲流病人家庭防控措施:
      1、疑似或确诊病人须独居一室,由专人护理,要随时关闭疑似或确诊病人房间的门,有条件时,配备单独的卫生间。
      2、在家中隔离至少7天,直至发热退去或排除疑似。
      3、在医生的指导下,确定是否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
      4、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可以饮用开水、肉汤、运动饮料,以确保身体不会脱水。
      5、积极配合当地医疗机构,务必遵医嘱进行在家隔离、治疗和护理,不要滥用抗菌和抗病毒药物。密切注意身体变化情况,如果病情加重,立即向当地医疗机构寻求专业帮助;
    
    此外,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甲型H1N1流感在家庭中传播: 
    A.除护理疑似或确诊病人的专人外,其他家人避免与疑似或确诊病人接触,使用电话和其他方式问候。
    B.疑似或确诊病人要严格遵守个人卫生要求,如果必须离开隔离的房间(比如上厕所、外出就医等),必须正确佩戴口罩。
    C.家庭成员要注意保护自己,应该经常正确洗手或者用酒精棉清洁手;必要时在医院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以增强自身抵御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能力。
    D.严格按照普通家庭的防控措施进行室内环境卫生清扫、室内空气流通和室内空气消毒。
    E.看护者在接触病人或者进出病人房间后,一定要洗手,使用纸巾擦手,然后丢弃。
    
    护理病人者的自我保护:
    A.尽量避免和疑似或确诊病人面对面;接触疑似或确诊病人或者他们使用过的纸巾、衣物后,要马上洗手。
    B.由于家属经常和确诊病人接触,所以他们被感染的可能性较高。甲型H1N1流感的潜伏期为7天,所以家人在外出时也必须戴口罩,以避免自己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随时注意自己和与自己有接触的人有没有出现发热、咳嗽等感冒症状,如果有感冒症状出现,应立即联系当地医疗机构。
    
    推荐甲型H1N1流感预防中药药方:漱饮方
     【药物组成】金银花6克、大青叶6克、薄荷3克、生甘草3克。
     【适用人群】易患咽喉肿痛或与流感病例有密切接触者。
    
    
    烟*** | 2009-12-23 15:47:59 1149 635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皮肤科相关知识

  • 预防
  • 治疗
  • 症状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