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妇产科
妇科

子宫内膜偏厚月经后B超达8mm

子宫内膜偏厚,月经后B超达8mm,又伴有经间出血.不知是不是内膜炎经间出血史达4个月,即月经过后一周左右会出血.还会痛经,B超的结论是内膜偏厚,月经后达8mm,不知是不是有什么健康问题.
1*** | 2009-05-05 10:58:31

好评回答

2009-05-06 23:23:58
**** |2009-05-06 23:23:58 547 307 评论
子宫内膜是覆盖子宫腔的黏膜,它是人体中分化能力最强的组织之一。在儿童期子宫内膜缓慢地发育生长,直到月经初潮前期,雌激素对宫内膜腺体间质才有明显的作用。 月经是女性性功能开始成熟的标记,在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也发生着周期性的变化,正常情况下,每一个月经周期排一次卵,如果没有受孕,则出现月经,进入新的周期,如果卵子受精妊娠后,子宫内膜将发生蜕膜变。月经的周期主要靠卵巢的激素来调节,如果卵巢激素紊乱,也必...

查看全部>>

子宫内膜是覆盖子宫腔的黏膜,它是人体中分化能力最强的组织之一。在儿童期子宫内膜缓慢地发育生长,直到月经初潮前期,雌激素对宫内膜腺体间质才有明显的作用。 月经是女性性功能开始成熟的标记,在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也发生着周期性的变化,正常情况下,每一个月经周期排一次卵,如果没有受孕,则出现月经,进入新的周期,如果卵子受精妊娠后,子宫内膜将发生蜕膜变。月经的周期主要靠卵巢的激素来调节,如果卵巢激素紊乱,也必将引起月经的紊乱,子宫内膜也有相应的形态改变。在临床表现上为闭经或“功血”。其中以“功血”常见。 引起“功血”的原因很多,并且在不同的年龄段引起的主要原因也有一定差别。其中子宫内膜增殖症是十分常见的。 子宫内膜增殖症是由于大量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所致。临床表现为不规则的多量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可以在长时间闭经后出现持续的出血,临床上可能疑为流产,也可表现为周期缩短、经期延长,出血时间可达1个月。 病理检查子宫内膜增殖的程度与出血的严重程度并不完全一致。表现为子宫内膜增厚,厚度3~12毫米不等,有的病例甚至达20毫米。宫内膜呈灰白色或淡黄色,表面平坦或呈息肉状突起,可伴有水肿,切面有时可见扩张的腺体形成的囊隙。代医学虽有不同的处理方法,除了开刀以外,都只是暂时压制Estrogens(用Danazol/男性荷尔蒙或Provera/黄体素),停止使用这些荷尔蒙时,症状往往变本加厉,开刀也不是答案,因为过一段时间后,内膜细胞又开始在其他器官生长,怀孕与避孕药虽可以暂时控制症状,但也不是根治,尤其避孕药,因它的高Estrogens含量,长久使用,只有使问题更恶化。因此建议尝试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各地正规医院应该可以作到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是现代医学的病名,是指由于卵巢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子宫出血,简称“功血”。常表现为月经周期失去正常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甚至不规则阴道流血等。机体内外任何因素影响了丘脑下—垂体—卵巢轴任何部位的调节功能,均可导致月经失调。 本病分为无排卵型功血和有排卵型功血两种,前者是排卵功能发生障碍,好发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后者系黄体功能失调,多见于育龄期妇女。主要症状为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增多、出血时间延长、淋漓不净等。 现代医学认为,机体受内外因素,如精神过度紧张、环境和气候的改变、营养不良或代谢紊乱等影响,可通过大脑皮层,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调节和制约。这种关系失常时,突然地表现在卵巢功能的失调,从而影响子宫内膜,导致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认为“肾主生殖”,“肾为生命之源”,“经本于肾”,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与肾有密切关系,并与肝脾及血瘀等也有一定联系。 
哪些疾病可引起阴道出血? 
阴道出血是妇产科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可有许多疾病引起,本病除正常的月经出血外,可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过长,不规则出血,接触性出血等,出血多时可出现贫血,严重时并发出血性休克,危及生命;但出血量少者可能为生殖道癌肿的一个早期症状。为此,对阴道出血必须予以重视,不可盲目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引起不良后果。 ⑴老年性阴道炎、子宫颈糜烂及子宫颈息肉,多在妇科检查后或性生活后有少许新鲜出血,平时可能有血性白带(有时白带呈高梁米汤样或琥珀色),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增殖症也能引起阴道出血。 ⑵功能性子宫出血及服黄体酮、乙烯雌酚、避孕药等激素药物停药后可引起阴道出血。 ⑶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子宫颈癌、子宫体癌以及卵巢的颗粒细胞瘤都会引起阴道出血并伴有赤白带。 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以及肝功能损伤而致阴道流红,伴皮肤有出血点。 ⑸停经后不规则出血,发生在育龄妇女中,首先考虑为妊娠有关的疾病,如流产、宫外孕,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 ⑹经前或经后血染,如月经来潮前数天,或来潮后数日有少量血性分泌物,一般为卵巢功能不正常;上环后月经不调。 ⑺妊娠晚期出血,可能产生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子宫破裂。 ⑻妊娠出血可能为胎盘残留、子宫复旧不全、产褥感染。 ⑼幼儿阴道出血,可能患阴道肉瘤。 ⑽绝经期妇女阴道不规则出血,且量多,持续时间长,应排除子宫内膜癌及生殖恶性肿瘤。 
妇女由于各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不同,所以年龄对诊断阴道出血有重要参考价值。如幼女与绝经期妇女的阴道出血应多考虑器质性病变,青春期妇女多考虑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在育龄妇女应多考虑与妊娠有关的疾病,同时在临床上应详细追问病史,仔细查体,做必要的辅助检查,一般能够在早期得出正确诊断,进行治疗。 许多器质性疾病如子宫肌瘤,流产,生殖道创伤、子宫肌腺症、血液病等也会引起月经量多,医生通过验血、盆腔B超、子宫碘油造影等检查来发现上述器质性疾病。 每次月经量过多会造成患者贫血、体力不支、精神不振,需要积极治疗。常用的药物有: (1)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药物:如氟灭酸每次0 2克,每日3次; (2)抑制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药物:如止血芳酸0.2~0.4克,置入5%葡萄糖液内稀释后,静脉注射,每日2~3次; (3)使内膜萎缩的药物;即大剂量合成孕激素口服,如18甲基炔诺酮、安宫黄体酮等。剂量应先大,血停后缓慢减至小剂量维持。每月连服22天。服用大剂量合成孕激素可使子宫内膜萎缩,治疗要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 
过去有些中年患者,不再要求生育,因月经过多而切除了子宫,近年来,可在宫腔镜下行内膜切除术。 
在妇科门诊常常会见到15~16岁的女孩,月经初潮后不久,月经周期不规则,经血量多或淋漓不止,面色苍白,母亲带着焦急的心情向医生诉述病情。医生做了肛检,子宫及两侧附件未见异常,化验手指血除有贫血外也无其他血液病,那么“功血”的诊断大致可成立。另外一类患者往往是40余岁的中年妇女,过去月经基本规则,但最近突然紊乱起来,表现月经频或经期延长,也可有贫血,妇科检查未发现异常,这些患者也可能有“功血症”。特别要强调的可能是“无排卵型的功血症”。当这些病人出血不止应怎么处理呢? (1)器械刮宫法 
也许很多人都听说“刮宫”止血的方法,刮宫是一种小手术,可在门诊进行,一般使用局部麻醉。在消毒情况下,医生用小刮匙伸入宫腔搔刮,用机械的方法让增殖的子宫内膜迅速脱落,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这种方法虽有一定痛苦,但止血快、安全、效果一般可靠。更重要的是可收集刮出的子宫内膜送到病理科化验,可了解有无息肉、肿瘤等其他疾病,有明确诊断的价值。因此对于已婚,不规则出血病程较长的患者,尤其是40岁以上者,都应采用刮宫止血。但如果近期内已刮过宫,病理化验未见器质性疾病者,也不必多次反复刮宫。刮宫后一般出血立即减少,约一周内完全停止。一般需休息7天左右再上班。 (2)药物刮宫法 对未婚患者尽量不考虑刮宫,或改用“药物刮宫”的方法。“药物刮宫”是针对无排卵功血患者体内缺乏孕激素影响的病理生理改变,给患者肌肉注射黄体酮,每日20毫克,共3天,内膜转变为分泌相。然后停药,造成人为的血孕激素水平下降。这时内膜规则剥脱而出血,称为“撤退性出血”,这种出血与一次月经出血相仿,持续7天左右,有时量也很多,这是预料之中及不可避免的。因此用黄体酮前必须向患者说明,止血效果要在撤退出血停止后才出现,以免患者误认为治疗失败而另找他处就医或改服其他激素导致用药紊乱。 为了减少撤退性出血的量,可在肌肉注射黄体酮时,同时注射丙酸睾酮(一种雄性激素制剂) ,每日25~50毫克,共3天。如果血量仍然很多,则应让患者卧床休息,口服或肌肉注射维生素K、止血敏、维生素C、止血芳酸等一般止血药,甚者可以输葡萄糖液、输血。撤退出血时不应再用雌、孕激素制剂。 (3)雌激素止血法 如果年轻尚未结婚的功血患者因失血过多,或由于其它问题造成了严重贫血(血色素<7.0克/升),当时尚不能采用刮宫手术,又不能接受上面介绍的“药物刮宫”后引起的撤退性再失血,这时应怎样处理呢? 这样的患者应该住院治疗。上面介绍的一般止血药物及支持疗法皆应用上。医生给予肌内注射大剂量苯甲酸雌二醇(因剂量大,口服时易有恶心、呕吐反应),每日2~3次。根据流血量的变化,可再增减剂量。患者或家属应将所用的会阴垫都保留在一个塑料袋里,让医生亲自过目后再扔掉。剂量恰当时,流血应渐减少,2~3天起,医生要逐渐减少苯甲酸雌二醇的用量,约20天后,再次用黄体酮行药物刮宫止血。在用苯甲酸雌二醇的20天内,要积极地通过服铁剂加强营养,或输血,使血色素上升至80~90克/升,能经受撤退性出血时的失血。 由此可见,先使内膜生长,然后使内膜脱落,仅是权宜之计。采用这种方法止血时,患者应严格按医嘱用药。若随便停用或忘记用1~2天,中途会造成再出血而使治疗失败。 一般说来,排卵正常的育龄期妇女患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很少。在少数排卵正常而又患有“功血”的病人中,她们月经的表现有如下两种情况: (1)月经量多,月经周期及持续时间皆正常。 (2)经间出血,即月经间隔期有少量血性分泌物,持续天数不等。若将出血时间与基础体温记录相对照,可发现这种经间出血可出现在月经后(即经期延长),月经前(即经前出血)及排卵前后(即围排卵期)出血。 为什么规则排卵的妇女会出现月经量多?许多研究者从血内生殖激素的浓度,内膜生殖激素受体,内膜血管密度、凝血因子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皆未发现异常。最终发现这些患者子宫内膜局部前列腺素组分异常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功能过强。 前列腺素是一组脂肪酸化合物,它调节着血管的收缩与扩张及血小板的止血功能。前列腺素组分异常,血管易于扩张,血小板止血功能减弱,出血量即增多。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是防止血液在血管内凝固、形成血栓(会使血管堵塞,脏器缺血坏死的物质),但功能过强时,出血部位不易形成血块而止不住血。 
无排卵型子宫出血是一种病程很长,疗效难以巩固的疾病。有的患者认为,本病的临床表现以不规则出血为主,只要血止了以后病也就好了。事实上是这么一回事吗?不是的。这是因为无排卵的病因未纠正,下个月经周期还会出现不规则出血,所以血止后仍应按医生嘱咐,测量及记录基础体温(BBT),继续用药。 
如何调整月经使之规律化?对未婚少女,一般在每次月经周期第23天起再肌注黄体酮3天,使子宫内膜定期规则脱落而出血。中年患者可在用黄体酮时加用丙酸睾丸酮,每次25~50毫克,使撤退出血量减少。已婚要求避孕的患者可在每次月经周期第5天起服短效避孕药22天,停药后月经会来潮。上述方法可重复使用。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妇科相关知识

  • 预防
  • 治疗
  • 症状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