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精神心理科

我该怎么办-社交恐惧症

    我好痛苦,不知道怎么办,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一般在课堂上回答个问题,一站起来就会脸红。以前也没在意,没感觉有什么影响。现在出现一些严重的症状。我自己比较容易多想,对男女关系比较敏感,某人的一个不在意的动作,我会想他是不是一直比较关注我,然后开始紧张,不敢看他!他在场的时候就很不自在,觉得紧张死了!我想问问吧又觉得人家没这回事的话,多丢人啊!好难受啊,我该怎么办?
    大家来帮帮我吧!~·~
1*** | 2009-04-23 13:13:27

好评回答

2009-04-23 17:45:19
心*** |2009-04-23 17:45:19 65 14 评论
你好!社交恐怖症通常起源于青少年时期,男女均可出现。青少年渴望友谊,希望广交朋友,希望与社会融洽,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但有些青少年一遇到具体交往时,如找人谈话或别人找其打交道,就出现了不敢见人,遇见陌生人面红耳赤,说话唯唯诺诺,口吃等,神经处于一种非常紧张的恐惧反应,这就是社交恐怖。社交恐怖往往会泛化,严重时拒绝与任何人发生社交关系,把自己孤立起来,对日常生活与学习造成极大的妨碍,同时也危害着身...

查看全部>>

你好!社交恐怖症通常起源于青少年时期,男女均可出现。青少年渴望友谊,希望广交朋友,希望与社会融洽,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但有些青少年一遇到具体交往时,如找人谈话或别人找其打交道,就出现了不敢见人,遇见陌生人面红耳赤,说话唯唯诺诺,口吃等,神经处于一种非常紧张的恐惧反应,这就是社交恐怖。社交恐怖往往会泛化,严重时拒绝与任何人发生社交关系,把自己孤立起来,对日常生活与学习造成极大的妨碍,同时也危害着身心健康的发展。
社交恐怖症的特点是强迫的恐怖情绪,想象出一些恐怖对象而自己吓唬自己。
社交恐怖症是因后天条件反射而建立起来的,有两种情况,一是直接经验,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如果青少年在交往过程中屡遭挫折、失败,就会形成一种心理上的打击或威胁,使情绪上产生种种不愉快甚至痛苦的体验,久而久之,就会不自觉地形成一种紧张、不安、焦虑、恐惧的情绪状态。这种状态一旦在潜意识或意识之中定下型来,就会形成不良的自我意象。每当参加社交或人际交往活动时,就会在内心的“屏幕”上反映出自己社交的种种不愉快和痛苦的心象来,而即刻心生恐惧感。二是间接经验即社会学习。如看到或听到别人交往之中的种种挫折,陷入困境,或遭受到难堪的讥笑、拒绝等。害怕类似情景,在自己身上“演出”,而感到痛苦、羞耻、害怕。甚至看电视、电影、书报也可以产生出恐怖感来。这些间接的情景,会使青少年不自觉地预测自己在社交场合遭受令人难堪的对待,于是紧张不安,焦虑恐惧。这种情绪状态的泛化,导致了社交恐怖症。社会恐怖症是一种因心理紧张而造成的心因性疾病,只要积极治疗即可痊愈。
首先,消除自卑,树立自信。对自己应有全面正确的认识,过于自尊和盲目自卑都没有必要,事事时时得体,求全责备也是没有必要的。可以自我暗示:人是群聚动物,我是这一群体的一分子,谁也不会费心思的专门盯着我,盯我的那一个肯定是关心我,爱护我的人。我并不比别人差,也不缺胳膊少腿,别人也和我一样,一张嘴巴两只眼,不过如此,以此来增强自信。我们要知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的内涵,这就是说十全十美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并不喜欢那些在他人面前表现得完美无缺的人,而最受欢迎的恰恰是那些把真实的自我袒露在他人面前的、有一些小小缺点的人。所以你在与别人接触时不要去过分关注对方对你的影响如何,也不用太在意自己的缺点,只要尽到了自己的礼节和真诚,那么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不要过高估价对方,认为自己不如他,甚至一无是处,应当多想一想自己的长处。不要关注别人的赞许。当你渴望的赞许未能如愿以偿的获得时,会使你十分沮丧和痛苦,产生自我挫败,自信心受到伤害。赞许毕竟不是人类必备的需要,过多的追求赞许,会使你花费大量的精力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使你不能自由自在的进行交往。因此,你不必太在意别人的评价,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也不要追求尽善尽美。不要去想与你说话的是谁,不必拘谨、担心和过于认真,也不要事先考虑,想说什么只要张开嘴巴说出来就行,不要考虑自己的语言他们能否听懂,是否被客户接受,只要开口就说,这是克服紧张、焦虑的有效方法。所以在回答问题或某个人在场时,不要瞻前顾后,不要去想自己说出的话是否正确,也不要考虑他人怎么去想你所说的话,只要是与他人的交流就尽管说出你到嘴边的话语,这样你就有了展示自己才华和风格的机会,也就把握了主动,当然也降低或解除了自己的紧张和焦虑情况的发生。
其次,改善自己的性格。害怕社交的人多是较内向的人,应注意锻炼和改善自己的性格。多参加体育、文娱以及社会公益活动,尝试主动与同伴、陌生人交往,在交往过程中逐渐去掉羞怯、恐惧或使自己成为开朗、乐观、豁达的人。
第三,转移和加大刺激。即暂时转移社交刺激,让外界刺激在你的头脑之中有一段时间消失。这样条件反射就会在大脑皮层逐渐淡化,有时还可消除;加大刺激强度。即反复接触引起恐惧的刺激,使刺激逐渐适应,进而消除恐惧感。
第四,诗人席慕容说过,人的成长就是一次次的遭遇创伤或挫折,以及一次次的对创伤或挫折进行修复的过程。其实我们每一次对创伤或挫折进行修复的过程,既是习得战胜困难和障碍方法的过程,也是培养和提高追求高峰体验或自我实现的过程,当然也是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我们常说“经风雨见世面”,其实就是经历困难、障碍和挫折,并在困难、障碍和挫折之中学会“执着于所做的事;感觉生命在自己的掌握和控制之中;将困难、障碍和挫折看作是挑战而不是威胁。”
第五,改变自己思想、观念和态度。不回忆不愉快的过去,过去的就让他过去,这是因为过去的并不能左右自己,关键是现在的思想、观念和态度,放弃和迈过过去,一切重新开始,从头做起,当我们迈出新的一步的时候,我们周围的人就会以欣赏的目光看待我们,进而促使我们重新找回自己的尊严、自信。平和心态,承认现实,顺应自然,学会客观地看自己。不否定自己,自己欣赏自己,不断地告诫自己“我是最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 信条,扬长避短,勤奋努力。第五,正视现实正确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看待自己的处境、对应付挫折有心理准备,接受适量的挫折经验,即适当的去“经风雨见世面”。同时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经常用积极的内部语言对自己进行自我暗示(比如,像一些短的肯定的句子去应付你的负面想法,像“我说话大家都爱”、“我对他人有特别的吸引力”、“我和客户在一起是轻松、快乐的”之类),而不是否定或者是贴标签式的一些负性的评价,同时用内心语言告诉自己:都是一样的人,他行,我也行。他能做,我也能做。
第六,要认识自己所面对的周围环境,并且要调整自己,尽最大可能去适应环境。
第七,要了解自我,正视自我,找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正确的看待别人,当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时,要在心里多想一想,为什么会造成这个样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去解决,要认识到消沉、悲观则于事无补,而要振作精神,能解决的就解决,不能解决的则尽力忘掉它。
第八,对生活要抱有乐观态度,要以微笑去面对每天的人和事,胸襟要开阔,丰富自己的知识,多交朋友,走出自我的封地。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苦恼和心里话,不要对自己要求过高,要现实。
第九,主动去参加体育、文娱等集体活动,这些活动由于随着生理机能和血液循环的加剧,人的心理也会随之开放,这样就更有利于他把不良的心绪宣泄出去,当然也可以增加人际交流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当人际关系和谐之后,让更多的人理解和支持你,使你在融洽、关爱之中淡化或消除在他人面前感到紧张、焦虑的情况。
第十,相信并运用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可以控制生活、改变生活,并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相信自己可以控制自我、改造自我,并掌握自己的发展道路。
0/300

其他答案(共3个回答)

    2009-04-23 21:47:24
  • 你要意识到这只是个心理帐碍而已 简单地说就是你自己吓吼自己 跳出原有的思维模式 多想下当年抗击侵略浴血奋战保家卫国而壮烈牺牲的革命先辈们 相比之下 你的处境可比他们的好多咯 他们所面对的可是杀人不砸眼的恶魔 而你面对的顶多只是路人甲乙丙丁了 他们又不会吃了你 怕啥丫 只要你做人不害人做事不伤人 谁会为难你呢 多解决困难 多战胜自己会使得你变得更自强不西 碰到困难就逃避 失败了就一绝不震 自爆自气 ...

    查看全部>>

    你要意识到这只是个心理帐碍而已 简单地说就是你自己吓吼自己 跳出原有的思维模式 多想下当年抗击侵略浴血奋战保家卫国而壮烈牺牲的革命先辈们 相比之下 你的处境可比他们的好多咯 他们所面对的可是杀人不砸眼的恶魔 而你面对的顶多只是路人甲乙丙丁了 他们又不会吃了你 怕啥丫 只要你做人不害人做事不伤人 谁会为难你呢 多解决困难 多战胜自己会使得你变得更自强不西 碰到困难就逃避 失败了就一绝不震 自爆自气 只能使你更懦弱 在这现实的优胜劣太的社会里只许人自强 不许人自卑 努力吧 别老砖牛脚奸了 学会换位思考啊
    布*** | 2009-04-23 21:47:24 63 16 评论
    0/300
  • 2009-04-23 20:36:40
  • "树若无皮,必死无疑;人若无皮,天下无敌!"要有“不要脸”的精神。
    1*** | 2009-04-23 20:36:40 35 23 评论
    0/300
  • 2009-04-23 13:32:15
  • 我觉得你才恐怖
    | 2009-04-23 13:32:15 30 22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 精神心理科相关知识

  • 预防
  • 治疗
  • 症状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