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鉴赏李璟《摊破浣溪沙》

首页

鉴赏李璟《摊破浣溪沙》

李璟——《摊破浣溪沙》 



菡萏香销翠叶残, 
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 
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11-11 17:22:26
      《摊破溪浣沙》(一名《山花子》)两首,一首咏春恨,另一首咏秋悲。这首是其二,咏秋悲的诗。 
    开端“菡萏香销翠叶残”一句,所用的名词及述语,便已经传达出了一种深微的感受。“菡萏”即“荷花”亦称“莲花”,后两者较为浅近通俗,而“菡萏”则别有一种庄严珍贵之感。
      “翠叶”即“荷叶”而“翠”字又传达了一种情感上的珍美。然后于“菡萏”之下,缀以“香销”二字,又于“翠叶”之下,缀一“残”字,则诗人虽未明白叙写自己的任何感情,而其对如此珍贵芬芳生命的消逝摧伤的哀感,便已经尽在不言中了。 次句继之用“西风愁起绿波间”,便是写珍美的生命在充满萧瑟悲伤的环境中重现。
      “西风”二字原已代表了秋季的萧杀凄清,其下又接“愁起绿波间”,便造成多种不同的联想和效果:一则就人而言,满眼风波,使人想见其一片动荡凄凉的景象;再则就花而言,“绿波”原为其托身之所在,而今则绿波风起,当然便更有一种惊心的悲感和惶惧,故曰“愁起”。
      “愁起”者,既是愁随风起,也是风起之堪愁。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韶光”、“韶华”一般指“春光”,伸引为青春岁月。这里的“韶光”后紧跟“憔悴”,既是美好的景物时节的憔悴,也是美好的人间年华容色的憔悴。所以下面的“不堪看”,才有无限深重的悲慨。
       此词前半阕从“菡萏香销”的眼前景物叙写下来,层层引发,直写到所有的景物时光与年华同此凋伤憔悴的下场,并与“韶光”“不堪看”做结,呼应了开端的“菡萏香销”“西风愁起”的景色。 词的下半阕, 过片两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是对前阕的呼应。
      前半阕景中虽也有人,但基本上却是以景物之感发为主;下半阕则是写已被景物所感发以后的人之情意。“鸡塞”者,鸡鹿塞的简称,原句出自《汉书·匈奴传下》:“又发边郡士马以千数,送单于出朔方鸡鹿塞。”因此后人多用“鸡塞”以代指边塞远戍之地。全句寄托着思妇之情,因而才有着“细雨梦回”的情意。
       “小楼吹彻玉笙寒”中“小楼”之高迥,“玉笙”之珍美,“吹彻”之深情,方能体会到“细雨梦回”“小楼吹彻”之苦想与深悲。这一种意境,一直到“多少泪珠何限恨”,方将前二句所渲染的悲苦之情以极为质直的叙述一泻而出,正好像引满的弓箭,一举中的。然而一发之后,却又戛然而止,把文笔一推,不复再作情语,而只以“倚栏干”三字做了结尾。
      遂使得前一句之“泪”与“恨”也都更有了一种悠远含蕴的余味。 。

    1***

    2008-11-11 17:22:2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书画美术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