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一岁了,应该能爬能站有些发育早的就应该会走了。不过大部分孩子都是在十三个月以后才能够独立行走的。独立站的时间确实也不能太长。我宝宝现在一岁四个月,他一岁的时候也还要扶着走,不能完全独立的。你不要太着急,最好到医院去检查一下。你宝宝的语言能力是正常的,一般再过段时间就应该会有意识的叫爸爸妈妈了。
宝宝一岁了,应该能爬能站有些发育早的就应该会走了。不过大部分孩子都是在十三个月以后才能够独立行走的。独立站的时间确实也不能太长。我宝宝现在一岁四个月,他一岁的时候也还要扶着走,不能完全独立的。你不要太着急,最好到医院去检查一下。你宝宝的语言能力是正常的,一般再过段时间就应该会有意识的叫爸爸妈妈了。收起
可以去医院做一个智力和动作的测评,做一个专业检查放心些。
可以去医院做一个智力和动作的测评,做一个专业检查放心些。收起
动作发育的有点缓慢,一周岁不会爬不会走很正常,但如果连站也不会那动作发育的是太慢了,是不是家里人抱的太多,或是家人给她训练的方法不对.
动作发育的有点缓慢,一周岁不会爬不会走很正常,但如果连站也不会那动作发育的是太慢了,是不是家里人抱的太多,或是家人给她训练的方法不对.收起
最好去医院查一下,你真的很粗心!
最好去医院查一下,你真的很粗心!收起
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方面不仅要注意母乳的量的多少,而且也应重视母乳的质量。 母乳分前乳和后乳 前乳看上去很淡的像水一样的,含有水和蛋白质什么的,后入看上去比较浓,含有脂肪,耐饿。宝宝吃得时候先吃到前乳,再后乳,所以喂奶的时候要一边吃空了再吃另一边,不然都吃到前乳,不耐饿而且不容易长肉. 母乳的质量取决于哺乳者的饮食 为哺乳需要,吃些高热量食物是必要的,如鱼、瘦肉、蛋、牛奶、豆制品、新鲜蔬菜及水果等。但要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类食物,如动物油、肥肉、蛋黄、动物内脏、;甜食等,也不必大量进补高级营养品。 另妈妈饮食起居安排得当,不要过度劳累,睡眠应充足;饮食要富于营养,多喝些鸡汤、鱼汤、排骨汤、鲫鱼或猪蹄汤;口服多种维生素等方法。 保持心情稳定 泌乳和排乳受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调节,不良刺激能干扰这种调节作用,所以乳母力求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家庭成员尤其是丈夫,要多为乳母创造宽松的环境,促进乳房泌乳和排乳。 母乳中的营养成分和水分已能满足出生到4-6个月宝宝生长发育的全部需要,不必再加糖水、菜水和其他代乳品。 乳母不应偏食、挑食,否则影响母乳质量。如果肉、蛋、青菜吃得少,乳汁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婴儿易患大细胞性贫血。一般乳母每天应吃粗粮一斤,牛奶半斤,鸡蛋二个,蔬菜一斤,水果半斤,油一两,适量的肉类和豆制品。
我36周时去做检查,医生说宝宝已经入盆了,我以为快生了,谁知道现在都已经37周多了,还是没有一点动静。医生都说正常了,你还担心什么呢?我老公就劝我别着急,宝宝知道什么时候该出来的。 好好保养身体,才是关键!
胎盘都还没成熟,还得等呢,要三积才能生。不过快入盆了也就不用等太久。多注意点观察见红,一点点红也算的。见红了就赶紧去住院。否则等痛了你就走不动了。建议你可以顺产,胎位很好。
父母或带孩子的大人是孩子的早期老师,不管是冒话还是学爬,都应该多引导孩子,我们家就是经常让宝宝看着我,我大声的说爸爸,妈妈,重复无数遍,我家宝很早就会无意识的喊妈妈了,上周也冒出爸爸的音了,把他爸美的,不要太着急,多试试,说不定那天你家宝贝就会叫你了呢!
婴儿刚开始时可能吃奶次数很多,时间也无规律,但一般经过一段时间便渐渐会形成一定的规律。
我觉得身体达标值只是一个平均值而已,要知道每个小宝宝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说没有达到这个值就不正常,楼主不要太刻意去把达标值套在自己的宝宝身上。如果宝宝爱吃妈妈的奶,就一定要给他吃。大自然让妈妈产奶,就是用来喂宝宝的。宝宝不好好吃饭,不是母乳的错,也许是老人的喂养方式有问题。
孩子是足月出生吗?如果是足月出生,孩子应该是足月小样儿,目前没有追上遗传身高,建议来门诊就诊,做详细检查。点击这里查看我的门诊时间
是呀,宝宝饱的时候肯定不想吃东西.你在她饥饿的时候给她辅食,她肯定会吃的,慢慢来吧,宝宝吃辅食也有个适应的过程. 孩子缺锌,给宝宝每天吃点苹果吧,苹果富含锌,对宝宝有好处的.
宝宝确实长得很高,不错啊,往后就长得有点慢了,前三个月长得很快的
孩子的正常发育一般不需要特殊训练,只要提供条件、不限制孩子的活动就可以,如果孩子运动等发育落后于同龄儿童,要做全面发育智力和神经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早产、双胎本身就属于高危儿,脑瘫等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单胎儿,所以一定要定期做健康检查和发育筛查。6-12个月出牙都是正常的。
女宝宝6个月8公斤正常呀,不要太胖,要不然以后减起来麻烦,而且等她学走路时对她的膝关节不好。 宝宝有厌奶期的,这个时候适当的添加辅食,可以增加营养。 宝宝在厌奶期,妈妈要有耐心,当她不吃的时候不要强喂,否则厌奶期会延长。
属于正常值范围内,现在宝宝们基本上都是比较偏重的,所以妈妈不要担心,而且母乳就更没问题了,这跟以后没关系,很多大明星小的时候也是婴儿肥呢,看现在不是一个比一个帅 但宝贝快六个月了,该添加一些辅食了,及时母乳充足,但辅食的作用不是为了增加多少营养,而是锻炼宝宝的吞咽能力,否则很大才学会吃饭,一般宝宝四个月就开始添加辅食练习吞咽了!
1岁半应该会走路了 ,包括说话也能多些了。身高不是问题宝宝发育大不相同,建议去医院查查血是否缺钙。小宝宝最容易缺钙了 希望能帮到您
8-10周做第一次B超 一般整个孕期做3-5次B超,而怀孕初期的B超检查,是为了确定妊娠,孕周,胚胎个数,及是否为宫内妊娠。B超检查只能在妊娠5周后可以看见孕囊,而妊娠8周初具人形,所以最佳检查时间为第8-10周;因为过早做B超,理论上会震荡到刚形成的胚胎,不利于胚胎发育,最好避免过早或是多次做B超。 14周可做第二次B超 在怀孕14周左右可以做第二次B超,一般是做黑白B超,主要检查胎儿大小、发育是否跟得上孕周。 24-25周做第三次B超 在怀孕24-25周,胎儿的基本器官均已长成,一般采用三维或四维彩超进行排畸检查,能检出绝大多数的胎儿畸形,如颜面部、四肢、大脑、内脏器官、心脏畸形等。 30-32周做第四次B超 怀孕30-32周左右,做一次黑白B超检查,主要作用为补充排畸及胎儿生长发育情况的检查,看胎儿的头、腹围、四肢骨径线、查验胎儿是否有生长受限、羊水及脐带情况等。 36周后做第五次B超 在妊娠36周之后到生之前,还应做一次B超,主要是为了检测胎盘成熟度、看胎盘会不会过早老化,胎儿生长发育情况,看羊水量,胎儿脐带血流参数检查。了解胎儿在子宫内的安全情况,为临床处理提供信息。
亲爱的,你家宝宝现在已经是1岁5个月了?那宝宝正餐吃饱了的话,那睡前不吃也是很正常的哦,不会影响宝宝体重增长的问题的
其实宝宝也就是前几个月增长迅速,以后体重就是增长很缓慢的,亲可以断奶,但是一定要吃奶粉啊
1、一般治疗 (1)休息:对于轻度的妊娠高血压可住院也可在家治疗。 (2)密切监护母婴状态:应询问准妈妈是否有头痛、视力改变、上腹不适等症状。每日测体重及血压。定时复查尿蛋白、检测血压、胎儿发育情况和胎盘功能。 (3)间断吸氧:可增加血氧含量,改善全身主要脏器和胎盘氧供。 2、降压治疗 预防子痫、心脑血管意外和胎盘早剥等严重母胎并发症。降压过程要平稳,不可波动过大。 3、终止妊娠 妊娠高血压的唯一治疗方法就是产下胎儿。如果胎儿还没到预产期,医生会建议准妈妈卧床休息、健康饮食和服用降压药物。如果准妈妈已接受治疗但情况仍不断恶化,这就可能需要实施早产手术将胎儿娩出来。
如果是一周那就绝对正常. 7--12个月的体重计算公式=出生体重+6×0.7+(月龄-6)×0.5
亲,好像是有些少呢,宝宝一般42天左右要长三斤左右才是比较正常的,也许是宝宝吸收的不够好,不过没事的,宝宝后期吃的多,睡得好自然会长的快一些的呢。
正常,呵呵,你不要这个着急啊,呵呵,我会看B超单 的,你来宝宝树注册个昵称然后加我,以后每次检查完了我给你分析下 以下给你个十六周的标准你比较下 孕16周:双顶径的平均值为3.62士0.58,腹围的平均值为 10.32士1.92,股骨长为 2.10士0.51.
一般情况下,可认为B超对胎儿并无影响;但如果检查次数过多,检查时间过长,可能会不利于胎儿的健康成长。 B超对胎儿到底有无伤害,在医学领域中尚没有权威性定论,可谓众说纷纭,大多数学者认为B超检查对胎儿没有肯定的伤害。 从B超原理上分析,B超是超声传导,不存在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是一种声波传导。
你这个是奶粉过敏的了,但不代表你母乳就不过敏的了,你可以给宝宝尝试一下防过敏的奶粉,如果还是不行的话,那就给宝宝吃深度水解的奶粉,对过敏宝宝是比较好的,你也可以给宝宝先尝试普通奶粉,不行再按上面的来
还算正常吧;5岁半女宝宝的身高标准范围是106.9-116.2,体重标准是16.5-21.6千克。可以多给宝宝喝点牛奶,很多宝宝发育晚,到青春期可能一下子就长高了。
我怀孕的时候,尿也是很多,但是没有你说的那样,你既然已经去了医院,最好还是多去几家看看,多听医生的说话,我们不是专业人士,不可能给你详细的说明,你还是听医生的吧
这个还没有具体测过呢,再说这也没个标准呀,有的宝宝胸围就是有点大呀。
1、剖宫产后2-3年才可以怀孕,否则有子宫破裂的可能。2、怀孕前和怀孕后最初3个月内应服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孕中期孕妇每日需钙1000mg,孕后期为1500mg,二杯牛奶就满足需要了。药补钙片和维生素D,要遵医嘱。3、有的专家认为剖宫产后二年就可以怀孕了,有的专家认为需三年,您介于二者之间,有些危险,密切观察也就是了。
我觉得小孩子一般都会有脐带绕颈的情况,只是绕得多少松紧的问题,宝宝活动,也可能会自己绕出来。你不用太担心,平时要注意宝宝的胎动,尽量少蹲和剧烈活动。祝你顺利生一个健康宝宝!
你们家宝宝挺高的啊。给你一组参照表,宝妈对宝宝每个月的成长情况可以进行比较。1个月男:身高48.2-52.8cm,体重:3.6-5.0kg;2个月男:身高52.1-57.0cm,体重:4.3-6.0kg;3个月男:身高55.5-60.7cm,体重:5.0-6.9kg;4个月男:身高58.5-63.7cm,体重:5.7-7.6kg;5个月男:身高61.0-66.4cm,体重:6.3-8.2kg;6个月男:身高65.1-70.5cm,体重:6.9-8.8kg;8个月男:身高68.3-73.6cm,体重:7.8-9.8kg;10个月男:身高71.0-76.3cm,体重:8.6-10.6kg;12个月男:身高73.4-78.8cm,体重:9.1-11.3kg;15个月男:身高76.6-82.3cm,体重:9.8-12.0kg;18个月男:身高79.4-85.4cm,体重:10.3-12.7kg;21个月男:身高81.9-88.4cm,体重:10.8-13.3kg;
你好。这个时间是不确定的。主要看孩子体重增长,进食良好,各项生理指标正常或接近正常。否则容易发生硬肿症,早产的孩子会存在肺透明膜症等问题。
宝宝这个时候也是可以吃辅食的了,多吃含钙高的辅食的了,还有也是可以补充钙剂的了,缺钙严重的还是需要及时补充的了,否则是会影响到宝宝生长发育的了
与你用奶睡让孩子进入下一个睡眠周期的缘故,小婴儿每个睡眠周期大约45分钟左右,当孩子完成一个睡眠周期处于短暂觉醒阶段,家长习惯用奶睡方式进入下一个睡眠周期,以后形成条件习惯,当他进入下一个睡眠周期就必须要奶睡,这是他的入睡模式,如果不给吃奶他就会大哭直至吃奶。所以必须戒掉奶睡习惯。
这个要看高多少,持续多久的哇,怀孩子可能会造成肝功能指标正常上升的,也有可能是您怀孕时候家里给不的太好,吃的太好,建议您保持随访,及时去医院检查。如果是不良情况,医生会告诉你的,一般的不会有啥大问题。
六个月以内的宝宝活动量小,如果加上纯母乳可能营养吸收的好,会比较胖乎,从6个月往后活动量增大,有时体重反而不增还轻。之后长的好像也不如6个月之前那么明显。不用太担心。
除了双顶径小点以外,其它都正常呀,我是27周过三天B超的,当时双顶径为7。5。股长和你一样,羊水是3,医生说正常呀,而且我在网上查的这个时候的平均值也就是我的那个数字,羊水在3-7之间都是正常,应该不要紧的,注意以后多吃点
天气热,人也烦躁,说不定还减体重的。没事的,宝宝精神好睡的好就行了。
一般给宝宝打预防针的医院都有给宝宝的免费体检,如果你的宝宝体重不达标,那说明你的宝宝吸收能力比较差,注意关注一下宝宝的大便,看量和次数,以此判定宝宝的肠胃功能是否健康,也可以去咨询一下医生,看是不是缺乏某种维生素。只要身体健康,体重什么的其实不必太过于看重,除非确实是营养不良
与吃夜奶是没关系,与遗传因素有关系,宝宝如果不醒是不用吃夜奶的,我家宝宝2个月左右就不吃了,白天要让宝宝多吃奶。
亲还是需要多注意一下的呀,可能是宝宝吸收不太好吧,亲可以给检查一下肠胃功能的,其实就是正常一下饮食吧,这样营养均衡摄入对宝宝才有好处的呀。
孕晚期控制体重小心四大误区 误区一:主食热量高,吃了容易发胖 这个观点已经深入人心,但事实并非如此。1克脂肪产生9千卡的热量,1克碳水化合物和1克蛋白质分别产生4千卡的热量。而主食是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因此说主食热量高是没有道理的。其实很多主食不但热量不高,还可以提供饱腹感,反而有利于控制体重,比如燕麦、红豆、荞麦和黑米等。然而,一些高热量的食物却往往被忽略,比如1个鸡翅膀的热量与3两米饭相当,喝下一瓶600毫升的啤酒相当于吃下了2两馒头。 误区二:多吃粗粮比细粮好 尤其到了孕晚期,许多准妈妈会遭遇便秘的尴尬,为摄取一定的膳食纤维,妈妈们会选择粗粮,而专家也建议孕期要粗细搭配。但是,这不是说多吃粗粮比细粮好。 吃主食的精髓在于粗细搭配,比如蒸米饭时加些小米、红豆,煮白米粥加一把燕麦。但如果粗粮吃太多,就会影响消化,增加胃肠负担,造成腹胀、消化不良等问题。长期大量食用,还会影响人体对钙、铁等矿物质的吸收,降低人体免疫力。因此,健康成年人每天最好只吃50-100克粗粮,占到主食总量的1/3左右。对于消化吸收功能弱的孕妈来说,应该适当少吃粗粮,并且通过粥煮得软烂黏糊、粗粮磨粉冲水等方式来促进其消化吸收。 误区三:主食只包括谷物和杂豆 这种看法有点片面,广义上来看,主食是指粮食,包括米、面、杂粮、薯类等所有食材。所以吃了土豆、红薯、南瓜等富含淀粉的食物后,要适当减少吃其他主食的量。因为这些食物所含热量要比普通的蔬菜水果高,长期大量吃而不减主食会导致肥胖。需要提醒的是,这类食材烹调时尽量不要油炸,一方面能减少致癌物的产生,另一方面也能控制热量的摄入。 误区四:晚餐最好不吃主食 晚餐不吃主食,只吃水果蔬菜这也是流传了很久的一个误区。有调查显示,为了控制体重,60%多的女性每天摄入主食不足。其实晚餐不吃主食,不但不能控制体重,反而会丢了健康。 如果人体碳水化合物供应不足,就会动用组织蛋白质及脂肪来解决,而组织蛋白质的分解消耗,会影响脏器功能;大量脂肪氧化,还会生成酮体,导致酮症,甚至酮症酸中毒。有研究显示,主食吃得少的人,坏胆固醇会增高,患心脏病的风险更大,甚至记忆力也会下降。中国营养学会建议,人们应保持每天适量的谷类食物摄入,一般成年人每天摄入的量为250-4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