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共享资料 医院库

家装装修水电验收注意事项有哪些?

家装装修水电验收注意事项有哪些?

家装装修水电验收注意事项有哪些?

全部答案

  •   1、电路走线是强电走墙,弱电走地,或者强弱电都走地,但是二者之间要保持30cm以上的距离,水路走线尽可能在墙上,线槽应横平竖直。 2、暗线铺设的话,电线要穿管。而且强弱电不能穿在同一根管内,空心楼板不用电线穿管,但是要用护套线。 3、电线管内不得有接头,在水电完工后,所有开关、插座的明露线头必须用绝缘胶布包好,以免发生触电危险。
       4、电源插座安装时要遵循左零右相上地的规则,火线进开关,零线进灯头。 5、卫生间安装插座应该选择带盖子的防水型插座。 6、同一室内的电源、电话、电视等插座面板应在同一水平标高上,高差不超过5mm。 7、电线的选择要根据电器的用电量来决定,一般灯具的电线用1。
      5BV的即可,一般用电器用2。5BV,而空调、电烤箱等大功率用电器则要用4BV的电线,而且大功率的用电器线...全部

      1、电路走线是强电走墙,弱电走地,或者强弱电都走地,但是二者之间要保持30cm以上的距离,水路走线尽可能在墙上,线槽应横平竖直。 2、暗线铺设的话,电线要穿管。而且强弱电不能穿在同一根管内,空心楼板不用电线穿管,但是要用护套线。 3、电线管内不得有接头,在水电完工后,所有开关、插座的明露线头必须用绝缘胶布包好,以免发生触电危险。
       4、电源插座安装时要遵循左零右相上地的规则,火线进开关,零线进灯头。 5、卫生间安装插座应该选择带盖子的防水型插座。 6、同一室内的电源、电话、电视等插座面板应在同一水平标高上,高差不超过5mm。 7、电线的选择要根据电器的用电量来决定,一般灯具的电线用1。
      5BV的即可,一般用电器用2。5BV,而空调、电烤箱等大功率用电器则要用4BV的电线,而且大功率的用电器线路需独立线路控制。 8、电源插座距地面一般为300mm,开关距地面一般为1400mm,如有特殊需求则按特殊情况处理(如壁挂式空调插座)。
       9、煤气管(天然气管),必须走明管,不能封死,如需移管必须由燃气公司进行操作。 10、进水管全部用热水PPR管,下水管用PVC管。冷热水管应左热右冷。 11、电线管、热水管、煤气管相互间应保持一定距离,不得紧靠; 12、经通水试压(0。
      8MP/8公斤试压,十分钟压降不大于0。05MP/0。5公斤),所有管道、阀门、接头应无渗水、漏水现象。 13、施工垃圾要当天袋装并放于指定堆放点,水电工序完成后需清理现场。 14、水电完工后向业主提供管线照片--设计师提供(刻录光盘)。
       15、水路验收:水改完毕,用软管连接已改造冷热水管,保证是整个室内管道的冷热水管同时打压;安装好打压器,打压器充满水,管内空气放掉,使整个回路里面全是水;关闭水表及外面闸阀(一定要做好保护)。然后开始打压,实验值为工作压力的1。5倍,30分钟不渗不漏,掉压不超过0。
      05MP为合格。 16、强电验收:采用500V绝缘电阻表测试各回路绝缘电阻值,同时可考验所用电线质量,不达标的电线可能会被击穿。 17、弱电采用专用工具测试:专用网络测试工具测试网络8芯信号是否畅通;载波器铜轴电缆测试工具,万用表等完全测试合格后再进行下一步施工工作。
       18、切记水电改造完毕:一定要验收,等到其他项目施工完毕再发现问题已为时已晚。收起

    M***

    2017-11-08 22:09:42

拆改

  • 集体购房签约时,有什么注意事项如题

    集体签约既省钱又省时间,购房人的信息可以共享,请律师的钱可以共同承担,也能造成房地产商的心理压力,增强购房人的谈判本钱,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个方面。集体购房签约需要集体的团结,不能自说自话;也不能排除房地产商会收买集体购房的谈判代表;同时谈判代表的素质和谈判水平决定着所有参与者的命运。为了防范风险,我建议参加集体购房的购房人对代表的委托应限定权限,委托代表进行谈判,把最终决定签字权留给自己。 还想强调一点的是,对普通购房人来讲,签合同不可能面面俱到,更不要指望房地产商能同意他自己都无法解决或预测到结果的事情。买房就是买房,不要做不切合实际的幻想。要明白房地产商无权强迫购房人接受任何条款,购房人也无法强迫房地产商接受任何条款。如果房地产商不接受购房人的要求,购房人能做的只有不买这个房地产商的房。在整体房地产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前,很多不合理但又不违法的问题,单靠购房人个人的力量能改变的不多。 所以,无论采取何种签约方式,关键问题还是所选中的签约对象,也就是房子才是根本。

水电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推荐换一换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关注
爱问

关注爱问微信公众号,开启知识之旅,随时随地了解最新资讯。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