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爱问专题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盘点

发布时间:2014-10-21 Tuesday 策划者:
导语 :  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在1895年11月27日写下遗嘱,捐献全部财产3122万余瑞典克朗设立基金,每年把利息作为奖金,授予“一年来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根据他的遗嘱,瑞典政府于同年建立“诺贝尔基金会”,负责把基金的年利息按五等分授予,文学奖就是其中之一。   文学奖颁给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该奖由瑞典文学院颁发。  1901年
  苏利o普吕多姆
  Sully Prudhomme
  1839-1907
  法国
  生平简介:
  苏利o普吕多姆(Sully Prudhomme,1939-1907)法国诗人,原名勒内o弗朗索瓦o普吕多姆。生在巴黎一个工商业者家庭,父亲是工程师。苏利o普吕多姆自小聪颖好学,但由于健康原因未能入大学深造。早年当过职员、工程师、并从事过法律工作后转入诗歌创作。坚实的科学修养使他想沟通诗与科学;而强烈的哲学兴趣,使他更想从哲学思考中捕捉灵感,提炼诗的主题。
  60年代前后曾参加帕尔纳斯派诗歌运动,并成为该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帕尔纳斯派是由一些标榜“为艺术而艺术”的高蹈派诗人组成的,是象征派的先驱。这扔诗人在艺术上主张远离现实,冷静、客观,抑制个人感情的直接抒发。
  1865年,苏利o普吕多姆发表第一部诗集《韵节与诗篇》即露头角,引起诗坛重视。此后发表的诗集《孤独》(1869)、《徒劳的柔情》(1875)是抒情气息较浓的两部代表作,主要抒写孤寂的心境,失恋的爱情,充满忧郁的情调。但更受知识界赞赏的是两部哲理诗集《正义》(1878)和《幸福12首诗歌》(1888),诗集主要探讨人类意识与现代社会的冲突,有说教成分,比较晦涩难懂。此外,他还有诗集《考验》(1866)、《战争印象》(1870)、《法兰西》(1874)、《棱镜》(1886)、《诗的遗言》(1901)和散文著述《散文集》(1883)、《诗的考察》(1892)、《从巴斯卡得到的真信仰》(1905)。1900至1901年,他编辑出版了《苏利o普吕多姆诗文集》。
  苏利o普吕多姆的诗歌长于提示人心灵演算的隐秘、幽微的感受和体验。更长于分析,无论是灵感诗还是哲理诗,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由于他创作上的成就,1881年,他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901年,瑞典学院为了“特别表彰他的诗作,它们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实证”,把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他。
  获奖作品:
  《孤独与沉思》
  获奖理由:
  “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实证”


  1902年
  特奥多尔o蒙森
  Theodor Mommsen
  1817-1903
  德国
  生平简介:
  特奥多尔o蒙森是德国历史学家,生于德国的的席莱苏维格(当时属于丹麦)的伽尔丁。父亲是乡村牧师,母亲是教师。在家庭的影响下,蒙森自小便喜欢和熟悉古罗马史。1938年考入丹麦的基尔大学法律系。1842年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1843年,蒙森接受丹麦国王的奖学金,前往意大利,从事古罗马法律的考察研究工作。1847年返回祖国,应聘到莱比锡大学任法学教授,后因发表攻击俾斯麦的演说,1850年被解聘。1852年在瑞士苏黎世大学担任罗马法教授;1854年转至布雷斯劳大学任教;1858年担任柏林大学古代史教授,并应柏林皇家学院之聘,主编期刊《文典》。1874年,再次被聘为莱比锡大学教授。1873至1882年,任德意志帝国国会议员,在议会中,他以自由派领袖的身份经常发表演说,抨击俾斯麦的国内政策,曾因“诽谤罪”受到司法机关传讯。蒙森为表示抗议,愤然退出议会。
  蒙森的主要成就是对古代罗马历史的研究。五卷本《罗马史》(1854-1885,第四卷未完成)是他积30年的努力得以完成的史学巨著。渊博的学识和民主主义的信念,使他能以新的光辉烛照这个两千多年的古代社会。他热烈赞扬富于民主精神、奖掖科学、艺术的凯撒,而把庞掊只看作一个善于练兵的低级军官。在展示古罗马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风俗习惯方面,这部巨著具有百科全书般的广度。作品文笔洗炼,叙事生动,富于戏剧性,人物形象鲜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罗马史》的巨大成就,为作者赢得极高声誉,俾斯麦曾手持这部书对作者说:“尊著《罗马史》我拜读再三,你看,封皮都快要磨破了。”
  蒙森的重要著述还有:《意大利南方方言》(1850)、《罗马编年史》(1859)、《罗马铸币史》(1860)、《民法集》(1866-1870)、《罗马公法》(1888)、《罗马刑法》(1899)等,由他主持编纂的《拉丁铭文大全》(16卷,1867-1959)不仅具有重要史料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为此书所写的序文被公认为现代最精彩的拉丁散文之一。
  1902,由于他是“现存的最伟大的历史写作艺术大师,特别要提及他的里程碑著作《罗马史》”,蒙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瑞典学院认为,《罗马史》“既有完整而广泛的学术价值,又有生动有力的文学风格……他的直觉能力与创作能力,沟通了史学家与诗人之间的鸿沟。”
  获奖作品:
  《罗马史》
  获奖理由:
  “今世最伟大的纂世巨匠,此点於其巨著《罗马史》中表露无疑”


  1903年
  比昂斯腾o比昂松
  Bjornstjerne Bjornson
  1832-1910
  挪威
  生平简介:
  戏剧家、诗人、小说家、社会活动家。出生于挪威北部克维尼的一个牧师家庭。从小就喜爱挪威的古老传说和民间故事。1852年,比昂松考入皇家弗里德里克大学。1855年为《莫尔根布雷德报》撰写文学戏剧评论,并与易卜生等人接触。1866至1871年担任《诺斯克福报》编辑,积极传播民族文化,宣传民族独立的思想。他和易卜生等人坚持用民族语言写作,采用民间传说作为创作题材,努力发展植根于本土的挪威现代文学。
  比昂松的文学创作甚丰,在戏剧方面成就最大。1857年,他接替易卜生任卑根国家剧院的编导和经理。他的时期剧本大多继承了民间创作的优良传统,如《战役之间》(1857)、《西格尔特恶王》(1862)、《苏格兰女王玛丽o斯图亚特》(1863)等,这些剧和易卜生早期历史剧一样,曾轰动一时。
  1865至1867年,他主持克里斯蒂阿尼亚剧院。70年代,由于受勃兰兑斯的激进思想影响,比昂松参加了实际斗争,并周游各国作考察,创作了许多反映当代问题的社会剧,著名的代表剧作有《破产》(1875)、《主编》(1875)、《皇帝》(1877)、《挑战的手套》(1883)、《人力难及》(1883)及其续篇(1895)等。在这些剧本里,比昂松以尖锐的笔触、现实主义的手法,抨击了资产阶段,在挪威社会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比昂松在诗歌与小说方面成就也很突出。大学期间就开始写诗,大部分诗歌收在《诗与歌》中,他晚年创伤的诗《是呵,我们热爱这块土地》已成为挪威国歌的歌词。他的小说主要有《阿恩尼》(1858)、《快乐的男孩》(1860)、《渔家女》(1868)、《库尔兹的家产》(1884)、《上帝之道》(1889)等,这些作品使作家成为“当代的写实大师”(颁奖辞)。
  比昂松和易卜生既是文坛上的挚友,又是儿女亲家。在挪威文学史上,比昂松与易卜生齐名。1903年,为了“颂扬他的高贵、宏伟和才华横溢的作品,它们往往以新颖的灵感和少有的纯洁精神而著称”,比昂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10年4月26日在巴黎病逝。
  剧本创作:《战役之间》、《西格尔特恶王》、《苏格兰女王玛丽o斯图亚特》等
  小说:《阿恩尼》、《快乐的男孩》、《渔家女》、《库尔兹的家产》、《上帝之道》等
  获奖作品:
  《挑战的手套》
  获奖理由:
  “他以诗人鲜活的灵感和难得的赤子之心,把作品写得雍容、华丽而又缤纷”


  1904年
  弗里德里克o米斯特拉尔
  Frédéric Mistral
  1830~1914
  法国诗人
  生平简介:
  生于罗纳河口省的马雅纳,该地属古代的普罗旺斯地区。美丽的故乡陶冶和孕育了他的诗情,诗人从小深受普罗旺斯母语和当地习俗影响,并以普罗旺斯语进行创作,歌颂故乡美丽的山川风物和古老文化。
  米斯特拉尔在艾克思普罗旺斯学院取得法学学位之后,便致力于诗歌创作。1852年发表第一首长诗《普罗旺斯》,此后用了7年时间创作了长诗《米洛依》(1859),从而赢得了世界声誉。
  继《米洛依》之后,米斯特拉尔又出版了一部英雄史诗《卡朗达尔》(1866)、诗集《日历》(1867)、《黄金岛》(1876)、叙事诗《奈尔特》(1884)、诗剧《让娜王后》(1890)、叙事诗《罗纳河之诗》(1897)、叙事诗集《油橄榄的收获》(1912)等。此外他的作品还有《新普罗旺斯字典》(1879-1886)、回忆录《我的一生---回忆与故事》(1906)等。这些“作品犹如一座高大不朽的纪念碑,用以荣耀他所钟爱的普罗旺斯”(颁奖词)。
  普罗旺斯语本是沉寂已久的古老语言,如今由于诗人的努力,它又变为活生生的文学,这是当时欧洲文坛的一件大事,而米斯特拉尔为复兴普罗旺斯文学所做的巨大贡献,使他成为普罗旺斯文化的杰出代表。为了表彰他的创作成就,法兰西学院曾四次向他颁奖,法国文学院授予他荣誉十字勋章。1904年,由于“他诗作的新颖的独特性和真正的灵感,忠实地反映了自然景色及其人民的乡土感情”,米斯特拉尔与西班牙的埃切加赖,同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作品:
  《金岛》
  获奖理由:
  “他的诗作蕴涵之清新创造性与真正的感召力,它忠实地反映了他民族的质朴精神”


  何塞o埃切加赖o依o埃伊萨吉雷
  José Echegaray y Eizaguirre
  1832~1916
  西班牙戏剧家和诗人
  生平简介:
  生于马德里,其父曾在地方学术机构担任过希望研究教席。埃切加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马德里土木工程学校后担任该校数学教授,同时热衷于政治经济学,并对戏剧属于了兴趣。在未成为戏剧家之前即以数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著称。他曾担任过西班牙商业、教育和财政大臣及西班牙语言学院和自然科学院院士。1874年退出政界后,专门从事戏剧创作。他的第一部剧作《单据簿》在马德里著名的阿波罗剧院公演,获得成功。以后的30多年里,他相继创作了一百多部风格迥异的剧本,成为西班牙戏剧史上少有的多产作家。主要作品有《仇者之妻》(1874)、《剑把》(1875)、《不是疯狂,就是神圣》(1877)、《火柱和十字架》(1878)、《伟大的牵线人》(1881)、《两种义务的冲突》(1882)、《不安的女人》(1904)等,其中的《不是疯狂,就是神圣》和《伟大的牵线人》是他的代表作。
  埃切加赖的戏剧,内容丰富多彩,风格独特清新。他的戏剧结构严谨,戏剧冲突较强,起因、发展和结局都合乎情理,但在浪漫主义的夸张中往往带有感伤色彩和脱离现实的倾向。他的剧作道德感异常突出,令人赞佩,他特别善于把握观众的情绪,以强烈的表现力和戏剧效果吸引着观众。他的戏剧被公认为西班牙后期浪漫主义戏剧的代表,“认为它恢复了黄金时代的西班牙戏剧,人们尊崇埃切加赖为国家戏剧诗最光辉时代的革新才。”(颁奖词)
  1904年,“由于他的剧作的独特的新颖风格,复兴了西班牙戏剧的伟大传统”,埃切加赖同法国诗人弗雷德里克o米斯特拉尔同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其代表作品:
  《仇者之妻》、《剑把》、《不是疯狂,就是神圣》、《火柱和十字架》、《伟大的牵线人》、《两种义务的冲突》、《不安的女人》等
  获奖作品:
  《伟大的牵线人》
  获奖理由:
  “由于它那独特和原始风格的丰富又杰出作品,恢复了西班牙喜剧的伟大传统”


  1905年
  亨利克o显克维奇
  henryk Sienkiewicz
  1846-1916
  波兰作家
  生平简介:
  生于距华沙不远的伏拉o奥克热雅村。中学毕业后,他按照母亲的意愿,考入华沙高等学校的医学院,一年后转入他喜爱的文学系。1871年,当沙俄政府将华沙高等学校改为华沙帝国大学时,他为了表示抗议,没有参加毕业考试便愤然离开了大学。
  在大学期间,显克维奇就开始了文学活动。1872年,他以李特沃斯的笔名在《波兰报》等报刊上发表讽刺小品和政论,同时出发了描写大学生生活的中篇小说《徒劳无益》。1876年至1878年,显克维奇经英、法到美国访问,《旅美书简》便是这次旅行的观感。
  1876至1882年间,显克维奇发表了《炭笔素描》(1877)、《音乐家杨柯》(1879)、《天使》(1880》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中短篇小说,反映了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苦难命运,并寄予深切的同情。这些作品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堪称波兰现实主义小说的杰作。
  1883年,显克维奇开始转向历史小说的创作。他连续发表了描写波兰17世纪历史事件的三部曲:《火与剑》(1884)、《洪流》(1886)、《伏沃窦约夫斯基先生》(1889)。三部曲在读者中引起了巨大的反映。瑞典著名学者奥o威尔森高度评价说:“直到显克维奇,波兰史诗才真正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继三部曲之后,显克维奇又发表了著名的历史小说《你住何处去》(1896)和《十字军骑十》(1900)。《十字军骑士》描写了15世纪初为波兰人民反抗十字军骑士团侵略和英勇斗争。《你往何处去》则被誉为“反映古罗马社会的杰作”和“真正的基督教史诗”而风靡欧美文坛,是19世纪发行超过百万册的少数小说之一。1905年,“因为他作为一个历史小说的显著功绩”,显克维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显克维奇移居瑞士,组织“波兰战争牺牲者救济委员会”,并担任该会的主席。1916年11月15日病逝于瑞士。1924年10月,他的灵柩被波兰政府运回华沙举行国葬。
  其代表作品:
  《炭笔素描》、《音乐家杨柯》、《天使》、《火与剑》、《洪流》、《伏沃窦约夫斯基先生》、《你住何处去》、《十字军骑十》、《十字军骑士》等
  获奖作品:
  《第三个女人》
  获奖理由:
  “由于他在历史小说写作上的卓越成就”


  1906年
  乔o卡尔杜齐
  Giosueé Carducci
  1835-1907
  意大利诗人、文艺批评家
  生平简介:
  生于韦西利亚,父亲是医生,秘密革命团体烧炭党的成员。卡尔杜齐自幼聪颖好学,熟悉古罗马和意大利文学。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比萨师范学院后,受聘于中学教书。同时组织了一个以反浪漫主义为宗旨的文学团体。1860,他被举荐到博洛尼亚大学主讲修辞学。
  青年时代,卡尔杜齐深受马志尼、加里波第资产阶段革命家的影响,早在50年代出版的诗集《声韵集》中即鲜明地表达了民族复兴运动的思想。早期诗集《青春诗钞》(1871)、《轻松的诗与严肃的诗》(1861-1871)颂扬了法国资产阶段革命,谴责外来的侵略和封建专制,抒发了诗人渴求民族独立、自由和平等的强烈感情。著名长诗《撒旦颂》完成于1863年,1865年发表)歌颂撒旦的叛逆精神,严厉抨击教会势力扼杀自由和理发的罪恶,赞美人的理发和物质精神对宗教的胜利和人世生活的欢乐。
  1871年意大利王国成立以后,卡尔杜齐反叛精神渐趋温和,政治上日趋保守,加入了君主立宪派的先烈,当选为意大利王国议会参议员,他的诗歌也渐失往日的锋芒。诗集《新诗钞》(1861-1887)、《蛮歌集》(1877-1889)、《有韵的诗与有节奏的诗》(1887-1898)等大都逃避现实,吟咏自然风光,追忆青春和爱情的欢乐。在艺术上,袭用古希腊、罗马诗歌的韵律,追求形式上的完美,显露出颓废主义的情调。
  卡尔杜齐还是一个著名的文艺批评家、语言学家,著有《早期意大利文学研究:行吟诗人和骑士诗歌》、《意大利民族文学的发展》等专著和一系列见解精辟的学术论文。
  1906年,“不仅由于他渊博的学识和批判性的研究,更因他杰出的市场信息所特有的创造力、清闲的风格的抒情的魅力”,卡尔杜齐获诺贝尔文学奖。
  1907年逝世,身后有《卡尔杜齐全集》20卷。
  其代表作品:
  诗集:《声韵集》、《青春诗钞》、《轻松的诗与严肃的诗》、《新诗钞》、《蛮歌集》、《有韵的诗与有节奏的诗》等
  获奖作品:
  《青春诗》
  获奖理由:
  “不仅是由于他精深的学识和批判性的研究,更重要是为了颂扬他诗歌杰作中所具有的特色、创作气势,清新的风格和抒情的魅力”


  1907年
  吉卜林
  Rudyard Kipling
  1865-1936
  英国小说家、诗人
  生平简介:
  出生于印度孟买,父亲曾是孟买艺术学校教师,后任拉合尔艺术学校校长和博物馆馆长。吉卜林6岁时被送往英国,在一家儿童寄养所住了5年,后来他把那里的可怕情景写进了《黑羊咩咩》(1888)。接着他又进了一所低劣的寄宿学校,那里的情况后来被写进《斯托基公司》(1899)。1882年17岁中学毕业返回印度,父亲为他在拉合尔找了份工作,担任拉合尔市《军民报》副编辑。他敏锐地观察印度的风土人情,把见闻写成小品文和轻快诗,发在他为之工作的报纸上。1889年返回英国,一年之内就被誉为当代最杰出的散文作家之一。1892年结婚后迁居美国,在美期间发表了《消失的光芒》、《勇敢的船长们》(1897)和被认为是儿童读物的经典著作《基姆》、《丛林之书》和《丛林之书续篇》。后将后两篇故事集中的8篇毛葛利故事加上1893出版的名为《许多发明》的短篇集中的一片毛葛利故事--《在保护林里》从三个小说集中抽出来,于1933年编成《毛葛利故事集》。1902年返回英国,定居萨塞克斯郡。该地为他后期的《普克山的帕克》(1906)、《奖赏和仙女》(1910)等作品提供了背景。后来他在南非度过很长时间,和C.罗兹交往,加强了他关于白人使异教黑人开化的使命等帝国主义信念。由于被普遍视为帝国主义侵略分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作为严肃作家的名声衰落。后来又享有较高的声誉。T.S.艾略特曾想恢复吉卜林在英国诗坛的声誉,但他作为诗人的地位将不会很高。
  1884年9月,吉卜林发表了他的第一个短篇《百愁门》,从此便不断发表诗歌和短篇小说。吉卜林早期较出名的有诗集《机关打油诗》(1886)、短篇小说集《山的故事》(1888)和《三个士兵》(1888)等。这些作品风格清新自然,生动展现了印度的风土人情,曾使当时英国读者耳目一新。
  90年代到本世纪初是吉卜林创作鼎盛时期。他的诗集《营房谣》(1892)、《七海》(1896)以豪迈风趣的笔调讴歌英国军队在异国的征战,为诗人赢得“帝国诗人”的称号。在小说方面,有著名的短篇小说集《生命的阻力》(1891)和最引人入胜的动物故事《丛林之书》(1894-1895)、长篇小说有《消失的光芒》(1891)和《基姆》(1901)等。《基姆》是作家最后一部以印度为题材的作品,被批评家公认为是吉卜林最出色的长篇小说。此外,作家还创作了著名的童话《供儿童阅读的平常故事)(1902)和历史故事集《普克山的帕克》(1906)、《奖赏和仙女》(1910)等。晚年,吉卜林由于失子之痛和疾病缠身,创作上又发生了新的变化,不少作品涉及战争创伤、病态心理和疯狂、死亡的内容。这一时期的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各种各样的人》(1917)、《借方和贷方》(1926)等。
  吉卜林一生共创作了8部诗集,4部长篇小说,21部短篇小说集和历史故事集,以及大量散文、随笔、游记等。他的作品简洁凝炼,充满异国情调,尤其在短篇小说方面,是无与伦比的。马克o吐温曾热情洋溢地赞美吉卜林的作品说,“我了解吉卜林的书……它们对于我从来不会变得苍白,它们保持着缤纷的色彩;它们永远是新鲜的。”由于吉卜林的“观察的能力、新颖的想象、雄浑的思想和杰出的叙事才能”,于19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英国第一位获此奖的作家。
  其代表作品:
  诗集:《机关打油诗》、《营房谣》、《七海》
  短篇小说集:《山的故事》、《三个士兵》、《生命的阻力》、《丛林之书》
  长篇小说:《消失的光芒》、《基姆》等
  获奖作品:
  《老虎!老虎!》
  获奖理由:
  “这位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以观察入微、想象独特、气概雄浑、叙述卓越见长”


  1908年
  鲁多夫o奥伊肯
  Rudorf Eucken
  1946-1926
  德国哲学家
  生平简介:
  生于德国东弗里西亚奥利希城一个邮局管理人家庭,年幼失怙,母亲是传教士的女儿,虔信宗教。奥伊肯自小便喜欢深思人生,酷爱读书。1863年入哥廷根大学,一度去柏林大学学习,主要兴趣是古代哲学和历史,特别喜欢亚里斯多德。毕业后,曾任中学教员。1871年任瑞士巴塞尔大学教授,1874年任耶拿大学教授,直至1920年退休。40多年中,每天黎明前在河边林间空地讲学,深受学生欢迎。其间,曾以交换学者身份赴美国哈佛大学讲学。
  奥伊肯把自己的哲学称为“精神生活哲学”,在哲学史上属于生命哲学的一类,与狄尔泰、柏格森等相并。他认为哲学不应以抽象概念为中心,应该以活生生的生命或生活为中心。而生命或生活是一个进化的过程,初级阶段是自然生活,高级阶段是精神生活,精神生活在本质上是伦理的,包括现实的理想与目的在内,人格就是它的属性。其最高境界是将个人的精神与隐伏在人类历史过程中的精神生活系统和统摄宇宙的精神统一起来。这种统一就是超越自身,超越自下而上的此时此地,由被束缚、被动的生活进入向自自主的生活。人生的意义就是不断克服自然与精神、个体与总体的矛盾,使之不断走向二者的统一,成就崇高的人格。这一切创造和进化的过程,从根本上来说,都是由来自宇宙的生命推动力决定的。奥伊肯想以“精神生活哲学”来统一、整合哲学史上自然主义与理智主义、唯物与唯心的对立,但它在本质上仍然是从主观出发的唯心论。
  奥伊肯的主要著作有:《近代思想的主潮》(1878)、《精神生活在人类意识和行为中的统一》(1887)、《大思想家的人生观》(1890)、《为精神生活的内容而战》(1896)、《宗教之真理》(1901)、《一个新人生观的基本路线》(1906)、《人生的意义与价值》(1907)、《认识与生命》(1912)、《当代伦理学与精神生活的关系》(1913)、《奥伊肯论文集》(1914)、《人与世界──生命的哲学》(1918)、《人生回顾》(1920)等。他的著作文字晓畅易懂,毫无康德、黑格尔式文体的晦涩,洋溢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产命”的热情。
  1908年,为了“表彰他热切探求、思想的洞察力、广阔的视野和热情、雄浑的表现手法,及在他许许多多作品中无用这种手法,维护和发展了生活的理想主义哲学”,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作品:
  《精神生活漫笔》
  获奖理由:
  “他对真理的热切追求、他对思想的贯通能力、他广阔的观察,以及他在无数作品中辩解并阐释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哲学时所流露的热诚与力量”


  1909年
  拉格洛夫
  Lagerlf,Selma
  1858~1940
  瑞典作家
  生平简介:
  1858年11月20日生于韦姆兰省的莫尔巴卡庄园,1940年3月16日卒于同地。父亲酷爱文学,祖母又有讲不完的民间故事和传奇故事,对她走上创作道路有较大影响。1885年从斯德哥尔摩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到南部任教,并开始创作。第一部作品《古斯泰o贝林的故事》写19世纪20年代寄居在乡村地主庄园的一群食客的故事。1897年,她到意大利和巴勒斯坦旅行,回国后发表了以意大利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假基督的奇迹》和描述瑞典达拉那省农民去圣地朝拜的长篇小说《耶路撒冷》。代表作长篇童话《骑鹅历险记》通过一个调皮的男孩变成一个小精灵骑在鹅背上周游瑞典的故事,把瑞典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熔于一炉,富有艺术性、知识性和科学性,成为世界儿童文学中的珍品。其他作品有三部曲《吕温斯葛尔特的戒指》和自传体小说《莫尔巴卡》等。
  拉格洛夫因“成功地呼唤人类心声”于190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14年被选为瑞典学院中第一名女院士。她是瑞典19世纪90年代浪漫派文学的代表,善于把幻想与真实融为一体,作品生动、优美、富有诗意。
  获奖作品:
  《骑鹅旅行记》
  获奖理由:
  “由于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饶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


  1910年
  保罗o海泽
  Paul Heyes
  1830-1914
  德国作家
  生平简介:
  生于柏林,父亲是著名的语言学教授,母亲有很高的文学修养,曾从事翻译和戏剧活动。海泽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文学熏陶,中学读书时就因特异的文学才能,受到文坛名人盖贝尔的赏识,两人结下忘年之交。1947年至1949年,海泽在柏林大学攻读古典语言学,由盖贝尔引荐,加入柏林著名的文学俱乐部“史普里河上的隧道”,同时开始写作。1852年大学毕业时获博士学位,用奖学金到意大利旅游一年。意大利的风土人情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对他的创作风格和美学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此期间,他完成了最佳小说之一《骄傲的姑娘》(1853),该小说使海泽在文坛上声名大振。1853年,经盖贝尔举荐,成为巴伐利国王马克西米连二世的宫廷诗人。1854年定居慕尼黑,他在这里生活达半个世纪之久。此 期间他的创作甚丰,与盖贝尔、弗里德利希o波登施德特并称为慕尼黑文坛的三巨星。1868年盖贝尔回故乡吕贝克之后,海泽遂成为慕尼黑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德国享有极高的威望。
  海泽是多产作家,一生创作戏剧近70部、长篇小说9部、中短篇小说达180多篇。重要的作品有剧本《科尔堡》(1865)和《哈德里安》(1865),长篇小说《人间孩童》(1859)和《在乐园里》(1875),中篇小说除《骄傲的姑娘》外,还有《特雷皮姑娘》(1858)、《安德雷亚o德尔芬》(1859)、《安妮娜》(1860)、《尼瑞娜》(1875)等。其中中短篇小说创作成就尤为突出,这些脍炙人口的中短篇小说佳作为作家赢来了世界声誉,作家被称为中短篇小说大师。
  海泽还写了大量的抒情诗和韵文作品,是当代德国最重要的抒情诗人,瑞典学院称他为“阿波罗化的迷人诗人”(颁奖辞) 。此外,海泽还有大量的论文和日记、书信以及翻译著作等。“为了表扬这位抒情诗人、戏剧家、小说家,以及举世闻名的中短篇小说家在他漫长而多产的创作生涯中,所达到的充满思想主义精神之艺术臻地”,1910年海泽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作品:
  《特雷庇姑娘》
  获奖理由:
  “表扬这位抒情诗人、戏剧家、小说家以及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家,在他漫长而多产的创作生涯中,所达到的充满理想主义精神之艺术臻境”


  1911年
  莫里斯o梅特林克
  Maurice Maeterlinck
  1862-1949
  比利时剧作家、诗人、散文家
  生于根特市一个公证人家庭。早年学习法律,当过律师,后去巴黎参加过象征派文学运动。1889年发表诗集《温室》和第一个剧本《玛莱娜公主》,后者第一次把象征主义手法运用到戏剧创作中,受到法国评论界的重视。早期作品充满悲观颓废的色彩,宣扬死亡和命运的无常。这一时期的主要剧作有《不速之客》(1890)、《盲人》(1890)、《佩莱阿斯和梅丽桑德》(1892)、《阿拉丁和帕洛密德》(1894)、《丁达奇尔之死》(1895)和《室内》(1895)等。
  1896年,梅特林克离开比利时,移居巴黎等地。同年发表散文集《卑微者的财富》,开始摆脱悲观主义,研究人生和生命的奥秘,思索道德的价值,剧本《阿格拉凡和赛莉塞特》(1896)、《蜜蜂的生活》(1900)、《大秘密》(1904)、《花的智慧》(1907)等,以唯灵论的观点解释万特,颇具神秘主义色彩。主要剧作有《莫娜o凡娜》(1902)、《乔赛儿》(1903)和《青鸟》(1909)。这些剧作都力图解答道德和人生观问题,表现了他的哲学观点。其中《青鸟》是一部梦幻剧,被公认为他的戏剧生涯珠峰颠之作。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梅特林克又出版了散文集《白蚁的生活》(1927)、《蚂蚁的一生》(1930)和《圣安东的显灵》(1919)等,批判资产阶段的道德习俗。1932年比利时国王封梅特林克为伯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流亡美国。1947年返回欧洲,两年后病逝于法国的尼斯。
  梅特林克一生写过20多个剧本,在本世纪初即已成为象征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1911年,由于“他多方面的文学活动,尤其是他的戏剧作品具有丰富的想象和诗意的幻想等特色,这些作品有时以童话的形式显示出一种深邃的灵感,同时又以一种神妙的手法打动读者的感情,激发读者的想象”,梅特林克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作品:
  《花的智慧》
  获奖理由:
  “由于他在文学上多方面的表现,尤其是戏剧作品,不但想象丰富,充满诗意的奇想,有时虽以神话的面貌出现,还是处处充满了深刻的启示。这种启示奇妙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弦,并且激发了他们的想象”


  1912年
  戈哈特o豪普特曼
  Gerhart Hauptmann
  1862-1946
  德国剧作家、诗人
  生于德国西里西亚中部的萨兹布隆。祖父是织工,父亲是旅店老板,哥哥卡尔o豪普特曼是著名的诗人。戈哈特o豪普特曼早年学过雕塑,后接受自然主义诗潮影响开始文学创作。由于受列夫o托尔斯泰和易卜生的影响,他并不拘泥于自然主义的文学主张,作品带有明显的现实主义倾向。成名剧作《日出之前》(1889)首演成功,他又转入写实主义,接连发表了《织工》(1892)、《獭皮》(1893)和《弗洛里安o盖尔》(1896)等现实主义剧作。其中《织工》被看作是德国戏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作者由此播全欧。
  1894年,梦幻剧《翰奈尔升天》的发表,标志着作家的创作又发生了转折,开始走向象征主义,并成为德国戏剧界新浪漫主义的代表。这一时期的重要剧作《沉钟》,为作家赢得了世界性声誉。此外还有《可怜的亨利希》(1902)、《碧芭在跳舞》(1906)等。但就在此期间,作家也写过反映现实生活的社会剧《车夫亨舍尔》(1998)、《罗泽o伯恩德》(1903)和悲剧《大老鼠》(1911)等。在他的65个创作春秋中,总共为后世留下47个剧本,5首的文叙事诗,21首散文诗,还有一些小说,其中长篇小说《信奉基督的愚人:伊曼纽o曼特》(1910)被评论界认为是探求基督教及其创建人的登峰之作。
  影响豪普特曼终生创作的是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赫拉克利特,文学家莎士比亚的歌德,以及古希腊作品和基督教圣经。他在吸收自然主义、新浪漫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创作手法的同时,又对印度宗教、《可兰经》以及中国的老子作了透彻的研究。他把书籍的各种思想和文体熔为一炉,因此在德国以及世界文学史的坐标上很难确定他的准确位置。用纪德的话说,“他懂得不断更新自己”。
  豪普特曼杰出的创作,使他生前获得国内外的众多荣誉和奖励,仅维也纳皇家学院第三次颁发给他格瑞帕泽奖。1912年,由于“他在戏剧艺术领域中丰硕、多样而又出色的成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影响豪普特曼终生创作的是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赫拉克利特,文学家莎士比亚的歌德,以及古希腊作品和基督教圣经。他在吸收自然主义、新浪漫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创作手法的同时,又对印度宗教、《可兰经》以及中国的老子作了透彻的研究。他把书籍的各种思想和文体熔为一炉,因此在德国以及世界文学史的坐标上很难确定他的准确位置。用纪德的话说,“他懂得不断更新自己”。
  豪普特曼杰出的创作,使他生前获得国内外的众多荣誉和奖励,仅维也纳皇家学院第三次颁发给他格瑞帕泽奖。
  获奖作品:
  《群鼠》
  获奖理由:
  “欲以表扬他在戏剧艺术领域中丰硕、多样而有出色成就”


  1913年
  拉宾德拉纳特o泰戈尔
  Rabindranath Tagore
  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
  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
  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受到良好教育的富裕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地方的印度教宗教领袖。在外国泰戈尔一般被看作是一位诗人,而很少被看做一位哲学家,但在印度这两者往往是相同的。在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对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他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他本人被许多印度教徒看作是一个圣人。
  除诗外泰戈尔还写了小说、小品文、游记、话剧和2000多首歌曲。他的诗歌主要是用孟加拉语写成,在孟加拉语地区,他的诗歌非常普及。
  他的散文的内容主要是社会、政治和教育,他的诗歌,除了其中的宗教内容外,最主要的是描写自然和生命。在泰戈尔的诗歌中,生命本身和它的多样性就是欢乐的原因。同时,他所表达的爱(包括爱国)也是他的诗歌的内容之一。
  印度和孟加拉国的国歌使用的是泰戈尔的诗。维尔弗德o欧文和威廉o勃特勒o叶芝被他的诗深深感动,在叶芝的鼓励下,泰戈尔亲自将他的《吉檀枷利》(意即“献诗”)译成英语,1913年他为此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为了抗议1919年札连瓦拉园惨案,他拒绝了英国国王授予的骑士头衔,他是第一个拒绝英王授予的荣誉的人。
  他反对英国在印度建立起来的教育制度,反对这种“人为”的、完全服从的、死背书、不与大自然接触的学校。为此他在他的故乡建立了一个按他的设想设计的学校,这是维斯瓦-巴拉蒂大学的前身。
  在他的诗歌中,泰戈尔也表达出了他对战争的绝望和悲痛,但他的和平希望没有任何政治因素,他希望所有的人可以生活在一个完美的和平的世界中。
  泰戈尔做过多次旅行,这使他了解到许多不同的文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他对东方和西方文化的描写至今为止是这类描述中最细腻的之一。
  获奖作品:
  《吉檀枷利-饥饿石头 》
  获奖理由:
  “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1914年
  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未授奖
  1915年
  罗曼o罗兰
  Romain Rolland
  1866-1944
  法国
  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社会活动家和艺术家。生于法国涅夫勒省的克拉姆西镇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是银行小职员,母亲在音乐上很有造诣,罗曼o罗兰受母亲熏陶,从小喜爱音乐。1886年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文学和历史,毕业后留校讲授艺术史,兼创作。初写历史剧,续写名人传记,如《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等。自1904年起,花了20多年时间,完成史诗般的长篇巨著《约翰o克利斯朵夫》。因为“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同类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荣获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该长篇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两次大战之间,罗曼o罗兰在创作上又一次达到高潮,他相继发表了著名中篇《哥拉o布勒尼翁》(1919)、后期代表作长篇小说《欣悦的灵魂》(又译《母与子》)。罗曼o罗兰于1944年12月30日逝世,1945年1月2日在他的故乡克拉姆西镇举行了宗教葬礼。
  获奖作品:
  《约翰o克利斯朵夫》
  获奖理由:
  “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


  1916年
  海顿斯塔姆
  1859-1940
  获奖作品:
  《朝圣年代》
  获奖理由:
  “褒扬他在瑞典文学新纪元中所占之重要代表地位”


  1917年
  卡尔o阿道尔夫o吉勒鲁普
  Karl Adolph Gjellerup
  1857-1919
  丹麦作家
  生于一个乡村牧师家庭,3岁丧父,过继给他母亲的堂史,继父是新教牧师兼诗人和学者,他的渊博知识对小吉勒普的心智成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吉勒鲁普初中毕业后,研读神学,但不久开始转移了信仰,接受勃兰兑斯的文学理论,尊这位天才的文学评论家为“我们的圣灵骑士”。
  吉勒鲁普以《一个观念论者》(1878)开始写作生涯。书中写一个博学的青年反抗神话和建制化的宗教,主张人的精神属于宇宙,灵魂属于理念。1882年,吉勒鲁普出版了小说佳作《杀顿的学徒》,这是一本具有强烈自然主义色彩的作品。此后他的创作进入旺盛期,主要作品有诗剧《布琳德》(1884)、戏剧抒情诗《泰米瑞斯》(1887)、诗集《我的爱情之卷》(1889)、抒情悲剧《哈根巴德和西妮》(1888)、悲剧《赫尔曼o樊德尔》(1891)、《雅诺王》(1893)、和韵文喜剧《毒素与抗毒素》(1898)等;重要的小说有自传性小说《明娜》(1889)、《磨坊》(1896)、《已为生命而热》(1913)等。
  吉勒鲁普的后期作品“走向纯粹的精神宗教”,由于受到东方宗教与传统的影响,他晚年的某些作品带有浓厚的生命轮回、领认前生等意义的佛教色彩,如《朝圣者卡曼尼塔》(1906)。
  1917年,“由于他那为高尚理想所激发的丰富而色彩的诗歌”,他和彭托皮丹同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获奖实际上也是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复杂的历史背景分不开的。受奖之后,德国也可以名正言顺地分享着这位丹麦作家的殊荣,因为吉勒鲁普从1892年起一直居住在德国,而且他一向就是“德国伟大心灵的学生”,具有极强的德国气质。人们要想了解他的作品,必须对康德和叔本华的哲学有所认识,同时也要看到歌、席勒以及瓦格纳对他创伤的影响。
  获奖作品:
  《磨坊血案》
  获奖理由:
  “因为他多样而丰富的诗作--它们蕴含了高超的理想”


  亨利克o彭托皮丹
  Henrik Pontoppidan
  1857-1943
  丹麦小说家
  出生于丹麦小镇弗雷德利卡的牧师家庭。但从青年时代起,他便接受新思想,主张个性自由、个人解放,成为宗教家庭的反对派,高中毕业后,他违背父亲意见独自来到哥本哈根,就读于一所理工学院,立志作一名工程师。后由于哥本哈根艺术环境与政治形势的影响,他改变初衷,转而从事文学事业。
  1818年,彭托皮丹在乡村与一个恬静庄重的女子结婚,同时开始其写作生涯,出版小说《破断的翅膀》,此后定居于妻子的家乡奥斯比。1887年,彭托皮丹举家迁往哥本哈根,他的第一个妻子离他而去。至此,他与人民直接接触,使自己与斯土斯民相结合的意愿归于失败。
  彭托皮丹的文学成就表现在小说创作上,主要有作品有短篇小说《去翳》(1890)、长篇小说《乐土》三部曲(1891-1895)、《幸运的彼尔》(1898-1904)、《守夜》(1894)、《死者的王国》(1912-1916)和《人的乐园》(1927)等。其中代表作《乐土》是作家“才华充分展露的一部杰作”。
  彭托皮丹重视研究社会问题,他的作品大多以农村为背景,以相素的现实主义手法,真实生动地展现出丹麦的生活图画,以及丹麦人民的情感世界。作品风格清新、活泼,赋予小说一种独特的感人力量。“由于他对当前丹麦生活的忠实描绘”,1917年他和另一位丹麦作家吉勒鲁普同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已成为丹麦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
  获奖作品:
  《天国》
  获奖理由:
  “由于他对当前丹麦生活的忠实描绘”


  1918年
  因战争未授奖


  1919年
  卡尔o施皮特勒
  Carl Spitteler
  1845-1924
  瑞士诗人、小说家
  生生于瑞士里斯塔尔一个高级官吏家庭,1863年就读于苏黎世大学法律系。1865至1870年间转而研究神学。1871年获得牧师职位,随即放弃,应聘到圣彼得堡任讲师。1881年回瑞士,在伯尔尼一家女子学校任教,与一位来自荷兰的女子结婚。此后,辗转数外任教和写作。1885至1892年任报刊编辑。1892年继承了岳父家遗产,从此带有妻子、女儿和母亲迁居卢塞恩的别墅,成为一名职业作家。
  施皮特勒的成就主要在诗歌创作方面。他自幼有优异的艺术家秉赋,富于幻想,对音乐、美术、哲学都有很高的兴趣和修养。1880年出版诗集《彩蝶翩遍》。1896年完成叙事诗《叙述曲》。1900年完成的代表作《奥林匹亚的春天》,为他赢得了国际性声誉。可以说,这部长诗问世之前,他的作品都外于实验的过程中:《普罗米修斯与厄庇米修斯》(1880)采用了一种类似《圣经》的长篇韵文,《叙述曲》则是叙事诗的实验。他最长于神话史诗,但也没有放弃利用其他类型的诗体来遣兴和试验。在1906年完成的《时钟之歌》里,他汇合了和间与交响曲那种万弦齐发的方式,继续自己的实验。1924年,他继出了最后一部力作《受难的普罗米修斯》。
  施皮特勒秉性耿直刚烈、耽于幻想与哲学思辩。艺术上深受雨果、瓦格纳和象征主义诗人的影响;哲学上受到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影响。他力图把运用《圣经》、古代神话同批判时弊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新的神话和史诗,给晚期人文主义以新生命力,但期诗作因夹杂哲学内容和不媚时俗而不被广大读者接受。他的小说则采用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题材,如中篇小说《康拉德中尉》(1898)、长篇小说《梦中佳人──伊玛果》(1906)和自传体小说《我的早年经历》(1914)等。
  1919年,因“特别推荐他在史诗《奥林匹亚的春天》的优异表现”,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作品:
  《奥林匹亚的春天》
  获奖理由:
  “特别推崇他在史诗《奥林帕斯之春》的优异表现”


  1920年
  肯特o汉姆生
  Knut Hamsum
  1859-1952
  挪威小说家、戏剧家和诗人
  出生于农民家庭,童年时期边远的洛福顿群岛,未受过正规教育。15岁时就开始独立谋生,同时了开始写作,十几年间靠打零工勉强糊口。
  为生气所迫,青年汉姆生曾两资游泳到美国。这期间,他接触到美国作家马克o吐温等人的作品,并根据自己的深切感受,于1889年发表了《现代美国的精神生活》一书。他首次放纵人马克o吐温那里得来的幽默感,对所谓“美国生活方式”进行了辛辣的的嘲讽。
  1890年,他以小说《饥饿》在文坛崭露头角。这部作品的抒情文体对欧洲一些作家影响很大。使汉姆生在挪威文学界获得巨大声誉。此后他陆续发表了一系列作品,著名的有《神秘》(1892),《牧羊社》(1894),《维多利亚》(1898),《大地的成长》(一译《拓荒记》,1917)。
  汉姆生是反对新浪漫主义的作家之一,主张极端的自然主义,提倡心理文学。在他的“为斯堪的纳维亚的文学开创了一个新时代”的作品《饥饿》中,他出色地描写下意识的冲动和模糊的、非理性的情感。长篇小说《大地的成长》是汉姆生成熟时期的代表作,标志着他的创伤走向了顶峰。
  1920年“由于他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大地的成长》”,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汉姆生的哲学思想深受尼采的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主张回归自然,反对欧洲的现代文明。在《大地的成长》中,作者在对自然和劳动赞美的同时,也反映出肯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保守观念。
  汉姆生的晚年很不光彩,由于他在二次世界大战时支持纳粹,战后被挪威政府以叛国罪判刑,后因病获释。在老人院中,他谦卑而被贬抑地度过余生。
  获奖作品:
  《大地硕果-畜牧曲》
  获奖理由:
  “为了他划时代的巨著《土地的成长》”


  1921年
  阿纳托尔o法朗士
  Anatole France
  1844-1924
  法国作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本名蒂波,“法朗士”是他父亲法朗索瓦的缩写,又因他爱祖国法兰西,帮以祖国的名字作为自己的笔名。其父经营一家书店,少年时的法朗士经常替父亲编写书目、图书简介等,置身于书海之中。
  1973年出版第一本诗集《金色诗篇》,尔后以写文学批评文章成名;1881年出版《波纳尔之罪》,在文坛上声名大噪。以后他写了一系列的历史题材小说,如《苔依丝》(1890)、《鹅掌女王烤肉店》(1893)、《企鹅岛》(1908)、《诸神渴了》(1912)等长篇小说。其中《诸神渴了》被称作是“情节很戏剧他的一部杰作”(颁奖辞)。此外,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还有短篇小说《克兰比尔》(1901)、长篇小说《在白石上》(1904)、《天使的反叛》(1914),其间还有长篇四部曲《当代史话》(1896-1901)。由于受法国唯心主义历史学家列南的“人类永远也不能接近真理”的影响,这些作品均流露出历史循环论、社会改造徒劳无益论的悲观情绪,但更多的是充满对社会丑恶的嘲讽和抨击。1896年末,他成为法兰西学院的会员。
  1894年德雷福斯事件发生后,法朗士的政治态度开始左倾,与左拉一起参加了为德雷福斯伸张正义的斗争。俄国革命期间,他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成为法国社会党成员,赢得左翼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的敬仰,1921年参加法国共产党。
  法朗士65年创作的杰出成就,使他成为“一位真正的文坛宗师”,他那“博学、富于幻想,清澈迷人的风格,还有他融合讽刺和热情所产生的神奇效果”(颁奖词)以及他创作的众多脍炙人口的人物形象等,为作家在国内外赢得了极高的声望。1921年,为了“表彰他辉煌的文学成就,其特点是高贵的风格、深厚的人类屿、优雅和真正高卢人的气质”,法朗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24年法朗士逝世,法国政府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国葬。
  获奖作品:
  《苔依丝》
  获奖理由:
  “他辉煌的文学成就,乃在于他高尚的文体、宽闵的人道同情、迷人的魅力,以及一个真正法国性情所形成的特质”


  1922年
  哈辛托o贝纳文特o伊o马丁内斯
  Jacinto Benavente y Martinez
  1866-1954
  西班牙作家
  生于马德里一个著名的儿科医生家庭。年轻的贝纳文特曾在马德里大学研读法律,但他并不甚喜欢自己的专业,却对戏剧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他的父亲恰好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戏剧家埃切加赖的私人医生,这使贝纳文特能到马德里的剧院观赏到多次精彩的戏剧首演。对戏剧的热爱终于使他放弃了学业,先是跟随一个马戏班子去各地演出,后来加入了一个剧团,正式当了演员。在巡回演出中,他广泛接触了社会。他多次游历欧美各国,深受易卜生、萧伯纳、梅特林克等人的现代戏剧的影响。此外,他又很喜爱莎士比亚、莫里哀等人的西欧古典,翻译并改编过他们的剧作。
  1894年,他的剧本《别人的窝》在马德里上演大获成功,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他一生创作剧本百余部,加上翻译、改编的剧本总计近200部。他既写喜剧,又写悲剧、儿童剧。剧本的风格和题材也是多种多样的,有风俗喜剧、心理分析剧、情节剧、伦理剧、象征剧等等。但最擅长的是社会讽刺剧和风俗喜剧,其中《利害关系》被公认为最成功的剧本。此外,还有《熟人》(1896)、《野兽的宴筵》(1898)、《星期六晚上》(1903)、《女主人》(1908)、《貂的田野》(1916)等。他的爱情悲剧《热情之花》(1913)和儿童幻想剧《本本主义的王子》(1909)也很著名。
  贝纳文特对社会的改革和进步持悲观消极的态度。他的剧本虽揭露、讽刺了社会的丑恶现象,但他认为文学的作用只是供人消遣而已。他的剧本大都不够深刻,但轻快流畅,饶有风趣,人物对话尢为出色,往往富于哲理意味,寓意深长,贝纳文特是继埃切加赖之后风靡一时的戏剧大师,他以自己的创作取代了西班牙当时流行的已经没落的浪漫主义戏剧。
  1922年,“由于他继承了西班牙戏剧卓越传统所运用的得体的风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作品:
  《不吉利的姑娘》
  获奖理由:
  “由于他以适切之方式,延续了戏剧之灿烂传统”


  1923年
  威廉o巴特勒o叶芝
  William Butler Yeats
  1865~1939
  爱尔兰诗人、剧作家
  亦译“叶慈”、“耶茨”,爱尔兰诗人、剧作家,著名的神秘主义者。叶芝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也是艾比剧院(Abbey Theatre)的创建者之一。1865年6月13日出生于都柏林。曾在都柏林大都会美术学院学习绘画,1887年开始专门从事诗歌创作,被诗人艾略特誉为“当代最伟大的诗人”。但叶芝一向对戏剧有浓厚的兴趣,先后写过26部剧本。1939年1月28日,在法国南部罗克布鲁纳逝世。
  叶芝早年的创作仍然具有浪漫主义的华丽风格,善于营造梦幻般的氛围,例如他在1893年出版的散文集《凯尔特曙光》便属于这种风格。然而进入不惑之年后,在现代主义诗人伊兹拉o庞德等人的影响下,尤其是在其本人参与爱尔兰民族主义政治运动的切身经验的影响下,叶芝的创作风格发生了比较激烈的变化,更加趋近现代主义了。
  叶芝不仅仅是艾比剧院的决策者之一,也曾担任爱尔兰国会参议员一职。他十分重视自己的这些社会职务,是爱尔兰参议院中有名的工作勤奋者。叶芝曾于192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的理由是“以其高度艺术化且洋溢着灵感的诗作表达了整个民族的灵魂”。1934年,他和拉迪亚德o吉卜林共同获得古腾堡诗歌奖。
  获奖作品:
  《丽达与天鹅》
  获奖理由:
  “由于他那永远充满着灵感的诗,它们透过高度的艺术形式展现了整个民族的精神”


  1924年
  符瓦迪斯瓦夫o茉蒙特
  Wyadysyaw Reymout
  1868-1925
  波兰作家
  出生于彼特科夫县,父亲是教堂风琴师。由于家境贫寒,莱蒙特中学未毕业便出外谋生,先后当过裁缝、小贩、流浪艺人、铁路职员和修道士等。
  19世纪80年代末,莱蒙特开始创作。早期的短篇小说《母狗》(1892)、《汤美克o巴朗》(1893)、《正义》(1899)等反映了城乡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反抗。长篇小说《女喜剧演员》(1896)及其续篇《烦恼》(1897)以流浪艺人生活为题材,表现了正直而又有才华的艺术家的理想的幻来。长篇小说《福地》(1897-1898)是以罗兹的工业发展为题材,深刻地反映了劳资关系,由于这部作品成功,莱蒙特被称为“波兰的左拉”。
  1899至1908年,莱蒙特用10年时间创作了四卷本长篇小说《农民》,包括《秋》、《冬》、《春》、《夏》。小说反映了1905年革命前后,沙俄占领下的波兰的农村状况。这部规模宏大的现实主义巨著被认为是波兰农村的百科全书,给作家赢来了世界性声誉。
  1905年的俄国革命失败后,受沙皇统治的波兰政府加强了反动统治,莱蒙特极其苦闷。这期间他发表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幻想家》(1909)、《在普鲁士的学校里》(1909)、《吸血鬼》(1911)、《暴动》(1922)以及长篇历史小说《1794年》(1914-1917)等。
  1924年,“由于他的伟大的民族史诗式的作品《农民》”,莱蒙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作家晚年思想已趋向保守,作品也较前逊色。
  获奖作品:
  《福地》
  获奖理由:
  “我们颁奖给他,是因为他的民族史诗《农夫们》写得很出色”


  1925年
  乔治o伯纳德o肖
  爱尔兰剧作家
  1925年「因为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而获诺贝尔文学奖,其喜剧作品《卖花女》(Pygmalion)因被好莱坞改编为卖座电影《窈窕淑女》(My Fair Lady)而家喻户晓。
  乔治o伯纳德o肖出生在爱尔兰的都柏林。父亲是法院小官吏﹐後经商破产,酗酒成癖,母亲带同他离家出走去伦敦教授音乐。受到母亲的薰陶,乔治o伯纳德o肖从小就爱好音乐和绘画。中学毕业後,15岁便当了抄写员,後又任会计,并在报章写剧评和乐评、从事新闻工作。刻苦自学期间,他会浏览伦敦美术馆及国家画廊﹐又去大英博物馆图书室读书,在那儿读到马克思的《资本论》。1884年他加入费边社﹐为该社编小册子及演说﹐以社会改良为己任。
  1892年发表了剧本《鳏夫的房屋》以後共写了52个剧本,控诉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不义﹐其作品常常突出妇女在社会中的作用﹑自我奋斗的精神以及对习俗的反叛。
  他主张艺术应当反映迫切的社会问题,反对“为艺术而艺术”。其思想深受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及尼采的影响,而且又曾读过马克思的著作,不过他却主张用渐进的方法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反对暴力革命。乔治o伯纳德o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後把奖金七千英镑捐作创立英国瑞典文学基金会之用。
  乔治o伯纳德o肖的文学始於小说创作,但突出的成就是戏剧,他一共创作了52部剧本。
  获奖作品:
  《圣女贞德》
  获奖理由:
  “由于他那些充满理想主义及人情味的作品--它们那种激动性讽刺常涵蕴着一种高度的诗意美”


  1926年
  格拉齐娅o黛莱达
  Grazia Deledda
  1871-1936
  意大利女作家
  出生于撒丁岛一个富裕家庭。父亲是诗人,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她从小受到地方传统文化的熏陶,她童年时代就酷爱文学,13岁便开始发表作品。
  黛莱达早期创伤受大仲马、海涅等人影响,情节怪异,色彩浓艳。后又受拜伦、雨果等人影响,发表了《撒丁尼亚之花》(1892)。此后开始研读巴尔扎克以及俄罗斯古典作家作品,特别是接受以维尔迦为代表的真实主义的创作主张之后,她的小说由浪漫主义转入现实主义,并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20世纪初,黛茉达创作进入成熟期,发表了小说《伊利亚斯o波尔托卢》(1903)、《灰烬》(1904)、《鸽子与老鹰》(1912)、《橄榄园的火灾》(1918)等佳作。这些作品都是以撒丁岛为背景,描写古老、闭塞、宁静的宗法社会如何在酱主义强力冲击下瓦解、崩溃的过程,以及那些纯朴、善良有如圣经《旧约》中的农民所遭受的苦难与精神上的创伤。
  20年代开始,她的创作又有突破,由撒丁岛转向更广阔的天地,也更注重对人物内在精神世界的描写和挖掘。重要小说有《母亲》(1920)、《孤独者的秘密》(1921)、《飞往埃及》(1927)和《安娜琳纳o毕尔西尼》(1927)等。其中代表作《母亲》“具有风格上的活力、技巧上的功夫、结构与社会的关联”(颁奖辞),意大利著名的文学评论家芮维纳尼称之为“最辉煌的作品”。黛莱达的作品题材比较窄,但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强烈的道德使命感。她善于以细腻抒情的笔触描绘撒丁岛的风土人情,人物刻画生动,风格简洁、吉朴。1926年,“为了表彰她那些为理想所鼓舞的作品以明晰的造型手法描绘其海岛故乡的生活,并以同情心深刻地处理人类的共同问题”,她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作品:
  《邪恶之路》
  获奖理由:
  “为了表扬她由理想主义所激发的作品,以浑柔的透彻描绘了她所生长的岛屿上的生活;在洞察人类一般问题上,表现的深度与怜悯”


  1927年
  亨利o柏格森
  Henri Bergson
  1859-1941
  法国哲学家。
  生于巴黎。父亲是犹太裔的波兰人,音乐家,母亲是受尔兰籍犹太人。柏格森自小便接受典型的法国式教育,对哲学、数学、心理学、生物学有深厚兴趣,尤其酷爱文学。1878年进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881年获哲学学士学位,1889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897年任高等师范讲师,1900年任法兰西学院教授,1901年当选为伦理政治科学院的研究员,1914年当选为该科学院主席,并被膺选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以学者身份步入政界,历任驻西班牙和美国大使。1919年任法国政府文教最高会议委员,1922年担任国际联盟文化合作委员会第一任主席。
  柏格森倡导的生命哲学是对现代科学主义文化思潮的反拨。他提倡直觉,贬低理性,认为科学和理性只能把握相对的运动和实在的表皮,不能把握绝对的运动和实在本身,只有通过直觉才能体验和把握到生命存在的“绵延”,那唯一真正本体性的存在。“它使人置身于实在之内,页不是从外部的观点来观察实在,它借助于直觉,而非进行分析。”(《形而上不导论》这种体认、领悟实在的方法,在哲学史上叫做直觉主义。在《创造的进化》中,他还提出和论证了生命的冲动。“生命冲动”即是主观的非理性的心理体验,又是创造万物的宇宙意志。“生命冲动”的本能的向上喷发,产生精神性的事物,如人的自由意志、灵魂等;而“生命冲动”的向下坠落则产生无机界、惰性的物理的事物。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具有强烈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的色彩,但它对种种理性主义认识形式的批判和冲击,对于人类精神解放确有重要意义,因而不仅成为现代派文学艺术的重要哲学基础,而且对现代科学和哲学也影响很大。同时代的哲学家詹姆斯o怀特海,文学家普鲁斯特,画家莫奈,音乐家德彪西等都对柏格森学说非常称赏。
  柏格森的主要著作有《时间与自由意志》(1889)、《物质与记忆:身心关系论》(1896)、《笑的研究》(1900)、《形而上学导论》(1903)、《创造的进化》(1907)、《生命与意识》(1911)、《道德与宗教的两个起源》(1932)等。他的著作采用的不是哲学界通行的要领法或抽象法,而是在风格上具有孔狄亚克的严谨和简洁,又像柏拉图和培根的文章那样,充满了色彩和比喻,辞藻华丽,文体优美。
  获奖作品:
  《创造进化论》
  获奖理由:
  “因为他那丰富的且充满生命力的思想,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光辉灿烂的技巧”

  1928年
  温塞特
  Sigrid Undset
  1882-1949
  挪威女作家
  生于丹麦凯隆堡。母亲是丹麦人,父亲是著名考古学家。由于家庭影响,她从小就对历史,特别是挪威的中世纪史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她11岁丧父,曾在商业党校念过书。从16岁起在一家商行任职,接触到中、下层人民的生活,为以后的写作积累了素材。1907年,她出生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玛尔塔o埃乌里夫人》,这部日记体的爱情小说表现了爱情同家庭日常生活之间的矛盾。接着又发表了长篇小说《幸福的年纪》(1908),《维加o里奥特与维格基斯》(1909)、《珍妮》(1911)、《春》(1914)和一些短篇小说。其中《珍妮》是一部心理小说,描绘一个少女在梦想获得一对父子的爱情时的复杂心理和悲剧性结局,文笔生动,描写细腻。这部作品确定了她在北欧文学中的地位。
  1920年1922年,她陆续发表了三部曲《劳伦斯之女克里斯丁》,达到创伤的顶峰。小说以14世纪上半叶为时代背景,再现了中世纪的历史,同时生动地描述女主人公克里斯丁追求爱情、追求幸福的一生及其悲剧结局。接着她又写成四卷本历史小说《埃乌顿之子奥拉甫》(1925-1927)。小说以13世纪末的历史为背景,和前一部小说有共同的特点,但宗教问题颇为突出,反映出作者对宗教问题的关注。瑞典学院高度评价《劳伦斯之女克里斯丁》,“主要是由于她对中世纪北国生活之有力描绘”,192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924年,温塞特皈依天主教,紧接着发表一系列论文阐述她的新的宗教观点,并在1929至1930年发表小说《吉姆纳德尼亚》和《燃烧的灌木丛》,反映了女作家在宗教上的探求。30年代,温塞特写作的兴趣又转到婚姻题材,并更深入地从心理学和伦理学角度刻画人物。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法西斯入侵挪威期间,温塞特流亡到瑞典,后来又到美国,在那里讲学和写作,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活动。1945年归国,1949年在挪威的利勒哈梅尔去世。
  获奖作品:
  《新娘-主人-十字架》
  获奖理由:
  “主要是由于她对中世纪北国生活之有力描绘”


  1929年
  托马斯o曼
  Thomas Mann
  1875-1955
  德国作家
  生于德国北部吕贝克市一个大商人家庭。中学毕业后练习写作。1894年发表处女作中篇小说《堕落》,获得成功。1901年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问世,进一步奠定了作家在文坛上的地位。以后陆续发表的《特里斯坦》(1903)、《托尼奥o克勒格尔》(1903)和《威尼斯之死》(1912)等三部中篇小说,被称为是早期杰出的关于艺术与艺术家的小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托马斯o曼思想曾一度陷入危机。1924年长篇小说《魔山》的发表,使作家誉满全球。
  30年代初,托马斯o曼预感到法西斯的威胁,发表了中篇佳作《马里奥与魔术师》(1930),对法西斯在意大利制造的恐怖气氛做了生动的描述。纳粹上台后,托马斯o曼发表《理查德o瓦格纳的苦难与伟大》的著名演讲而被迫流亡国外,1944年入美国籍。虽然他的著作在德国被查禁,他的国籍和波恩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被剥夺,但他并没有屈服,而是以著名的公开信表明了反法西斯的严正。流亡期间,他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斗争,并坚持创作,发表了长篇巨著《约瑟夫和他的兄弟们》的前三部以及《绿蒂在魏玛》(1939)等。1947年,波恩大学重新向他颁发博士学位证书。同年长篇小说《浮士德博士》问世。由于反动的麦卡锡主义在美国日益猖獗,作家感到“灵感给美国的政治气氛窒息了”,于是迁居瑞士。1955年8月12日,在接受世界各地庆贺他80寿辰之后,结束了他“史诗性的,而非戏剧性的生命”(受奖演说)。
  托马斯o曼在50多年的创作中,始终怀着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心,持守着进步的人道主义思想。在创作上,他把继承欧洲古典作家的优良传统和探索新的艺术手清,表现时代精神融为一休。1929年,由于他在文学艺术领域里的杰出贡献,“主要是由于他的伟大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它作为当代文学经典作品的地位一年比一年巩固”,托马斯o曼获得获贝尔文学奖。
  托马斯o曼(Thomas Mann, 1875.6.6-1955.8.12),德国著名作家。1875年6月6日生于德国北部吕贝克(Lübeck)的一个望族,父亲曾任该市参议员和副市长。1891年托马斯o曼的父亲去世,母亲带者他的弟弟妹妹迁往慕尼黑,他自己则继续留在吕贝克读中学。1894年中学毕业后,他也去了慕尼黑,在一家保险公司当实习生,并在慕尼黑几所大学旁听历史和文学史课程,还参与编辑《二十世纪》和《痴儿》杂志。
  处女作中篇小说《沦落》于1894年发表,1901年发表成名作《布登勃洛克家族》。此后便专事创作,1909年发表反映德意志帝国统一后封建势力与资产阶级结盟的长篇小说《王爷殿下》。
  《布登勃洛克家族》描写的是吕贝克望族布登勃洛克家族四代人从1835年到1877年间的兴衰史。通过布登勃洛克家族在垄断资产阶级家族的排挤、打击下逐渐衰落的历史描写,详细的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旧的刻意盘剥和新的掠夺兼并方式的激烈竞争和历史成败,成为德国19世纪后半期社会发展的艺术缩影。但因作者受叔本华、尼采哲学思想的影响,小说对帝国主义势力持无能为力的消极态度,对自由资产阶级抱无可奈何的哀惋情绪。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他发表了不少闻名遐迩的中篇小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他对这场战争的性质认识不清,持民族主义立场,要保卫所谓“德意志精神文化”,战后表示维护魏玛共和国。
  1924年他发表了长篇哲理小说《魔山》,进一步奠定了他在国际文坛上的地位。他在祖国德国的名声于20年代达到了最高峰,1929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这之后,他担任了很有影响的德国文学艺术院的院长,虽然他对种种公务的缠身感到不满,但他意识到,这一职位使他在帮助其他作家方面有了更大的自由,也使他有了避开纳粹舆论界攻击的威望。1933年希特勒上台,他撰文谴责法西斯对德国文化的歪曲和破坏,被迫流亡国外,于1938年移居美国,1944年加入美国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托马斯o曼发表大量广播演说,反对希特勒法西斯主义。流亡期间他创作了大量作品。1933-1943年完成颂扬犹太人、反对纳粹种族主义的四部曲《约瑟和他的兄弟们》,包括《雅各的故事》(1933)、《约瑟的青年时代》(1934)、《约瑟在埃及》(1936)和《赡养者约瑟》(1943)。1939年发表长篇历史小说《绿蒂在魏玛》,1943-1946年完成反映艺术家悲剧的长篇小说《浮士德博士》(1947)等。
  50年代发表长篇小说《被挑选者》(1951),反映他对战败的德国应采取宽容政策的主张。未完成的长篇小说《大骗子菲利克斯o克鲁尔的自由--回忆录第一部分》(1954)再次探讨资本主义社会中艺术家的命运问题。1952年托马斯o曼移居瑞士。
  托马斯o曼坚持写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他还写了大量的评论文章和书信,在他漫长的文学生涯中总共写了二万多封信。1955年在瑞士苏黎世附近的基尔希贝格逝世。
  获奖作品:
  《魔山》


  1930年
  辛克莱o刘易斯
  Sinclair Lewis
  1885-1951
  美国
  是美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但1930年11月的评奖结果,在美国评论界引起的反应主要不是欢迎和赞赏,而是谴责和攻击。大多数评论家不但谴责辛克莱o刘易斯,而且谴责诺贝尔奖评委会“对美国的侮辱”,说授奖给辛克莱o刘易斯是“因为他的书满足了欧洲人侮辱美国的欲望”。辛克莱o刘易斯本人对此当然不会感到意外,因为1920年他的《大街》出版后引起的反应也是爆炸性的。《大街》一方面在当时美国出版史上创了销售量的最高纪录,千万读者争相购读,一年之内印刷了二十八次;另一方面,它也招致保守的评论界对作者猛烈的谴责。《大街》的讽刺太辛辣,揭露批判太尖刻了。作者的乡亲(认出自己成了小说人物原型的)不原谅他,辛克莱o刘易斯的父亲(《大街》主人公肯尼科特大夫以他为原型)也不原谅自己的儿子。从1920年到1929年辛克莱o刘易斯的五部小说都充满了批判性,无怪乎保守势力对他那么深恶痛绝。辛克莱o刘易斯本人当然毫不妥协。和1926年他拒绝接受普利策奖不同,1930年这次他接受了诺贝尔文学奖,并在领奖时发表了题为《美国对文学的恐惧》的长篇演讲,继续抨击保守势力。嘲讽、揭露、批判落后和保守势力,是他一生的创作基调。他一生的价值在这里,他对美国文明、进步的贡献也在这里。他死后,墓碑上镌刻的,除了姓名和生卒年外只有“《大街》的作者”这几个字。
  获奖作品:
  《巴比特》
  获奖理由:
  “由于他充沛有力切身科动人的叙述艺术,和他以机智幽默去开创新风格的才华”


  1931年
  埃利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德
  1864~1931
  瑞典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荒原与爱情》、《秋天的号角》等。
  获奖作品:
  《荒原和爱情》
  获奖理由:
  “由于他在诗作的艺术价值上,从没有人怀疑过”


  1932年
  高尔斯华绥
  1867-1933
  英国小说家、剧作家
  生于伦敦,曾在牛津大学读法律,后放弃律师工作从事文学创作。 1906年,高尔斯华绥完成长篇小说《有产业的人》,小说获得广泛好评,他也因此而被公认为英国第一流作家。高尔斯华绥是个多产作家,在二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几乎每年写一部小说和一部剧本。1932年,高尔斯华绥“因其描述的卓越艺术--这种艺术在《福尔赛世家》中达到高峰”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
  高尔斯华绥的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三部曲《福尔赛世家》(由《有产业的人》1906、《骑虎》1920和《出租》1921组成)、三部曲《现代喜剧》(由《白猿》1926、《银匙》1926和《天鹅之歌》1928组成)、三部曲《尾声》(《女侍》1931、《开花的荒野》1932和《河那边》1933组成),以及剧本《银匣》(1936)、《斗争》(1909)、《群众》(1914)和《逃跑》(1926)等。
  高尔斯华绥的作品以十九世纪后期和二十世纪初期的英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英国资产阶级的社会和家庭生活,以及盛极而衰的历史。他的作品语言简练,形象生动,讽刺辛辣。
  《有产业的人》(1906)是高尔斯华绥的《福尔赛世家》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书中所描写的福尔赛世家正处于由兴盛到衰落的转折时期。福尔赛一家是金融家、交易所经纪人、拥有房地产或者股票的资产阶级,他们对立身处世、待人接物,对衣食住行、家庭关系,对殖民地、不列颠帝国等都形成了本质上相同的看法,这就是书中所讲的“福尔赛精神”,它的主要特征是“紧抓住财产不放,不管是老婆,还是房子,还是金钱,还是名誉”。
  《有产业的人》中的主人公索米斯被作者称为“福尔赛军队的先锋”。他把一切东西都当作商品、当作资本,每看见一幅名画、一件古玩,总要想到这在拍卖行里能拍卖上多少钱;他买地造屋,首先考虑的是地价会不会上涨,房子将来能不能卖上高价。在对待妻子伊琳的态度上,更加明显地暴露了这种观念。他看中了美女伊琳,想占为己有,便用金钱收买了伊琳的后母,达到了目的。但他并没有把伊琳看作有独立人格的人,只是象收藏名画一样占有她,自己则由于“在全伦敦人面前感到是这个尤物的占有者”而沾沾自喜,自觉身价百倍“。婚后,他象保护自己的财产一样紧盯着她,不让她与别人接触。当他发现伊琳不爱他、甚至恨他时,他认为这简直是违反了一切法律中最基本的规定--财产法,便想在乡下造一所别墅把她禁锢起来。当伊琳爱上建筑师波辛尼以后,他坚决不同意离婚,而用蛮横手段”行使了丈夫的权力“,还卑鄙地利用建筑别墅的财务纠纷向法院控告波辛尼,造成了波辛尼走投无路、神志恍惚、被马车撞死的悲剧。小说对于福尔赛一家表面上一团和气、你来我往,骨子里勾心斗角、互相猜忌、幸灾乐祸的自私心理,也作了细致的揭露。
  小说对资产者作了犀利的讽刺,是最能体现高尔斯华绥进步思想和艺术手法的现实主义杰作。但它也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局限:描写的生活圈子过于狭隘,局限于资产阶级中上层的家庭、婚姻、道德领域,而没有展现出那一时代广阔的社会风貌;在揭露和讽刺”福尔赛精神“的同时,却又对福尔赛家族某些重要成员如老乔里恩等人作了理想化的描写。他曾经说过:“我们不能控制生活,但是我们能够和他斗争。”
  获奖作品:
  《有产者》
  获奖理由:
  “为其描述的卓越艺术--这种艺术在《福尔赛世家》中达到高峰”


  1933年
  蒲宁
  Иван Алексеевич Вунин
  1870~1953
  俄国作家
  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祖传的地主庄园里度过的。由于家道中落,他15岁就辍学,19岁外出谋生。曾当过校对员、统计员、图书管理员、报社记者。
  1887年开始发表文学著作。1901年因诗集《落叶》获普希金奖。他的诗以祖国及其贫穷的村庄和辽阔的森林为题材,诗句优美。1899年与高尔基相识后,参加知识出版社工作,这对他民主主义观点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这一时期的优秀短篇小说《安东诺夫卡的苹果》(1900)、《松树》(1901)《新路》(1901)、《黑土》(1904),反映了作者对俄罗斯命运的概括性思考,也流露出对已逝去的时代的留恋与惋惜,对现实生活的冷漠。
  从中篇小说《乡村》(1910)起,蒲宁的创作开始转向广泛的社会题材,主题深刻,风格独特。著有短篇小说《古代人生》、《夜话》、《伊格纳特》、《苏霍多尔》、《扎哈尔o沃罗毕约夫》等。19O9年当选为科学院名誉院土。十月革命前的散文,《旧金山来的绅士》(1915)、《兄弟们》(1914)充满了对资本主义文明和殖民主义的仇恨。他的散文绘声绘影、简练生动。他是一位出色的修辞学家和翻译家。
  蒲宁对十月革命不理解,1920年起侨居法国。在那里,他仍创作了近200篇中、短篇小说,主要创作有关青年时代的抒情回忆录,如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1930)、短篇小说集《暗径》(1943)、《大乌鸦》等。此外,还著有关于列夫o托尔斯泰的哲理性文学论文《托尔斯泰的解放》(1937)。
  1933年蒲宁因为“继承俄国散文文学古典的传统,表现出精巧的艺术方法”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众多的充满矛盾的创作遗产,具有一定的美学与认识价值。1953年6月,蒲宁病逝于巴黎。
  获奖作品:
  《米佳的爱》
  获奖理由:
  “由于他严谨的艺术才能,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到继承”


  1934年
  路易吉o皮兰德娄
  Luigi Pirandello
  1867-1936
  意大利小说家、戏剧家
  生于西西里岛阿格里琴托城一个商业资产阶级家庭。早年在西西里首府马勒莫就读,后进入罗马及波恩大学学习,酷爱语言学与文学。1892年回意大利,经真实主义流 理论家卡普安那的引见, 结识了罗马文化界人士,并开始为文艺刊特撰稿,批评邓南遮。1894年,婚姻、家庭连遭不幸,皮兰德娄精神濒临崩溃,这段痛苦的经历大大激发了作家的创作欲望。这期间,他广泛涉猎欧洲的各种文艺思潮,对瑞典剧剧作家斯特林堡的心理分析推崇备至,对实验心理学也颇有研究。
  20世纪初,皮兰德娄开始发表小说,从长篇小说《被抛弃的女人》(1901)中,明显地看出真实主义的影响。此后的作品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其中自传性长篇小说《已故的帕斯加尔》(1904)被评论界誉为意大利20世纪叙事体文学作品的典范。
  为皮兰德娄赢得世界声誉的,是他创作的一系列怪诞剧,他一生共创作了40多部剧本,这些剧作发展了《已故的帕斯加尔》等小说的思想、主要剧作有《诚实的快乐》(1917)、《是这样,如果你们以为如此》(1918)、《并非一件严肃的事情》(1918)、《像从前却胜于从前》(1920)、《六个寻找剧者的角色》(1921)、《亨利四世》(1922)、《给裸体者穿上衣服》(1922)、《各行其是》(1924)、《我们今晚即兴演出》(1930)、《寻找自我》(1932)等。其中《六个寻找剧作者的角色》和《亨利四世》已成为世界戏剧史上的传世佳作。这些戏剧采用怪诞离奇的情节或戏中戏的戏剧形式,揭示生活与形式的矛盾,阐释作者独特的哲学思想。
  皮兰德娄的戏剧创作成就博得众多颇有声望的批评家的赞赏,意大利作家莫拉维亚说皮兰德娄对戏剧的贡献,可以同乔伊斯对小说或毕加索对绘画的贡献相媲美;美国著名的戏剧评论家诺里斯o霍顿在评价20世纪的戏剧创作时说:“皮兰德娄代表了20世纪20年代思考的一代,不仅是他本国的,而且是整个西方世界思考的一代,这一代是受弗洛伊德影响的第一代人,是开始重新估价现代环境中的个性之谜的一代人。”由于“他果敢而灵巧地复兴了戏剧艺术和舞台艺术”,193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作品:
  《寻找自我》
  获奖理由:
  “他果敢而灵巧地复兴了戏剧艺术和舞台艺术”


  1935年
  因战争未授奖


  1936年
  尤金o奥尼尔
  Eugene O'Neill
  1888-1953
  美国著名剧作家
  他曾经在1936年凭借代表作《天边外》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获奖理由是: “由于他剧作中所表现的力量、热忱与深挚的感情--它们完全符合悲剧的原始概念”
  奥尼尔是位多产作家,一生创作独幕剧21部,多幕剧28部。其中优秀剧作有:《东航卡迪夫》(1914)、《加勒比斯之月》(1917)、《天边外》(1918)、《安娜o克利斯蒂》(1920)、《琼斯皇帝》(1920)、《毛猿》(1921)、《榆树下的欲望》(1924)、《奇异的插曲》(1927)、《啊、荒野》(1923)、《无穷的岁月》(1933)、《送冰人来了》(1939)等。奥尼尔生前三次获普利策奖。作家自认为并得到公认的最好作品是《长夜漫漫路迢迢》。这部带有自传性的剧作,按作家生前声明,在他死后的1956年首次在瑞典上演,并又一次获得普利策奖。
  奥尼尔是美国史上的一座丰碑。他卓有成就的戏剧创作,标志着美国民族戏剧的成熟,并使之赶上世界水平。奥尼尔的戏剧师承斯特林堡和易卜生的艺术风格,把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和现代的表现主义技巧结合起来,开掘人类心灵的底层。作者一生最关注的主题,是人在外在压力下性格的扭曲,乃至人格的分裂过程。作为现代悲剧作家,他的大量心理悲剧既烙下了现代各种心理分析学(尤其是弗洛伊德主义)的印记,又沉重地渗透着古希腊的悲剧意识。1936年,“由于他那体现了传统悲剧概念的剧作作具有的魅力、真挚和深沉的激情”,奥尼尔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作品:
  《天边外》
  获奖理由:
  “由于他剧作中所表现的力量、热忱与深挚的感情--它们完全符合悲剧的原始概念”


  1937年
  罗杰o马丁o杜o加尔
  Roger Martin du Gard
  1881年3月23日-1958年8月22日
  法国小说家
  他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发表了两篇小说:《成功》(1910年)、《让o巴洛瓦》(1913年)。1916年回到巴黎,从事戏剧活动。1920年春天开始酝酿长篇巨著《蒂博一家》,《蒂伯一家》共八卷--《灰色笔记本》、《教养院》、《美好的季节》、《诊断》、《小妹妹》、《父亲的死》、《1914年夏天》、《结尾》,从1922年开始写作,直到1940年全部完成。1937年以《蒂伯-家》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他的长篇小说《蒂伯一家》中表现出来的艺术魅力和真实性。这是对人类生活面貌的基本反映。”
  获奖作品:
  《蒂伯一家》
  获奖理由:
  “由于在他的长篇小说《蒂博一家》中表现出来的艺术魅力和真实性。这是对人类生活面貌的基本反映。”
 

   1938年
  赛珍珠
  Pearl S. Buck或Pearl Buck
  1892年6月26日-1973年3月6日
  美国作家
  1932年籍其小说《大地》(The Good Earth),成为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小说奖的女性;193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她也是唯一同时获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奖的女作家,作品流传语种最多的美国作家。
  赛珍珠是以中文为母语之一的著名美国作家。本名珀尔o布克。赛珍珠是她模仿清末名妓“赛金花”为自己起的中文名字。出生于弗吉尼亚州西部,父母是美国南方长老会的传教士,他们一同于1895年来到中国镇江,她在那里长大成人,首先学会了汉语和习惯了中国风俗,然后她母亲才教她英语。值得一提的是,从幼年起,她就在鼓励声中开始写作。
  17岁回美国进弗吉尼亚州伦道夫o梅康女子学院(Randolph-Macon Woman's College)攻读心理学,毕业后又来中国。1917年与传教士约翰o洛辛o布克结婚,从事传教工作。婚后随丈夫迁居安徽北部的宿县(今安徽省宿州市),在此期间的生活经历成为日后闻名世界的《大地》的素材。1921年秋她的母亲去世后,全家迁至南京。1927年北伐军进入南京,她离开中国。自1921年至1935年,她与布克(J. L. Buck) 长期居住在所执教的金陵大学分配给他们的两层楼房里。在这里她写出了于1938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大地 (Gread Earth) 三部曲》等小说,并最早将《水浒传》翻译成英文在西方出版。1934年与布克离婚;1935年与约翰o戴公司总经理、《亚细亚》杂志主编理查o沃尔什结婚,因而进入约翰o戴公司任编辑。以后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农庄里从事写作。
  1934年由于中国条件较差以及为了亲近她的女儿以及Richard Walsh,赛珍珠告别了中国,回国定居。回国后她笔耕不缀,还积极参与美国人权和女权活动。1942年夫妇创办“东西方联合会”(East and West Association),致力于亚洲与西方的文化理解与交流。1949年出于对当时收养政策歧视亚裔和混血裔儿童的义愤,她还创立了国际化的收养机构“Welcome House”,在后来的50年,这个机构帮助了超过5000名儿童。1964年为了帮助不合收养条件的儿童,她还成立了“赛珍珠基金会”(Pearl S. Buck Foundation)。
  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后,她主动支持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的专题“重新看中国”节目,并积极申请访华。但是由于当时的政治氛围,她的访华申请遭到了拒绝。1973年5月6日她郁郁中去世于佛蒙特州的丹比(Danby,Vermont),葬于宾西法尼亚州普凯西的绿山农场。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她热爱的中国大地。她病逝后,按其遗愿,墓碑上只镌刻“赛珍珠”三个汉字。
  美国新闻名人海尔德.艾赛克斯(HAROLD ISAACS)在他的杰作《我们里的烙印》一书讲到,他曾深入采访过的五十年代的美国政府、新闻、商界等要人们,都深受赛珍珠笔下刻画的中国人物的影响。尤其神奇的是,尽管经历过抗美援朝、越南战争和“文革”,美国百姓对中国人民的良好印象居然从来就没有改变过。这不得不归功于这位超前女性对中国的杰出贡献。
  赛珍珠于1922年开始写作,1931年发表长篇小说《大地》,立即印成为畅销书,1938年因此而获诺贝尔文学奖。在她的一生中,赛珍珠创作了超过100部文学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地》。她作品的题材包括小说,小故事,剧本和儿童故事。她的作品和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她试图向她的读者证明:只要愿意接受,人类是存在着广泛的共性的。她的作品主题涵养了女性、情感(广义的)、亚洲、移民、领养和人生际遇。
  获奖作品:
  《大地》
  获奖理由:
  “她对于中国农民生活的丰富和真正史诗气概的描述,以及她自传性的杰作”


  1939年
  弗兰斯o埃米尔o西兰帕
  1888~1964
  芬兰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神圣的贫困》、《少女西丽亚》、《夏夜的人们》等。
  获奖作品:
  《少女西丽亚》
  获奖理由:
  “由于他在描绘两样互相影响的东西--他祖国的本质,以及该国农民的生活时--所表现的深刻了解与细腻艺术”
 

   1940年
  因战争未授奖


  1941年
  因战争未授奖


  1942年
  因战争未授奖
  1943年
  因战争未授奖


  1944年
  约翰尼斯o延森
  Johannes Vilhelm Jensen
  1873-1950
  丹麦小说家、诗人
  出生于丹麦日德兰半岛西岸的西玛兰,父亲是位兽医,延森在那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从小学起,他就迷恋书本,尤其喜爱丹麦古典文学和北欧神话传说。西玛兰教育了延森对时空的强烈感受,使他关注人类历史和命运并与大自然深深结缘。17岁时,延森到格陵兰上高中,三年后,到了哥本哈根念大学,结识勃兰兑斯等一些丹麦的著名学者和作家。1895年,延森在一份周刊上发表发表连载惊险小说《卡塞亚的宝物》,这是他的第一部文学作品,紧接着,他又写了一系列侦探小说。第二年,长篇小说《丹麦人》出版,由延森根据学生时代的经历写成。从此,延森成为一名职业作家。从1897年起,他陆续创作了30多篇描写家乡西玛兰风土人情的短篇小说,后来结集出版了《西玛兰短篇小说集》,该小说集连续再版达几十次之多,为延林赢得了世界声誉。
  延森曾两度到美国旅行,并写出了小说《德拉夫人》(1904)和《车轮》(1905)。两篇小说均本世纪初的美国为背景,充满了讽刺、滑稽与悲剧色彩,较深奥难懂。延森的重要作品有长篇系列小说《漫长的旅途》(1908-1922):《冰河》、《船》、《失去的天国》、《诺尼亚o葛斯特》、《奇姆利人远征》和《哥伦布》。这六部长篇小说从远古冰河时代的北欧写到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具有史诗的宏大气垫和优美奇特的风格。其他作品有小说《艾纳o耶尔克亚》(1898)、《国王的没落》(1900-1901)、《鲁诺博士的诱惑》(1935),诗集《世界的光明》(1926)、《日德兰之风》(1931)和数量众多的散文及美学论文。1944年,“由于他借着丰富有力的诗意想象,将胸襟广博的求知心和大胆的、清闲的创造性风格结合起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小说、诗歌和散文被誉为丹麦文坛三绝。他也是丹麦语言的革新大师。
  获奖作品:
  《漫长的旅行》
  获奖理由:
  “由于籍著丰富有力的诗意想象,将胸襟广博的求知心和大胆的、清新的创造性风格结合起来”


  1945年
  米斯特拉尔
  Gabriela Mistral
  原名卢西拉o戈多伊o阿尔卡亚加
  生于圣地亚哥以北的埃尔基河谷,死于纽约。父亲早逝,早年独立谋生,靠自学获得文化知识。14岁开始发表诗作。17岁时与一个铁路职员恋爱,对方由于不得志而自杀。对死者的怀念成为她初期创作的题材,作品充满衰伤的情调。1911年至1919年在家乡从事教育工作。1914年以《死的十四行诗》获圣地亚哥花节诗歌比赛第一名。1918至1920年任阿雷纳斯角女子中学校长。1921年在圣地亚哥主持女子中学。1922年应邀参与墨西哥的教育改革。同年发表第一部诗集《孤寂》,笔触细腻感人,突破当时风行于拉丁美洲的现代主义诗歌的风格。1924年应邀赴美讲学,以后在拉美和欧洲一些国家任领事。1930年发表《艺术十条原则》,认为世界上不存在无神论的艺术;美就是上帝在人间的影子;美是指灵魂的美,美即是怜悯和安慰。 陆续问世的诗集和散丈集有《柔情》(1924)、《白云朵朵》(1934)、《智利掠影》(1934、《母亲的诗》(1934)、《有刺的树》(1938)、《葡萄压榨机》(1955)等。
  米斯特拉尔早期沉湎于个人爱情的悲欢,作品格调委婉凄恻,但感情细腻,文字清新。1938年后题材和情调有明显变化,面向更广阔的生活,反映了受压迫、被遗弃的人们的困苦,对资本主义社会不合理现象作了一定的揭露和抨击。晚年思想境界较高,艺术技巧益臻圆熟。诗人善于发现美,赞颂美,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此后她的诗歌创作有明显的转变,从个人的忧伤转向人道主义的博爱。
  诗集《有刺的树》(1938)为贫苦人们的不幸大声疾呼,为犹太民族的遭遇表示不平,为穷苦儿童祈求怜悯,这一创作倾向对拉丁美洲抒情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45年9月“因为她那富于强烈感情的抒情诗歌,使她的名字成为整个拉丁美洲的理想的象征”而获诺贝尔文学奖金,成为拉丁美洲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第一人。晚年曾任驻联合国特使。1955年出版的诗集《葡萄压榨机》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此外还写过一些有关文化与国际和平运动的文章。其创作能从大处着眼,小处着墨,颇具功力,但常夹杂若干宗教色彩。
  获奖作品:
  《柔情》
  获奖理由:
  “她那由强烈感情孕育而成的抒情诗,已经使得她的名字成为整个拉丁美洲世界渴求理想的象征”


  1946年
  赫尔曼o黑塞
  Hermann Hesse
  1877.7.2-1962.8.9
  德国作家
  1923年46岁入瑞士籍。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
  主要生平及创作:
  出生于德国西南部的小城卡尔夫的一个牧师家庭。自幼在浓重的宗教气氛中长大,1891年,他通过“邦试”,考入毛尔布隆神学校。由于不堪忍受经院教育的摧残,半年后逃离学校。这期间他游历许多城市,从事过多种职业。
  在比较广泛地接受东西方文化熏陶之后,1904年,黑塞发表了长篇小说《彼得o卡门青特》,一举成名,从此成为专业作家。这一年他与玛丽结婚,移居巴登湖畔,埋头写作,1906年发表了长篇小说《在轮下》。这一时期的创作以浪漫主义诗歌、田园诗风格的抒情小说和流浪汉小说为主,作品洋溢着对童年和乡土的思念之情,充满对广大自然和人类的爱,同时也表现了青年人的精神苦闷与追求。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黑塞的创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醉心于尼采哲学,求助于印度佛教和中国的老庄哲学,并对荣格的精神分析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他试图从宗教、哲学和心理学方面探索人类精神解放的途径。这时期的长篇小说有《克努尔普》(1916)、《德米安》(1919)、《席特哈尔塔》(1922)、《荒原狼》(1927)和《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1930)等。这些书深受西方读者的喜爱,得到极高的评价,其中《荒原狼》曾轰动欧美,被托马斯o曼誉为德国的《尢利西斯》。
  30年代后,法西斯在德国猖獗,黑塞对社会前途陷入深深的怀疑与绝望之中,但他仍不倦地从东西方宗教与哲学中寻求理想世界,《东方之行》(1932)、《玻璃球游戏》(1943)正是这一时期追求与探索的结晶。
  黑塞被雨果o巴尔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这说明他在艺术上深受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他热爱大自然,厌倦都市文明,作品多采用象征手法,文笔优美细腻;由于受精神分析影响,他的作品着重在精神领域里进行挖掘探索,无畏而诚实地剖析内心,因此他的小说具有心理的深度。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一个范例”,黑塞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作品:
  《荒原狼》
  获奖理由:
  “……他那些灵思盎然的作品--它们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创意和深刻的洞见,一方面象征古典的人道理想与高尚的风格”


  1947年
  安德烈o纪德
  André Paul Guillaume Gide
  1869年11月22日---- 1951年2月19日
  法国作家,保护同性恋权益代表
  纪德1869年11月22日生于巴黎。他父亲是巴黎大学法学教授,死于1880年。他叔叔是政治经济学者查尔斯o纪德(Charles Gide)。纪德在诺曼底孤独地长大,在早期已成为多产作家。1895年他母亲死后,他与他的表亲Madeleine Rondeaux结婚,但一直都只是名义上的夫妻。
  1891年纪德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安德鲁o华特手记”(法语: ''Les Cahiers d'André Walter'')。在1893年及1894年,纪德在非洲北部旅行。他在阿尔及尔与奥斯卡o王尔德(Oscar Wilde)结识并在后来意识到自己的同性恋倾向。1896年,他成为La Roque-Baignard(一个位于诺曼底的公社)的市长。
  1908年,纪德参与创建了文学杂志''Nouvelle Revue fran?aise'' (新法国评论)。
  在1920年代,纪德启发了像加缪、萨特等一批作家。1923年,他出版了一本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当他在“田园牧人”(Corydon)(1924年)公开发行版中为同性恋辩护时,遭到了广泛的非难,他后来将之看成自己最重要的作品。
  在1923年他与另一个女人Maria Van Rysselberghe生育了一女,取名为凯瑟琳。他的妻子Madeleine于1938年去世。后来他用自己名义婚姻的背景故事创作了小说''Et Nunc Manet in Te'' (1951年)。
  1925年后,他开始为罪犯争取更人道的生存环境。1926年他发表了自传“如果它死去”(法语: ''Si le grain ne meurt'').
  从1926年7月到1927年5月,他与侄子Marc Allégret在法国近赤道的非洲殖民地履行。在回法国之前,他又游历了现在的刚果共和国,中非共和国、喀麦隆。他在刚果之行 (法语:''Voyage au Congo'')及''从乍得归来''(法语: ''Retour du Tchad'')中都涉及了他的漫游。在其中,他批评了法国商人在刚果利欲熏心的行为并希望改革。他特别强烈批评了“大特权政权”(法语: ''régime des Grandes Concessions''),例如在此政权下殖民地的一些部分归法国公司所有,那些公司可以任意剥削此地区的所有自然资源,特别是橡胶。他讲述了当地人被迫离开村庄许多星期去森林中采集橡胶,他甚至将这种剥削比作奴隶制度。
  在1930年代,他迅速成为了共产主义者,但在访问了苏联后对共产主义的幻想破灭。他对于共产主义的批评使他失去了许多社会主义者朋友。这种情况在他1936年在''Retour de L'U.R.S.S.''公开表示于共产主义断绝关系后尤为严重。
  纪德于1942年离开法国前往非洲,直到二战结束为止一直居住在那。在1947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纪德死于1951年2月19日,天主教于1952年将他的作品列入禁书。
  纪德的小说,包括“背德者”(''L'Immoraliste'')(1902年),“窄门”(La Porte ?troite) (1909年),探讨了他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道德上的进退两难的困境。
  获奖作品:
  《田园交响曲》
  获奖理由:
  “为了他广包性的与有艺术质地的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他以无所畏惧的对真理的热爱,并以敏锐的心理学洞察力,呈现了人性的种种问题与处境”


  1948年
  托马斯o斯特恩斯o艾略特
  1888-1965
  是英国20世纪影响最大的诗人。他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祖父是牧师,曾任大学校长。父亲经商,母亲是诗人,写过宗教诗歌。艾略特曾在哈佛大学学习哲学和比较文学,接触过梵文和东方文化,对黑格尔派的哲学家颇感兴趣,也曾受法国象征主义文学的影响。1914年,艾略特结识了美国诗人庞德。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来到英国,并定居伦敦,先后做过教师和银行职员等。1922年创办文学评论季刊《标准》,任主编至1939年。1927年加入英国籍。艾略特认为自己在政治上是保皇党,宗教上是英国天主教徒,文学上是古典主义者。这些在他的创作中可以找到印证。1948年因《四个四重奏》获诺贝尔文学奖。
  艾略特的诗歌生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作品情调低沉,常用联想、隐喻和暗示,表现现代人的苦闷。成名作《普鲁弗洛克的情歌》(1915)用内心独白表现主人公渴望爱情又害怕爱情的矛盾心态,表现的是现代人的空虚和怯懦。此诗后来收入他的第一部诗集《普鲁弗洛克及其他所见》(1917)。他这时期出版的另一部作品《诗集》(1920)也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知识分子的悲观和失望,颇受英美文坛的好评,《小老头》被认为是《荒原》的前奏曲。
  1922-1929年是艾略特创作的重要时期,他的诗歌的技巧和内容趋向复杂化。代表作《荒原》(1922)和《空心人》(1925)集中表现了西方人面对现代文明濒临崩溃、希望颇为渺茫的困境,以及精神极为空虚的生存状态。《空心人》中绝望的情绪十分明显:人是空心人,头脑里塞满了稻草,人的声音“完全没有意义,像风吹在干草上”,而整个世界将在“嘘”的一声中结束。空心人是失去灵魂的现代人的象征。
  1929年以后,艾略特继续进行诗歌艺术的探索,同时思想开始出现变化。他的长诗《圣灰星期三》(1930)宗教色彩浓厚,作者试图在宗教中寻求解脱。《四个四重奏》(1943)是他后期创作的重要作品。这是一组用四个地点为标题的哲学宗教冥想诗歌。《烧毁了的诺顿》指一座英国乡间住宅遗址,《东柯克》是艾略特的祖先在英国居住的村庄,《干萨尔维奇斯》是美国马萨诸塞州海边的一处礁石,《小吉丁》是17世纪英国内战时国教徒的小教堂。这些地方都是诗人认为值得纪念的地方。每一首诗都模仿贝多芬的四重奏,有5个乐章。诗歌抒发人生的幻灭感,宣扬基督教的谦卑和灵魂自救。有的批评家认为,这是艾略特的登峰造极之作。
  艾略特在诗剧领域也颇有成就,他试图创立一种现代的诗剧模式。剧作《大教堂谋杀案》(1935)的主人公是12世纪的大主教贝克特,剧本肯定了宗教献身精神。他的其他剧本还有《全家重聚》、《鸡尾酒会》等。艾略特还是一个重要的文论家,他写有著名的文学论文《传统与个人才能》和《诗的三种声音》等大量评论。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见解,如作家要有历史感,作家不能脱离文学传统但可以以自己的创作去丰富和改变传统,诗人应该去寻找“客观对应物”等。他在《圣林》和《论诗与诗人》等文章中还提出了诗歌创作与评价的原则。这些见解对新批评派有很大的影响。
  获奖作品:
  《四个四重奏》
  获奖理由:
  “对于现代诗之先锋性的卓越贡献”


  1949年
  威廉o福克纳
  William Faulkner
  1897-1962
  出身名门望族,全名威廉o卡斯伯特o福克纳。支配这个家族想象力的是福克纳的曾祖父威廉o克拉科o福克纳老上校。他既是种植园主,又是军人、作家、政治家。他还是经营铁路的企业家,他修的铁路是当地惟一的铁路。牛津小镇留下老上校鲜明的痕迹。老上校死后,坟头矗立着一座8英尺高的意大利大理石雕像。讲老上校的传奇故事成为人人参与的一项仪式。他的曾祖父威廉o克拉克o福克纳在密西西比州北部是个很有名的历史人物,在当年南部邦联军内任上校,修建过一条铁路,州内一个镇也是以他的名字福克纳来命名。他还著有几本小说和其他一些作品,这种文学传统一直在家中传承了下来。福克纳作品中的“约翰o萨托里斯上校”就是在他曾祖父的基础上创作而来。
  但是威廉o福克纳的父亲却被普遍认为是一个不肖子孙,他的工作换了一又一个,却永远找不到自己安身立命之地。但福克纳为他的母亲自豪,她意志坚定,自尊心强。屡屡失败的父亲与坚强自尊的母亲势不两立,在童年,母亲经常强迫他在“软弱”和“坚强”中做出选择,让他从小就体验到深深的分裂和痛苦。威廉o福克纳比同龄人长得矮小,整个童年都在希望自己能长得高大些。曾祖的荣耀与父亲的落寞构成的巨大反差,家庭的分裂加上身体上的劣势,促使他对想象力从喜欢发展到依赖。福克纳逐渐远离集体活动,甚至逃学。威廉o福克纳把自己看作是曾祖父的孩子,从儿童时代就模仿老上校生活。他弃绝不用父亲的名字卡斯伯特,而把家族巨人的名字威廉看成是自己真正的名字。9岁的时候他就开始说,“我要像曾祖爷爷那样当个作家”--这句话他一再重复,变成一句口头禅。
  福克纳笔下的剧情浸染著人物的复杂心理变化,细腻的感情描写穿插其中。他作品最大的外在特点是绵延婉转、结构极为繁复的长句子和反复斟酌推敲后选取的精巧词汇。他一生多产,令很多美国作家羡艳不已,不过也有很多人对其持批评态度。他和风格简洁明了、干脆利落的海明威更是两个极端。一般认为他是1930年代唯一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美国现代主义作家,与欧洲文学试验者乔伊斯、伍尔芙、普鲁斯特等人遥相呼应,大量运用意识流、多角度叙述和陈述中时间推移等富有创新性的文学手法。 福克纳深受家庭传统和南方风土人情的影响。他的作品中有南方人特有的幽默感,深入刻画黑人与白人的地位、相处、矛盾等敏感问题,生动描绘出惟妙惟肖的南方人形象。写作生涯早期,一位编辑错将他的名字拼为“Faulkner”,福克纳本人也决定将错就错使用下去。
  福克纳也是一位出色的推理小说作家,出版过一系列的犯罪小说《马弃兵》(Knight's Gambit),主角为律师加文o施蒂芬斯(Gavin Stevens,也出现在福克纳其他一些小说内),对约克纳帕塔法郡的人情世故了如指掌。福克纳的很多小说都设在这个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郡(Yoknapatawpha County)中,原型是他故乡所在的拉斐特郡(Lafayette)。约克纳帕塔法是福克纳作品的标志,是文学史上有名的虚构地点之一。他在牛津(密西西比州)的故居也改成了博物馆,由密西西比大学管理。
  后来他搬到好莱坞,开始了编剧的生涯,为《夜长梦多》(The Big Sleep,1946)和海明威的《犹有似无》(To Have and Have Not)改编电影剧本,导演都是霍华德o霍克斯(Howard Hawks)。福克纳和霍克斯的秘书梅塔o卡彭特还有一段恋情。
  他也是个出名的酒鬼,纵贯一生都浸泡在酒精之中。据传他在喜事之后会更豪饮,一喝就会持续很久。而且经常躺在床上喝,还要家人带酒来陪他。有一则趣闻这样描绘:1949年得知自己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后,他准备在去斯德哥尔摩之前喝得酩酊大醉。通知的当天,他侄子也拿酒来拜访,庆祝在一场橄榄球比赛中大获全胜。虽然当时醉得神志不清,福克纳还是将这两件事的时间放在一起比较,一下子意识到家人是在骗他,改动了去瑞典的日期,为的就是怕他在领奖的时候还醉醺醺的。知道真相后,他还是一直喝到了真正启程为止。
  他在斯德哥尔摩发表的得奖感言是诺贝尔文学奖最精彩的感言之一。他说道:“我拒绝认为人类已经走到了尽头……人类能够忍受艰难困苦,也终将会获胜。”这席发言和他的性格十分吻合。他捐献了自己获得的奖金,要“成立一个基金以支持鼓励文学新人”,最后建立了国际笔会/福克纳小说奖。
  福克纳的小说泄露他一生努力掩饰的一切:他把分裂和痛苦的肇始与势不两立的父母的所作所为联系起来。《押沙龙,押沙龙》中罗莎克尔o德菲尔德小姐在母亲的死亡和父亲的生存之间进退两难,发现自己的童年还没领略就消失了的悲剧,其中有福克纳的痛苦的影子。福克纳和埃斯特尔青梅竹马,“小情人”的关系持续多年。但是因为他是一个没出息的父亲生下的不成器的儿子,他看来是个无望的求婚者。双方的父母都不同意他俩的结合,认为他无固定职业,无前途可言,没有资格谈婚论嫁。眼看着埃斯特尔与人订婚,“他的世界破碎了。”个人世界的崩溃,外在世界也在濒临崩溃。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统治西方近一个世纪的和平、繁荣和进步濒临末日。也许自己能在世界的崩溃中有所作为?他梦想实现曾祖父那样的荣耀,他决心当飞行员。他找到兵站,但被退了回来。人家嫌他身材矮小,体质羸弱。他接连遭受到情人、亲人和家乡征兵站的抛弃,无法在牛津再呆下去了。他踏上了去纽黑文的英国征兵站的征程。到那儿,他编造身份、伪造文件作为英国人威廉o福克纳被接收了,受训当皇家空军飞行员。他练习柔软体操、急行军、学习航空和飞行原理。眼看就要驾机参战了,孰料战争于1918年11月11日结束了。
  他于12月初回到牛津,没有受伤、没有奖励、和表扬。失恋加上英雄无用武之地,福克纳体味了自己命运的多舛。碌碌无为的生命,虽然让他一事无成,但他看到了更加广阔的世界。福克纳独坐书房时,默然眺望窗外,在日渐消失又日渐兴起的世界中,他既看到荣华富贵,也看到残酷无情:为了让地上长出可供牟利的东西来,可以不惜奴役一个民族、毁坏一片原野。他看到了庸俗、卑鄙、不择手段和旺盛的精力。他更看到自己:一个羞怯的苦恼的人,疑虑、恐惧、担忧,失落感和黑暗感步步逼近,对种种生活问题一筹莫展。若要想在今后一生中保持自尊,必须有所作为,他对自己说。这时,他的内心涌动着两种互相矛盾的冲动,创造的冲动和破坏的冲动,他回忆,同时进行审判、剖析。这种双重性日渐成为他处理经历和往事的惯用方式和特征。他通过想象和模仿的策略,从伟大的祖先身上吸取精神动力的题材。成年以后,他屡次想起那些讲到曾祖父的故事,常常激动不已。他的曾祖父成了他生活中的伟大人物,精神向导。像曾祖父那样成就军功是不可能了,这时对他来说,小时候“我要像曾祖爷爷那样当个作家”这句话响彻耳根。活在世上,只有写作,写虚构小说,才能驾驭这个鱼龙混杂的世界,才能超脱困惑、跨出死胡同、走向宁谧的天地。对于他来说,只有另一个世界足以成为这一个世界的治疗。他决定把天才全部贡献给艺术。
  他醉心于过去,忠实于想象。他害怕时光无情流逝,害怕女孩变成女人。福克纳把自己的生存环境渲染成浪漫气息浓郁的世纪末。福克纳创造了从愤怒困惑地说话的老是向后看的幽灵昆丁,到不怒不悲、甚至毫不留恋地接受“文化变迁”的拉克里夫。福克纳发现,人生具有亦悲亦喜的双重性:明知人被时光的洪流冲走,却无法向时光报复的悲剧性;人虽被时光的洪流冲走,却可以尽情地享用时光的喜剧性。福克纳内心分裂深重,他害怕死于分崩离析,这使他对艺术的依赖逐日加重。他始终有一种恐惧,恐惧有一天不仅创作的狂喜会消失,连创作的欲望以及值得一写的内容都会消失。这种恐惧只有当他的目光被老作家安德森引导到自己的故乡上才戛然而止。“我发现这块邮票大的故土值得一写,活得多长,一辈子也写不完。”一个个人物、家族和社会开始在想象中繁殖,场面和情节开始衍生,想象力疯狂地从一种可能飞到另一种可能,不断地涌现新发现,像开掘一个金矿。
  福克纳不停地写作,不断有作品发表,却永远挣不到足够的钱。已经写出了《喧嚣与骚动》、《我弥留之际》、《押沙龙,押沙龙》等小说的福克纳,并没有得到相匹配的名声和金钱。福克纳渴望成功,但贫困和默默无闻的生活长期磨练着他。他要一次次的通过写他非写不可的东西来谋求生存。福克纳已经看清了自己的命运。他发现自己的命运将是不断地写书。这样的命运意味着,他要创作--要侍奉心中的一个梦和一团火:我就这样创造了自己的宇宙。“许多评论家认定福克纳是个题材向后看,而风格和形式向前的作家。这一说法看似辩证深刻却与事实的本质不符。福克纳的小说发生在”南方“,但严格意义上,南方只是他的写作方法,因为他恰好是个南方人,他对南方熟悉,所以他需要南方为他服务。但是他没有必要恪守南方的历史事实,而是经想象把玩事实,把它们糅合、增删、修改,赋予其完全不同于任何事实状态的新貌,从而创造出一个具有独特面貌的艺术世界。这个世界对应的是福克纳的内心需求、内心真实。他创造着小说中的世界,又甘心让小说中的世界创造自己。写作对于福克纳来说是生命的需要、生命的组成部分。可以为自己写作是他一生追求的境界,”一天,我好像关上自己和所有出版商的地址、新书目录之间的闸门,对自己说,这下我可以写啦。“为自己写作意味着挖掘更多私密材料的自由,进一步回溯过去和深入内心。福克纳在《野棕榈》中创造了一个人物夏洛特o里登迈耶,取材于情人梅塔和海伦。福克纳用心中的画笔,把心上人的身世剪辑一番,去掉生日、结婚和工作等经历,把她画成一个胆怯、可爱的姑娘。福克纳小说中许多人物其实都是他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的改造。他小说中的历史,既包括过去,也包括现在和未来。他小说中的地方,即是南方也是北方,即是美国也可以是其他任何地方。
  1950年,福克纳终于出大名了,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功来了,有名有利了,他反而感觉空虚。这时他更加感到,他真正需要的是创作本身。多年来,他建立了独特的生活方式,即一直抱住自己虚构的世界不能松手。一旦对通向虚构世界的路和虚构世界的联系失去把握,他生活的信心便会动摇。出人头地固然比被人冷落好,但是,却不能给他持久地满足。写作中,总有一个个声音对他歌唱。就像写第一篇小说《坟墓里的旗帜》时,写吉本的声音呼唤出他最喜爱的凯蒂的形象。一个个的独特的声音,汇聚在一起把空荡荡的工作室变成热闹的王国,把生活中的寂寞和痛苦融化掉。什么也缓解不了福克纳写作的欲望,金钱、爱情、出名都不能。
  他需要不断地扩大他的王国,把不同的部分联系起来。写完一部书后,短暂的舒适、高兴和完成感,很快被空虚淹没。他的创作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也是拒绝毁灭的办法。《去吧,摩西》是他最后一部重要小说,他进一步探索了”荣誉、真理、怜悯、体贴和忍受悲痛不幸的能力“等他熟悉的题材,刻画了一个个努力奉行的人。
  获奖作品:
  《我弥留之际》
  获奖理由:
  “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


  1950年
  伯特兰o罗素
  BertrandRussell
  1872-1970
  英国
  伯特兰o罗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社会学家,也是本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生于英国威尔士莫矛斯郡特雷莱克一个贵族世家。父母是思想激进的自由主义者,积极参加社会革命活动。祖父罗素伯爵是辉格党(自由党前身)著名政治家,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曾两次出任首相。罗素年幼时,父母相继去世,他是在祖母照管和教育下长大的。家庭的自由主义传统和祖母的独立不羁的性格对罗素思想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罗素的童年很孤寂,他经常在家中荒凉失修的大花园里独自散步冥思,是大自然、书本和数学把他从孤独和绝望中拯救出来,特别是对数学的迷恋,成为他的主要兴趣。罗素一生兼有学者和社会活动家的双重身份,以追求真理和正义为终生职志。作为哲学家,他的思想大致经历了绝对唯心主义、逻辑原子论、新实在论、中立一无论等几个阶段。他的主要贡献首先是在数理逻辑方面,他由数理逻辑出发,建立起来的逻辑原子论和新实在论,使他成为现代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对真理的求索中,罗素从无门户之见,善于向各方面学习,善于自我省察,不断修改自己的观点。但他又从来不是关在书斋里不问世事的学者。从青年时代起,他一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追求并捍卫社会主义。
  获奖作品:
  《哲学-数学-文学》
  获奖理由:
  “表彰他所写的捍卫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的多种多样意义重大的作品”


  1951年
  帕尔.拉格奎斯特
  1891.5.2
  拉格奎斯特于1891 年5 月23 日出生在瑞典斯莫兰省维克舍镇一个劳动者的家庭里,父亲是铁路局的职员。1910年,拉格奎斯特进入乌普萨拉大学攻读艺术史。三年,他突然离开学校,前往巴黎。在巴黎,他和当时的立体主义艺术结下不解之缘。当年他回到瑞典,发表了他那篇名为《文学的艺术与绘画的艺术》的专论。在文中,他大胆地抨击了当时文坛的衰微不振,认为“作家的任务是要从艺术家的观点来阐明他的时代”,来“表达透露出这个时代的思想和情感”。这篇专论可以说是一篇现代主义的文学宣言。拉格奎斯特的创作在一开始便有表现特征,他所追求的是主题的伟大与象征。他早年的诗集和剧本,如《苦闷》(1916)和《天堂里的秘密》(1919),充满了对生活的恐惧与悲观情绪,力图通过人与生活的抗争来表现人的伟大与高贵。二十年代后,他的悲观主义逐渐被积极的世界观所代替,1927 年出版的散文集《征服生活》,表现出他对人类充满了信心,继续对人的生存状况作形而上的思考,主张用人来对抗野蛮,并对西方传统的文化信仰提出怀疑。拉格奎斯特一生致力于写人类的善与恶这个主题。在1933 年写的剧本《绞刑吏》一书中,他借批判中世纪宣扬的善来自恶、暴力、残忍和血腥是人类进步的动力的荒谬思想,对法西斯分子发动战争作了无情揭露。在《侏儒》(1944)一书中,他批判集恶行于一身的侏儒,歌颂美好的事物。这些作品问世,极大地提高了拉格奎斯特在国际文坛上的声望。50年代是他文学创作的第三期,这一时期的作品几乎全都和上帝的形象、“神”的价值,以及使人具有信仰的可能性有关,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他的长篇小说《巴拉巴》(1950)。
  拉格奎斯特从1946 年起开始成为诺贝文学奖的候选人,那年他首度为几位他在瑞典文学院里的同行们所推荐。那时他刚刚完成长篇小说《巴拉巴》,这部小说一上市,立刻被译成好几国文字。本来在瑞典国内就颇具名声的拉格奎斯特,此时,他的声誉越来越大,这对于拉格奎斯特在次年获奖是极其有利的。事实也是如此,在支持拉格奎斯特获奖的声援力量中,不仅有北欧四国的文学团体,还有几位颇有世界声望的其他国家的著名作家。比如:法国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纪德、法国的莫瑞亚诃、英国的邱吉尔、冰岛的拉克斯内斯等,拉格奎斯特获奖还有一个有利因素,是他的一名具有威协性的强劲对手,不幸于1951 年去世,这位对手的名字叫西开里雅诺斯。这位著名的希腊诗人被希腊人民誉为“新希腊的品达”。品达即品达罗斯,是古希腊合唱琴歌的职业诗人,是“竞技胜利者颂”这种诗体的创造者,希腊人民把西开里雅诺斯比作是“新希腊品达”。足见他在人民心目与诗坛上的地位。他无疑是1951 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激烈竞争者之一。遗憾的是,他于评奖前与世长辞了。拉格奎斯特早在1940 便已调入瑞典文学院。学院不须选聘专家撰写一份特别的研究报告,因为他的资历和成就他的同事们实在太清楚了。人们猜想,他的获奖一定很顺利地过关。瑞典学院以“由于在作品中为人类面临的永恒的疑难寻求解答所表现出的艺术活力和真正独立的见解”的评价,将1951 年文学奖的“桂冠”戴到了这位“现代古典主义巨人”的头上。
  获奖作品:
  《大盗巴拉巴》
  获奖理由:
  “由于他在作品中为人类面临的永恒的疑难寻求解答所表现出的艺术活力和真正独立的见解”


  1952年
  莫里亚克
  Mauriac,Francois
  1885~1970
  法国作家。1885年10月11日生于波尔多市,1970年9月1 日卒于巴黎。幼年丧父,由虔信天主教的母亲抚养成人。曾在当地教会学校念书,终生信奉宗教。1906年到巴黎学习并从事创作。1909年发表第一部诗集《合手敬礼》,后陆续发表诗集《向少年告别》和小说《身带镣铐的儿童》、《白袍记》、《血肉斗》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入伍当医护助理,不久,因病退伍。停战后继续笔耕不辍。一生创作甚丰,写了100卷以上各种体裁的作品,计小说 26部(其中4部为短篇小说集),诗集5本,剧本4个,文艺理论 、日记、政论、传记、回忆录、随笔等几十本。1922年发表的小说《和麻风病人亲吻》,赢得普遍关注。小说写一个健康姑娘嫁给有钱人家的独生子,此人在智力和生理上都有严重缺陷,最后自惭形秽,有意染上肺病身亡, 她只得为他守寡 。嗣后,相继发表《 火之河 》、《 吉尼特里克斯  》、《爱的荒漠》(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黛莱丝o台斯盖鲁》、《命运》、《蝮蛇结》等小说。1936年后,西班牙内战期间,他在报刊发表文章,公开支持西班牙共产党。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同时继续在文坛辛勤耕耘,发表了小说《脏猴儿》、《加利加伊》、《羔羊》。1952年,因在小说中“深入刻画人类生活的戏剧时所展示的精神洞察力和艺术激情”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莫里亚克的小说中心理描写十分细腻。他不满足于传统的心理分析,而是尽可能“描绘人的内心最深之处”。如在名篇《黛莱丝o苔斯盖鲁》中,女主人公是个企图毒死丈夫的女人,作者把她向往自由生活的隐秘动机刻画得十分精细入微。在他的作品中始终表现出古典主义文学传统和现代主义潮流两种对立倾向的矛盾和结合。
  戏剧方面,莫里亚克发表有《阿斯摩泰》、《不为人爱的人们》、《地上的火焰》等剧本。还写有回忆录《内心回忆录》、《内心回忆新录》和《政治回忆录》等。
  获奖作品:
  《爱的荒漠》
  获奖理由:
  “因为他在他的小说中剖析了人生的戏剧,对心灵的深刻观察和紧凑的艺术”


  1953年
  温斯顿o伦纳德o斯宾塞o丘吉尔爵士
  Sir 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
  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
  政治家、演说家及作家以及记者,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曾于1940-1945年及1951-1955年期间两度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带领英国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被公认为世界上掌握单词词汇量最多的人(5万多)。
  获奖作品:
  《不需要的战争》
  获奖理由:
  “由于他在描述历史与传记方面的造诣,同时由于他那捍卫崇高的人的价值的光辉演说。”


  1954年
  欧内斯特o米勒尔o海明威
  Ernest Hemingway
  1899~1961
  美国小说家
  生于一八九九年七月二十一日,一家六个孩子,他是第二个。他母亲让他练习拉大提琴;他父亲教他钓鱼和射击。童年似乎没有创伤。中学是一九一七届的,他是一个热情的、好竞争的标准美国男孩;学习成绩好,体育运动全面发展(游泳、足球、射击,还偷偷地到当地体育馆去学拳击),参加辩论团,学校乐队里拉大提琴,编辑学校报纸《吊架》,还给文学杂志《书板》投稿,写短篇小说(已经初具日后成熟的风格的苗头),写诗。他有时中途搭别人的车,出去旅行。有一次在禁猎区打鹭鸟,事后躲藏起来,免受法律制裁。某些批评家认为,海明威离家出游说明他童年过的是正常的生活;但在别外一些批评家看来,则象征他早年反叛橡树园的生活方式,反映他家庭生活中关系紧张。
  他父亲与母亲的兴趣一定截然相反,所以引起他身上相克的反应和某种敌对性。姐姐玛茜琳尼o山福德大他两年,但同海明威一起长大,说他父母亲“互相笃爱”,但承认他们“常常相互感到厌烦”。他母亲格雷丝o霍尔o海明威是公理教会信徒,宗教观念强(她给四个女儿取了圣徒的名字),但也是一位有艺术修养的女人,她把家庭环境布置得如同教堂组织的文化沙龙。他父亲克拉伦斯o艾德家兹o海明威是一个杰出的医生,热心的、有训练的运动员,又是一个专业的研究自然界的人,他引起他儿子对于户外活动的爱好。夏天,他们居住在密执安北部近彼托斯基湖畔的房子里,海明威医生有时候带他儿子一起出诊,横过华隆湖到奥杰布华族印第安人居住地去;他们经常一起钓鱼和打猎。他们关系密切,虽然他父亲严于律己,甚至比海明威太太更严格,更具有清教精神。
  他双亲各自对他的影响至少粗粗看去是清楚的。他对户外活动的爱好,作为运动员的训练和勇敢,从来没有减退过。他喜欢音乐(虽然讨厌学大提琴)和美术,也一如既往。他珍爱巴哈和莫扎尔特,说他从“研究和声学与对位法”之中学到写作方法;又说“我从画家身上学到的东西同从作家身上学到的东西一样”。从海明威在橡树园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现有的材料看来,没有一点能说明他日后不是一个正常的成年人。然而,我们看一看这位自传性异常突出的作家的创作,就发现那些以涅克o阿丹姆斯为主人公的、关于那一段时间的故事(《印第安帐篷》、《医生与医生妻子》、《某件事情的结束》、《三天大风》、《战斗者》与《杀人者》),写的却是暴力与恐惧、混乱与失望的主题--还有孤独;他的同学指了,孤独与多才多艺是海明威当年最突出之点。
  他毕业前两个月,美国参战。卡洛斯o倍克尔写道:“他面临的几条路是上大学、打仗和工作,”海明威选择工作。他左眼有毛病(当初训练拳击的时候意外伤到了左眼,视力下降,从那以后他左眼的视力再也没有恢复过),不适宜去打仗。一九一七年十月,他开始进堪萨斯市的《星报》当见习记者,这家报纸是美国当时最好的报纸之一。六个月之中,他采访医院和警察局,也从《星报》优秀的编者GoGo威灵顿那里学到了出色的业务知识。海明威在《星报》头一次知道,文体象生活一样必须经过训练。《星报》有名的风格要求单上印道:“用短句”,“头一段要短。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正面说,不要反面说。”海明威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学会把写新闻的规则化成文学的原则。
  但是,战争的吸引力对海明威越来越大,他于一九一八年五月后半月开始这场探险。头两个月,他志愿在意大利当红十字会车队的司机,在前线只呆了一个星期。在这个星期最后一天的下半夜,海明威在意大利东北部皮亚维河边的福萨尔达村,为意大利士兵分发巧克力的时候,被奥地利迫击炮弹片击中。他旁边的一个士兵打死了,就在他前面的另一个士兵受了重伤。他拖着伤兵到后面去的时候,又被机关枪打中了膝部;他们到达掩护所的时候,伤兵已经死去。海明威腿上身上中了两百多片碎弹片,左膝盖被机枪打碎,被迫手术换了一个白金膝盖。他在米兰的医院里住了三个月,动了十几次手术,大多数弹片都取了出来,还有少数弹片至死都保留在他的身上。他受伤的时候,离他十九岁生日还差两个星期。
  五十年代早期,海明威说过:“对于作家来说,有战争的经验是难能可贵的。但这种经验太多了,却有危害。”摧残海明威身体的那次炸裂也渗透他脑子里去了,而且影响更长、更深远。一个直接的后果是失眠,黑夜里整夜睡不着觉。五年之后,海明威和他妻子住在巴黎,他不开灯仍然睡不着。在他的作品中,失眠的人处处出现。《太阳照样升起》中的杰克o柏尼斯,《永别了,武器》中的弗瑞德里克o亨利,涅克o阿丹姆斯,《赌徒、修女和无线电》中的弗莱才先生,《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哈利和《清洁、明亮的地方》中的老年侍者,都患失眠症,害怕黑夜。
  那个年老的侍者说:“这毕竟只是失眠。有这病的人一定不少。”失眠是那种痛苦的并发症的症状,海明威、他的主人公和(“有这病的人一定不少”)他的同胞都受到折磨。菲利普o扬对海明威的个性作了出色的、合乎情理的心理学分析,提出一个论点,说他这次创伤引起的情绪,非他理性所能控制。海明威晚年反复地、着了魔似地搜索这类似的经验,来驱除那种精神创伤;如果办不到,他就不断地通过创作思考来再现这个事件,为的是控制它所激起的忧虑。
  扬明智地指出,海明威最终关心的是艺术,而不是创伤。然而,在局部范围内,扬的个性学说可以把海明威的为人与他的作品统一起来。而且,对于海明威观察战争,对于这位艺术家,这种学说赋予特殊的意义。《永别了,武器》和一些短篇小说出色地描述了战争在社会、感情和道德方面的含义,然而,使他的战争经验“难能可贵”的不止是这番描述:它在他心灵上锻铸出他对人的命运的看法,这几乎影响他所有的作品。迫击炮的碎弹片成了残酷世界破坏力量的比喻,海明威和他的主人公成了寻求生存道路、受伤的人类的象征。他已经差不多准备好,可以把那种生活感受转化为文学作品了。
  他取得红色英勇勋章之后的五年内,缓慢地却是目的地为写作生涯而努力。橡树园热情欢迎它的英雄归来,但是海明威的父母亲--尤其是他的母亲--感到厌烦,因为这个年轻的除了写作别无雄心,又极为乐意接受家庭的供养。有一度他为多伦多《每日星报》和《星报周刊》写特写。他姐姐玛茜琳尼写道,他刚过完二十一岁生日,他母亲提出最后通牒:要么找一个固定的工作,要么搬出去。海明威搬了出去,到芝加哥当了一年《合作福利》的编辑,这是一份宣传合作投资的机关报。那年冬天,他认识了他在文学界头一位重要的朋友舍伍德o安徒森,并且通过安徒森,认识了“芝加哥派”的其他成员。同时他认识并爱上了哈德莱o理查孙,她是一位漂亮的红发女郎,比他大八岁。1921年九月,海明威与哈德莱结婚,在家里的乡间别墅度蜜月,接着去多伦多,当了几个月的特写记者。
  但是,他真心需要的是欧洲,是有空间的时间进行写作。海明威夫妇决心接受一个驻国外兼职记者的工作。此后两年,海明威成了《星报》驻欧洲的流动记者,人住在巴黎,兼写关于日内瓦与洛桑国际会议的报道,包括希土战争的简练的戏剧性电讯。他偶尔写一点轻松的、但观察锐利的印象记,内容是瑞士滑雪、西班牙斗牛和德国战后生活。他早期新闻工作的训练,加上天生爱好简洁,已经成了一种风格,他现在写的电报--浓缩、紧凑--使这种风格更为有力。
  在此同时,他写小说,写诗,想找一个出版商发表他一篇东西,但(自一九一八年以来)一直没有找到。一九二二年迅速地发生一连串事件,加速了他的希望,接着他又感到失望。他凭舍伍德o安徒森的一封介绍信,带着他的作品去见葛屈露德o斯泰因,她在弗勒吕斯路的沙龙是依兹拉o庞德、詹姆斯o乔衰斯和麦多克斯o福德等侨居国外的人的艺术中心。斯泰因喜欢这个年轻人,他派头简直像大陆上的人,一双眼睛“好奇得有感情”,她鼓励他当作家,不过劝他应该完全放弃新闻记者的工作,把散文修改得更加精练一些:“这里描写很多,又写得不十分好。从头来起,写得集中一些。”庞德也喜欢这位新到的作家,同他一起散步,拳击,鼓励他继续写诗。五月份和六月份,海明威头一次公开发表作品--一篇只有两页的讽刺性寓言《神妙的姿势》和一首只有四行的诗《最后》,这首诗是补白,填补威廉o福克纳六节诗留下的空白。一家新奥尔良的杂志《两面派》把这两篇作品都发表了,他这番运气,又是靠舍伍德o安徒森帮的忙。
  灾难发生在一九二二年末他参加洛桑和平会议的时候。他约定叫哈德莱带一只手提箱去迎他,哈德莱几乎把他所有的手稿都装在这只箱里(少部分邮寄)。在巴黎的里昂车站,她把手提箱放在车箱里,未加提防,过了一会儿回来,发现箱子不见了。几年以后,海明威给卡洛斯o倍克尔的信中说道:这件事使他痛苦万分,他“恨不得去做外科手术,免得去想它。”海明威没有办法,只好重起炉灶,这回获得惊人的成功。一九二三年,他几篇作品被刊物采用。哈丽特o蒙罗在《诗歌》(一九二四年一月号)上发表他站首短诗;玛格瑞特o安德生和琴o希普在《小评论》(一九二三年四月)上发表了他六个短篇(共十八个短篇,原拟于次年一月发表,总题为《在我们的时代里》;一九二三年夏天,罗伯特o麦卡门发表海明威第一部作品《三篇故事和十首诗》(三篇故事是《在密执安》、《我的老头子》和《不合时宜》)。
  虽然前途好像有把握,路上却有现实的障碍。哈德莱怀孕了,两夫妇几乎没有钱。他们同意回多伦多住两年,挣够了钱再到巴黎来,到那时候他可以致力于写作。他们在一九二三年八月离开巴黎。约翰o哈德莱(“勃姆比”)o海明威生在十月,但到了一九二四年一月,海明威夫妇已经回到巴黎和蒙巴那斯,安居在戴尚圣母院的一套公寓房子里。海明威走向成功的步子又耽误了,因为他得拿出一部分时间来干活养家。他不去过蒙马特尔区的游堕生活,吃不饱肚子,这在《流动宴会》里都有记载,但他坚持写作。正如斯泰因所观察的,“他十分认真地写作,想当作家。”突破是在一九二五年--也许是靠两位有影响的支持者帮忙。司各特o菲兹杰拉德还没有认识海明威的时候,艾德蒙o威尔逊已经给他看过海明威的作品,菲兹杰拉德印象很深,并催促斯克利布纳公司的麦克斯威尔o珀金斯去约稿。珀金斯写了信,但因为邮递方面的错误晚到了十天,海明威已经接受了安徒森的出版者波尼和利夫赖特公司二百元的预支稿酬,出版他的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其中包括同名集子中发表的早期的速写,还接受出版公司对于他这两本书的权限。
  从经济收入上说,《在我们的时候里》是失败的,下一本书,即讽刺模拟舍伍德o安得森作品的《春潮》,也是失败的,但是海明威引起艾伦o泰特、保尔o罗孙匪尔德和路易斯o克罗纳伯格等美国重要评论家的注意,他们都认为海明威是美国文坛新出现的声音。然而,又是菲兹杰拉德对海明威的才能讲得最有说服力。菲兹杰拉德在《如何浪费材料--评我的同代人》一文中,攻击那些已取得稳固地位的作家--尤其是亨o路o门肯和舍伍德o安德森--认为他们“强调发掘美国的'意义'”,是“不真诚的,因为他们自己身上并没有这种需要。”菲兹杰拉德说,侨居国外的人倒是有这份好处,能够为自己形成一种“不会败坏的风格”,表现净化了的热烈感情。菲兹杰拉德以海明威和《在我们时代里》为主要的例子,说明这位作家“具有新的气质”,而且具有上述两个方面的特点。菲兹杰拉德的文章发表在五月,五个月以后,海明威证实了菲兹杰拉德的赞扬是很有道理的。
  一九二六年十月斯克利布纳公司出版了《太阳照样升起》,不到三十岁的海明威成了有定评的文学家。作为一位作家第一部长篇小说,销路不错,也博得了好评。海明威晚年在《流动宴会》这部书回忆一九二一至一九二六年间的生活情景时,追忆当时的梦想,刻苦的训练和灾难。梦想是牧歌式的:对哈德莱纯洁的爱,巴黎和伏拉尔勃等美好的去处,友人的情谊。刻苦的训练--把自己写为一个挨饿的人,渴望成功心切,无情地律己,同时也为了形成自己的文学风格。灾难是随成功接踵而至的梦魔般的现实,它粉碎了梦想,破坏了训练,只剩下了欲望,放纵和失望。海明威写这本书的时候,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病痛可能加剧老年人怀旧的甜蜜和痛苦。然而,在某个意义讲,也说明海明威终于明白他早年在巴黎的时代,正是他作为一个人与作为一个艺术家最为融合的年代。他发表了《在我们的时代里》、《太阳照样升起》,尤其是一九二九年发表了《永别了,武器》的时候,他已经有了足够的经历,形成他对人类命运的看法和极能表现这种看法的文体风格。虽然他艺术上的发展还没有结束,但是他后来写的东西至多是技巧更为精致,更有光彩,把他已经写过的主题加以变化罢了。
  他此后二、三十年的戏所以能够唱得下去--除了一系列近乎传奇的轶事之外--在某种程度上讲,是由于海明威相当灵活地使自己在群众中的形象适应时代变化的要求。他个人在群众中有魅力,正是这个原因--不管是叫“爸爸”这个慈祥的绰号,也不管是叫“冠军”这个好斗的称呼。然而,更吸引人是内心的戏剧性变化。当他的名声由细流汇成潮流的时候,他的感觉能力好像在水槽里打滚。在早期作品中,恐惧与美感密切得难解难分:他们只能通过极为含蓄的感觉传达出来。艺术家驾驭了人的形象。在后期作品中,受压抑感情的细微之处常常写得过火,几乎成了感情的嘲弄。内心戏剧性的力量正在于此。因为,海明威仿佛要想弥补艺术上的失败,在生活上作出过度的反应。他在现实世界中的行动仍然反映出他关心悲剧性的经验,迫切需要对抗含有敌意的世界,肯定他的自我形象。但是,由于英雄的气概太显眼、太坚决,人物的行动写得过分明显。因此落到滑稽、令人窘迫、甚至常常令人厌烦的地步。如果说他在二十年代是在艺术上探险,那么到了三、四十年代这个艺术家本人成了冒险家。他对人生的看法没有改变,只是艺术的工夫松弛了。
  在《太阳照样升起》出版、《永别了,武器》未出版之间,海明威同洽德莱离了婚,与当过《时尚》时装式样编辑的保琳o帕发费结婚,他们回到美国,定居在基维斯岛,一九二七年海明威完成并发表了第二部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一九二八年,他写《永别了,武器》初稿的时候,保琳生下他们第一个孩子(她一共生了两个儿子);他修改初稿时,得知消息:他父亲得了糖尿病,又因经济困难自杀,用的是他自己父亲内战时用过的手枪。二十年以后,海明威在插图本《永别了,武器》的序言中回忆道:“那一年有好地时光和坏的时光,”但又说他当时“生活在书里”,“比我任何时候都愉快。”三十年代早期,他经济富裕,婚姻美满,到处冒险。这些年里,他到怀俄明和蒙大拿打野鸭,打麋子,到非洲猎大动物,登上定制的“皮拉尔”号游艇到基维斯岛和别米尼岛外捕鱼。这些年头正值大萧条时期。国家因经济危机弄得情绪低落,但海明威却更象一个狂热的童子军。一九三四至一九三六年间,他给《老爷》杂志写了二十三篇生动但没有多大价值的文章,描写狩猎和捕鱼,这给大萧条期间城市中的受害者提供了一个精神避难所。他们在海明威粗狂妄的面容和强壮的身躯上看到背运时期一位英雄的面貌;他含蓄的散文、精练的对话表现了典型的“重压下的优美风度”。他这些年来发表的两部非小说的作品加强了这个形象。一部是《午后之死》(1932),称颂斗牛的仪式,一部是《非洲的青山》(1935),描写一次狩猎旅行,预演人与野兽的悲剧,但几乎声嘶力竭地歌颂人类勇气的尊严。
  三十年代早期,海明威小说相对地说写得比较少。二十年代,海明威发表了两部小说,三十五个短篇,一部谐模作品,一些诗,外加相当数量的通讯报道。他三十年代前半期产生的主要作品是《胜者无所得》(1933),一个短篇小说集,收入十四个短篇小说。一九三六年,他发表了他最好的短篇小说之一《乞力马扎罗的雪》,主人公是一个作家,因写不出“他该写”的作品而奚落自己。
  从一九三七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艺术家海明威还是当他的冒险家,只是改变了装束。从《有的和没有的》(1937)中亨o利o摩根的话--“一个人不行……他好的干不出事”--开始,海明威和他的主人公牺牲了他们的私事,转向世界危机所引起的集体的责任。至少从表面上看来,大萧条与西班牙内战粉碎了海明威的信念:他长期以来认为作家的主要任务是“直接地真诚地写人”,“谁要是把政治当作出路,谁就在骗人。”左翼批评家一向嘲笑他们心目中的海明威耽乐的孤立主义,现在欢迎他的转变。其实,海明威在他的小说创作里并没有向左转,他的人物走的是老路--冒险,孤独,结果是死胡同。他们重新进入世界,因为民主可能比法西斯好些,但他们虽然同人民混在一起,但不是人民的一员。海明威也是如此。不管他参加什么战争,统统成了他的战争,他打仗一如既往,有他自己的条件,自己的理由。
  一九三七初海明威去到西班牙。官方名义是北极美报业联盟记者,他却不是不偏不倚的旁观者。他借债为忠于共和政府的部队买救护军,在美国第二届全国作家会议上发言攻击法西斯主义,协助拍摄亲共和政府的影片《西班牙大地》(1938),发表了他唯一的一出长戏《第五纵队》,描写这场冲突。一九三九年他在哈瓦那郊区“瞭望农场”购买了一份地产,就在地产山顶的房子里,创作关于法西斯主义、民主和个人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
  小说出版几天后,保琳o帕发弗以“遗弃”为理由同他离婚。一个星期之内,海明威娶第三个妻子玛瑟o盖尔荷恩,她是圣路易市人,小说家、记者,他们共同生活了五年,婚后头两年,他们去中国当战地记者,海明威为现已停刊的纽约报纸《下午报》撰写报道。海明威在这些报道中认为:日本、英国与美国之间不大会爆发战争,但不是不可能发生。他有预见,指出如果日本进攻美国在太平洋或东南亚的基地,那么战争不可避免。
  从一九四二年到一九四四年他被《柯里厄》杂志作为没有军籍记者派往巴顿将军的第三军为止这段时间内,海明威驾驭“皮拉尔号”--由政府出钱配上通讯与爆破设施--巡逻海上,成了一艘伪装的反潜艇的兵舰。虽然“皮拉尔号”没有遇上潜水艇(如果遇上,海明威准备命令自己在指挥塔上扔手榴弹和燃烧弹),海明威的报告可能帮助了海军侦察到一些潜水艇的方位并把它们炸沉,海明威因这些功绩得到表彰。一九四四年海明威在英国同皇家空军协作,几次坐飞机参加战斗,没有受伤,但在伦敦一次灯火管制时汽车失事,他头部与膝部受伤。几家报纸登出他的讣告,但不久,在联军登陆那一天,在诺曼底的福克斯o格林海滩上海明威观看了几分钟战斗才回到船上。
  他虽然名义上属于巴顿将军的军队,却同第一军第四步兵师一起行动,参加解放巴黎的战斗和凸地战役。他描述自己大胆勇敢未免夸大或者歪曲,但他的行动确是更象战士,不大象记者。他在巴黎效外一个哨所负责巡逻与查问很有成效,为莱克勒克将军部队的前进收集情报。德军反攻期间,他在休特曼森林地带冒着很大的生命危险用短武器参加激烈的战斗。军人对他的印象比新闻界同业对他的印象更好。他的同行生气也许是因为他态度傲慢,也许是因为他过分渲染他个人如何率领一支游击队组成的小部队解放旅游者俱乐部,解放里兹饭店。一群记者控告海明威违反日内瓦会议关于战地记者不得参与战斗的规定。海明威出庭,经过短短的审问免于判罪,后来还得了铜质星章。战争结束时,海明威四十六岁,他给自己画的饱经战患而又不屈不挠的老兵形象已经不是铅笔勾勒的素描,而是油彩阴沉的全身像了。还有什么呢?海明威通过言论与行动说明自己在生活与艺术方面都要来一个新的开端。他在战争的年代里,只发表了为《下午报》写的关于中日战争的报道,还有为《柯里厄》撰写的、从欧洲战区拍回的电讯。现在他笼统声称正在写一部作品,一部关于“陆地、海洋和天空”的长篇小说。海明威仿佛要加强他的新生感觉似的,在一九四五年末同玛瑟o盖尔荷恩离婚,并于一九四六年三月回到了“瞭望农场”,随同他回去的是他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妻子玛丽o威尔什,又是一位记者,明尼苏达州人。
  一九四O年以后海明威一次发表了长篇小说《过河入林》(1950),并不是读者所期望的重头作品。一年前他险些死于丹毒。实际起因是尘土进了眼睛,揉后眼睛发炎,可是海明威夸大这件小事,说他在威尼斯附近打野鸭子时子弹的一点软塞进了眼睛。他住院时决定写这部规模较小的作品。客观情况改变不了批评界的意见,这部作品受到难听的攻击。较温和的批评家说它“情绪厌倦”,相信海明威尚有潜力;绝大多数批评家粗暴地攻击它是顾影自怜的自我仿作。在理查德o康特威尔上校身上,海明威自传性质的形象很突出,唠叨他无法规避的主题--死亡、孤独、爱情和勇敢--这是他四十年代经验的具体化。此后,他不断深入到过去经验里去,仿佛怀旧能补偿艺术上的无能。他从艺术家权充探险家又一次变为追求艺术的冒险家,这个循环过程也就接近结束了。
  他先是回到三十年代,打猎和捕鱼的冒险的年代。一九五三年,他与玛丽去非洲作狩猎旅行。他已是满身伤痕,这一次又遇到飞机连续出事,险些丧命。第一次失事,玛丽断了两根胁骨,海明威肝部与腰部震裂,下脊椎骨受到重伤;第二天,飞机再次失事,海明威一生受了十几次脑震荡,这是最严重的一次(机舱着火,门被夹住,海明威用头把门撞开),外加内伤。虽然他开始倒运,不过还算幸运,在内罗毕医院养伤时居然能读到关于自己的讣告(海明威是唯一一个在有生之年见到自己讣告的著名作家)。他写了一篇长篇报告,描述他在非洲的经历,但发表在《展望》杂志上的只是连续性的两段二流水平的新闻报道。
  捕鱼的收获在些。十五年前他在《老爷》杂志上发表过一篇关于一个古巴渔夫的通讯,现在根据这个素材写了《老人与海》(1952),补回他在文学上的损失。同时,他得到普立彻奖金,一九五四年他得诺贝尔文学奖金,可能也是《老人与海》帮的忙。这时,他更加使劲地排除通往过去的顽固的障碍物,走向二十年代,那时候他堂到过描写斗牛士安东尼o奥多涅斯与路易斯o多明奎之间的竞争写进另一部《午后之死》里去。成果又是两段连续性的报道,叫做《危险的夏天》,发表在《生活》杂志上(原稿其余部分从未发表过),也写得苍白无力,读来乏味。
  再就是巴黎了,二十年代早期他学艺的巴黎。海明威还没有从西班牙回来的时候,就在当年写下的一大箱札记中搜索,他用回力球的术语对他妻子说,他打算“反拍写传记,回忆的传记。”海明威夫妇回到古巴后,对菲德尔o卡德特罗获得胜利后的形势把握不住,就离开“瞭望农场”,迁居到爱达荷州克特钦的大型别墅,海明威在那里加工修改札记。他去世后,玛丽o海明威在他房间里的一只蓝箱子里发现这份打字稿。她在《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里说:“他一定认为这本书已经完稿,只待编辑加工。”一九六四年,此书出版,题为《流动宴会》。
  一九六O年,海明威想写作的热情一定使他极为痛苦。他在生理上大为衰弱,高大的身躯萎缩下来了,面容憔悴,忍着痛苦。他住在梅约疗养院时,诊断结果不妙:高血压,可能还有糖尿病(此病曾经折磨过他父亲),而且铁质代谢紊乱,这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危及主要器官。心理上,他更糟糕,几乎说不清楚话,焦虑,抑郁症很严重--赛摩o贝茨基与莱斯里o菲德勒一九六O年十一月拜访过他,想请他到蒙大拿大学去做演讲,事后写道他象个“没有主意的小学生”。一九六一年春天,他进行了二十五次电疗来减轻抑忧症。他在梅约疗养院住了一个月,刚刚回到克特欠不久,在一九六一年六月二日早晨,他把一支银子镶嵌的猎枪的枪口放在嘴角,两个板机一齐扣动。
  在《海流中的岛屿》里,海明威的受了伤、可能要死去的主人公说:“别操心、老兄……你一辈子走的就是这条路。”当然,海明威在生活和艺术方面的探险满是死亡的诱惑。但应当记住,海明威对于生活也同样执着。他在《流动宴会》结束部分写到巴黎时打过一个比方,这个比方既适用于他自己,也适用于他书中人物的生活:“巴黎总是值得一去,你带去什么东西,总会有报偿。”
  获奖作品:
  《老人与海》
  获奖理由:
  “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其近著《老人与海》之中;同时也因为他对当代文体风格之影响”


  1955年
  哈尔多尔o基里扬o拉克斯内斯
  Halldó Kiljan Laxness
  1902-
  冰岛作家
  出生在冰岛首都雷科雅未克,在自家经营的农场里,度过童年时代。他最早的启蒙都是是他认为“有生以来所认识的最有独立性格的女性”──他的母亲。
  1914年,他到首都求学。高中文凭还未拿到手,他便离开了中学。17岁时出生了小说《自然之子》(1919),全局全书充满了乡野间的浪漫。同年他离开冰岛,到欧洲大陆旅行。1927年,他发表重要的、充满内省的自传体小说《伟大的克什米尔织工》。
  1930年,他回到了祖国。此后的十年间,接边写出了以冰岛劳动人民生活和斗争为题材的三部长篇小说:《莎尔卡o瓦尔卡》(1931-1932),《独立的人们》(1934-1935)、《世界之光》(1937-1940)。这三部作品可以说是世界文学“红色的三十年代”中的重要成果。
  二次大战期间,拉克斯内斯又创作了总称为《冰岛钟声》的3部长篇历史小说:《冰岛钟声》(1943),《浅发女郎》(1944)、《哥本哈根的火光》(1946)。小说描写了17世纪冰岛人民反抗丹麦人统治的斗争。拉克斯内斯还以极大的政治敏感写了现代题材的小说《原子站》(1948)。1960年,发表了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重返乐园》。除小说外,拉克斯内斯还创作或改编了多部戏剧,并有散文诗多种。
  1955念 ,“为了他在作品中所流露的生动的、史诗般的力量,使冰岛原已十分优秀的叙述文学技巧更加瑰丽多姿”,拉克斯内斯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作品:
  《渔家女》
  获奖理由:
  “为了他在作品中所流露的生动、史诗般的力量,使冰岛原已十分优秀的叙述文学技巧更加瑰丽多姿”


  1956年
  胡安o拉蒙o希梅内斯
  Juan Ramón Jimeé
  1881-1958
  西班牙诗人
  出生于安达卢西亚平原南部的小镇莫格尔。1896年去塞维利亚学画,同时在大学攻读法律。不久便放弃作画和法律,开始文学创作。
  希梅内斯创作伊始,便接受了现代主义诗歌影响,并以卓异的诗才引起诗坛的关注。1900年,拉美现代主义诗歌人创始人鲁文o达里奥在马德里召见了他,不久又以诗歌相赠。同年,希梅内斯发表诗集《白睡莲》和《紫罗兰的灵魂》。这一年由于父亲暴病身亡,诗人身心受到极大的打击,忧伤使诗人多次住进疗养院。病愈后重返马德里诗坛,1916年去美国。这期间的诗歌创作主要是歌颂大自然,抒发对童年和故乡的强烈怀念之情,但由于诗人被忧伤困扰,诗歌的格调低沉、哀婉,赞歌蕴含着挽歌的情调。主要诗集有《诗韵集》(1902)、《裴哀的咏叹调》(1903)、《遥远的花园》(1904)、第一哀歌集《纯粹的挽歌》(1909)、第二哀歌集《温和的挽歌》、第三哀歌集《悲哀的挽歌》(1910)、《春之组曲》(1910)以及著名的自传性散文诗集《柏拉特罗与我》等。
  1916年,诗人在美国与波多黎各女诗人兼翻译家塞诺维亚结婚。这一结合使希梅内斯在人生和创作道路上发生重大转折,从此诗人生活、精神和诗歌面目一新。由此诗人创作进入第二个时期。这一时期现代主义影响明显消退,形成了格调清新、意境优美的独特风格。这一时期主要作品有长诗《一个新婚诗人的日记》(1917)、《永恒》(1918)、《石与空》(1919)、《一致》(1925)和《全集》(1936)等。
  西班牙内战时间,诗人站在共和国一边,后被迫流亡国外。二次大战期间,他为和平奔走,呼吁人民反战。这时期主要作品是散文集《三个世界的西班牙人》(1942)和“20世纪最杰的象征主义代表作”长诗《空间》(1954)。晚年,诗人对西班牙独裁政治不满,定居波多黎各,从事诗歌理论研究,主张创作“纯粹的诗”。他的诗歌和诗论对西班牙诗歌产生重大影响。“由于他的西班牙文抒情诗,成了高度精神和纯粹艺术的最佳典范”,1956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作品:
  《悲哀的咏叹调》
  获奖理由:
  “由于他的西班牙抒情诗,成了高度精神和纯粹艺术的最佳典范”


  1957年
  阿尔贝o加缪
  Albert Camus
  1913-1960
  法国作家。生于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幼年丧父,靠奖学金读完中学,在亲友的资助和半工半读中念完大学并取得哲学学士学位。希特勒上台后,加缪参加反法西斯的抵抗运动,并一度加入法共,后退党。1944年法国解放,加缪出任《战斗报》主编,写了不少著名的论文。
  加缪1935年开始从事戏剧活动,曾创办过剧团,写过剧本,当过演员。戏剧在他一生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剧本有《误会》(1944)、《卡利古拉》(1945)、《戒严》(1948)和《正义》(1949)等。除了剧本,加缪还写了许多著名的小说。中篇小说《局外人》不仅是他的成名作,也是荒诞小说的代表作。该作与同年发表的哲学论文集《西西弗的神话》,在欧美产生巨大影响。长篇小说《鼠疫》(1947)曾获法国批评奖,它进一步确立了作家在西方当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因为他的重要文学创作以明彻的认真态度阐明了我们这个时代人类良知的问题”,1957年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60年,在一次车祸中不幸身亡。
  加缪在50年代以前,一直被看作是存在主义者,尽管他自己多次否认。1951年加缪发表了哲学论文《反抗者》之后,引起一场与萨特等人长达一年之久的论战,最后与萨特决裂,这时人们才发现,加缪是荒诞哲学及其文学的代表人物。
  加缪的创作特色是用白描手法,极其客观地表现人物的一言一行。文笔简洁、明快、朴实,保持传统的优雅笔调和纯正风格。他的“小说从严都是形象的哲学”,蕴含着哲学家对人生的严肃思考和艺术家的强烈激情。在短暂的创作生涯中,他赢得了远远超过前辈的荣誉。他的哲学及其文学作品对后期的荒诞派戏剧和新小说影响很大。评论家认为加缪的作品体现了适应工业时代要求的新人道主义精神。萨特说他在一个把现实主义当作金牛膜拜的时代里,肯定了精神世界的存在。
  获奖作品:
  《局外人-鼠疫》
  获奖理由:
  “由于他重要的著作,在这著作中他以明察而热切的眼光照亮了我们这时代人类良心的种种问题”


  1958年
  帕斯捷尔纳克
  1890 - 1960
  鲍利斯o列奥尼多维奇o帕斯捷尔纳克,苏联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云雾中的双子座星》、《生活是我的姐妹》等。他因发表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于195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帕斯捷尔纳克1890年2月10日生于莫斯科。父亲列昂尼德o奥西波维奇o帕斯捷尔纳克是莫斯科美术,雕塑、建筑学院教授,著名画家,曾为托尔斯泰作品画过插图。母亲是著名钢琴家,鲁宾斯坦的学生。与父母过从甚密的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启发了他对诗歌的爱好,是他一生喜爱的诗人。童年时代他受到邻居、俄国著名作曲家斯克里亚宾的影响,立志当音乐家,在音乐学院教授指导下学习音乐理论和作曲。1909年。他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后转入历史哲学系,1912年夏赴德国马尔堡大学,在科恩教授指导下攻读德国哲学,研究新康德主义学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回国,因健康原因未服兵役,在乌拉尔一家工厂当办事员。十月革命后他从乌拉尔返回莫斯科,任教育人民部图书馆职员。1913年,他开始同未来派诗人交往,在他们发行的杂志《抒情诗刊》上发表诗作,并结识了勒布洛夫和马雅可夫斯基。他以后的创作受到未来派的影响。1914年,第一部诗集《云雾中的双子星座》问世,1916年,他出版第二部诗集《在街垒之上》,步入诗坛。在1922年至1932年的10年中,出版了诗集《生活啊,我的姐妹》(1922)、《主题和变调》(1923)、叙事诗《施密特中尉》(1926)、《一九〇五年》(1927),还发表了中短篇小说《柳威尔斯的童年》(1922)、《空中路》(1924)、自传体散文《安全证书》(1931)。
  二十年代后期,帕斯捷尔纳克受到拉普(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攻击,很难发表作品,转而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他翻译了许多西欧古典文学名著,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麦克白》、《奥赛罗》、《亨利四世》、《李尔王》,歌德的《浮士德》,席勒的《玛丽亚o斯图亚特》等。
  1934年在苏联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上,布哈林树帕斯捷尔纳克为诗人的样板,以他取代马雅可夫斯基和别德内。但帕斯捷尔纳克并非时代弄潮儿那类作家,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一年后又被逝世的马雅可夫斯基所取代。
  1958年,他因小说《日瓦戈医生》受到严厉谴责,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1960年5月30日,他在莫斯科郊外彼列杰尔金诺寓所中逝世。
  获奖作品:
  《日瓦戈医生》
  获奖理由:
  “在当代抒情诗和俄国的史诗传统上,他都获得了极为重大的成就”


  1959年
  塞尔瓦多oSo夸西莫多
  1901 - 1968
  生于西西里岛。原在罗马大学学工程,后辍学从事社会工作,当过绘图员及技师,后又担任编辑工作。1929年,他结识了隐逸派主要代表人物蒙塔莱。1930年,他的诗集《水与土》问世,声名大振,以后又陆续发表了许多诗集,成为隐逸派大师之一。1958年获得维亚雷焦奖,1959年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除《水与土》外,他的主要诗集尚有《消逝的笛音》(1932)、《诗集》(1938)、《新诗集》(1936-1942)、《日复一日》(1947)、《生活不是梦》及《无与伦比的土地》(1958)等。夸西莫多还曾翻译过荷马、维吉尔、莎士比亚和莫里哀等人的作品。
  夸西莫多的早期诗集大多缅怀故乡和对亲人的思念,流露出哀伤、忧愁的情绪,同时又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求和人的热爱。抵抗运动开展后,他的诗风有了显著变化。在《日复一日》等诗集中,他着力描写战争和法西斯主义带给人类的苦难,爱国热情跃然纸上。他的诗句富于隐喻、象征和联想,情景交融,形象鲜明。
  获奖作品:
  《水与土》
  获奖理由:
  “由于他的抒情诗,以古典的火焰表达了我们这个时代中,生命的悲剧性体验”


  1960年
  圣-琼o佩斯
  原名阿列克西o圣-莱热o莱热,1887年出生于法属西印度群岛瓜德罗普群岛潘-达-毕特海港附近的一个小岛上。他父母均属于克里奥尔贵族阶层,是数代之前移居安底列斯群岛的法国侨民的后裔。家族世代经营种植园。佩斯的童年时代即在该岛上度过。在这里,佩斯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八岁便享用天文望远镜、游艇和乘骑。航行和马术后来成为他终身持续不衰的爱好。望远镜对佩斯更具有某种象征意义,它培养了佩斯对于远方的事物的强烈爱好,也启示了他对于远征和探险的渴望,这一份童年的爱好对于他将来从事文字和外交生涯所需的远见卓识也并非毫无意义。1896年至1899年,佩斯就读于潘-达-毕特中学,热爱数学和植物学,课余喜欢观测天象,也经常在岛上纵马驰骋或泛舟海上,知识逐渐扩大到海洋、自然和哲学。
  童年生活的经验成为佩斯一生中最珍贵的记忆。佩斯的全部作品都来自这个背景,他从未停止反映得自这一经验的雄浑、庄严、新奇的最早印象。
  1897年岛上发生地震与经济危机,庄园主家族破产。1899年佩斯随父母回到法国,定居于比利牛斯山下的波城。旋考入波尔多大学学习法律。这期间,他结识了诗人弗朗西斯o雅姆、保尔o克洛岱尔和雅克o里维叶,他们对他的诗歌写作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1906年他进入军队服役一年。同时研究地质学并登山,当然他也没有放过任何机会去扩展并加深对大自然具体、详细而精密的知识。
  1907年,他的父亲去世。他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利用微薄的收入赡养母亲和几个姊妹。1911年,在保尔o克洛岱尔的影响下,佩斯决定投身外交界。他前往西班牙、英国、德国等地旅行,实地考察矿业、工厂、港湾设施、商界和银行。这些旅行帮助他准备外交考试,也使他有机会结识当地名流,在英国,他结识了康拉德和泰戈尔,对泰氏的作品深为钦佩,并怂恿纪德将它译为法文。
  1914年,佩斯通过了外交考试。1916年被派驻北京公使馆担任三等秘书。在中国的五年中,他经常到各地旅游,东北、内外蒙古、朝鲜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横越戈壁大沙漠的经验促使他写下了史诗《远征》。佩斯的外交生涯在驻华期间有了顺利的发展,1921年离任时己升至一等秘书。
  1921年佩斯奉召回国。途中他游览了日本、火奴鲁鲁、萨摩亚群岛(位于南太平洋)与飞枝群岛之后,继续以双桅帆船漫游、穿越南太平详,顺由美洲太平洋海岸回到法国。不久被派往美国担任华盛领会议(1921-1922)有关海军装备与远东问题的政策专家。在华盛顿,佩斯与时任外长的阿里斯蒂德o白里安同游波多马可河时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使佩斯作为外交官的前途变得明朗起来。当时有位官员建议白里安写回忆录,在冷场之下,佩斯依其热爱大自然的天性,提了一个反建议:“一本书不过宣告一棵大树的死亡罢了。”此话大得白里安赞赏,认为不同凡响,此后他在外交界的发展一直得到白里安的大力推荐。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佩斯专心致力于外交工作,积极参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对外政策事务:1925年以部长办公室主任参加英、法、德、意、比五国罗加诺会议,1928年参加美法公约会谈,并出席伦敦海军会议和海牙会议。1929年任外交部政策司司长。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上台后,佩斯受命以大使衔担任外交部秘书长,先后参加法苏公约谈判,出席英、法、德、意关于恢复义务兵役制谈判(1935年),幕尼黑会议(1938年)。在所有上述会议和谈判中,佩期始终竭力维护欧洲和平,大力抵制“绥靖政策”,公开反对张伯伦对希特勒节节让步的怯懦行径。佩斯于是成为纳粹德国在外交政策上的大敌。到德军攻陷法国前夕,保尔o雷诺为了保住议会右派的微弱多数地位解除了佩斯的外交部秘书长之职,作为补偿,转请他出任驻美大使,但遭到佩斯拒绝,巴黎陷落前几天,他搭上英国货轮前往伦敦,在那里会见了丘吉尔并作短暂停留之后,横越大西洋,于6月14日抵美国。纳粹进入巴黎,佩斯的寓所被盖世太保洗劫,存在那里的外交档案和未出版的文学手稿全部掳去,二战以后虽经多方查找,均无着落。期间,他被维希政府取消国籍,财产被没收。
  战争猝然结束了佩斯的外交生涯,也使他得以摆脱政治事务,回到中断了近20年的文学事业。1941年起他担任美国国会图书馆文学顾问达十年之久。佩斯的诗歌才华在流亡期间得到了充分施展,放射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华。他完成了《流亡》(1942年)、《致异乡女》(1943年)、《雨》(1943年)、《雪》(1944年)、《风》(1945年)等重要诗章。诚如克洛岱尔所说的:“固然第三共和国失去了一位政治活动家,法兰西却得到了一位再生的诗人。”以上流亡时期的诗篇都以法、英对照本传布于英语国家和拉美地区,在法国境内,马赛的《南方杂志》和巴黎的地下刊物都刊载过他不少诗篇。
  此后,作为诗人的佩斯声誉日隆。1957年发表《航标》,这部总结性的长诗被公认为法国诗歌中最重要的篇章之一。同年,佩斯的美国友人为他提供了法国土伦港西南吉安斯半岛上的一笔地产,佩斯由是回到了阔别十七年之久的祖国。1958年以古稀之年与杜勒斯o罗素女士结婚。1959年发表《年代纪》。越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发表《群岛》。1965年出席但丁诞辰700周年纪会会,发表《致但丁》。1969年发表《己故情人所吟唱的》。1971年出版《唱给二分点的歌》。1975年9月20日,诗人以88岁高龄谢世。
  获奖作品:
  《蓝色恋歌》
  获奖理由:
  “由于他高超的飞越与丰盈的想象,表达了一种关于目前这个时代之富于意象的沉思”


  1961年
  安德里奇
  Andric,Ivo
  1892~1975
  塞尔维亚作家 。1892 年10月9日生于特拉夫尼克城附近的多拉茨村,1975年3月卒于贝尔格莱德。幼年丧父 。在萨拉热窝读中学时,为塞尔维亚进步学生组织的第一任主席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被捕入狱,流放到泽尼查附近的奥乌恰莱沃。1918年获释,后任《文学的南方》等刊物编辑,发表了大量的爱国主义抒情诗、散文和文学评论。1920~1941年两次在外交部任职,当过驻罗马、布加勒斯特、的里雅斯特、格拉茨、柏林等的领事或大使。但他的真正兴趣仍在文学事业上,一生中半数以上的作品,都在这一时期创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与帝国政府和法西斯当局断绝了一切联系 ,专心致志地从事  3 部长篇小说《 德 里 纳 河 上的 桥 》、《特拉夫尼克纪事》和《小姐》的创作,均于1945年出版  。曾长期担任南斯拉夫文学家联合会主席。1954年出版长篇小说《罪恶的牢院》,被认为是代表他艺术成就的杰作。1975年病逝后有17卷文集问世。《德里纳河上的桥》以一座大桥的兴废,追述16世纪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重大历史事件,反映波斯尼亚人民在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占领下的命运和为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因为这部小说成功地“反映了自己国家历史中的事实和命运”,具有“史诗般的力量”,作者获1961年诺贝尔文学奖。《罪恶的牢院》结构复杂,故事中套故事,以一个正教修道士落入牢院、经受种种苦难为线索,描绘了整个罪恶世界的真实生活。罪恶的牢院实际上是时代暴政的象征。安德里奇被公认为是哲理现实主义作家。
  获奖作品:
  《桥-小姐》
  获奖理由:
  “由于他作品中史诗般的力量--他籍著它在祖国的历史中追寻主题,并描绘人的命运”


  1962年
  斯坦贝克
  John Steinbeck
  1902-1968
  小说家。1902年2月27日生于加利福尼亚州蒙特雷县塞利纳斯镇一个面粉厂主家庭。在母亲熏陶下,早年就接触欧洲古典文学作品,深受希腊古典文学、《圣经》和15世纪英国传奇亚瑟王故事的影响。1920至1925年间,他曾在斯坦福大学选修英国文学和海洋生物学课程,并从事各种体力劳动谋生。他修过公路,丈量过田亩,摘过水果,捕过鱼,与劳动人民有较多的接触。
  他在大学学习期间开始写作,1929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金杯》,是写17世纪海盗亨利o摩尔根爵士的历史传奇。随后发表两部小说《天堂的牧场》(1932)和《献给一位无名的神》(1933)。1935年,《托蒂亚平地》出版,受到文艺评论界和广大读者的欢迎。1936年发表《胜负末决的战斗》。1937年发表《鼠与人》,同年由作者改编为话剧在纽约上演,获得剧评家奖。1938年发表短篇小说集《长谷》,其中包括中篇小说《小红马》,《小红马》曾由作者亲自改编成电影剧本,,这些作品从生活侧面再现了作者出生地美国西部小城镇人民的喜怒哀愁,感受到作者创作中质朴感人的可贵特色。
  代表作《愤怒的葡萄》(1939)是美国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一部史诗。它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在美国人民中引起了十分强烈的反响。1940年获普利策小说奖。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到欧洲当过战地记者。这一时期的小说有《月落》(1942)、《罐头厂街》(1944)、《任性的公共汽车》(1947)等。中篇小说《珍珠》(1947)寓意深远,文字洗练,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斯坦贝克后期的主要作品是两部长篇小说《伊甸园以东》(1952)和《我们的不满的冬天》(1961)。
  他在成名以后曾任纽约和巴黎几家报刊的记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写的欧洲战场通讯,汇集为《从前打过一场战争》,于1958年出版。1940年他与好友海洋生物学家爱德华.里基茨在加利福尼亚海湾一起采集海洋生物标本,次年发表两人合写的报道《科尔特兹之海》,其中包括斯坦贝克对生活的许多看法。1947年游历苏联,次年发表《俄罗斯纪行》。1960年在美国游历,1962年发表《和查利同游考察美国》。斯坦贝克于196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1964年获得美国总统自由勋章。1968年12月20日因心脏病死于纽约。
  获奖作品:
  《人鼠之间》
  获奖理由:
  “通过现实主义的、寓于想象的创作,表现出富于同情的幽默和对社会的敏感观察”


  1963年
  塞菲里斯
  Seferis,George
  1900~1971
  希腊诗人。1900年2月28日生于小亚细亚的斯弥尔纳城,1971年9月21日卒于雅典。18岁进入巴黎大学攻读法律,后去伦敦深造。1925年冬回国,次年进希腊外交部工作,多次出任希腊驻外大使、参赞或领事等职,是希腊知名外交家,62岁退休。1931年第一部诗集《转折点》问世,被认为是现代希腊诗歌发展的转折。次年发表《水池》。1935年出版自由体诗《神话与历史》,标志着诗人创作进入成熟阶段。1940年出版《习作集》,同年又写了反对法西斯侵略、表现民族忧患意识的长诗《甲板日记1》。后随政府流亡国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返回祖国,发表《甲板日记2》和《甲板日记3》。1946年获帕拉马斯奖。1947年出版的代表作《画眉鸟号》,是一首抒情长诗,带有浓厚的迷幻色彩。它写战争给人类造成的危害和创伤,并由此联想到人类的命运变化,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痛恨和对人生的追求。60年代先后获得剑桥、牛津和普林斯顿大学的荣誉博士称号。1963年因“他卓越的抒情诗作,这些诗篇是对希腊文化深刻感受的产物”获诺贝尔文学奖。此外他还出版有散文 《随笔集》,诗歌《三首秘密的诗》及许多翻译作品。
  获奖作品:
  《画眉鸟号》
  获奖理由:
  “他的卓越的抒情诗作,是对希腊文化的深刻感受的产物”


  1964年
  让o保罗o萨特
  Jean Paul Sartre
  1905一1980
  1905年6月21日生于巴黎,法国作家,哲学家,社会活动专家。19岁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攻读哲学,后任中学哲学教师。1933年在柏林法兰西学院哲学系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被应征入伍。1940年被德军俘虏,次年获释,后参加法国地下抵抗运动。
  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也是优秀的文学家。戏剧家、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萨特出生于巴黎一个海军军官家庭,幼年丧父,从小寄居外祖父家。父亲是个海军军官,在萨特15个月大的时候在印度死于热病。萨特12岁时母亲改嫁,继父是一名海军工程师,迷信数理科学,主张萨特将来也学工程师,这使萨特十分反感,也加强了他从事人文学科的决心。他很小就开始读大量的文学作品。中学时代接触柏格森、叔本华、尼采等人的著作。1924年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1929年,获大中学校哲学教师资格,随后在中学任教。1933年,赴德国柏林法兰西学院进修哲学,接受胡塞尔现象学和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回国后继续在中学任教,陆续发表他的第一批哲学著作:《论想像》、《自我的超越性》、《情绪理论初探》、《胡塞尔现象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意向性》等。1943年秋,其哲学巨著《存在与虚无》出版,奠定了萨特无神论存在主义哲学体系。
  萨特虽然曾经是一个早熟的才华横溢的学生,然而直到33岁时,他才发表第一部文学作品。在勒哈弗尔小城做中学教员期间,随着岁月的流逝,萨特产生了失意感,于是开始撰写对孤独的思考,连续写成了以下几篇文章:《对偶发性的论述》、《论心灵的孤独》、《忧郁症》以及《安东纳o洛根丁的奇特冒险》,最后一篇后来改编为小说《恶心》(1938)。
  萨特是法国战后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哲学著作有《想象》、《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和《方法论若干问题》。这些著作已成为二十世纪资产阶级哲学思想发展变化的重要思想资料。
  萨特把深刻的哲理带进了小说和戏剧创作,他的中篇《恶心》、短篇集《墙》、长篇《自由之路》,早已被承认为法国当代文学名著。他的戏剧创作成就高于小说,一生创作9个剧本,其中《苍蝇》、《间隔》等,在法国当代戏剧中占有重要地位。《恭顺的妓女》是一部政治剧,揭露美国种族主义者对黑人的迫害,并对反种族歧视的普通人民的觉醒寄予深切的期待。此剧体现了他主张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思想。
  1955年,萨特和其妻女作家西蒙娜-德-波伏瓦访问中国。1964年,瑞典文学院决定授予萨特诺贝尔文学奖金,被萨特谢绝,理由是他不接受一切官方给予的荣誉。1980年4月15日在巴黎逝世。小说《恶心》和剧本《苍蝇》、《问隔》、《恭顺的妓女》等已有中文译本。
  获奖作品:
  《苍蝇》
  获奖理由:
  “因为他那思想丰富、充满自由气息和探求真理精神的作品对我们时代发生了深远影响”


  1965年
  米哈依尔o肖洛霍夫
  M.A.Sholokhov 1905-1984
  是二十世纪苏联文学的杰出代表,也是我国读者十分熟悉且至今仍给予特殊关注的作家。这不仅仅因为他给世界人民留下了《静静的顿河》、《新垦地》(旧译《被开垦的处女地》)、《一个人的遭遇》等珍贵的文学遗产,还因为他一生的创作和文学活动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始终存在着或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并产生了一定影响。
  二十年代末,我国新文学奠基人鲁迅首先注意到肖洛霍夫的作品。1928年《静静的顿河》第一部在《十月》杂志上发表,第二年鲁迅先生便约请贺非翻译,并亲自校订,还撰写了后记。<<静静的顿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31年《静静的顿河》中译本作为鲁迅编辑的“现代文艺丛书”之一,由上海神州国光社出版。从此,肖洛霍夫的作品几乎每发表一部,都很快介绍到中国来。尤其是《一个人的遭遇》在《真理报》上刚一刊出,当月就译成了中文,而且有两个不同的译本,先后在《解放军文艺》和《译文》上发表。这在中国翻译史上是难寻之事。
  米哈依尔o肖洛霍夫1905年5月24日出生在顿河维申斯克镇,他的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在那里度过。他仅受过4年教育,靠自学成才,是顿河哥萨克地区多姿多彩的生活给予了后来成为作家的肖洛霍夫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顿河地区的斗争十分激烈和残酷。少年时代的肖洛霍夫不仅是这场斗争的目击者,而且直接参与了红色政权组建时的一些工作,如担任办事员和扫盲教师,参加武装征粮队等。 1914年肖洛霍夫先是被送往莫斯科,后来又回到哥萨克村里上学。十三岁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军对乌克兰的入侵中断了他的学业。1919年至1922年这段时间里,年轻的肖洛霍夫为红军做过各种工作,其中一项是在顿河地区征集军粮,大部分哥萨克人却竭力抵制布尔什维克的“横征暴敛”。 1922年,肖洛霍夫去莫斯科,加入了“青年近卫军”,成为年轻的无产阶级作家组织的一员。 1922年,肖洛霍夫来到莫斯科,开始从事文学活动,并参加了文学团体“青年近卫军”。1923年,肖洛霍夫与一位哥萨克的女教师玛丽姬o格罗斯拉夫斯卡娅结婚。1923-1924年间在《青年真理报》上登载了他的三篇杂文《考验》、《三》、《钦差》和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胎记》。 1925年他们回到了顿河地区定居。《静静的顿河》第一部的巨大成功使肖洛霍夫声名鹊起,经过14年的时间终于全部闻名于世1926年,他出版小说集《顿河故事》和《浅蓝的原野》(后合为一集),受到文坛的关注。在集子的20多篇小说中,作家把严峻而复杂的社会斗争浓缩到家庭中间和个人关系之间展开,在哥萨克内部尖锐的阶级冲突的背景中展示了触目惊心的悲剧情景和众多的悲剧人物。早期作品特色鲜明,但艺术上还欠成熟。1940年,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完成。小说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1930年肖洛霍夫见到了斯大林,1932年肖洛霍夫成为一名正式的苏共党员。根据后来发表的文件,肖洛霍夫曾两次在斯大林的亲自过问下,于30年代救助过遭受饥荒和政治清洗的顿河人民。1938年肖洛霍夫本人受到人民内务委员会的迫害,但由于斯大林的帮助而幸免于难。在30年代,肖洛霍夫的国际声誉逐渐上升,他在文学界为党所做的政治工作使他得以崛起。 在创作《静静的顿河》期间,肖洛霍夫又完成了反映农业集体化运动的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又译《新垦地》)第一部(1932,第二部于1960年完成)。小说以顿河格列米雅其村集体农庄的建立、发展和巩固为背景,写出了斗争的复杂和尖锐。尽管对这一运动本身和作家的评价态度有不同见解,但是小说中达维多夫、拉古尔洛夫和梅谭尼可夫等形象鲜明生动,戏剧性的情节紧张感人。小说前后两部的风格有明显差异。 卫国战争时期,肖洛霍夫上过前线,写了许多通讯、特写和短篇小说。1943年开始发表反映卫国战争的长篇小说《他们为祖国而战》(未完成)。1957年发表的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又译《人的命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称为当代苏联军事文学新浪潮的开篇之作。作家通过主人公索科洛夫在战争中的不幸遭遇和所表现出的坚韧品格,深刻地反映了法西斯的侵略战争给千百万苏联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以及苏联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博大的胸怀和不可推摧的意志。作家没有拔高人物的行为和涂抹理想主义的色彩,真实地描写了主人公的家庭悲剧、精神痛苦和心灵创伤,作品散发着强烈的人道主义气息。英雄主义品格凡人化是这部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小说采用的是故事套故事的形式,主人公的自述与作者的旁白相交融,作品的感情色彩和抒情氛围得以强化。 肖洛霍夫的笔始终与顿河哥萨克的命运相连。他的作品反映了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哥萨克人民的生活变迁,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哥萨克形象,并开创了独特的悲剧史诗的艺术风格。1965年,肖洛霍夫因其“在描写俄国人民生活各历史阶段的顿河史诗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力量和正直品格”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肖洛霍夫两次被授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的称号,1939年他获得列宁勋章,1941年获得斯大林奖金,1960年获得列宁文学奖金,并获其他多种荣誉。他支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斯大林死后解冻时期的苏联文学界的高压政策,因而声誉下降,但在人民中间仍受崇敬。1984年肖洛霍夫在他的出生地克鲁齐林诺村去世。 获奖作品:《静静的顿河》 获奖理由: “由于这位作家在那部关于顿河流域农村之史诗作品中所流露的活力与艺术热忱--他籍这两者在那部小说里描绘了俄罗斯民族生活之某一历史层面”


  1966年
  撒母尔o约瑟夫o阿格农
  Shmuel Yosef Agnon
  1888-1970
  以色列小说家
  生于生于波兰东加里西亚的小镇布察兹,身为犹太望族后裔,原姓恰兹克斯。童年受犹太宗教文化熏陶。8岁时便每天写一首诗。15岁生日时发表处女市场诗作《雷纳的约瑟夫》。19岁离开故乡来到马勒斯坦。从此放弃意第绪母语,开始用希伯来语写作。190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归》,首次以“阿格农”为笔名(“阿格农”由意思为“被人遗弃的灵魂”的“阿古诺”一词演变而成)。1913年前往德国研究德、法文学。1924年重返马勒斯坦,定居耶路撒冷,并正式以“阿格农”为姓。
  阿格农对犹太民族文化怀有真挚感情。他生于波兰,但始终认为自己出生在耶路撒冷。对他而言,“耶路撒冷就是太阳”。犹太民族的灿烂文化哺育了他,并在他的笔下得到颂扬和传播。这也是他许多小说都以犹太人小镇为背景的原因。小说《但愿斜坡变平原》(1912)被称为“艺术的平民史诗”。代表作《婚礼的华盖》(1922)被誉为“犹太文学中的《唐o吉诃德传》”。此外,他的著名小说还有《大海深处》(1935)、《过夜的客人》(1939)、《订婚记》(1943)、《伊铎和伊南古语》(1950)等。
  阿格农在小说中交融了犹太民族的历史和今天,描写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渴望着扫除人世间一切贫困、痛苦和屈辱。有人认为阿格农的小说是“发自内心情感的表达,正如脉动是心跳的表征”。阿格农是一位写实主义作家,但他“并不像摄影师那样把题材的每细节照录下来,而是像画家为了传达神貌而保留细节”(作家布罗尔语)。此外,阿格农的作品总含有一些神秘主义的万分,就连最平常的情景都“笼罩着金黄色的童话诗一般的神妙气氛”。瑞典著名学者伦德维斯特称赞阿格农的小说是“汉姆生与卡与卡的奇妙结合”。
  小说成就给阿格农带来了极高的荣誉。1946年获“乌希金奖”,1934年和1951年两度获“比阿力奖”,1954年和1958年两度获“以色列奖”。有关当局曾在他的住所附近竖了一面告示,上面写着:“保持肃静,阿格农正在写作。”
  1966年,阿格农因为“叙述技巧深刻而独特,并从犹太民族的生命汲取主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瑞典学院赞誉他是“现代希伯来文学的首要作家”。
  1970年2月,阿格农以82岁高龄辞世。
  获奖作品:
  《行为之书》
  获奖理由:
  “他的叙述技巧深刻而独特,并从犹太民族的生命汲取主题”


  奈莉o萨克斯
  Nelly Sachs
  1891-1970
  德国女作家
  生于柏林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工业家和业余钢琴家,萨克斯是其独生女。她的幼年教育是在优越的家庭中完成的,主要是习舞、学音乐并练习写作。17岁开始写新带有神话色彩的木偶剧。
  1921年发表处女作《传说与故事》,1933年以后,在纳粹排犹的恐怖中煎熬7年之久,后得到瑞典女作家拉格洛芙的帮助,流亡瑞典后加入瑞典国籍,定居于斯德哥尔摩。主要作品有诗集《在死亡的寓所》(1947)、《星晨晦暗》(1949)、(度日如年》(1956)、《无人再知晓》(1957)、《逃亡与蜕变》(1959,获德国工业聪明文化奖)、《无尘世界的旅行》(1961、获德国多特蒙得文学奖)、《死亡的依旧庆祝生命》(1961)、《晚期诗作》(1965,获德国出版界和平奖)、《探索者》(1966)和《分开吧,黑夜》(1971)等。
  萨克斯的戏剧创作主要有著名的戏剧选集《沙上的记号》(1962),该选集收有14个剧本,其中诗剧《伊莱》最为诺贝尔奖评委会赏识。此外,萨克斯还从事瑞典现代诗歌的德文翻译工作。1947年出版了她的德20世纪瑞典诗选集《波浪与共同岗岩》,1957年又出版了德译瑞典现代诗选集《但太阳也没有家乡》等。
  萨克斯在创作上,早期师承歌德和席勒的浪漫主义,希特勒当权后才转向犹太民族的传统文化,探讨《圣经o旧约》中的神秘的犹太教义。犹太民族的悲惨命运和她个人的不幸遭遇在其诗作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对杀戮都与被杀都、追逐与逃亡、暴力与死亡的关系的探讨是萨克斯创作的主题。诗中充满殉道精神和神秘的色彩。她的无韵诗模仿旧约全书的诗歌形式,自由流畅,节奏和谐,富有舞蹈的旋律。1966年,“由于她以卓越的抒情诗和剧作,以感人的力量阐述了以色列的命运。”萨克斯与以色列作家阿格农同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作品:
  《逃亡》
  获奖理由:
  “因为她杰出的抒情与戏剧作品,以感人的力量阐述俩以色列的命运”


  1967年
  米格尔o安赫尔o阿斯图里亚斯
  1899-1974
  危地马拉著名诗人、小说家
  他一生写了十部小说、四部诗集和几个剧本,在危地马拉以至拉丁美洲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899年,阿斯图里亚斯出生在危地马拉城。在内地土生土长的印第安居民当中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后来,回到首都,攻读法律专业,大学毕业后担任律师。1923年,因受反动政府迫害,流亡欧洲,在法国侨居多年,和超现实主义流派的作家有着广泛的接触。他在深入研究玛雅一基切文化的基础上,于1930年写出第一部小说《危地马拉的传说》。在欧洲文坛上引起强烈反响。从1925年到1932年,作者完成了他的代表作《总统先生》。1933年,回到祖国,继续参加政治活动。在危地马拉十年民主时期(1944-1954),阿斯图里亚斯的文学创作活动达于高潮,先后发表了《总统先主》《玉米人》《疾风》《绿色教皇》四部长篇小说和《云雀的鬓角》、《贺拉斯主题习作》两部诗集。1954年6 月,美帝国主义策动反革命政变,阿斯图里亚斯再度流亡国外,在阿根廷侨居八年。这期间,除了从事文学创作外,还参加世界和平运动。1956年,曾应邀来我国参加鲁迅逝世20周年纪念大会。1966年,受危地马拉独裁政府的任命,出任驻法国大使。1974年6 月9 日,阿斯图里亚斯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一家诊所里与世长辞,终年75岁,其他重要作品有《危地马拉的周末》、《混血姑娘》、《多洛雷斯的星期五》等。1965年阿斯图里亚斯荣获苏联列宁和平奖金;两年后,即1967年,又荣膺诺贝尔文学奖。从而成为世界文坛上遐迩闻名的作家。
  获奖作品:
  《玉米人》
  获奖理由:
  “因为他的作品落实于自己的民族色彩和印第安传统,而显得鲜明生动”


  1968年
  川端 康成
  かわばた やすなり
  Kawabata Yasunari
  1899年6月24日-1972年4月16日
  日本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出生在大阪。幼年父母双亡,后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孤独忧郁伴其一生,这反映在他的创作中。在东京大学国文专业学习时,参与复刊《新思潮》(第6 次)杂志。1924年毕业。同年和横光利一等创办《文艺时代》杂志,后成为由此诞生的新感觉派的中心人物之一。新感觉派衰落后,参加新兴艺术派和新心理主义文学运动,一生创作小说100多篇,中短篇多于长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早期多以下层女性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写她们的纯洁和不幸。后期一些作品写了近亲之间、甚至老人的变态情爱心理,表现出颓废的一面。
  成名作小说《伊豆的舞女》(1926)描写一个高中生“我”和流浪人的感伤及不幸生活。名作《雪国》(1935~1937)描写了雪国底层女性形体和精神上的纯洁和美,以及作家深沉的虚无感。其他作品还有《浅草红团》(1929~1930)、《水晶幻想》(1931)、《千只鹤》(1949~1951)、《山之音》(1949~1954)和《古都》(1961~1962)等。川端担任过国际笔会副会长、日本笔会会长等职。1957年被选为日本艺术院会员。曾获日本政府的文化勋章、法国政府的文化艺术勋章等。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72年在工作室自杀去世。已有多部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
  【生平】
  川端康成生于京都附近的大阪府,祖辈为地方有名的富贵,家道中落后迁于东京,其父亲习医。2岁丧父 ,3岁丧母 ,幼失怙恃,由祖父母扶养;祖父将他带回大阪府扶养,他唯一的姐姐则寄养在另一亲戚处。由于身体孱弱,川端康成的幼年生活是封闭式的,几乎没有与外界的接触,而这种过分的保护并没有改善他的健康,反而造就了他忧郁、扭曲的性格。上学后这种生活有所变化,但不幸又接踵而来,8岁时祖母去世,12岁时姐姐也去世了,16时岁祖父亦亡,最后被接到外公家扶养,孤儿的遭遇使他的童年郁郁悲凉,也对他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
  父母、祖母、姐姐,祖父相续过世,这种对于死亡的体验给他留下的恐惧的影响是一生的。孤独的川端康成一边拒绝现实中的热量,一边在文字的世界里绘制着想象中热量,那个时候他开始阅读《源氏物语》,在他的一生中,这本书是另一个重大的影响,评价他的作品就不可避免的要提到《源氏物语》。中学时,川端康成对于《源》还仅仅一知半解,但就他所能体会到的感觉,他开始尝试自己写作。
  16岁时,川端预感到祖父将不久于人世时,就决心把祖父在病榻的情景记录来。于是他写起了《十六岁的日记》。这既是作者痛苦的现实的写生,又是洋溢在冷酷的现实内里的诗情,在这里也显露了康成的创作才华的端倪。可以看出这种不幸的经历使他感到生命的脆弱和孤独。他还在中学读书时即倾慕《源氏物语》等日本古典小说和散文等,这对他后来的创作影响极大。上中学三年级的时候,就把过去所写的诗文稿子,装订成册,从这里可以看出少年的康成开始具有文人的意识,最初的写作欲望已经萌发。
  中学时代,他无数次投稿石沉大海,开始怀疑起自己的创作天分,认真考虑自己的才能是否可以成为文学家。在1916年作为中学四年级生,在大皈《团栾》杂志上发表了习作小说《肩扛教师的灵柩》,他就经常给《文章世界》写小品、掌小说。《文章世界》举办投票选举“十二秀才”,川端康成名列第十一位。对于立志当作家的少年来说,这是很大的鼓舞,也是很值得纪念的一年。他在大学预科的同窗好友中有许多志向文学者,他们一起谈论文学,议论文坛现状和探讨当时日本很流行的俄罗斯文学,使来自农村的他顿开茅塞,受益匪浅。这期间,他在学校的《校友会杂志》上,发表了习作《千代》,他以淡淡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同三个同名的千代姑娘的恋爱故事。
  1920年9月 ,他进入东京大学英文系,第二年转入国文系。在大学期间,热心文学事业,改革和更新文艺,复刊了第六次《新思潮》,在该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了处女作《招魂节一景》,描写马戏团女演员的悲苦生活是比较成功的,受到文坛老前辈的称赞。川端康成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文艺年鉴》上,标志着这位文学青年正式登上了文坛。
  川端发表了《招魂节一景》以后,由于恋爱的失意,特别遭未婚妻伊藤初代解除婚约,他感到幸福的幻灭,经常怀着忧郁的心情到伊豆汤岛,写了未定稿的《汤岛回忆》。此后他为了诉说和发泄自己心头的积郁,又借助自己手中的笔,为杂志写出短篇小说《林金花的忧郁》和《参加葬礼的名人》。与此同时,他在爱与怨的交织下,以他的恋爱生活的体验,写了《非常》、《南方的火》、《处女作作祟》等一系列小说,有的是以其恋爱的事件为素材直接写就,有的则加以虚构化。川端这一阶段的创作,归纳起来,主要是描写孤儿的生活,表现对已故亲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思,以及描写自己的爱情波折,叙述自己失意的烦恼和哀怨。这些小说构成川端康成早期作品群的一个鲜明的特征。这些作品所表现的感伤与悲哀的调子,以及难以排解的寂寞和忧郁的心绪,贯穿着他的整个创作生涯,成为他的作品的主要基调。川端本人也说:“这种孤儿的悲哀成为我的处女作的潜流”,“说不定还是我全部作品、全部生涯的潜流吧。”
  1924年大学毕业后,川端康成踏上社会,就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活。他积极与横光利一等人发起新感觉派文学运动,并发表了著名论文《新进作家的新倾向解说》,和创作了《感情的装饰》、《春天的景色》、《浅草红团》等少数几篇具有某些新感觉派特色的作品,并无多大的建树,他甚至被称为“新感觉派集团中的异端分子”。后来他公开表明他不愿意成为他们的同路人,决心走自己独特的文学道路,他的名作《伊豆的舞女》和《雪国》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的。
  川端康成的性情被孤儿的气质扭曲,心中充盈令人窒息的忧郁,一次去伊豆旅行的机会,偶遇巡回艺人一行,与年少的舞女邂逅,第一次得到舞女的平等对待,并说他是个好人,他便对她油然产生了纯洁的友情;同样地,受人歧视和凌辱的舞女遇到这样友善的中学生,以平等待人,自然激起了感情的波澜。他们彼此建立了真挚的、诚实的友情,还彼此流露了淡淡的爱。川端将这段经历化为艺术,便是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小说《伊豆的舞女》了。
  1926年,除了发表了《伊豆舞娘》,川端康成一生唯一一部剧本《疯狂的一页》也被拍成电影,获得赞誉的川端康成并没有停留不前,其写作风格从新感觉到新心理主义,又到意识流,1931年的《针、玻璃和雾》可以说是其中一个的代表,接下来,川端康成的作品中开始出现佛教空、无的思想。
  1934年,川端康成开始写《雪国》连载,3年后出了单行本,并获得第三届文艺恳话会奖。
  1936年,川端康成因为对于战争的反抗而宣布停笔不写文艺时评类文章,并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广泛参加相关活动。
  1940年,川端康成参与成立日本文学会。
  1941年受关东军邀请访问中国满洲等地,访问结束后他自费留在中国,并将妻子一同接到中国,两人前往北京,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回到日本。第二年,川端康成编辑了《满洲各民族创作选集》。
  1944年以《故园》等文章获战前日本最后一届菊池宽奖。
  1947年,历经13年《雪国》定稿。
  1949年,川端康成另一部重要的小说《千只鹤》开始连载,1952年,这部小说被改编成歌舞伎。
  1961年,川端康成前往京都写作《古都》,同年获得文学勋章。
  1968年10月17日,凭借《雪国》、《千只鹤》及《古都》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此奖项的日本人,也是继泰戈尔、萨缪尔o约瑟夫o阿格农二位后第三个获此奖项的东方人。当他在瑞典科学院领奖时朗诵了论文《美丽日本之下的我》(美しい日本の私),在这篇论文中川端康成引用了几位日本古代得道高僧的诗词,来抒发自己对于日本,日本这个民族的审美体验。
  1970年三岛由纪夫切腹自杀,不少作家赶到现场,只有川端康成获准进入。川端很受刺激,对学生表示:“被砍下脑袋的应该是我”。
  1972年4月16日,三岛自杀之后17个月,川端康成也选择含煤气管自杀,未留下只字遗书。两人相继自杀留给了后人无数的疑问。但他早在1962年就说过:“自杀而无遗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
  获奖作品:
  《雪国-千鹤-古都》
  获奖理由:
  “由于他高超的叙事性作品以非凡的敏锐表现了日本人精神特质”


  1969年
  萨缪尔o巴克利o贝克特
  1906年--1989年
  爱尔兰著名作家、评论家和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69年)。他兼用法语和英语写作,他之所以成名或许主要在于剧本,特别是《等待戈多》(1952年)。
  1906年4月13日(或者是3月13日),萨缪尔o巴克利o贝克特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郊区福克斯洛柯的斯底劳根,确切的地点是一座名叫库尔俊纳的都铎王室建筑。在孩提时代和中小学期间,他发现自己喜爱体育活动,而丝毫没显露出日后博学和善于驾驭语言的迹象。后来他就读于三一学院,师从拉德莫斯-布朗攻读现代语言。在这里所受的教育使他的才智得到了表现。1928年至1930年,贝克特任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的语言讲师,并经常光顾咖啡厅,从而使自己步入30年代令人振奋的巴黎文坛--他在这里为自己定下基调和主题,并和詹姆斯o乔伊斯、托玛斯o麦格里韦等人交往。回到都柏林后,他先在三一学院教授法语,以后有一段时间照料父亲,最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不久定居巴黎。他与后来成为妻子的苏姗o德克沃-迪梅斯尼尔一起参加法国地下抵抗组织,躲在鲁西荣生活了一段时间。战后(即 1950年他母亲去世后),随着编辑和剧院老板开始发现他作品中的双语天才,贝克特的经济逐渐宽裕起来,但名声也出乎意料地跌落。随着他的作品日渐出名,他却越来越退缩到自己的隐居状态之中。贝克特只是偶尔鼓起勇气迈出国门,主要是1956年因参加《等待戈多》的首演式而去过美国的迈阿密,1975年因导演该剧去过德国。此后他便隐居巴黎,只是通过他的出版商和外界联系。
  获奖作品:
  《等待戈多》
  获奖理由:
  “他那具有奇特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奋”


  1970年
  亚历山大o索尔仁尼琴
  索尔仁尼琴于1918年12月11日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父亲曾在沙俄军队中供职,战死在德国;母亲系中学教员。由于他是个遗腹子,童年全靠母亲的微薄薪水维持生活。1924年,随寡母迁居到顿河上的罗斯托夫市。在这里,他读完了中学,考入罗斯托夫大学的数学物理系,194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与此同时,作为莫斯科大学的函授生,他在攻读文学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卫国战争时期,他应征入伍,当过炮兵连长,并因作战有功,两次获得勋章,后升至大尉军衔。
  1945年2月,他在东普鲁士的前线被捕,按他本人的说法,是因为在与友人通信中“批评斯大林”而“案发”被捕的。内务人民委员部以“进行反苏宣传和阴谋建立反苏组织”的罪名判处他8年劳改。刑满后被流放到哈萨克斯坦。1956年解除流放,1957年,终于宣布他“无犯罪事实”,被恢复名誉。此后,他定居于梁赞市,在一所中学里任数学教员。在担任教学工作的同时,他从事文学创作。
  1962年11月,经赫鲁晓夫亲自批准,《新世界》杂志发表了索尔仁尼琴描写劳改营生活的中篇小说《伊万o杰尼索维奇的一天》。据《文学报》报道,它是“在苏共中央赞同之下发表的”①。著名诗人、《新世界》杂志主编特瓦尔多夫斯基为这篇小说写了“代序”,说它“意味着一个新的、独特的并且是完全成熟的巨匠进入了我们的文坛……它说明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领域或现象不能给予真实的描写”②。赫鲁晓夫也夸奖这部小说是“从党的立场反映了那些年代真实情况的作品”③。小说即刻轰动了整个前苏联,在文艺界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继它之后,前苏联文坛写斯大林时代劳改营、流放地。囚车和监狱的作品便大量产生。索尔仁尼琴也于1963年连续发表了3部这类主题的中短篇小说:《克列切托夫卡车站事件》《马特辽娜一家》《为了事业的利益》。 1963年,他加入苏联作协。
  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伊万o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从1965年3月开始又受到公开批判。可想而知,旨在暴露斯大林时代阴暗面的长篇小说《癌症楼》(1963-1967)和描写政治特别收容所的《第一圈》(1969)已没有可能在苏联国内问世了,它们同索尔仁尼琴此后的其他作品都是在国外出版的,且引起巨大的反响。
  1967年5月,第四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前夕,索尔仁尼琴给大会写了一封公开信,要求“取消对文艺创作的一切公开和秘密的检查制度”,遭到当局指责。1968年,长篇小说《癌症楼》和《第一圈》在西欧发表。
  1969年11月,索尔仁尼琴被前苏联作家协会开除会籍。但瑞典皇家学院却于1970年“因为他在追求俄罗斯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时所具有的道义力量”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金。当时,前苏联官方认为这是“冷战性质的政治挑衅”。自然,索尔仁尼琴没有前去领奖。
  1971年,德、法两国同时出版他的长篇小说《1914年8月》。1973年12月,以揭露十月革命以来“非人的残暴统治”为主旨的《古拉格群岛》第一卷也在巴黎出版,这是一部自传兼特写性的3卷本长篇小说,披露了从1918年到1956年间苏联监狱与劳改营的内幕。
  1974年2月12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宣布剥夺其苏联国籍,把他驱逐出境。同年10月,美国参议院授予他“美国荣誉公民”称号。他先到西德,后移居瑞士,并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取了4年后补发的诺贝尔文学奖状。1976年他迁往美国。
  1989年,苏联作协书记处接受《新世界》杂志社和苏联作家出版社的倡议,撤消作协书记处于1969年11月5日批准的把索尔仁尼琴开除出苏联作协的“不公正的、与社会主义民主原则相抵触的决定 “,同时委托当选为苏联人民代表的作家们向最高苏维埃提出撤消最高苏维埃主席团1974年2月12日的命令。
  1994年,经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邀请回归俄罗斯。他的作品得以正式出版。
  获奖作品:
  《癌症楼》
  获奖理由:
  “由于他作品中的道德力量,籍著它,他继承了俄国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


  1971年
  巴勃鲁o聂鲁达
  Pablo Neruda
  1904-1973
  智利诗人,政治活动家
  生于帕拉尔城。少年时代就喜爱写诗并起笔名为聂鲁达,16岁入圣地亚哥智利教育学院学习法语。1928年进入外交界任驻外领事、大使等职。1945年被选为国会议员,并获智利国家文学奖,同年加入智利共产党。后因国内政局变化,流亡国外。曾当选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获斯大林国际和平奖金。1952年回国,1957年任智利作家协会主席。1973年逝世。
  聂鲁达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他的诗歌既继承西班牙民族诗歌的传统,又接受了波德莱尔等法国现代派诗歌的影响;既吸收了智利民族诗歌特点,又从惠特曼的创作中找到了自己最倾心的形式。从1925年到西班牙内战爆发.是聂鲁达创作的第二个阶段.基本上运用超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手法,追求神秘的内心体验,主要诗作是《地球上的居所》(1933一1935)。1937年,进入创作的第三阶段,亦是全盛时期,主要作品有著名长诗《西班牙在我心中》(1937)和代表作《诗歌总集》(195o),后者包括此时期发表的最著名的两首长诗:《马楚o比楚高峰》和《伐木者,醒来吧》(1948)。此后陆续发表诗集《元素之歌》(1954)、《葡萄和风》(1954)、《新元素之歌》(1956)、《一百首爱情十四行诗》(1957)、《英雄事业的赞歌》(196O)等。
  聂鲁达于1945年加入智利共产党,1949年流亡国外,思想越发激进。他参加国际和平组织,受到苏联的热情帮助,感情上必然偏向克里姆林宫。1950年因为《让那劈木做栅栏的醒来》(诗中不仅歌颂林肯,而且还歌颂斯大林和苏联),荣获国际和平奖金。后来成为苏联的盟友,写了大量歌颂苏联的政治抒情诗,如《葡萄园与风》。1953年,还得过斯大林和平奖金。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发表秘密报告,批判斯大林,聂鲁达不能接受。他对斯大林的错误,至死都未能认清。他在晚年回忆录《我曾历尽沧桑》中,这样写道:“我的立场是,在我所不了解的斯大林时代的阴云之上,我的眼前出现了头等人物斯大林,他有原则而善良,像隐士一样简朴,是苏联革命的伟大捍卫者。另外,这位大胡子的人在战争中变得巨大了,他的名字被人们挂在嘴边。”“我又将一首诗献给了这位强有力的人物。那是在他去世的时候。这首诗在我的任何一版全集里都可以找到。克里姆林宫的巨人有一种强烈的影响,振奋着人类,我的诗就是吸收了这种巨大影响。”
  聂鲁达在拉美文学史上是继现代主义之后崛起的伟大诗人。他的诗歌以浓烈的感情、丰富的想象,表现了拉美人民争取独立、民主、自由的历程,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力量。由于“他的诗作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复苏了一个大陆的命运与梦想”,聂鲁达于1971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作品:
  《情诗-哀诗-赞诗》
  获奖理由:
  “诗歌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复苏了一个大陆的命运与梦想”


  1972年
  亨利希o伯尔
  1917--1985
  德国小说家
  他生于科隆一个雕刻匠家庭,中学毕业后当过书店学徒。1939年进入科隆大学学习文学,不久被征入伍。战后当过木匠和统计员,后成为专业作家,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伯尔的文学活动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从1946到1952年,他先后发表了中篇小说《列车正点到 达》(1949)、长 篇小说《亚当,你曾在哪里?》以及短篇小说《飞刀艺人》(1948)、《败家子》(1951)等。这些作品主要取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揭露法西斯战争的罪恶,反映德国人民的苦难,基调灰暗、抑郁。
  1953至1965年,伯尔的创作主题从批判战争转为批判战后的西德社会,小商贩、小职员、孤儿寡妇等小人物的社会遭遇成了他作品的主要内容。代表作有《一声没吭》(1953)、《九点半钟的台球》(1959)、《小丑之见》(1963)等。
  七十年代,伯尔连续发表了《莱尼和他们》(1971)、《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o勃罗姆》(1974)和《监护》(1979)三部重要作品,通过小人物的不幸遭遇,展现德国战前、战争年代以及当前人们的生活风貌,揭露西德社会的弊端,使其文学成就达到了新的高峰。
  获奖作品:
  《女士及众生相》
  获奖理由:
  “为了表扬他的作品,这些作品兼具有对时代广阔的透视和塑造人物的细腻技巧,并有助于德国文学的振兴。”


  1973年
  怀特
  ElwynoBrooksoWhite
  1899-1985
  美国当代著名散文家、评论家,以散文闻名于世,“其文风冷峻清丽,辛辣幽默,自成一格。”他的散文中,最为世人称道的一篇是(Once more to the lake)(林湖重游)。
  1899年生于纽约。1918年,从美军退役,入康奈尔大学就读,1921 年毕业。这期间他曾担任过《西雅图时报》等多家出版机构的记者。1924 年,他回到纽约,当了一位广告撰稿人。1926或1927年,他来到《纽约客》杂志社作编辑工作。在《纽约客》工作的这11年来,他为这本杂志写下了大量的散文和诗歌,还有些别的体裁的文章。1929 年他和凯瑟琳(Katherine)结婚。(1941,他们一起撰写了《美国幽默文库》一书。)不久,怀特开始为《新纽约周刊》工作。但是,直到他和他的同事兼朋友James Thurber合写的《性是必需的吗?》一书在同年出版后,怀特才真正引起了文坛的注意。
  从 1938~1943年,他作为《哈珀斯》杂志的专栏作家,为该杂志的“个人观点”专栏撰写了大量的散文。这些“怀特式”的散文在1942年被结集出版后,被评论家认为是怀特最优秀的一本散文集。
  1939年,他搬到缅因州的北Brooklin 的一个农场,作为一名自由作家继续从事写作。1959年,怀特出版了一本文体学专著《文体的要素》,这本书后来被广泛地用作美国中学与大学的教材。
  除了大量的散文、杂文等,怀特还写了三部童话,分别是《小老鼠斯图尔特》(1945),《夏洛的网》(1952),《天鹅的喇叭》(1970)。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夏洛的网》,至今已经发行500万册以上,拥有20多种文字的译本。在美国1976年《出版周刊》搞的一次读者调查中,这本童话位居“美国十佳儿童文学名著”中的首位,可见它受欢迎的程度。曾有一个小读者写信问他,你的童话故事是真的吗?怀特去信回答:“不,他们是想象出来的故事--但是真的生活也不过是生活的一种罢了--想象里的生活也算一种生活。”
  1985年10月1日,怀特 因 Alzheimer(一种神经系统的疾病,多发于60岁以上的老人,发作时使人丧失记忆力,行动能力等)病在缅因州的北Brooklin去世,由他的儿子和三个孙子埋葬。
  由于怀特在散文创作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他在生前曾获得多项殊荣:1971年,他获得美国“国家文学奖章”;1973年,他被选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50名永久院士之一;1978年,他获得普利策特别文艺奖;他还获得了美国七家大学及学院的名誉学位。
  他的主要作品有:《女士是冷酷的》(1928),《性是必需的吗?》(1929),《美国幽默文库》(1941),《个人观点》(1942),《小老鼠斯图尔特》(1945),《野菖蒲》(1946),《这里是纽约》(1949),《夏洛的网》(1952),《角落里的第二棵树》(1954),《文体的要素》(1959),《我罗盘的方位》(1962),《天鹅的喇叭》(1970),《怀特散文》(1977),《诗与小品》(1981),《纽约客文选1925-1976》(1990)。
  获奖作品:
  《风暴眼》
  获奖理由:
  “由于他史诗与心理叙述艺术,并将一个崭新的大陆带进文学中”


  1974年
  哈里o埃德蒙o马丁逊
  1904~1978
  瑞典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作《现代抒情诗选》、《游牧民族》、《自然》、《海风之路》、《蝉》、《草之山》和代表作《阿尼亚拉》等。
  获奖作品:
  《露珠里的世界》
  获奖理由:
  “他的作品透过一滴露珠反映出整个世界”
  埃温特o约翰逊
  1900~1976
  瑞典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乌洛夫的故事》等。
  获奖作品:
  《乌洛夫的故事》
  获奖理由:
  “以自由为目的,而致力于历史的、现代的广阔观点之叙述艺术”


  1975年
  蒙塔莱
  Eugenio Montale
  1896~1981
  意大利诗人
  出生在热那亚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童年和少年在利古里亚海滨的疗养胜地度过。自幼学习音乐,获得优异的成绩,曾向往成为一名歌唱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应征入伍,作为步兵军官在前线服役两年。退伍后从事新闻工作,并写作诗歌。1925年第一部抒情诗集《乌贼骨》问世,一举成为著名的抒情诗人。1927年迁居佛罗伦萨,任市图书馆馆长。1938年因拒绝加入法西斯党,被解除公职。40年代初离开法西斯统治的意大利,流亡瑞士,并在反法西斯斗争高潮时期参加了抵抗运动。战后当过记者、音乐评论家,长期担任米兰《晚邮报》的文学编辑。1967年,意大利总统授予他“终身参议员”称号,以表彰他在文学领域的卓越成就。197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
  蒙塔莱是隐逸派诗歌的重要代表,他对生活和创作都有独特的见解。他认为人无法探测历史的奥秘,无力改变世界的现状,人与人之间也丧失了沟通的可能,因此,诗人的使命不是反映普遍的真实,描述社会现实生活,而只是表现人的生存本身,寻求个性的真实,反映自我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他的处女作《乌贼骨》体现了隐逸派诗歌的主要特点。在这部抒情诗集中,蒙塔莱通过对故乡利古里亚海滨景物的描绘,表现周围现实世界和自然的美,着意抒发人的忧伤和孤独,咏叹“生活的邪恶”和人生“不可捉摸的痛苦”。这部诗集使他获得“生活之恶的歌手”的称号。
  《乌贼骨》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为蒙塔莱的整个诗歌创作奠定了基调。随后发表的诗集《境遇》(1939)、《暴风雨和其他》(1956),抒写人在痛苦中挣扎、意识到不可逆转的结局的悲哀;表现人的惊慌不安,个性遭到暴力的践踏。也有一些诗篇摆脱了主观主义的艺术探索,表达为反对法西斯主义而斗争的人的情感。蒙塔莱还写了一些诗章,或记叙日常生活,或献给他的亡妻(《萨图拉》,1971;《诗钞:1971~1972》,1973)。他著有论文集《在我们的时代》(1973)。
  在艺术上,蒙塔莱的诗歌具有象征主义的特点。诗人在着力刻画人的个性危机、表现人生的坎坷和苦闷时,全神贯注于自我,突出内心世界丰富、细微的情感,注重艺术形象的提炼,运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他的诗歌追求音韵,讲究字句的雕琢,具有交响乐的韵味,被评论家称作“纯诗歌”。
  获奖作品:
  《生活之恶》
  获奖理由:
  “由于他杰出的诗歌拥有伟大的艺术性,在不适合幻想的人生里,诠释了人类的价值”


  1976年
  索尔o贝娄
  Saul Bellow
  1915-2005
  美国作家
  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拉辛,在蒙特利尔度过童年。1924 年,举家迁至美国芝加哥。父亲是从俄国移居来的犹大商人,贝娄是家中四个孩子中最年幼的一个。1933年,贝娄考入芝加哥大学。两年后,转入伊利诺斯州埃文斯顿的西北大学,获得社会学和人类学学士学位。同年,赴麦迪威的威斯康星大学攻读硕士学位。自1938年以来,除当过编辑和记者,并于二次大战期间在海上短期服过役外,他长期在芝加哥等几所大学执教。现任芝加哥大学教授和社会思想委员会主席。
  从1941年到1987年的4O余年间,贝娄共出版了9部长篇小说。早期创作有结构优美的《挂起来的人》(1944)、《受害者》(1947),颇为评论界注目。《奥吉o玛琪历险记》(1953)的出版,使他一举成名,奠定了他的文学地位。由于他把“丰富多彩的流浪汉小说与当代文化的精妙分析结合在一起”,这部小说成为当代美国文学中描写自我意识和个人自由的典型之作。其后,陆续出版了《雨王汉德逊》(1959)、《赫索格》(1964)、赛姆勒先生的行星》(1970)、《洪堡的礼物》(1975)、《系主任的十二月》(1981)、《而今更见伤心死》(1987)、《偷窃》(1989)等。这些作品袒露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苦闷,从侧面反映了美国当代“丰裕社会”的精神危机。其中《赫索格》成为美国轰动一时的畅销书。此外,贝娄还出版过中短篇小说集《且惜今朝》(1956)和《莫斯比的回忆》(1968),剧本《最后的分析》(1965)以及游记《耶路撒冷去来》(1976)、散文集《集腋成裘》(1994)等。
  贝娄的一生可以说是集学者与作家于一身,他在创作上继承了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某些传统,并采用了现代主义的一些观念和手法,强调表现充满矛盾和欲望的反英雄。他曾三次获美国全国图书馆,一次普利策奖;1968年,法国政府授予化“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1976年,由于他“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分析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作品:
  《赫索格》
  获奖理由:
  “由于他的作品对人性的了解,以及对当代文化的敏锐透视”


  1977年
  阿莱克桑德雷o梅洛
  Aleixandre Merlo,Vicente
  1898~1984
  西班牙诗人
  1898年4月22日生于塞维利亚,1984年12月13日卒于马德里。
  大学毕业后获律师资格,同时从事文学创作。早年受拉丁美洲现代主义影响,后转向散文诗创作。
  1928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轮廓》。
  1933年,因诗集《毁灭与爱情》获西班牙皇家学院颁发的国家文学奖。同年与秘鲁诗人聂鲁达联合创办文学杂志《诗绿马》。
  1950年成为西班牙皇家学院院士。
  1977年因“作品在表现现代人生活状况时将传统与现代融会贯通”,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作品还有诗集《唇剑》、《天堂的影子》、《心灵的历史》、《辽阔》、《终极诗》和《知识对话》等。
  阿莱克桑德雷崇尚自由自在的生活和清新自然的诗风,作品多表现生死情爱、宇宙自然等生存主题,富于哲理且不乏悲观色彩。其中《毁灭与爱情》表现了诗人对幸福生活的热爱和对纯洁爱情的向往。与此同时,作品揭开了生活和爱情的面纱,把生活比作死亡,把爱情视作痛苦,使诗具有“赤裸裸的优美”。
  《心灵的历史》被认为是诗人的代表作,收入了诗人从 1943~1954年10余年间的精彩之作。作品写常人一生的喜怒哀乐,从少年到成年,许多诗篇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此外有散文和评论集《会见》、《西班牙现代诗人》、《从马查多到博索尼奥》等。
  获奖作品:
  《天堂的影子》
  获奖理由:
  “他的作品继承了西班牙抒情诗的传统和吸取了现在流派的风格,描述了人在宇宙和当今社会中的状况”


  1978年
  艾萨克o巴什维斯o辛格
  Isaac Bashevis Singer
  19O4-1991
  美国作家
  出生于沙俄统治下的波兰,祖父与父亲都是犹太教的长老。他从小接受正统犹太教教育,学习希伯来文和意第绪文,熟悉犹太教的经典和宗教仪式以及犹太民族的风俗习惯等,这一切都铸就了他作品的重要特色。
  由于受到作家和记者的哥哥的影响,他违背父命,走进了华沙犹太人文学界。在哥哥的帮助下,1935年迁居美国纽约。
  辛格15岁开始文学创作。迄今为止已创作30余部作品,全都用意第绪文写成,大部分已译成英文。长篇小说《莫斯卡特一家》(195o)、《庄园》(1967)和《农庄》(1969)等主要写在现代文明和排犹主义双重压力下,波兰犹太社会的解体过程,其中《庄园》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作。另一类小说主要写爱情与宗教问题,主要作品有《撒旦在戈雷》(1955)、《卢布林的魔术师》(196o)、《奴隶》(1962)、《仇敌;一个爱情故事 )(1972)和《童爱)(1979)等。其中最著名的是《卢布林的魔术师》,西方评论家说它是辛格最佳的长篇小说。
  辛格的短篇小说创作也很突出,至今已发表I0余部短篇小说集,重要的有《傻瓜吉姆佩尔及其他故事》(1957)、《市场街的斯宾诺莎》(1961)、《羽毛的王冠》(1973)、《短篇小说集》(1982)、《意象集》(1985)、《梅休塞拉赫之死及其他故事》(1988)等。此外还有 2个剧本、 3部回忆录。11部儿童故事集。 1978年,由于“他的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艺术既扎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处境”,辛格获诺贝尔文学奖。
  辛格被称为当代最会讲故事的作家。在创作上,他尊重传统,又吸收了意第绪文学中的营养,创造出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的小说有不少以性爱为题材,他认为“在爱情和性爱中比在任何其他关系中,人的本性显露得更充分”。但他不耽于色情描写,而重在探索和揭示激情对个人命运的影响。他主张作家创作要起到娱乐读者的作用,让读者得到艺术享受。所以他的故事叙述生动,文笔轻松幽默,作品中丰富的成语和活泼的句法受到评论界的高度赞扬,认为那是任何译文无法传达的。
  获奖作品:
  《魔术师-原野王》
  获奖理由:
  “他的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既扎根于波兰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处境”


  1979年
  奥底修斯o埃利蒂斯
  希腊诗人。1911年11月2日生于克里特岛首府伊拉克利翁,后随家迁居雅典。1930年进雅典大学法律系,因对诗歌产生浓厚兴趣,去巴黎攻读文学。回国后不断发表诗作,很快便成为希腊新诗派的代表。1940年第一部诗集《方向》问世,标志着希腊诗歌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同年上前线参加反法西斯战斗。战后发表长诗《献给在阿尔巴尼亚牺牲的陆军中尉的英雄挽歌》(1945),以非现实主义手法和独特的内心感受来表现法西斯战争对人类的践踏。1959年出版的长诗《理所当然》是他的代表作 。全诗分3个部分 :创业篇 、受难篇、赞美篇,其中受难篇是全诗的主要部分。诗歌在结构处理上别具 一 格 ,又将现代手法与传统形式结合 ,通过“一个诗人意识之发生和成长”,表现人类生存、受难、复苏的经历,是一部抒情史诗。次年还发表了《对天七叹》 。其他作品有《光明树》、《同胞》、《玛丽亚o尼菲莉》《疯狂的石榴树》等。1979年“由于他的诗反抗希腊的传统背景,以感觉的力量和智慧的透视,描述现代人为自由和创作而奋斗”获诺贝尔文学奖。1982年被推举为希腊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获奖作品:
  《英雄挽歌》
  获奖理由:
  “他的诗,以希腊传统为背景,用感觉的力量和理智的敏锐,描写现在认为自由和创新而奋斗”


  1980年
  切斯拉夫o米沃什
  CzesiawMiiosz
  1911-2004
  波兰当代最伟大的诗人和翻译家
  米沃什1911年出生于立陶宛维尔诺附近的谢泰伊涅里一个贵族家庭。当时立陶宛仍然属于波兰的版图(直到1940年归属于前苏联)。当地语言混杂,但米沃什的家庭从16世纪起就讲波兰语,因此,尽管此后一生漂泊不定,并精通好几种语言,米沃什仍然把波兰视为祖国,并坚持用波兰语写作。他曾说:“我是一个波兰诗人,不是立陶宛诗人。”
  米沃什在大学里学习法律,并于1936年发表了第一本诗集《冰封的日子》。从诗人早期作品的主题已经可以看出他后来写作风格的端倪:通常是从结合了诗人现实经历的历史视角出发,而以田园诗兼启示录式的手法表现出简洁意象。
  他经历过“二战”的纳粹时期。战后他曾担任波兰外交官,在波兰驻美国与法国的使馆里,负责文化事务。与政府决裂后曾去法国,并于1960年离开法国来到美国。在那里,他担任伯克莱大学的斯拉夫语言和文学教授达20多年之久。
  1989年后,诗人结束了接近30年的流亡生活,回到波兰以后,就一直住在克拉科夫。
  获奖作品:
  《拆散的笔记薄》
  获奖理由:
  “不妥协的敏锐洞察力,描述了人在激烈冲突的世界中的暴露状态”


  1981年
  艾利亚斯o卡内蒂
  Elias Canetti
  19O5~
  他的国籍问题,至今众说纷纭,这与他一生游踪不定有关。他生于保加利亚北部鲁斯丘克(今鲁塞),祖父是居住在西班牙的犹太人,父母以经商为业。8岁丧父,随母迁至维也纳,先后在苏黎世、法兰克福等地求学,大学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由于从小就酷爱艺术,对犹太教、商业活动深感厌恶,卡内蒂潜心研究文学、历史,并开始写作。 1938年,德国法西斯侵占奥地利,卡内蒂流亡法国,辗转至英国,定居伦敦并加入英国国籍,但他一直用德语写作。我国翻译界倾向于把他归属于奥地利或英国德语作家。
  卡内蒂自幼受母亲影响颇深。德国文学,尤其是歌德对他一生的创作影响很大,乃至被称为“一个生活在2O世纪里的 18世纪的作家”。此外,卡夫卡也给他很大影响,他们是至交。卡内蒂早年攻读过自然科学,这又使他喜好以冷峻的态度表现精神与现实的冲突,特别喜好剖析那些无足轻重的“边缘人物”,如异乡客、怪人以及精神反常的各种小人物。他善于从文化史角度洞察社会与人生,从现代社会的各种现象、人物和事件中去探索全面的解释,表现了一个严肃的思想家和艺术家所独有的个性、智慧和才能。
  迄今为止,卡内蒂发表了70部著作,散文最多,戏剧次之,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政论《群众与权力》(196O)。这是一部赞扬者多,阅读者少的辉煌理论著作。瑞典学院称它为一本“权威性的著作”,此书使作家得到普遍的尊敬。戏剧《虚荣的喜剧》(195O)和《婚礼》(1964)在地方舞台上赢得了大胆观众的喝彩,也招来一些人的起哄。杂记《人的省分》(1973)反映了作者的心灵历程,书中耐人寻味的警句比比皆是,处处闪烁着一位天才的智慧的光芒。自传三部曲《得救之合》(1977)、《耳中火炬》(198O)、《眼的游戏》(1986)在西方博得一片喝彩声。长篇小说《迷惆》是他唯一的一部小说,西方评论界一再把它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相比,并曾多次获奖。1981年,在他获得卡夫卡奖金的同时,以“作品具有宽广的视野、丰富的思想和艺术力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作品:
  《迷茫》
  获奖理由:
  “作品具有宽广的视野、丰富的思想和艺术力量。”


  1982年
  加西亚o马尔克斯
  1927-
  哥伦比亚作家,记者
  生于马格达莱纳省阿拉卡塔卡镇。父亲是个电报报务员兼顺势疗法医生。他自小在外祖父家中长大。外祖父当过上校军官,性格善良、倔强,思想比较激进;外祖母博古通今,善讲神话传说及鬼怪故事,这对作家日后的文学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13岁时,他迁居首都波哥大,就读于教会学校。18岁进国立波哥大大学攻读法律,并加入自由党。1948年,哥伦比亚发生内战,中途辍学。不久,他进入报界,任《观察家报》记者,同时从事文学创作。1954年起,任该报驻欧洲记者。1961年起,任古巴拉丁社记者。1961年至1967年侨居墨西哥,从事文学、新闻和电影工作。197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称号,1972年获拉美文学最高奖--委内瑞拉加列戈斯文学奖,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和哥伦比亚语言科学院名誉院士称号。
  加西亚o马尔克斯作品的主要特色是幻想与现实的巧妙结合,以此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审视人生和世界。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百年孤独》(1967)《家长的没落》(1975)、《霍乱时期的爱情》(1985),中篇小说《枯枝败叶》(1955)、《恶时辰》(1961)、《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1961)、《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1981),短篇小说集《蓝宝石般的眼睛》(1955)、《格兰德大妈的葬礼》(1962),电影文学剧本《绑架》(1984),文学谈话录《番石榴飘香》(1932)和报告文学集《一个海上遇难者的故事》(1970)、《米格尔o利廷历险记》(1986)等。
  12岁时,作家来到首都波哥大教会学校读书。18岁后在波哥大大学读法律,参加了自由党。1948年内战爆发时,他中途辍学,不久进报界工作。1954年任《观察家报》记者兼电影专栏负责人。此后,他从事新闻工作,同时进行文学创作。他曾到过意、法、英、苏、波、捷、匈等国。1959年回国,担任古巴“拉丁社”驻哥伦比亚办事处的负责人。 1961年任该社驻联合国记者,后迁居墨西哥,至1976年才返回哥伦比亚。为了抗议军人政权,他曾于是年举行“文学罢工”。1981年受军政府迫害而流亡墨西哥。1982年哥伦比亚新政府成立,作家才得以返回故土,从事文学创作。当年因《百年孤独》的成功获诺贝尔文学奖。同年,应法国总统密特朗的邀请,担任法国-西班牙语国家文化交流委员会主席。
  其作品主要是代表作长篇小说《百年孤独》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还有短篇小说《第三次无可奈何》《格兰德大妈的葬礼》等;中篇小说《伊莎白尔在马贡多的观雨独白》《枯枝败叶》《周末后的一天》《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等;长篇小说《恶时辰》《家长的没落》(1976年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当年世界十大优秀作品之一)《霍乱时期的爱情》《迷宫中的将军》。
  获奖作品:
  《霍乱时期的爱情》
  获奖理由:
  “由于其长篇小说以结构丰富的想象世界,其中糅混着魔幻于现实,反映出一整个大陆的生命矛盾”


  1983年
  威廉o戈尔丁
  1911~1994
  英国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蝇王》、《继承者》、《金字塔》、《自由堕落》、《看得见的黑暗》、《纸人》等。
  获奖作品:
  《蝇王金字塔》
 

   1984年
  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
  1901~1986
  捷克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作《裙兜里的苹果》、《铸钟》、《妈妈》、《哈雷慧星》和回忆录《世界美如斯》等。
  获奖作品:
  《紫罗兰》
  获奖理由:
  “他的诗富于独创性、新颖、栩栩如生,表现了人的不屈不挠精神和多才多艺的渴求解放的形象”。


  1985年
  克洛德o西蒙
  ClaudeoSimon
  1913- 2005
  2005年7月6日,法国文坛上的著名作家克洛德o西蒙在巴黎与世长辞,享年92岁。克洛德o西蒙是法国“新小说”流派的主要代表作家之一,一生作品达20多部。1985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克洛德o西蒙1913年10月10日生于原法属殖民地马达加斯加岛。他不到1岁时,出身行伍的父亲在一次战役中阵亡。母亲携子返回法国,在南部朗格多克o鲁西永大区的贝尔皮尼昂市居住下来。西蒙未满11岁时,母亲故世。他随后由祖母抚养,迁往巴黎。在巴黎市的斯坦尼斯拉斯中学毕业后,他就读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1933年他放弃去海军学校的机会,跟立体派画家安德烈o洛特学绘画。1936年西蒙抱着支持西班牙政府的立场赶赴巴塞罗那,时值西班牙政府跟叛乱部队进行激战,这场残酷的内战对他的一生影响很深。二战爆发后,西蒙应征入伍,作为骑兵团的一员,1939年参加加默兹战役,并于当年5月被德军俘虏。5个月后,他越狱回国参加地下抵抗运动。战后,他游历了许多国家,并从1946年开始定居在比利牛斯山脉,一边种植葡萄,一边从事写作。
  西蒙不仅热衷于文学创作,还热心当代社会问题。除早年赶赴西班牙外,他在1983年与其他文学界艺术家联名写信共同表达对“大国军备竞赛”的担忧。1996年,他又与其他8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一道呼吁尽快解决逼迫“儿童性卖淫”的犯罪问题。针对这种社会现状,西蒙表示,任何方式的言行都比保持沉默有益。
  “新小说”是现代派文学中的一个流派。风靡于20世纪50、60年代,主要有4个代表作家:阿兰o罗伯 格里耶、娜塔莉o萨洛特、米歇尔o布托和克洛德o西蒙。另外还有玛格丽特o杜拉斯等作家一度也被认为属于新小说派。此前在上个世纪30年代,这种创作风格已经在出现在法国著名作家娜塔莉o萨洛特的笔下。
  “新小说”流派反对传统的小说创作方法,主张作家摆脱固有的道德观念和思想感情,打破传统小说对时空结构和叙述顺序的限制,采用意识流和虚实交错、时空颠倒等手法,对物的世界进行纯客观的描绘。这类小说回避社会问题,重在揭示世界和人生的荒诞,在欧洲和世界曾产生较大的影响,到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衰落。新小说派不是一个自觉的、有组织的流派,每位作家在创作上各有特色。
  在新小说派作品的写作手法上,西蒙表现得淋漓尽致。其此前的习画经历对小说创作颇有影响。《大酒店》是克洛德o西蒙第一部尝试文字与画相结合的作品。《大酒店》里只有几个面目模糊的人物,看不到明白的情节脉络。整个小说内容无头无尾,但是片断情节有声有色。西蒙向读者讲述的不是一个悲欢离合的故事,而是朦胧飘忽的印象。小说中,词与标点等组成和谐,给人以视觉厚度。
  西蒙一生中共创作20多部小说。他的处女作《作假者》出版于1945年,第一部重要作品《风》发表于1957年,此后他进入创作高峰期,几乎每年有作品问世。战争经历直接促成了他在1960年创作出了经典小说《弗兰德公路》并于当年获得“新潮文学奖”,创作手法别具一格的《大酒店》问世于1962年,随后在1967年和1969年他又著完了《历史》和《法萨尔之战》,其中《历史》在1967年荣获“梅第西文学奖”。上世纪60年代这4部杰作使他在法国文坛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1970年和1971年他又创作了《盲人奥利翁》和《导体》,《三联画》和《家事诗》在1973年和1981年与读者见面。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他的作品《植物园》在1997年出版。
  西蒙曾在1968至1970年间担任法国5大文学奖之一的“梅第西文学奖”评委会成员。1985年,时年72岁的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标志着法国“新小说派”的艺术成就得到国际文坛的肯定。西方评论家把他看作最富于“现实主义倾向”的出色小说家。
  “法国文坛失去了一位最伟大的作家”
  克洛德o西蒙才华横溢,但处事低调。按照作家生前的习惯,其逝世的消息于9日公布于众。
  对于他的逝世,法国总理德维尔潘评价称,“法国文坛失去了其中一位最伟大的作家”。德维尔潘表示,西蒙作品文笔独特,其小说极富个性地向世人展现了上个世纪的惊人历史画卷,而西蒙正是见证了上一世纪的人类战争与暴力。法国文化部长雷诺o当诺迪欧o瓦布尔表示,作为法国“新小说”流派的代表作家,西蒙无论在法国还是在世界上都享誉文坛。
  “新小说”进入中国的高潮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西蒙的作品也是在此年代才被翻译介绍到中国。中国出版的《二十世纪法国文学丛书》收录了西蒙的杰作《佛兰德公路》,该作品与阿兰o罗伯 格里耶的《橡皮》一起,成为中国创作评论界在谈论法国“新小说”流派时无法绕过的两部作品。一代名家终有逝,但其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创作遗产。
  获奖作品:
  《弗兰德公路-农事诗》


  1986年
  握雷o索因卡
  Wole Soyinka
  1934~
  尼日利亚剧作家、诗人、小说家、评论家。
  出生于尼日利亚西部约鲁巴族聚居的一个小城。父亲是当地教会学校的校长,这使他从小就受到了西方和非洲传统文化的教育。18岁时考入尼日利亚最大城市伊巴丹大学,求学期间发表过诗歌作品。1954年获奖学金赴英国利兹大学攻读文学,研究古希腊戏剧理论并广泛涉猎莎士比亚、布莱希特和贝克特等戏剧大师的作品。毕业后在伦敦皇家宫廷剧院任剧本编审。该剧院是欧洲第一流戏剧活动的中心,索因卡在这里观摩了众多名剧的导演和舞台设计,同时编导演出自己创作的戏剧。196O年回国,创建国家剧院,组织著名的“1960 年假面”剧团、奥里森剧团等,探索融合非洲传统戏剧和西方戏剧的方法。
  索因卡的戏剧创作大致分为两个时期,196O年以前属于早期创作,主要作品有《沼泽地的居民》(1958)、《雄狮与宝石》(1959)和《裘罗教士的考验》(196O)等。这时期创作多半是喜剧,风格单纯、明朗,富于幽默与讽刺。196O年后,他的创作进入高峰期,主要作品有《森林之舞》(1960)、《强种》(1964)、《孔其的收获》(1965)、《路》(1965)、《疯子和专家》(1970)等。这时期风格逐渐转入低沉、隐晦、荒诞,讽刺十分辛辣。特别是后两部作品表现尤为突出,被称为贝克特式的荒诞派戏剧佳作,其中的《路》曾获得1966年非洲艺术节大奖。 索因卡的诗和戏剧一样,风格多样,现实针对性很强。主要诗集有《伊当洛及其他》(1967)和《地窟中的校》(1972)等。他的小说也很著名,长篇小说《解释者》被评论界誉为可与乔伊斯和福克纳的作品相媲美。该作品曾获1968年英国的《新政治家》杂志颁发的文学奖。1995年,索因卡又出版了随笔集《艺术、对话与愤怒:文学与文化随笔集》等。
  索因卡不仅在文学艺术方面显示出才华横溢,在政治上也是一个难以抑制自由呼声的拜伦式人物,为此曾两次铃铛入狱。《疯子与专家》便是狱中之作,《死人:狱中杂记》(1972)是其追述铁窗生活的回忆录。
  索因卡杰出的创作活动使他获得过国内外众多奖励和头衔。1986年,由于他“以其广阔的文化视野和富有诗情画意的遐想影响了当代戏剧”,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作品:
  《狮子和宝石》


  1987年
  约瑟夫o布罗茨基
  Joseph Brodsky
  1940~1996
  苏裔美籍诗人。
  生于列宁格勒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摄影师,布罗茨基自小酷爱自由,因不满学校的刻板教育,15岁便退学进入社会。他先后当过火车司炉工、板金工、医院陈尸房工人、地质勘探队的杂务工等。业余时间坚持写诗,译诗。
  布罗茨基从1955年开始写诗,多数发表在由一些青年作家和艺术家所办的刊物《句法》上,并通过诗朗诵和手抄本形式流传于社会。卓异的诗才很快使他崭露头角,被称作“街头诗人”,并受到阿赫玛托娃和其他一些文化界人士的赏识。1963年发表的著名长诗《悼约翰o邓》是他早期创作的代表作。1964年,布罗茨基被法庭以“社会寄生虫”罪判处5年徒刑,送往边远的劳改营服苦役。服刑18个月后,经过一些苏联著名作家和艺术家的干预和努力而被释放,获准回到列宁格勒。从此,布罗茨基的作品陆续在国外出版。从1965年起,布罗茨基的诗选陆续在美国、法国、西德和英国出版,主要诗集有《韵文与诗》(1965)、《山丘和其他》(1966)、《诗集》(1966)、《悼约翰 o邓及其他》(1967)、《荒野中的停留》(1970)等。
  1972年,布罗茨基被苏联驱逐出境。不久,他接受美国密执安大学的邀请,担任住校诗人,开始了他在美国的教书、写作生涯。1977年,加入美国国籍,现是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和全国艺术与文学学会会员,巴伐利亚科学院通讯院士。
  侨居国外期间,布罗茨基又以十多种语言出版了他的选集,其中尤以《诗选》(1973)和《言语的一部分》(198O)影响为最大。此外,还有散文集《小于一》(1986)、《论悲伤与理智》(1996)等。在短短的一、二十年间,布罗茨基声誉鹊起,成为当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对生活具有敏锐的观察和感受力,思想开阔而坦荡,感情真挚而温和。他的诗充满了俄罗斯风味,特别是在流亡国外之后,怀乡更成为他的重要诗歌主题之一。在艺术上,他始终“贴近两位前辈诗人,阿赫玛托娃和奥登”,追求形式上的创新和音韵的和谐。1987年,由于他的作品“超越时空限制,无论在文学上及敏感问题方面,都充分显示出他广阔的思想和浓郁的诗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作品:
  《从彼得堡到斯德哥尔摩 》
  获奖理由:
  “他的作品超越时空限制,无论在文学上或是敏感问题方面都充分显示出他广阔的思想及浓郁的诗意”


  1988年
  纳吉布o马哈富兹
  1911年12月11日-2006年8月29日
  埃及开罗
  他被看作是最重要的埃及作家和阿拉伯世界最重要的知识分子之一。1988年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他是第一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阿拉伯语作家。获奖理由:“他通过大量刻画入微的作品-洞察一切的现实主义,唤起人们树立雄心-形成了全人类所欣赏的阿拉伯语言艺术”。
  马哈富兹的父亲是一个官员,他在开罗的一个老城区里长大。后来他的作品中会经常描写开罗的老城区。中学毕业后他学哲学,从1930年代开始他在埃及的教育部里工作。
  业余他写短篇小说。1939年他发表了第一部小说。这部小说的内容是法老时期的故事。当时法鲁克国王统治的埃及实际上处于半殖民地的状况下。马哈富兹通过回顾埃及古老辉煌文化的手段来加强当时埃及的自我感。
  40年代中马哈富兹转向当代的、更现实的题材。在《堕落情妓》后他以“三街”(《宫间街》、《思宫街》、《甘露街》)成为埃及无争议的最杰出的作家。这部三部曲使他也在全世界著名。在这三部曲中他描写了一个埃及商人家庭三代人的命运,描写了埃及社会在20世纪前半叶通过与西方的接触和现代化过程所受到的变化。马哈富兹因此获埃及国家文学奖。
  1959年的《我们街区的孩子们》使马哈富兹感受到了另一种“著名”。在这部人类史的比喻中出现了类似亚当、摩西、耶稣和穆罕默德的人物。开始的几章还在埃及政府的报纸上刊登过,但是保守伊斯兰教人士进行强烈抗议后被停刊。至今为止在埃及阿拉伯语版的全文不准印刷,因为保守伊斯兰教人士指责它亵渎神灵。开罗美国大学出版了一个英文版,此外在黎巴嫩印刷的阿拉伯语版可以在黑市上买到。
  除写作小说外马哈富兹还写电影剧本。马哈富兹也是国际科学院的成员。
  由于马哈富兹支持对以色列的和平过程他受到基要主义者和阿拉伯民族主义者的尖锐批评。伊斯兰极端主义者认为1988年向马哈富兹 颁发诺贝尔奖是西方的挑恤。有一个极端主义的穆拉甚至在一份教法决议中判马哈富兹死刑。1994年有人刺杀马哈富兹,此后他受严密保护。
  虽然如此马哈富兹依然反对伊斯兰基要主义,支持国家与宗教的分离,支持一个世俗的、民主的社会。
  获奖作品:
  《街魂》
  获奖理由:
  “他通过大量刻画入微的作品-洞察一切的现实主义,唤起人们树立雄心-形成了全人类所欣赏的阿拉伯语言艺术”


  1989年
  卡米洛 ` 何塞塞拉
  1916~
  西班牙小说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帕斯夸尔杜阿尔特一家》、《蜂房》、《考德威尔太太与儿子的对话》等。
  获奖作品:
  《为亡灵弹奏》
  获奖理由:
  “带有浓郁情感的丰富而精简的描写,对人类弱点达到的令人难以企及的想象力”。


  1990年
  奥克塔维奥o 帕斯
  Octavio Paz
  1914~1998
  墨西哥诗人、散文家
  生于墨西哥城。父亲是记者、律师,曾任墨西哥革命中著名将领埃米里亚诺o萨帕塔驻纽约的代表。母亲是西班牙移民的后裔、虔诚的天主教徒。祖父是记者和作家,祖母是印第安人,帕斯的童年就是在这样一个充满自由与宗教气氛的环境中度过的。帕斯从5岁开始学习,受的是英国及法国式教育。14 岁即入墨西哥大学哲学文学系及法律系学习,阅读了大量的古典和现代主义诗人的作品,后来又接受了西班牙“二七年一代”和法国超现实主义诗风的影响。
  1931年开始文学创作,曾与人合办《栏杆》杂志。两年后又创办了《墨西哥谷地手册》。当时他对哲学与政治兴趣很浓,曾阅读大量具有马克思主义倾向的作品。1937年在尤卡坦米岛创办一所中学,在那里他发现了荒漠、贫穷和伟大的玛雅文化,《在石与花之间》就是那时创作的。同年他去西班牙参加了反法西斯作家代表大会,结识了当时西班牙及拉丁美洲最杰出的诗人们。《在你清晰的影子下及其他西班牙的诗》就是在那里出版的。回到墨西哥以后,帕斯积极投入了援救西班牙流亡者的工作,并创办了《车间》和《浪子》杂志。1944年赴美国考察研究。1945年开始外交工作.先后在墨西哥驻法同、瑞士、日本、印度使馆任职。1953至1959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后重返巴黎和新德里,直到1968年为抗议本国政府镇压学生运动而辞去驻印度大使职务。从此便致力于文学创作、学术研究和讲学活动。主要诗作有《太阳石》(1957)、《假释的自由》(1958)、 《火种》(1962)、《东山坡》(1969)、《清晰的过去》(1974)、《转折》(1976)、《向下生长的树》(1987)等。其中《太阳石》是他的代表作,曾轰动国际诗坛。散文作品有《孤独的迷官》(1950)、《弓与琴》(1956)、《榆树上的梨》(1957)、《交流》(1967)、《连接与分解》(1969)、《仁慈的妖魔》(1974)、《索尔 o胡安娜o伊内斯或信仰的陷附》(1982)、《人在他的世纪中》(1984)、《印度纪行》(1995)等。在《翻译与消遣》(1973)中,他翻译了我国唐宋一些诗人的作品。帕斯的诗歌与散文具有融合欧美,贯通东西,博采众长、独树一帜的特点。1963年曾获比利时国际诗歌大奖,1981年获西班牙塞万提斯文学奖,199O 年由于“他的作品充满激惰,视野开阔,渗透着感悟的智慧并体现了完美的人道主义”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同年出版了《作品全集》,《太阳石》、《假释的自由》、《火种》、《东山坡》、《清晰的过去》、《转折》、《向下生长的树》、《太阳石》、《孤独的迷官》、《弓与琴》、《榆树上的梨》、《交流》、《连接与分解》、《仁慈的妖魔》、《索尔o胡安娜o伊内斯或信仰的陷附》、《人在他的世纪中》、《印度纪行》等。
  帕斯的创作融合了拉美本土文化及西班牙语系的文学传统,继承欧洲现代主义的形而上追索以及用语言创造自由境界的信念,在他的诗歌世界里,强烈的瞬间经验和复杂的历史意识,个人的生命直觉和人类的文化传统达到了强烈合一。他的后期诗作更自觉地将东西方文化熔于一炉,其诗作由繁复回到具体明澈,可以说是受到东方古典诗歌的启示。他翻译过王维、李白、杜甫等中国古代诗歌大师的作品。
  获奖作品:
  《太阳石》
  获奖理由:
  “他的作品充满激情,视野开阔,渗透着感悟的智慧并体现了完美的人道主义”


  1991年
  戈迪默
  Gordimer,Nadine
  1923~
  南非作家。
  用英语创作。她生于南非德兰士瓦的斯普林斯。先在德兰士瓦受教育,后就读于约翰内斯堡的威特瓦特斯兰德大学。曾到过非洲、欧洲和北美许多地方,并在美国哈佛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讲授现代非洲文学。她抨击种族隔离制度,其作品被多次列为禁书。
  戈迪默9岁开始写作,15岁即在杂志上发表作品 。1952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毒蛇的柔和声音》,揭露了白人优越论造成的不公正现象。第一部长篇小说《说谎的日子》主要通过矿区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揭示出被种族政治扭曲了的人际关系,具有反种族歧视倾向。第二部长篇小说《陌生人的世界》描写一个从英国来南非的外地人的所见所闻和感受,揭示出白人和黑人生活在贫富悬殊而且难以沟通的世界里。60年代后又创作了长篇小说《恋爱时节》,揭露由于南非种族政策禁止不同肤色成员间的恋爱、结婚,造成了男女主人公的悲惨命运。进入70年代,严酷的社会现实激起她新的创作灵感,长篇小说的创作达到高潮。《尊贵的客人》描写一个原来的英国官员,现在又作为独立后新政府的客人回来的故事。通过他的经历与体验反映了赞比亚独立后的社会现实。《自然资源保护论者》描写南非一个成功的实业家在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无法解决的难题,再次抨击白人将自己视为南非统治者的各种错误认识。《伯格的女儿》以1976年索韦托黑人学生流血事件为背景,描写一个正直医生的遭遇。80年代创作的《专制的人》即是反映作者政治构想的一部长篇小说。《大自然的运动》是一部主题思想和艺术构思都独辟蹊径的长篇小说。以一名叫希来拉的白人女性自幼离开南非到世界各地,最后又回到南非嫁给一位黑人将军的人生道路为主线,描述了南非消灭种族隔离制度、建立黑人政权的伟大历史进程,为废除种族隔离后的南非提供了一种模式和美好前景。突出了“南非是全体南非人的南非,而不是少数白人的南非”这一公正的人道主义立场。全书分为各有小标题的20个部分,被誉为20世纪流浪汉小说。其行文优美,以描写人物心理活动和感情美化见长。
  戈迪默还创作了大量短篇小说,其主题和长篇小说相近。自50年代后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有《六英尺土地》、《星期五的足迹》、《不是为了出版》、《利文斯通的伙伴们》、《故事选》、《肯定是某个星期一》、《战士的拥抱》、《那儿有什么事》等。其紧凑精心的故事结构,精练客观的语言描述,都表明写作技巧的纯熟。其他著述有文学评论集《黑人解释者》、《基本姿态》,以及与人合编的《今日南非创作》等。
  戈迪默文学作品浩繁、成就卓著,自60年代先后荣获国内外文学大奖10余次。主要有W.H.史密斯文学奖、詹姆斯o台特黑人纪念奖、南非CNA文学奖、英国 布克奖、法 国埃格尔文学大奖、意大利普莱米欧o马拉帕特奖、德国奈莉o萨克斯奖、美国班奈特奖等。此外,她还是法国文学骑士勋章获得者、美国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和国际笔会副主席。1991年,她在6次提名之后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作品:
  《七月的人民》
  获奖理由:
  “以强烈而直接的笔触,描写周围复杂的人际与社会关系,其史诗般壮丽的作品,对人类大有裨益”


  1992年
  德里克 ` 沃尔科特
  1930~
  圣卢西亚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在绿夜里》、《放逐及其他》、《海湾及其他》;剧作《猴山之梦》、《最后的狂欢》等。
  获奖作品:
  《西印度群岛》
  获奖理由:
  “他的作品具有巨大的启发性和广阔的历史视野,是其献身多种文化的结果”。


  1993年
  托尼莫里森
  1931~
  美国女作家
  托尼o莫里森是美国黑人女作家。生于俄亥俄州钢城洛里恩,父亲是蓝领工人,母亲在白人家做女佣。1949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当时专为黑人开设的霍华德大学,攻读英语和古典文学。曾担任高级编辑,为拳王穆罕默德o阿里自传和一些青年黑人作家的作品的出版竭尽全力。她所主编的《黑人之书》,记叙了美国黑人300年历史,被称为美国黑人史的百科全书。70年代起,她先后在纽约州立大学、耶鲁大学和巴尔德学院讲授美国黑人文学,并为《纽约时报书评周报》撰写过3O篇高质量的书评文章,1987年起出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讲授文学创作。莫里森的主要成就在于她的长篇小说。著名的有:《最蓝的眼睛》(1970年)、《秀拉》(1973年)、《所罗门之歌》(1977年,获美国图书评论奖)、《柏油孩子》(1981年)、《宝贝儿》(1988年,获普利策奖)、《爵士乐》(1992年)等。
  获奖理由:“其作品想象力丰富,富有诗意,显示了美国现实生活的重要方面”。


  1994年
  大江 健三郎
  1935~
  日本作家。
  1935年1月31日,大江健三郎出生于日本四国岛的爱媛县喜多郡大濑村,在七兄弟中排行老三。1941年入大濑国民学校就读,1944年丧父。战争结束后,大江健三郎于1947年进入战后设立的新制中学--大濑中学接受民主主义教育,并以同年5月颁布的新宪法作为自己的道德规范。1950年入县立内子高中,翌年转入县立松山东高中,在校期间编辑学生文艺杂志《掌上》。1953年高中毕业后大江健三郎赴东京,入补习学校做报考大学的准备。1954年考入东京大学文科,热衷于阅读加缪、萨特、福克纳和安部公房等人的作品。1955年入东京大学法文专业,在渡边一夫教授的影响下开始阅读萨特的法文原作,并创作剧本《死人无口》和《野兽们的声音》。大江健三郎积极从事文学活动,于1957年5月在《东京大学新闻》上发表《奇妙的工作》并获该报“五月祭奖”。著名文艺评论家平野谦在《文艺、时评》上谈到该短篇小说时,认为这是一篇“具有现代意识的艺术作品”。在这一年里,大江健三郎还相继发表了习作《死者的奢华》、《人羊》和《他人的脚》等短篇小说,其中《死者的奢华》被荐为芥川奖候选作品,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称赞该作品显现出作者“异常的才能”。自此,大江健三郎作为学生作家开始崭露头角。1958年又发表了《饲育》和《在看之前便跳》等短篇小说,其中《饲育》获得第39届芥川奖,使得这位学生作家得以与石原慎太郎、开高健和江藤淳等人齐名,同被视为文学新时期的象征和代表;而稍后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摘嫩菜打孩子》,则更是决定性地把他放在了新文学旗手的位置上。
  1959年3月,大江健三郎完成学业,从东京大学法文专业毕业,其毕业论文为《论萨特小说里的形象》。同年,作者接连发表了长篇小说《我们的时代》和随笔《我们的性的世界》等作品,开始从性意识的角度来观察人生,试图表现都市青年封闭的内心世界。当时,这种尝试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作者也受到了种种攻击性批评。1960年2月,大江健三郎与著名电影导演伊丹万作的长女伊丹缘结婚,积极参加“安保批判之会”和“青年日本之会”的活动,明确表示反对日本与美国缔结安全保障条约,并因此而与石原慎太郎和江藤淳等人严重对立。在这一年里,大江健三郎还发表了长篇小说《青年的污名》,虚构性自传体长篇小说《迟到的青年》也于9月开始在《新潮》杂志连载。这一时期的作品大多具有较浓厚的民主主义色彩,反映出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思索。
  1994年瑞典文学院以其作品《个人的体验》、《万延元年的足球队》授予大江健三郎诺贝尔文学奖 。《个人的体验》这部长篇小说以作者的亲身生活经验为基础写成。大江健三郎生有一残疾儿子,后去广岛搞社会调查,对原子弹造成的迫害深有感触。小说表现了现代人的孤独,以主人公下决心承担起抚育畸形儿的重任为终局。小说获日本第十一届新潮文学奖。《万延元年的足球队》写两兄弟回四国山村故园寻根,却发现这个山村仍陷于百年前(即万延元年)农民起义的影响中。作品在暴动、自杀、通奸、畸形儿诞生等互相交织的社会场面中,插入维新精神和战后精神,无论在思想上和文体上都堪称大江健三郎的创作高峰。小说获日本第三届谷崎润一郎奖。瑞典文学院宣布,日本文学家大江健三郎以“诗的力量创造了一个想象的世界,并在这个想象的世界中将生命和神话凝聚在一起,刻画了当代人的困惑和不安”,认为大江健三郎“深受以但丁、巴尔克、艾略特和萨特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影响”,“开拓了战后日本小说的新领域,并以撞击的手法,勾勒出当代人生百味”,因此决定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大江健三郎成为26年来,第二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
  这一时期作品中的民主主义思想并不是偶然和孤立的。据作家本人回忆,他12岁时正逢日本公布新宪法,他认为宪法中“主权在民,放弃战争”的内容对他的思想形成具有很大影响。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和日本政府大规模整肃共产党员的事件,使得这位15岁的少年为理想在现实中难以实现而感到苦闷。1960年5月底,在日本国内反对日美安全条约斗争的高潮中,这位已在日本文坛小有名气的战后派青年作家,参加了以野间宏为团长的第三次日本文学家代表团访问了中国。在中国进行访问的半个多月里,大江健三郎和代表团其他成员一起先后受到了毛泽东、陈毅、郭沫若和茅盾等人的接见,大江健三郎本人还在《世界文学》杂志发表特约文章,认为日本人民在反日美安全条约的斗争中“报答了中国人民的友谊,从而结成了永恒的友谊”,并且充满热情地写道:“我们日本人民向中国人民保证并发誓决不背叛你们,永远和你们保持友谊,从而恢复我们作为一个东方国家的日本人民的荣誉。”
  获奖理由:
  “通过诗意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把现实与神话紧密凝缩在一起的想象世界,描绘现代的芸芸众生相,给人们带来了冲击”。


  1995年
  谢默斯o希尼
  Seamus Heaney
  1939-
  爱尔兰诗人
  生于爱尔兰北部德里郡毛斯邦县一个虔信天主教、世代务农的家庭。希尼自小接受正规的英国教育, 1961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英文系。毕业后当过一年中学教师,同时大量阅读爱尔兰和英国的现代诗歌,从中寻找将英国文学传统和德里郡乡间生活经历结合起来的途径。1966年,以诗集《一位自然主义者之死》一举成名。1966年到1972年,希尼在母校任现代文学讲师,亲历了北爱尔兰天主教徒为争取公民权举行示威而引起的暴乱。
  1969年,第二本诗集《通向黑暗之门》的发表,标志着诗人开始向爱尔兰民族历史黑暗的土壤深处开掘。1972年发表的诗集《在外过冬》,则是诗人基于爱尔兰的宗教政治冲突,寻求足以表现民族苦难境遇的意象和象征的结果。迫于政治压力, 1972年,希尼携妻移居都柏林。此后发表的重要诗集有《北方》(1975)、《野外作业》(1979)、《苦路岛》(1984)、《山楂灯》(1987)、《幻觉》(1991)及《诗选》(1980)等。希尼的诗作纯朴自然,奔流着祖辈们的血液,散发着土地的芳香。他以一种带有现代文明的眼光,冷静地挖掘品味着爱尔兰民族精神。他虽有学院派的背景,却绝无学院派的那种孤芳自赏的情调。
  希尼不仅是诗人,还是一位诗学专家。自1982年以来,他一直担任美国哈佛大学修辞学的客座教授,1992至1994年还担任过牛津大学的诗学教授。先后发表诗学散文集《专心致志》(1980)、《写作的场所》(1989)、《舌头的管辖》(1988)、《诗歌的纠正》(1995)等。
  1995年,由于他的诗“具有抒情诗般的美和伦理深度,使日常生活中的奇迹和活生生的往事得以升华”,希尼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
  “由于其作品洋溢着抒情之美,包容着深邃的伦理,揭示出日常生活和现实历史的奇迹”。


  1996年
  维斯瓦娃o希姆博尔斯卡
  Wislawa Szymborska
  1923 年 7 月 2 日生于波兰波兹南省库尔尼克的布宁村。 1931 年举家迁居克拉科夫,从此希姆博尔斯卡就一直生活居住在克拉科夫。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姆博尔斯卡在地下秘密学校完成中学学业,随后在铁路部门工作。 1945 年波兰解放后,希姆博尔斯卡进入克拉科夫雅盖隆大学攻读波兰语言文学和社会学。同时开始写作,在《波兰日报》的青年副刊 ( 斗争》上发表了她的第一首诗《寻找词句》 (1945 年 ) 。 1952 年出版第一部诗集《我们为什么活着 ) ,并于同年被吸收为波兰作家协会会员。 1953 年成为《文学生活》周刊的编委,并主持该刊的诗歌部达 20 多年之久。 1954 年出版了她的第二部诗集《询问自己》,并获当年的克拉科夫城市奖。 1956 年以后,希姆博尔斯卡相继出版了诗集《呼唤雪人》 (1957 年 ) 、 《盐》 (1962 年 ) 、 《一百种乐趣 ) (1967 年 ) 、 《任何情况》 (1972 年 ) 、 《巨大的数字》 (1976 年 ) 、《桥上的人》 (1986 年 ) 和 ( 结束和开始》 (1993 年 ) 。由于希姆博尔斯卡在诗歌创作上的杰出成就,她先后获得了波兰文化部颁发的国家文学二等奖 (1963 年 ) ,德国的歌德奖 (1991 年 ) ,赫尔德奖 (1995 年 ) 。 1995 年波兹南的密茨凯维支大学还授予她“名誉博士”称号。
  以 1956 年为界,希姆博尔斯卡的诗歌创作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诗歌主要揭露了法西斯战争的残暴和罪行,热情歌颂了祖国波兰的复兴和建设。后期的诗歌无论是题材、主题,还是形式和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态势,想像力更为丰富,也更富于哲理性和思辨性。其诗歌主题大多涉及人的生存环境和人与历史的关系,人在历史上和自然环境中的位置等重要问题。
  获奖理由:
  “由于其在诗歌艺术中警辟精妙的反讽,挖掘出了人类一点一滴的现实生活背后历史更迭与生物演化的深意”。


  1997年
  达里奥o福
  Dario Fo
  意大利剧作家、戏剧导演
  他1926年3月24日诞生于意大利的San Giano,他的父亲是一个铁路技师。
  他与他的夫人福兰卡o拉梅(Franca Rame)一起致力于用戏剧,尤其是以专业艺术家的喜剧(Commedia dell'arte)的风格,为底层民众的利益呐喊,被广大民众亲切地称为“人民的游吟诗人”。一度被美国拒绝入境。
  他共有七十余部喜剧作品广为留传,并于1997年荣获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因为他继承了中世纪喜剧演员的精神,贬斥权威,维护被压迫者的尊严。”
  达里奥o福是一个很有争议的剧作家。很多剧作家、文学评论家、新纳粹分子以及梵蒂冈当局都从纯文学的角度猛烈地抨击他。
  获奖理由:
  “其在鞭笞权威,褒扬被蹂躏者可贵的人格品质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堪与中世纪《弄臣》一书相媲美”。


  1998年
  若泽o萨拉马戈
  萨拉马戈是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获诺贝尔奖的葡萄牙作家,他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销售超过350万册,其中包括中文版的《修道院纪事》和《失明症漫记》(《盲目》)。
  萨拉马戈1922年生于里斯本北部一个小村庄,由于经济原因,还在念高中的他就被迫放弃了学业,辗转于各个服务行业,最后一份体力工作是做焊机销售员。1947年,他的第一部小说《罪恶的土地》出版,它让萨拉马戈一跃成为某文学杂志的编辑。真正令萨拉马戈取得巨大成功的是1982年《修道院纪事》的出版。这是一个丰富的多义的文本,包含了对历史、社会和个人的种种看法。最能代表萨拉马戈创作风格的则是《里斯本围困史》和令他夺得199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盲目》。对专制制度始终如一的抨击,使萨拉马戈的很多小说读起来都更像政治寓言。
  他的无神论思想和强烈的左翼政治倾向,亦使他素来不受西方主流媒体的欢迎。评论家伊恩o布鲁玛就曾不无讽刺地将萨拉马戈称为“我们时代的左拉”,意指萨拉马戈继承了左拉开创的作家干预传统。
  从写作风格看来,《里斯本围困史》的句子和段落像一个永无止境的滚动着的背景,允许过去和现在、小说和历史在纸上被来回涮洗。《盲目》则像一个失落、迷茫的寓言,道出了人类最丑陋的欲望和不可救药的脆弱。
  萨拉马戈驾驭历史的能力在《里斯本围困史》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在书中,50多岁的老光棍、校对员雷蒙多o席尔瓦,用一个个“不”字,将葡萄牙首任国王阿方索一世在1147年请求十字军的支援以赶跑莫尔人这一段陈旧的历史,轻而易举地改写了。席尔瓦的胆大妄为使得同事们目瞪口呆,他的上司、比他年轻15岁的玛丽娅o萨拉,也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敦促这位爱捣乱的校对员以恶作剧的方式讲述具有他个人特色的里斯本的历史。随着他修正的历史逐渐成形,他与萨拉的关系也在改变。
  这就是萨拉马戈别具一格的风格--句子和段落像一个永无止境的滚动着的背景,允许过去和现在、小说和历史在纸上被来回涮洗。
  很明显,萨拉马戈关注的是历史的可改写性,以及创造(made)与制造(made-up)令人惊讶的关系。
  萨拉马戈同样关注理性和个人生存。1995年出版的《盲目》像一个失落、迷茫的寓言,道出了人类最丑陋的欲望和不可救药的脆弱。
  一位司机在繁忙的路口突然染上了盲眼病而无法动弹,一位“错误”的好心人开车送他回家,却成了第二个牺牲品。眼科医生闻讯赶来,成了第三个……疾病蔓延开来,城市一片混乱。于是,当局下令将所有的盲者都赶进一个废置的精神病院,派武装士兵把守,并开始开枪。此时,罪恶的因子也在幸存的盲者中萌芽,口粮被偷走,妇女遭强奸。所有的一切都落入一位妇女的眼中,她为了照顾失明的丈夫--牙科医生--而伪称自己也是瞎子。她带领着七个陌生人行走在城市空旷的街道。这个奇怪的匿名团体--有先天盲人、戴黑眼罩的老人、戴黑眼镜的少女、失去亲人的男孩和流泪的狗--的结局和最终周围的骚乱一样离奇而又可悲……
  对这部帮他戴上桂冠的杰作,萨拉马戈如是说:“盲目并非真的盲目,这是对理性的盲目。我们都是理性的人,但是没有理性的行为。如果我们做了,世界上就不会有饥饿。”《盲目》在西方世界受到多方赞扬。《出版家》称,“在最近几年出版的任何文字的小说当中,《盲目》都是最具挑战性、发人深思和令人亢奋的作品。”
  《图书馆新闻》称,“使人想起阿尔贝o加缪的《鼠疫》……在这哲学与隐喻交融的环境中,只有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是永恒的。”《纽约时报书评》认为,“……既非愤世嫉俗,也非没有主见,而是……一种诚实地以智慧命名的品质。我们应该感谢它把如此宽广的世界呈献给读者。”《科尔克斯》则将其与奥威尔的《1984》、卡夫卡的《审判》及加缪的《鼠疫》相提并论。
  获奖作品:
  《盲目》
  获奖理由:
  “由于他那极富想象力、 同情心和颇具反讽意味的作品,我们得以反复重温那一段 难以捉摸的历史。”


  1999年
  格拉斯
  1927~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作家
  1927年出生于但泽市。父亲是德国商人,母亲为波兰人。1944年,尚未成年的格拉斯被征入伍。1945年负伤住院。战争结束时落入美军战俘营。战后曾从事过各种职业,先当农业工人,学习过石雕和造型艺术,后成为职业作家、雕刻家和版画家。他是“四七”社成员,政治上支持社会民主党,主张改良。在1970年社会民主党上台执政时,曾积极投入支持勃兰特竞选的活动。他的政治态度和作品中过多的色情内容曾在国内外引起过不少批评。
  格拉斯的创作活动从诗歌开始,自1956年起发表3部诗集《风信鸡之优点》、《三角轨道》等,同时创作了荒诞剧《洪水》(1957)、《叔叔、叔叔》(1958)、《恶厨师》(1961)等。其中反响较大的是关于1953年柏林事件的《平民试验起义》(1966)。他最主要的成就是小说。1959年问世的长篇小说《铁皮鼓》使他获得世界声誉。此外还有《猫与鼠》(1961)、《非常岁月》(1963,亦译《狗的年月》),合称为《但泽三部曲》,成为一幅描绘德国社会生活的画卷。长篇小说《鲽鱼》(1977)和《母老鼠》(1986)都继续使用了怪诞讽刺的手法,将现实、幻想、童话、传说融为一体。《蜗牛日记》(1972)则为一部纪实体的文学作品。格拉斯为当代联邦德国重要作家,语言之新颖,想象之丰富,手法之独特使他在当代世界文学中占有一定地位,曾多次获奖,几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作品目录:《狗年月》、《铁皮鼓》、 《猫与鼠》、《君特o格拉斯诗选》、《我的世纪》
  德国著名作家、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君特o格拉斯自曝曾效力于臭名昭著的党卫军,无疑为近期有点平淡的世界文坛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自首次承认这一人生污点后,现年78岁的君特o格拉斯受到了文学界、政界等各方的猛烈批评。但也有许多人认为,应该对格拉斯半个多世纪前的行为持宽容态度;更多出版界人士则表示,君特o格拉斯在自传《给洋葱剥皮》上架之前承认曾参加党卫军只是为了炒作需要。8月11日,君特o格拉斯在接受《法兰克福汇报》采访时,把参加党卫军归咎于自己的幼稚和对家庭的反叛。“对我而言,那时我首先想的是走出那里,离开家庭。我想彻底与家庭断绝关系,这就是我加入军队的原因。”参加党卫军的经历一直困扰着格拉斯,秘密被埋藏了半个多世纪,但他明白他迟早要向世人坦白这一切,而不是把秘密带入棺材。“这段经历给了我沉重的压力。这些年来对这件事沉默促使我创作这部自传,我最终决定把这段经历说出来……这是我一生的污点。”他还承认,直到纽伦堡审判,他还愚蠢地相信对于德国战争中犯下的罪行指控都是政治宣传。而在此之前,外界只知道格拉斯在二战中加入的是一支防空后勤部队。实际上,1944年,格拉斯报名想加入潜艇部队,但当时纳粹德军的潜艇部队已经停止招募新兵,于是他被阴差阳错地编入党卫军。格拉斯没有向媒体透露他服役的党卫军第十坦克师在战争中的罪行,但他宣称在整个战争期间他没有开过一枪。进入党卫军几个月后,格拉斯就在战争中负伤并被关进美军战俘营,之后成为一名积极的和平活动家。巧合的是,与格拉斯同一战俘营的还有一位名叫约瑟夫o拉津格的青年,即现任罗马教皇本笃十六世。“二战”的经历,使死亡成了君特o格拉斯反复表现的文学题材。这一主题贯穿了让他一举成名的小说《铁皮鼓》;《蟹行》中,君特o格拉斯同样让死神高高举起镰刀,将古斯特诺夫号沉没的惨烈场面一幅接一幅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获奖作品:
  《铁皮鼓哈里》
  获奖理由:
  “其嬉戏之中蕴含悲剧色彩的寓言描摹出


  2000年
  高行健
  1940-
  原籍江苏泰州,出生于江西赣州。目前为法籍华人。2000年10月12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年60岁。事后报导中称他为剧作家、画家、小说家、翻译家、导演和评论家。不过,高行健早期在国内,是以创作先锋戏剧著称。他与铁路话剧团创作员刘会远(中共元老谷牧的儿子)合作创作了《车站》《绝对信号》等话剧,由北京人艺演出,引起轰动。后来他又写了《野人》,采用更多探索手法,更展现出艺术魄力和深邃的历史感。《绝对信号》一剧,被列入”共和国50年10部戏剧“。高行健在大陆发表的作品不多,他在1981年发表《现代小说技巧初探》的小说评论在中国大陆第一次引起了关于现代主义小说的争论,1984年发表中篇小说集《有只鸽子叫红唇儿》。
  他的剧作集《彼岸》(The Other Shore)在1986年在大陆”清除精神污染运动“时遭北京当局禁演,翌年他即离开中国大陆赴法国,隔年再以政治难民的身分定居巴黎市郊的巴纽里,加入法国国籍。因此高行健的主要作品例如长篇小说《灵山》、《一个人的圣经》都只能在海外出版。他的画作也已在欧洲和美国展出。在报章中,有人称他为大陆异议作家。(香港天地图书出版社出版了简体和繁体两版的《灵山》和《一个人的圣经》,另有其戏剧《山海经传》,和其文艺理论著作《没有主义》)
  获奖作品:
  《灵山》
  获奖理由:
  “其作品的普遍价值,刻骨铭心的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为中文小说和艺术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


  2001年
  维o苏o奈保尔
  1932-
  生于中美洲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一个印度婆罗门家庭。1948年毕业于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的首都西班牙港的一所学校。1950年获奖学金赴英国牛津大学留学。毕业后为自由撰稿人,曾为BBC做“西印度之声”广播员并为《新政治家》杂志做书评。1955年在英国结婚并定居。1960年代中曾在世界各地广泛游历。
  主要作品:
  小说:《神秘的按摩师》(1957),《埃尔韦垃的选举权》(1958),《米古埃尔街》(1959,获毛姆奖),《比斯瓦斯有其屋》(1961),《斯通先生与骑士伴侣》(1963, 获霍桑登奖)、《效颦者》(1967,W.H.史密斯奖)、《黄金国的失落》(1969)、《在一个自由国家里》(1971, 获布克奖)、《游击队员》(1975)、《河湾》(1979)、《到达之谜》(1987)、《世途》(1994)、《半生》(2001)
  非小说:《中间通道》(1962)、《黑暗地区:印度亲历》(1964)、《过分拥挤的奴隶市场》(1972)、《印度:受伤的文明》(1977)、《刚果日志》(1980)、《伊娃o庇隆归来》(1980)、《在信徒中间:在伊斯兰地区的旅行》(1981)、《寻找中心》(1984)、 《南方转弯》(A Turn in the South, 198)《印度: 百万反叛》(1990)、《选择无家可归》(1994)《孟买》(1994)、《难以置信》(1998)、《父子之间》(1999)
  获奖理由:
  “其著作将极具洞察力的叙述与不为世俗左右的探索融为一体,是驱策我们从扭曲的历史中探寻真实”


  2002年
  凯尔泰斯o伊姆雷
  1929年11月9日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一个犹太裔的普通市民家庭。1944年,14岁的凯尔泰斯被投到德国纳粹设在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又被转到了德国境内的布亨瓦尔德集中营,直到1945年被苏军解放。1949年在布达佩斯《火花》报社开始了最初的记者生涯,1953年开始自由撰稿人的写作生涯。先后写过三部音乐轻喜剧,并获得成功。六十年代初,开始创作第一部长篇小说--《命运无常》。1975年,以自己少年时代在纳粹集中营的经历为素材创作的自传体小说《命运无常》经过了近十年的辗转努力,终于得以出版。六七十年代,翻译了大量的德文作品,其中主要有:尼采、弗洛伊德、维特根斯坦等。1977年发表两部中篇小说《寻踪者》和《侦探故事》,之后相继出版长篇自传体小说《惨败》、《为一个未出生的孩子哭祷》,中篇小说集《英国旗》,日记体文集《船夫日记》及《另一个人》,思想文集《被放逐的语言》与电影剧本《命运无常》等。曾获德国布莱登图书大奖,匈牙利最高国家文学大奖--科舒特奖,德国语言与诗歌学院一等奖,莱比锡书展大奖,德国国家最高文艺奖等多项国际大奖。200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
  “表彰他对脆弱的个人在对抗强大的野蛮强权时痛苦经历的深刻刻画以及他独特的自传体文学风格”。


  2003年
  库切
  John Maxwell Coetzee
  南非作家
  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200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南非作家约翰o马克斯韦尔o库切(John Maxwell Coetzee)。63岁的库切将赢得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30万美元)的巨额奖金。
  瑞典皇家科学院表示,库切的数部小说“精准地刻画了众多假面具下的人性本质”,他的作品《耻》(Disgrace)[已有译林出版社发行中文版]、《等待野蛮人》(Waiting for the Barbarians)和《国家中心》(In the Heart of the Country)是这一风格的典范。这几部作品“构思纤美精巧、文白韵味深刻、分析精辟入微”,是难得一见的闪光之作。此外,库切在批判西方文明的理性主义和伪道德方面也“笔锋犀利、入木三分”。但库切的小说也存在“是非不清的观点,尤其是在一些泾渭分明的问题上”。 瑞典皇家颁奖委员会在其颁奖辞中,指出库切的获奖理由为:“在人类反对野蛮愚昧的历史中,库切通过写作表达了对脆弱个人斗争经验的坚定支持。”
  《耻》一书表面上看像畅销书,有大学教授每周定时招妓以解决性需求、大学教授诱奸女学生进而丢掉教职、教授女儿“自甘堕落”地在偏僻农场里当农民、白人女子遭黑人强奸等情节,但实际上是非常严肃、深刻的一部作品。“整个故事所反映的是殖民主义消退后所造成的影响。这个影响,已经不单单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殖民者给被殖民者造成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上的损害,这些损害也作用于殖民者身上。当殖民主义势力消退后,殖民者的后裔为他们的父辈所做的事情要承担后果。小说反映了很复杂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库切1940年生于南非开普敦,1983年以《迈克尔oK的生活和时代》、1999年以《耻》两度获得英国布克文学奖。库切和另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戈迪默被视为南非当代文坛的双子星座。他于2002年移居澳大利亚,任职于阿德莱德大学,最新作品《伊莉莎白o考斯特罗:八个教训》是集杂文和小说于一体的著作。 2005年又出版了《慢人》。
  获奖理由:
  “精准地刻画了众多假面具下的人性本质”


  2004年
  埃尔弗里德o耶利内克
  ElfriedeJelinek
  1946年生于奥地利施蒂里亚州的米尔茨楚施拉格。她的父亲具有捷克与犹太血统,是位化学家,母亲出身于维也纳名门旺族。
  耶利内克从小就开始学习钢琴、管风琴和八孔长笛,后来她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在音乐学习的同时,她还在维也纳大学学习戏剧和艺术史。
  从年轻时起,耶利内克就开始创作诗歌,1967年发表了处女作《利莎的影子》。由于她与学生运动有接触,她的作品中展现出对社会的批评口吻。1970年,她完成了讽刺小说《我们都是骗子,宝贝!》,这一作品与其随后完成的另一部小说在语言上都充满叛逆的特点,直指流行文化及其标榜的虚假的美好生活。
  上世纪70-80年代,耶利内克撰写并发表了三部小说--《做情人的女人们》、《美妙的年代》和《钢琴教师》,征服了德国读者。其中,《钢琴教师》于2001年被导演麦克尔o汉内克搬上银幕。
  10月7日,奥地利女作家埃尔弗里德o耶利内克获得了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她最为世人所熟悉的作品当属小说《钢琴教师》,2001年这部作品被搬上银幕。
  主要作品有:
  《孩子,我们是诱耳》(1970年)、《米歇尔》(1972年)、《追逐爱的女子》(1975年)、《排除在外的人》(1980年)、《钢琴教师》(1983年)、《情欲》(1989年)、《死者的孩子们》(1995年),剧本《娜拉离开丈夫后发生了什么或社会中坚》(1979年)、《城堡剧院》(1985年)、《病和现代妇女》(1987年)、《云、家园》(1988年)等。
  她的作品有犀利的社会批判锋芒,特别是揭露在现代男权社会中女性受到的侮辱和摧残。他曾经获得过多种奖项,1998年曾荣获德语文学的最高奖:毕希纳文学奖,2002年获海涅奖和柏林戏剧奖,《钢琴教师》拍成电影后获得电影大奖。
  获奖理由:
  “因为她的小说和戏剧具有音乐般的韵律,她的作品以非凡的充满激情的语言揭示了社会上的陈腐现象及其禁锢力的荒诞不经。”


  2005年
  哈罗德o品特
  Harold Pinter
  生于1930年10月10日,是一位英国剧作家及剧场导演,它的著作包括舞台剧、广播、电视及电影作品。品特的早期作品经常被人们归入荒诞派戏剧。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品特出生于伦敦哈克尼区一个犹太工人家庭,曾就读于当地学校,并短暂於皇家戏剧艺术学院就读。年轻时,品特曾出版其诗作;并以艺名大卫o巴伦 (David Baron) 作登台演出。他于的首部剧本《一间房子》 (The Room),于1957年由布里斯托尔大学学生演出。 1958年品特完成《生日派对》(The Birthday Party)一剧,尽管《星期日泰晤士报》的演艺评论家 Harold Hobson 给该剧不错的评价,但公众反应不佳。不过随著1960年《看门人》(The Caretaker)一剧的成功,让品特声名大噪後,《生日派对》再次受人关注。这些剧的情节往往把一些无伤大雅的情况,逐渐变坏成荒诞的局面,剧中人物的行为有时令观众、甚至剧中其他角色费解。于是这两部剧作,连同其他如《回乡》(The Homecoming)等早期作品,有时被称为“威胁喜剧”,归入荒诞派戏剧,品特本人也于早期就深受荒诞派戏剧代表人物塞缪尔o贝克特的影响,後来两人更成为深交。品特于1966年获颁发司令勋章。
  品特于1970年代起有更多机会导演,于1973年他成为了国立皇家剧院的副导演。他後期的剧作都比较短,题材也比较政治化,往往在讽谕强权压迫。品特也于该时期开始对政治直言不讳,明显地采取左翼立场。他继续把侵犯人权及强权压迫等议题方在公众视线上。品特常寄函于英国《卫报》及《独立报》等报章。 于1985年品特跟美国剧作家亚瑟o米勒造访土耳其,并与许多政治压迫的受害者见面。在美国大使馆一项向米勒致敬的活动中,品特并没有跟其他客人寒暄,反而谈论被压迫者的生殖器官遭受电击的场面,结果被赶出馆外。米勒也随同他一起离场,以示支持。品特于土耳其所见到的迫害,及对库尔德语的抑制,成为了1988年年德剧作 《山脉语言》(Mountain Language)的灵感。 1999年品特对北约轰袭科索沃大表不满。他也公开反对美国攻击阿富汗及2003年的美伊战争。2002年他获得 Companion of Honour 爵位(此前他曾拒绝爵士头衔)。他是RESPECT联盟的支持者。于2005年他宣布将退出剧坛,投身政治活动。2005年10月,瑞典文学院宣布品特为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颁奖理由:「揭示了日常絮谈中的危机、强行打开了压迫的封闭房间。」12月7日,品特因病住院不能亲自到斯德哥尔摩发表获奖演说。但是他在事先录制的讲话中,严厉抨击了英国和美国的外交政策,还说布什和布莱尔应该就入侵伊拉克接受国际法庭的审讯。
  品特的首部电影剧本 The Servant 写于1962年。其後他也为 The Go-Between 以及法国中尉的女人等电影编写剧本。他也为马塞尔o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写出电影剧本,不过该剧从未拍成电影。他有数部舞台剧作也被搬上大银幕:如《看门人》(The Caretaker,1963年)、《生日晚会》(The Birthday Party,1968年)、《回乡》(The Homecoming,1973年)及《背叛》(Betrayal,1983年)。
  1977年,品特因为移情别恋,与妻子离异,惹来不少诽闻。他于1978年写成的剧作《背叛》(Betrayal)有时被看成这段新恋情的描绘,但其实是根据他早年与一位电视女主持人的七年爱情而写。 他也因为剧场导演彼得o赫尔(Peter Hall)1983年出版的日记里经常把品特写成醉汉而闹翻,不过两人後来修好。 品特热爱板球,是 Gaieties Cricket Club 的主席;他同时也是国家世俗协会的荣誉准会员。
  获奖理由:
  “他的戏剧发现了在日常废话掩盖下的惊心动魄之处并强行打开了压抑者关闭的房间。”


  2006年
  奥尔罕o帕慕克
  Orhan Pamuk
  1952.06.07~
  他被认为是当代欧洲最核心的三位文学家之一,当代欧洲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是享誉国际的土耳其文坛巨擘。出生于伊斯坦布尔,在伊斯坦布尔科技大学主修建筑。
  他的作品曾获得欧洲发现奖、美国外国小说独立奖、都柏林奖等等。其中,《白色城堡》是帕慕克1985年出版第一本历史小说,这本小说让他享誉全球。本书荣获1990年美国外国小说独立奖。于2005年荣获得德国书业和平奖,2006年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
  1979年第一部作品《塞夫得特州长和他的儿子们》得到《土耳其日报》小说首奖,并在1982年出版,1983年再度赢得奥尔罕o凯马尔小说奖。
  1983年出版第二本小说《寂静的房子》,并于1991年获得得到欧洲发现奖,同年出版法文版。
  1985年出版第一本历史小说《白色城堡》,这本小说让他享誉全球,纽约时报书评称他:“一位新星正在东方诞生--土耳其作家奥罕?帕慕克。”这本书荣获1990年美国外国小说独立奖。
  1990年出版《黑书》是一个里程碑,这本小说让他在土耳其文学圈备受争议的同时也广受一般读者喜爱。法文版获得了法兰西文化奖。1992年他以这本小说为蓝本,完成《隐蔽的脸》的电影剧本。
  1997年《新人生》一书的出版在土耳其造成轰动,成为土耳其历史上销售速度最快的书籍。
  1998年《我的名字叫红》出版,这本书确定了他在国际文坛上的的文学地位;获得2003年都柏林文学奖,这个奖奖金高达10万欧元,是全世界奖金最高的文学奖,同时还赢得了法国文艺奖和意大利格林扎纳o卡佛文学奖。
  2002年作者发表小说《雪》。
  2005年作者的新作《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同年获得德国书业和平奖。
  作者最近还获得了地中海外国文学奖和理查德o胡高奖。
  他的作品已被译成40多种语言出版。文学评论家把他和普鲁斯特、托马斯o曼、卡尔维诺、博尔赫斯、安伯托o艾柯等大师相提并论。
  2006年10月12日当地时间下午13时(北京时间19时),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土耳其作家奥尔罕o帕慕克(Orhan.Pamuk)。
  瑞典文学院在颁奖公告中说,授予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将获得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37万美元)的奖金。
  获奖理由:
  “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


  2007年
  多丽丝o莱辛
  Doris Lessing
  莱辛一九一九年十月二十二日出生在伊朗,父母都是英国人。六岁时,随父母移居津巴布韦。尽管莱辛在非洲度过了艰苦并且不快乐的童年,但在其笔下的非洲,她对英国殖民者的艰难和当地土著的困境都充满了同情。
  莱辛十五岁时离开教会学校,四处打工谋生,作过秘书、打字员、小职员等。一九四九年,第二次婚姻失败后的莱辛,回到英国定居,并于同年出版了处女作《青草在歌唱》,描写了种族歧视在非洲给白人和黑人带来的悲剧。
  莱辛随后创作了五部系列的小说《暴力的孩子》,描写了女主人公玛莎在一个充满歧视和不平等社会的艰难历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莱辛还创作了一系列科幻小说,如《南船座中的老人星》等,以科幻的形式思考人类历史和命运。在创作了大量小说以外,莱辛还著有诗歌、散文、剧本等。
  2007年10月22日,住在伦敦西郊的多丽丝o莱辛迎来88岁寿辰。这注定是个不同寻常的生日--十几天前,她获得了200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在颁奖词中,称莱辛是 “女性经验的史诗作者,以其怀疑的态度、激情和远见,清楚地剖析了一个分裂的文化”。颁奖词还提到莱辛的小说《金色笔记》,“在二十世纪那些描述男性女性关系的作品中,是开创性的”。虽然这部一九六二年发表的小说被评论认为是女权主义者的经典作品。


  2008年
  勒 克莱齐奥
  勒o克莱齐奥出生于1940年,是20世纪后半期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之一。1994年,法国读者调查中,克莱齐奥成为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家,是当今法国文学的核心之一。与莫迪亚诺、佩雷克并称为“法兰西三星”。
  克莱齐奥的代表作有《诉讼笔录》、《寻金者》、《罗德里格岛游记》。他的早期作品,诸如《诉讼笔录》、《可爱的土地》等,多寻找一种空灵与寂静,人物时常在形式、色彩与物质的海洋中摇摆不定,人和物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而他的后期作品,诸如《寻金者》、《罗德里格岛游记》等,则更关注心理空间,向着自然与人这两个“宇宙”同时进行宏观与微观的探索。
  “瑞典学院于当地时间10月9日13时左右(北京时间10月9日19时左右)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克莱齐奥。瑞典文学院在颁奖决定中说,克莱齐奥将多元文化、人性和冒险精神融入创作,是一位善于创新、喜爱诗一般冒险和情感忘我的作家,在其作品里对游离于西方主流文明外和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性进行了探索。克莱齐奥将获得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的奖金。”


  2009年
  赫塔-缪勒
  Herta Müller
  1953年出生于罗马尼亚,1987年从罗马尼亚移民德国。
  1982年,穆勒在国内发表了其“处女作”--一个名为《低地》的短篇小说集,但立即遭到了罗马尼亚当局的审查和删减。在1984年,未删减版本在德国发行。这部描写罗马尼亚一个讲德语的小村庄生活的短篇小说集当时受到读者追捧,许多读者一口气将这本书读完。由于她多次对罗马尼亚政府提出批评,并且担心秘密警察的侵扰,穆勒和她的丈夫离开罗马尼亚移居德国。
  Herta Muller以写作罗马尼亚裔的德国人在苏俄时代的遭遇著称,从记忆、梦与内心出发。
  Herta Muller的小说《呼吸钟摆》(Atemschaukel)获得了今年的“德国图书奖”提名,这部作品的主要描写了二战后在罗马尼亚的德侨在苏联集中营中的遭遇,不过作者语言风格很难适应大众的阅读习惯。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刚刚揭晓,罗马尼亚裔德国女作家赫塔-穆勒获奖。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称其“以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直,描写了失业人群的生活”。
  穆勒今年56岁,1953年出生于罗马尼亚,1987年从罗马尼亚移民德国。1982年,穆勒在国内发表了其“处女作”--一个名为《低地》的短篇小说集,但立即遭到了罗马尼亚当局的审查和删减。在1984年,未删减版本在德国发行。这部描写罗马尼亚一个讲德语的小村庄生活的短篇小说集当时受到读者追捧,许多读者一口气将这本书读完。在这部短篇小说集之后,穆勒在罗马尼亚发表了小说《暴虐的探戈》。她以写作罗马尼亚裔的德国人在苏俄时代的遭遇著称,从记忆、梦与内心出发。代表作品:《我所拥有的我都带着》、《光年之外》、《行走界线》与《河水奔流》。由于她多次对罗马尼亚政府提出批评,并且担心秘密警察的侵扰,穆勒和她的丈夫离开罗马尼亚移居德国。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刚刚揭晓,罗马尼亚裔德国女作家赫塔-穆勒获奖。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称其“以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直,描写了失业人群的生活”。


  2010年
  马里奥o巴尔加斯o略萨
  Mario Vargas Llosa
  拥有秘鲁与西班牙双重国籍的作家及诗人。创作小说、剧本、散文随笔、诗、文学评论、政论杂文,也曾导演舞台剧、电影和主持广播电视节目及从政。诡谲瑰奇的小说技法与丰富多样而深刻的内容为他带来“结构写实主义大师”的称号。Mario是名字,Vargas(巴尔加斯)是父亲的姓,Llosa(略萨)是母亲的姓,分别代表Mario父亲和母亲的家族。
  巴尔加斯o略萨于1936年3月28日生于秘鲁南部亚雷基帕市,1953年进入秘鲁国立圣马尔科斯大学双主修文学与法律,1957年入同校语言学研究所做研究生,1958年中旬以研究尼加拉瓜作家;诗人鲁文o达里奥的学位论文(《阐释鲁文o达里奥的基础》获文学(语言学)学位,同年离开祖国秘鲁移居欧洲,曾客居法国(主要在巴黎)、西班牙(主要在巴塞隆纳)等国(后来他长期定居英国伦敦)。
  巴尔加斯o略萨曾在英国剑桥大学担任教职(1977年获聘),也曾在英国伦敦大学(1967年和1969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75年)、美国哈佛大学(1992年)等校客座教职。
  略萨大部分作品中一个雷打不动的主题是反独裁,极右(比如《城市与狗》和《酒吧长谈》)和极左(比如《狂人玛伊塔》)都是他批判的对象。略萨坚信,“小说需要介入政治”,这是让小说变得尖锐而有力的重要武器之一。
  略萨的第一部小说《城市与狗》获得1962年简明丛书奖和1963年西班牙文学批评奖。《城市与狗》是略萨的成名作,也是标志着拉丁美洲“文学爆炸”展开的四部里程碑小说之一。
  1965年他的第二部小说《绿房子》问世,并获得西班牙文学批评奖和首届罗慕洛o加列戈斯国际小说奖(1972年马尔克斯以《百年孤独》成为第2位得主)。特别是后来又发表了小说《酒吧长谈》、《潘达雷昂上尉与劳军女郎》、《胡利娅姨妈与作家》、《世界末日之战》、《公山羊的节日》《天堂在另一个街角》和《坏女孩的恶作剧》等。
  1987年,略萨曾回到秘鲁组建新政党“自由运动组织”,主张全面开放的自由市场经济。1989年,略萨参加秘鲁总统大选,最终惜败于藤森。
  日后,在回忆录《水中鱼》中,他反思道:现在看来,没能获胜意味着一种精神解脱,可当时真是刺痛了我的心。然而,正是此次败选,让他坚定了对写作的信仰,“我要设法通过我的写作参与政治。”
  当地时间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Mario Vargas Llosa),其代表作有《绿房子》、《中国套盒》等。
  瑞典皇家学院10月7日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秘鲁诗人、作家马里奥o巴尔加斯o略萨(Mario Vargas Llosa),以表彰他“对权力结构的制图般的描绘和对个人反抗的精致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