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共享资料 医院库

女司机为什么总受到指责?

女司机们到底做了些什么,才这么容易招“众怒”呢?

  偏见是怎么形成的?

  若问最近最火的社会新闻,恐怕非万州公交车坠江莫属。

  最初,现场照片显示,公交车坠江前,曾与一辆小轿车相撞,而小轿车的司机,“偏巧”是个女的。一时间,各种针对女司机的指责,扑面而来。随后,重庆市万州区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原来,不是小轿车逆行,而是公交车撞上了小轿车。

女司机为什么总受到指责?

  警方通报(图片来源:微博,平安万州)

  于是问题来了——

  女司机的驾驶技术真的更差?

  有学者曾经做过统计,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间,凤凰网APP一共发布了527篇与女司机有关的文字报道。其中,负面报道481篇,占总报道数目的91%,平均一天5篇。

  与之相对,根据央视新闻发布的数据,2016年,杭州、南京、济南三地,男司机发生事故的概率都高于女司机。

女司机为什么总受到指责?

  男女司机事故概率(图片来源:微博,新周刊)

  只看一年,或许会有误差。累积数据又如何呢?

  从2013年到2015年,江苏南通一共发生了5157起一般以上的交通事故,其中,4356起,由男司机引起,占总数的84.5%。

女司机为什么总受到指责?

  交通事故的多寡,可以说是驾驶技术的重要指标。数据表明,尽管女司机经常受到指责,但是,她们的驾驶技术,并不比男司机差。

  标签——偏见的来源

  见到女人,便下意识地认为,她们驾驶技术不好,这种先入为主的负面评价,便是心理学上说的偏见。更深入挖一点,之所以有女司机偏见,或许是因为,人们默认,女人不擅长机械。

  1972年,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与法学荣誉教授罗森汉恩(DavidL.Rosenhan),突发奇想,打电话给自己的朋友,问他们愿不愿意参加一项实验。

  实验内容非常简单,首先,他要求朋友们假装自己遇到了精神问题,分别选择医生求助。如果医生问起病情,就说自己有幻听,一直能听到“砰砰砰”的声音,其他问题都照实回答。倘若医生说他们需要住院,他们在住院期间的表现,必须与正常人无异。

女司机为什么总受到指责?

  实验地之一,圣伊丽莎白医院(图片来源:allthatsinteresting)

  包括罗森汉恩在内,一共有9人参与了这项实验,4个心理学家,1个研究生,1个儿科医生,1名画家,1名家庭主妇,1名精神病医生。9个正常人,无一例外地均被诊断为精神病,接受住院治疗,最长的持续了52天,最短的也有7天。

  医生们当然可以犯错,但9个都弄错,未免太离谱了。每一个医生都要接受严格的医学训练,都会在实践中不断累积经验、形成直觉。为什么他们会弄错呢?

  一种解释是,病人太多而医生太少,严格按照业界标准进行诊断,医生们会累死。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会使用一些约定俗成的标准。媒体所传达的,大众所认为的,书籍、影视所展现的。比如,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有精神病,那么,他八成真有精神病。

  这就是默认,就是我们常说的标签。心理学家们称之为刻板印象。

  我们和他们——偏见的进阶

  刻板印象是对世界的简化,它本身没有好坏,甚至往往是有益的。

女司机为什么总受到指责?

  吃货眼里的中国地图(图片来源:搜狐)

  举个例子来说,提到东北人,很多人都会想到“大金链子小手表,一天三顿吃烧烤”。不是每个人都有东北朋友,在这样的情况下,媒体所传达的、高度概括的形象,便成为一种很顺手的认知模式。它未必会冒犯到别人,请东北人吃烧烤,多数情况下,可以增进感情……

  刻板印象就像是一个个公式。每当我们遇到陌生人,我们便会依据公式,将其进行归类。比之于就事论事,可以节省大量的脑力。问题在于,首先,这样做,难免会出现偏差。老年人一定是精力衰弱的吗?女人一定不擅长机械?其次,我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鲜活的、特殊的事例所吸引,一个关于女司机的报道就可以让我们形成“女人不擅长驾驶”的印象。

  最后,所有类别之中,有两个特别重要,位于中心,即,我们和他们——我们和竞争群体。

  1961年,穆扎·弗谢里夫(MuzaferSherif)做了一个实验。

  他选取了21位11岁的小男孩作为实验对象。实验第一步,这些小男孩被随机分为两组,并进行隔离。他们有的被分到老鹰队,有的被分到了响尾蛇队,两队都被送到罗伯斯洞穴州立公园。过了一段时间后,每个人都熟悉了自己所在的队伍,关系日渐融洽。弗谢里夫觉得差不多了,便开始实验的第二步:他告诉他孩子们,附近还有另外一个队伍。

  冲突很快出现了。

  老鹰队的人开始谩骂响尾蛇队,响尾蛇队伍也开始攻击老鹰队。当响尾蛇队在某次比赛中获胜的时候,冲突达到了顶峰——他们侮辱对方的歌曲,拒绝在同一个房间里吃饭。

  刻板印象威胁——偏见的后果

  小朋友们互相攻讦,不是因为他们多么恶劣,而是因为,只有和队友保持一致,才能获取更多资源、增加自身存活的概率。不然的话,想想乔峰大侠吧……

女司机为什么总受到指责?

  夹在汉人与契丹人之间的乔峰(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我们和他们之间,当面临竞争群体的时候,我们一定会维护自己。我们希望自己所在的群体获得胜利,我们相信自己所在的群体更好。自己人成功是能力卓绝,外人成功是因为运气;如果出了问题,那一定是外人犯错。久而久之,我们会欺骗自己、扭曲信息,试图证明自身所在的群体,比之其他群体更加优秀。

  男人们可能觉得,女人都不擅长驾驶。

  女人们可能觉得,直男的审美都不合格。

  外地人瞧不起土著,土著瞧不起外地人,甚至,清汤火锅和红油火锅哪个好,都能激起一篇争论。

  麻烦的地方在于,一方面,以洞穴实验为例,每一个老鹰队的人,在响尾蛇队员看来,都是敌人。融入的群体越多,能获取的资源就越多;偏见太重,便不得不抛弃某些体验。清汤锅和红油锅,各有各的好嘛。

  另一方面,我们每个人都会受到刻板印象威胁。刻板印象威胁,是偏见最常见的后果。

  所谓刻板印象威胁,是指,一旦我们觉察到对方的标签、对方的归类方式,便会不自觉地做出相应表现。比如,女学生对于数理化等科目,往往更加不自信,乃至影响成绩。又比如,当多数人认为衰老意味着活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时,老年人的活力和记忆力,就真的会病态下降。而那些心态较为稳健、擅于自我管理的老人,也就是常说“不服老”的人,受到的影响则较小。

  最后的问题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偏见的规律。

  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我们会把人分为“我们”和“他们”;为了减少认知成本,我们会接受或者形成各种各样的刻板印象。在此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寻找“我们更好”的证据,加重偏见;甚至会由态度上升为行为,攻击、歧视其他群体。偏见会影响到所有人,有些偏见,会严重伤害某一群体。比如,文处所提到的新闻中,若是官方公告晚一点,恐怕女司机就要被“人肉”了。

  所以,最后一个问题是,怎么办。

  偏见往往是内隐的、微妙的,自己未必能觉察。比如,提到男人,多数人会想到攻击性、勇敢、自信、机械,提到女人,很多人会下意识地想到,温柔、脆弱、敏感、家务。因此,虽然心理学家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对于如何消除、减少偏见,仍然没有特别有效的办法。

  一个思路是,回到问题的源头。偏见源于刻板印象,而刻板印象是为了节省认知成本。因此,与一个群体接触越密切,越不可能形成偏见。反过来说,如果与某个群体接触不多,而媒体又经常对其污名化,那么,偏见就会越来越重。

  另一个思路,隐藏在洞穴实验里。前面说到实验的前两个阶段,实际上,实验还有第三个阶段,研究人员把两队小孩召集到一起,给了他们一连串必须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比如,凑钱看电影。结果,两队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少,最终消失。一旦有了共同目标,两个队伍变成一个队伍,你的利益即我的利益,偏见的土壤,也就随之消失了。

  男司机也好,女司机也罢,所有驾驶者,都有“安全驾驶”这一共同目标,不是么?

本文来源:蝌蚪五线谱

赞( 0

返回
首页

意见
反馈

分享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