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医院

伤寒与副伤寒应怎样防治?

伤寒与副伤寒应怎样防治?
止*** | 2016-05-31 16:13:29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6-05-31 17:30:29
  • 伤寒与副伤寒是由伤寒杆菌与副伤寒杆菌(甲、乙、丙)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持续发热、全身中毒症状、 相对缓脉、玫瑰疹、脾肿大和白细胞减少等,以肠出血和肠穿孔为 主要并发症。伤寒与副伤寒杆菌(甲、乙、丙)在自然界中生活能力较强,在水中能存活2〜3周,在粪便中可存活1〜2个月,在冰冻环境中可 存活数月。但其对干热较为敏感,601、30分钟或煮沸后立即死 亡,易被一般化学消毒剂杀死。流行特...

    查看全部>>

    伤寒与副伤寒是由伤寒杆菌与副伤寒杆菌(甲、乙、丙)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持续发热、全身中毒症状、 相对缓脉、玫瑰疹、脾肿大和白细胞减少等,以肠出血和肠穿孔为 主要并发症。伤寒与副伤寒杆菌(甲、乙、丙)在自然界中生活能力较强,在水中能存活2〜3周,在粪便中可存活1〜2个月,在冰冻环境中可 存活数月。但其对干热较为敏感,601、30分钟或煮沸后立即死 亡,易被一般化学消毒剂杀死。流行特点•.伤寒与副伤寒潜伏期为1〜3周,平均为2周。全年均可发病,尤以夏秋季节为高峰。传染源为患者及病原携带者, 伤寒患者从潜伏期末即可排菌,在病程2〜4周内传染性最强,仅 有少数可成为慢性携带者,有的可长期或终生带菌。病原体随大便排出体外后,主要通过污染水源、食品、日常生活接触及苍蝇、蟑螂等途径经消化道传播。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但以小儿及青壮年多发,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再次得病极少见。伤寒与副伤寒之间无交叉免疫力。防治措施:本病的预防与细菌性痢疾、霍乱基本相同。发现患者应立即送医院隔离治疗,对患者的隔离要在两次粪便培养阴性后才能解除。对患者住过的房间和用过的衣物要进行消毒,对接触者实行检疫。对饮管服务从业人员应严格落实体检制度,发现带菌者必须立即调离工作岗位。对易感人群可每年进行伤寒及副伤寒甲、乙、丙三联菌苗注射。
    高*** | 2016-05-31 17:30:29 127 58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