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走进文本,怎样架设一座心灵的桥梁学习心得体会

首页

走进文本,怎样架设一座心灵的桥梁学习心得体会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7-10-24 11:01:40
  •   走进文本,架设心灵的桥梁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反思 我通过参加“国培计划”和高效课堂的学习,真正解读和领悟了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部分。语文教学,“读”占鳌头,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程的许多重要理念,要靠阅读教学来落实。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见,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这就意味着阅读教学要精心设计并组织好不同对象、多种形式的对话活动,让学生实实在在经历对话的过程。在对话的场景中,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
      对话理论的始祖巴赫金指出:“一切莫不都归结对话,归结于对话式的对立,这是一切的中心,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对话,是人格对等基础上的心灵相约;对话是相互信赖氛围中的精神交融;对话是教学相长的切磋探讨。而阅读教学的对话过程需要我们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与他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与碰撞。
       ?如何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使阅读教学成为心灵意义上的真正有效的对话过程?这是一直困扰我这个语文教师的难题。 ?通过学习,我找到问题的答案。我觉得破解这个难题的前提条件是:老师自己首先要走进文本,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情有所动,思有所发,真切的触摸、感受作者的内心;不仅如此,老师还应该走出文本,跳出来,不被某一篇具体的文章局限在一个小小的天地里,而应该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去审视文本。
      具备了这样的前提条件,语文老师就有可能在作者(文本)和学生之间架设一座心灵之桥。 我们不妨来一点反思,看看自己是否正在努力的走进文本。 ?一、我们对文本的研读是否足够投入。 不可否认,我们对文本的研读受制于诸多主客观因素,但这不等于我们可以忽视对文本的钻研。
      语文老师在备课过程中,相当一部分精力应该花在对文本的研读上。在日常教学中,许多语文老师忙于浏览教案、教参等一类的教师用书,忙于制作形式花哨的教学课件,忙于寻找各种各样的练习题等,忙这忙那,自己研读文本所花的时间却很少,所得的感悟也很少,甚至有的老师把文章匆匆读一
    2 遍,拿着现成的教案就走上讲台。
      至于为了教学的厚积薄发,进一步多研读一些同类的文章,多研读一些同一作家的文章,这样的备课准备已不多见了。现在,各种教学资料的泛滥也似乎为老师的备课提供了便利,。但是,没有消化的东西究竟不是属于自己的,如果照搬照抄把他们拿到自己的课堂上来,也只能是“鹦鹉学舌”。
       ?可以想见,老师在备课过程中缺少静心读书、读出感受的过程,缺少自己在读书经验中提炼出来的东西,在课堂上多的就是教师教学用书中若干信息的传递,哪里谈得上“心灵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 ?二、我们研读文本时,深入关注到了文本的思想感情及其后面的作者吗? ?语文老师对文本的关注内容往往决定着教学的内容,如果我们在研读一篇文章的时候,仅仅关注文章的写作背景、生字生词、段落段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这些内容,那么,我们在课堂上所奉献给学生的就没有多少令人心动的东西,我们的阅读教学就不可能有心灵深处、精神层面的对话。
       长期以来,许多老师受根深蒂固的传统的文章知识的影响,每教一篇文章,摆脱不了选材、构思、中心、表达等文章要素的束缚,在课堂上围绕这些知识大讲特讲。教记叙文,一定有六要素;教小说,一定要有三要素;教散文,一定有形散而神不散,如此等等。这样的课堂教学主要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上,停留在文章的形式上,或多或少的冲淡了对文本思想情感的理解,对于文本后面的作者、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等,更是顾及的不多。
      于是乎,研读时老师没有动心,教学时学生也少有动情。 ?还有一种现象值得警惕,老师由于对现成教师用书的过分依赖,缺少对文本的专心研究、独立思考和独特感受,导致有时对文本思想感情的理解粗略、肤浅、甚至错误。例如,有教师用书对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样解释:“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富有闲情逸致的生活。
      ”试想想,满怀政治理想、遭遇贬谪、无所事事的一代大家,那时那地,怎么可能有闲情逸致的生活呢?“闲”的意味复杂微妙,要理解此味,必须到苏轼的历史遭遇中、苏轼的人生理想中去寻找答案。 ?三、我们注意到了学生和文本、和老师的隔阂所在吗?
    3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对文本的解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学生的认知水平、价值观念等和文本、和老师都存在着某种隔阂,他们对某一问题的理解会和文本、和老师有所不同,这些都是阅读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但这些正常现象未必是正确的现象。语文老师遇到这类情况,应该用自己的慧眼发现隔阂所在,从而去判断,去引导,或给予肯定,或给予纠正。
      一句话,发现了隔阂所在,利于我们架设一座心灵之桥。 有时候,使学生的理解出现了偏差。例如阅读《背影》这篇至情至美的散文,我们依然会享受到感动的喜悦,但是在蜜水里生活的一代学生,他们常常无动于衷,甚至认为父亲攀铁道是不守交通规则,并因此对父亲多有非议。
      又如阅读《变色龙》这篇讽刺小说,我们在嘲笑之余会油然而生对那条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走狗的鄙视和愤怒,但偏偏有些学生会欣赏他的机智灵活、善于周旋。对于这些偏差,我们可能会意外,震惊,但我们的任务是如何正确的因势利导,纠正学生偏差的思想航向。 ?有时候,是我们的认识过于保守,例如有的老师在教学《愚公移山》时,依然振振有词的说:“人定胜天,愚公征服自然的决心和行动值得我们学习”,学生会觉得这样老掉牙的话是自欺欺人。
      我们老师在研读课本时应该与时俱进,摆脱落后思想的束缚,读出自己的真切感受来。 ?总而言之,文本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语文教师只有用心灵走进文本,才能获取深刻的文本体验和真切的文本意义,指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才能有一个真切而深刻的前提。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阅读对话的首席代表。
      我认为,当教师的心灵走进文本后,他就会拥有对文本的一些独特的理解和体验,就能自觉保护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火花熊熊燃烧,使学生的不同意见成为进一步学习和讨论的材料,从而架起一座文本与学生之间的心灵之桥,走进作者心灵深处成为一种可能;架设一座连接作者和学生之间的心灵桥梁,其目的是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有三座“心灵之桥”值得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架设的尝试。 ?第一座,“入境揽胜”之桥,这是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情境之桥。
    4 教学一些情景优美的文章,语文老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手段,刺激学生的五官感受,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把抽象的语言符号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他们身临其境,产生愉悦,受到感染,进而感悟到文本的意义。
       ?为此,语文老师要注意营造适合文本基调的课堂氛围,注意教学引导语言的导游功能。例如针对教学情境优美的写景散文,有些老师习惯于这样发问:文章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作者用什么手法来描写这些景物?这样的发问,导游的功能就不大,学生的注意力会被聚焦在文章内容和写作技法上,时间长了,学生的想象、体验、感受能力会受到影响。
       如果改变一下发问方式,可能有比较好的效果:你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感受到什么?诸如此类的发问有可能更加充分的调动学生去想象,去体验,去感受。 ?看下面魏书生老师教学《渔歌子》的导游,魏老师在启发学生的想象中,使无声无色的文字变成了有声有色有形的画面,引导学生在一个美好的情境中畅游。
      在大脑的荧光屏上放映: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1、勾勒形态。请同学们先在脑子里放映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的轮廓。 ?2、染上色彩。请把黑白电视变成彩电,看谁脑子里的画面更鲜艳美丽。学生说脑子里出现了青色的山、粉红色的桃花、碧清的流水。
       ?3、使画面动起来。白鹭在山前自由自在的飞来飞去,水在小溪中叮咚流淌,欢快跳跃的鳜鱼则不时跃出溪流汇集而成的深潭。。。。。。。 ?4、使画面更细致,更逼真。学生还可以在大脑中放几个特写镜头;白鹭身上洁白细密的羽毛,鲜艳的桃花上带着花粉的花蕊。
      。。。。。。 ?第二座,“知人论世”之桥,这是引导学生进入作者心灵之桥。 ?知人论世是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条宝贵经验。孟子说:“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是尚友也。”孟子的话给了我们这样的启发:知人论世,方可诵其诗,读其书。
      因此我们在解读文本时,如果将不同世界的作者相联系,那么,我们的解读体会变得肤浅,甚至会成为空中楼阁,变得难以确认和把握,并且有可能对文本的欣赏和评价变得神秘和玄乎。需要提醒的是,
    5 要想恰当的运用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老师就应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选择合适的时机,水到渠成,因势利导,选择合适的内容,博采精取,有的放矢。
       ?第三座,“与时俱进”之桥,这是引导师生跨越时空阻隔之桥。 ?一个时代的作品固然带着一个时代的烙印,但是当某个作品穿越时空,在历史长河中流传的时候,人们对作品的理解不会仅仅停留在它的历史意义上,还会关照现实生活,联系今天来解读作品的思想内涵。
      不同时代的人,对于同一作品的理解,常常存在着“大同中有小异”或者“大异中有小同”的现象。我们对文本的解读,如果固守在文本曾经的历史含义上,那么,时代的隔阂就难以超越,我们阅读的现实意义就会削弱。“鉴往知来”,关照历史,面对现实,是我们阅读文本应有的态度和方法。
      所以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打破时空的阻隔,引进时代的鲜活之水,给予生活中的丰富营养,赋予文本应该具有的现实意义。 “投石冲开水中天,闭门推出窗前月。”阅读教学中的理想对话应该闪烁着思想的火花,流淌着心灵的清泉。我们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促进者,平等中的首席,在“亲吻”文本之余,还应该在架设心灵之桥上多下工夫。
      让语文的高效课堂能变成“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走进文本,架设心灵的桥梁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反思 我通过参加“国培计划”和高效课堂的学习,真正解读和领悟了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部分。语文教学,“读”占鳌头,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语文课程的许多重要理念,要靠阅读教学来落实。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见,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这就意味着阅读教学要精心设计并组织好不同对象、多种形式的对话活动,让学生实实在在经历对话的过程。在对话的场景中,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
      对话理论的始祖巴赫金指出:“一切莫不都归结对话,归结于对话式的对立,这是一切的中心,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对话,是人格对等基础上的心灵相约;对话是相互信赖氛围中的精神交融;对话是教学相长的切磋探讨。而阅读教学的对话过程需要我们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与他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与碰撞。
       ?如何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使阅读教学成为心灵意义上的真正有效的对话过程?这是一直困扰我这个语文教师的难题。 ?通过学习,我找到问题的答案。我觉得破解这个难题的前提条件是:老师自己首先要走进文本,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情有所动,思有所发,真切的触摸、感受作者的内心;不仅如此,老师还应该走出文本,跳出来,不被某一篇具体的文章局限在一个小小的天地里,而应该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去审视文本。
      具备了这样的前提条件,语文老师就有可能在作者(文本)和学生之间架设一座心灵之桥。 我们不妨来一点反思,看看自己是否正在努力的走进文本。 ?一、我们对文本的研读是否足够投入。 不可否认,我们对文本的研读受制于诸多主客观因素,但这不等于我们可以忽视对文本的钻研。
      语文老师在备课过程中,相当一部分精力应该花在对文本的研读上。在日常教学中,许多语文老师忙于浏览教案、教参等一类的教师用书,忙于制作形式花哨的教学课件,忙于寻找各种各样的练习题等,忙这忙那,自己研读文本所花的时间却很少,所得的感悟也很少,甚至有的老师把文章匆匆读一
    2 遍,拿着现成的教案就走上讲台。
      至于为了教学的厚积薄发,进一步多研读一些同类的文章,多研读一些同一作家的文章,这样的备课准备已不多见了。现在,各种教学资料的泛滥也似乎为老师的备课提供了便利,。但是,没有消化的东西究竟不是属于自己的,如果照搬照抄把他们拿到自己的课堂上来,也只能是“鹦鹉学舌”。
       ?可以想见,老师在备课过程中缺少静心读书、读出感受的过程,缺少自己在读书经验中提炼出来的东西,在课堂上多的就是教师教学用书中若干信息的传递,哪里谈得上“心灵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 ?二、我们研读文本时,深入关注到了文本的思想感情及其后面的作者吗? ?语文老师对文本的关注内容往往决定着教学的内容,如果我们在研读一篇文章的时候,仅仅关注文章的写作背景、生字生词、段落段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这些内容,那么,我们在课堂上所奉献给学生的就没有多少令人心动的东西,我们的阅读教学就不可能有心灵深处、精神层面的对话。
       长期以来,许多老师受根深蒂固的传统的文章知识的影响,每教一篇文章,摆脱不了选材、构思、中心、表达等文章要素的束缚,在课堂上围绕这些知识大讲特讲。教记叙文,一定有六要素;教小说,一定要有三要素;教散文,一定有形散而神不散,如此等等。这样的课堂教学主要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上,停留在文章的形式上,或多或少的冲淡了对文本思想情感的理解,对于文本后面的作者、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等,更是顾及的不多。
      于是乎,研读时老师没有动心,教学时学生也少有动情。 ?还有一种现象值得警惕,老师由于对现成教师用书的过分依赖,缺少对文本的专心研究、独立思考和独特感受,导致有时对文本思想感情的理解粗略、肤浅、甚至错误。例如,有教师用书对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样解释:“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富有闲情逸致的生活。
      ”试想想,满怀政治理想、遭遇贬谪、无所事事的一代大家,那时那地,怎么可能有闲情逸致的生活呢?“闲”的意味复杂微妙,要理解此味,必须到苏轼的历史遭遇中、苏轼的人生理想中去寻找答案。 ?三、我们注意到了学生和文本、和老师的隔阂所在吗?
    3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对文本的解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学生的认知水平、价值观念等和文本、和老师都存在着某种隔阂,他们对某一问题的理解会和文本、和老师有所不同,这些都是阅读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但这些正常现象未必是正确的现象。语文老师遇到这类情况,应该用自己的慧眼发现隔阂所在,从而去判断,去引导,或给予肯定,或给予纠正。
      一句话,发现了隔阂所在,利于我们架设一座心灵之桥。 有时候,使学生的理解出现了偏差。例如阅读《背影》这篇至情至美的散文,我们依然会享受到感动的喜悦,但是在蜜水里生活的一代学生,他们常常无动于衷,甚至认为父亲攀铁道是不守交通规则,并因此对父亲多有非议。
      又如阅读《变色龙》这篇讽刺小说,我们在嘲笑之余会油然而生对那条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走狗的鄙视和愤怒,但偏偏有些学生会欣赏他的机智灵活、善于周旋。对于这些偏差,我们可能会意外,震惊,但我们的任务是如何正确的因势利导,纠正学生偏差的思想航向。 ?有时候,是我们的认识过于保守,例如有的老师在教学《愚公移山》时,依然振振有词的说:“人定胜天,愚公征服自然的决心和行动值得我们学习”,学生会觉得这样老掉牙的话是自欺欺人。
      我们老师在研读课本时应该与时俱进,摆脱落后思想的束缚,读出自己的真切感受来。 ?总而言之,文本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语文教师只有用心灵走进文本,才能获取深刻的文本体验和真切的文本意义,指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才能有一个真切而深刻的前提。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阅读对话的首席代表。
      我认为,当教师的心灵走进文本后,他就会拥有对文本的一些独特的理解和体验,就能自觉保护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火花熊熊燃烧,使学生的不同意见成为进一步学习和讨论的材料,从而架起一座文本与学生之间的心灵之桥,走进作者心灵深处成为一种可能;架设一座连接作者和学生之间的心灵桥梁,其目的是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有三座“心灵之桥”值得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架设的尝试。 ?第一座,“入境揽胜”之桥,这是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情境之桥。
    4 教学一些情景优美的文章,语文老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手段,刺激学生的五官感受,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把抽象的语言符号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他们身临其境,产生愉悦,受到感染,进而感悟到文本的意义。
       ?为此,语文老师要注意营造适合文本基调的课堂氛围,注意教学引导语言的导游功能。例如针对教学情境优美的写景散文,有些老师习惯于这样发问:文章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作者用什么手法来描写这些景物?这样的发问,导游的功能就不大,学生的注意力会被聚焦在文章内容和写作技法上,时间长了,学生的想象、体验、感受能力会受到影响。
       如果改变一下发问方式,可能有比较好的效果:你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感受到什么?诸如此类的发问有可能更加充分的调动学生去想象,去体验,去感受。 ?看下面魏书生老师教学《渔歌子》的导游,魏老师在启发学生的想象中,使无声无色的文字变成了有声有色有形的画面,引导学生在一个美好的情境中畅游。
      在大脑的荧光屏上放映: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1、勾勒形态。请同学们先在脑子里放映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的轮廓。 ?2、染上色彩。请把黑白电视变成彩电,看谁脑子里的画面更鲜艳美丽。学生说脑子里出现了青色的山、粉红色的桃花、碧清的流水。
       ?3、使画面动起来。白鹭在山前自由自在的飞来飞去,水在小溪中叮咚流淌,欢快跳跃的鳜鱼则不时跃出溪流汇集而成的深潭。。。。。。。 ?4、使画面更细致,更逼真。学生还可以在大脑中放几个特写镜头;白鹭身上洁白细密的羽毛,鲜艳的桃花上带着花粉的花蕊。
      。。。。。。 ?第二座,“知人论世”之桥,这是引导学生进入作者心灵之桥。 ?知人论世是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条宝贵经验。孟子说:“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是尚友也。”孟子的话给了我们这样的启发:知人论世,方可诵其诗,读其书。
      因此我们在解读文本时,如果将不同世界的作者相联系,那么,我们的解读体会变得肤浅,甚至会成为空中楼阁,变得难以确认和把握,并且有可能对文本的欣赏和评价变得神秘和玄乎。需要提醒的是,
    5 要想恰当的运用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老师就应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选择合适的时机,水到渠成,因势利导,选择合适的内容,博采精取,有的放矢。
       ?第三座,“与时俱进”之桥,这是引导师生跨越时空阻隔之桥。 ?一个时代的作品固然带着一个时代的烙印,但是当某个作品穿越时空,在历史长河中流传的时候,人们对作品的理解不会仅仅停留在它的历史意义上,还会关照现实生活,联系今天来解读作品的思想内涵。
      不同时代的人,对于同一作品的理解,常常存在着“大同中有小异”或者“大异中有小同”的现象。我们对文本的解读,如果固守在文本曾经的历史含义上,那么,时代的隔阂就难以超越,我们阅读的现实意义就会削弱。“鉴往知来”,关照历史,面对现实,是我们阅读文本应有的态度和方法。
      所以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打破时空的阻隔,引进时代的鲜活之水,给予生活中的丰富营养,赋予文本应该具有的现实意义。 “投石冲开水中天,闭门推出窗前月。”阅读教学中的理想对话应该闪烁着思想的火花,流淌着心灵的清泉。我们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促进者,平等中的首席,在“亲吻”文本之余,还应该在架设心灵之桥上多下工夫。
      让语文的高效课堂能变成“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c***

    2017-10-24 11:01:4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学习帮助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科学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